..续本文上一页灭的因。
上头这一段已经说完啦,底下随跟着说,又云,这是指着「楞严经」后文上,为是发明这宗旨的道理,恐怕人忽略,不但是说这一次,后文上说这要紧的,很说了几次,这又云:「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说是这个人研究这个不生不灭,怎么才能不生不灭呢?依着什么能可以不生不灭呢?所以这得说出个道理来,说「依不生灭,圆湛性成」,所以人要想免世间上的生死,免去生了就灭、灭了就生,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得怎么办呢?得依这个不生灭「圆湛性成」,你得依从这个不生不灭的这一种「圆湛性成」这四个字,怎么叫「圆湛性成」呢?借着这个圆,这叫圆满,遍满一切处,这个湛,就是湛然清净,圆是圆融一切、圆满一切,没有缺的,这是什么东西呢?圆湛底下说一个圆湛性,上头有个性,人人都有个性,人都知道这个心的名字,这个性,常常嘴里说,都不理会他。往往说这个人的性情很好、很慈善,又往往说人的性情太厉害,这就是嘴常说,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个性,所以这个地方要把他说清楚了,这个性,比这个心难明白,怎么个理呢?这个心他可以表示,怎么叫心呢?对着世间上一切物,有形有相,他没有知觉,这个心,向这个有形有相的物是个对待法,他无形无相,无形无相可是有知觉,所以有知觉,向这个无知觉的形相合在一块,大家知道这是叫个人,是不是呀?你光有这个知觉哇,俗语说:这就成了鬼块啦!你要是光是依着这个形相,这说像土木金石啦!所以这个人,有这个心,还有这个相,这个心、相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心、相,大家要知道,从这个性上生的。往往人说这个人性情善、性情不善,这是人的根本,是什么的根本呢?是身心的根本,身是个物、心是个知觉,一个人身有知觉、有身体,这个人不但是不认识自己的性,而且连自己的心都不认得,大家知道,他就知道我有心、我有知觉,我这个心好、善、心不善他知道,究竟呢?要是拿佛经一研究,大家要知道,这是个妄想心,这不是人的本心,你要想着研究真理,要想着免世间上生了死、死了生的这个痛苦,你得要追求研究明白这个究竟的这个真心,什么叫真心?什么叫妄想心?妄想就是虚妄不实,不是真的了,这个地方我一说,大家也个个能明白。这个心,就是人的一个知觉,这都知道,说不错,我知道!知道可是知道,你不能用这个清净心,你用这个污染的心,污染的心是什么呢?就是你在世间上所厌烦的、所亲爱的,这都在心里头留下个影子,大家想想,哪个人没有哇?人人都有,这东西,人都拿这个有影子的这个知觉,就当了自己的心了,这个地方就错啦,有什么影子呢?我们这个人一天,这个心里头总断不了影子,撂下这个是就是非,这一天没有闲的时候,就拿这个有影子的知觉,就当了自己的心啦,根本上这是错的地方,就得在世间上受苦,也不管是公伯王侯,你就是天上的玉皇大帝、就是天皇,他也是一样,他所以在世间上做的善事多,他在世间上无非是享福、寿命长,到时候究竟也得死,因什么呢?他也是以生灭的心结的生灭的果,有生灭的因就有生灭的果,所以他是必须有生死的,生死是离不开。他的寿命长,一活就活几百万岁、几千万岁,比我们每个人寿命长得太多啦,我们人的寿命根本上打一起,人都活八万四千岁,一百年减一岁、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如今,我们活了六十上下岁,普通的人顶好的是六十岁,所以还怕顶不上来。这个寿命,由八万四千岁减来减去,减到我们这个普通的寿命,就是六十岁,就这么个样子。佛出世说:我们这个人他不能知道的,人没那么大寿命哪,人的身量,按普通说,一百年减一寸,大家要知道,一百年减一寸,一千年就减一尺,我们这个身体再下去四千多年,就一尺来高,不用我告诉你吧!佛不出世说,人就不知道,你要不信,你要说是汉朝人,你不用说远年的,满朝人的脑袋瓜子,死人骨头啊!那棺材里头扒出来的,他那个脑袋就比我们这个脑袋两个大,我告诉你!你看那个谷子棒子,那一棵顶我们一棵半长,你足见古时候人有多大了,这地方可信了,我们这个人,没有那么大岁数,他就不信了,就看眼前。所以这个人呢,贪心呢,就是贪得重!按一般人说,世间上人,这个人的这个寿命,贪心关乎人的身体,减得就快,一百年减一寸,这是一个通说的话,这个人心要是贪心重,减的就快,这是说一般人,统统说在一块,这会儿人也有高的、也有矮的,不一样,这是说减寿命。人这个杀业要是重了,杀生害命!所以这个寿命也短得快,要是杀业不重,寿命就减得慢,所以贪心要不重,身体就减得慢,这是一定的!
所以人在世间上,受这个生死、这种苦,是人自己找的,苦不是谁给的,怎么是自己找的呢?就是一个生灭的心,我们这个心,一天生多少回、灭多少回,这个心要是清净了,与这天性就相合了,诸事也就顺善了;你的心妄想越多,这个性迷的越深,世间上的事情越发苦,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这个心怎么叫生灭的心哪?怎么叫不生灭的心呢?就是自己慢慢的就能演习出来了,你假比人要清晨早起,夜间也没做过梦,衣裳穿上,洗完了脸,就这么一坐,昨天也没有想办什么事,就在这个时候,你自己观观你自己的心,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多有的时候,清净心就现出来了,你这个清净心要一现出来,你抓住这个理,你这个性也就容易明白了,心与性连着,心若有生灭,那个性永远也不能清净,他是连带的。所以我们这个人就为世间上这个物,就把这个心累住了,心累住,这个性更不能清净啦,所以越做越苦恼。, 所以,人以后一代比一代的烦恼多,一代比一代的身体减、寿命减,这统统都打心上来的。所以佛告诉人这个道,都要人知道,不是常研究「明心见性」这四个字,徜若一个人要是信点佛的、看过善书的,也都懂这一句话,不沾佛法的边,也都是听见,也等于不听。这个心要讲明白,怎么叫明心呢?就是把心里头不应当想的事情不可想,这个心就明白啦;不应当想的乱想,那个心越想越糊涂,并没有旁的稀奇事,就打自己身上求、打自己心里求,要能够这个样子嘛,慢慢的这个性他也就清净啦,这里搁在一块儿说叫自性清净心,这个清净心能可以达到自性,你这个自性可以融在这个清净心,人的生死在这上头就能免去了,说能了了,这个地方是简单地说。你若按文上说,「以不生灭」,你那个心不让他生灭,你找着这个不生灭的心啦,这个性也随跟着就清净了,这个性无所谓生灭的,这个性也就清净了,怎么个清净法呢?说「以不生灭」,「以不生灭」是指着心说,你的心有个不生灭,这个人的这个清净的这个性就显出来了,「圆湛性成」,你这个心要不生灭,圆满遍满一切的这个性、湛然清净的这个性,他就成能啦!这个性他是心的一个根,这个心他是性的一个作用,这个心里头一作用,这个性他就不能清净、不能圆湛啦,「圆湛性成」,这是「依不生灭」呀,你依着你这个不生灭的心,就是这么句话,「圆湛性成」,圆满一切、遍满一切处,这个圆,没有没有的,完全的都是这个性,这个性人人都如此,是整个的、遍满了一切,尽虚空、遍法界全都是性,你分析,你拿妄想心一分别,这是我的身上,我叫我的性,你的身上叫你的性,这地方就错了。所以得依着这个不生灭的心,你不起那个分别的心,是非邪正、善恶好丑,把这个心把他消化了,「圆湛性成」,这是圆湛,就说的这个性圆满一切,无处不是自己的性。这个心其实也是无所不在,这个心!大家都让这个身体据住啦,这个身体这个心就承认了,我这个心在我这个肚皮里头,这也是上当的地方,其实,那个心也是遍满一切处,随着性转,因为身体像监牢狱似的,把你这个心就监牢住了,牢笼不可破,这个心有痛苦、有难过,都是随着这个身体受这些苦恼,你从根本上入手,要想修行,要想去生死苦,得依着不生灭!依这个不生灭的心,这个性就遍满一切了,不能据在这个身体上了。我们这个性据在这个身体,这是我的性,眼睛有个见性、耳朵有个闻性、身上有个感觉性,都在身上,是大材小用,这是受了心的毛病,这个心要是不生灭呢?这个性他就圆啦!不但圆!也都湛清湛清的了、也就清净了,这个性他就成就了,这样一成就,这就可以作不生死的因。「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以湛就是承着上边这两个字,以这个圆湛的性,旋转!他转回来你本有的天性,「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以这个湛旋转回来你这个有生死的心、有生死的相,种种的有生有灭的事情,统统地把他转回来了,「以湛旋其」,这个生灭是虚妄的,他要是一转转回来呢?以湛,是以这个圆湛的这个性,旋其,旋转回来这个虚妄的生灭,你把这个虚妄的生灭回转过来了,回转过来这个生灭,就成了不生灭了,这是「复还元觉」,你这是复元,活回你根本上、原来的你自己起头的那个知觉,人人都这么样,人人都是忘了本啦,人在世间上受苦,人要是溯着这个根本,自然就离开苦啦!是「复还元觉,得元明觉,不生灭性,为因地心」,所以你得着这个元明的知觉,这个元是元起,起始开头的那个知觉、明明白白的那个知觉,一点污染也没有,就没有生灭性了,在这个地方你这个心已经没有生灭啦,旋转回来了,那就没有生灭性了,心要没有生灭,性就没有生灭啦。这地方说「为因地心」,你拿这个心做了本位-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你要想着成道、想着成佛,就打这上头入手,然后圆满就能成就果地的修证,你就能结了果了,近的容易成小乘圣人,就没有世间上的生死了,大处说呢,就成利己利人,度化世间上一切人,永远都没有生死啦,这是果地上的修证,打哪里来的呢?还不打这个不生灭的心来的,所以,有不生灭的心就有不生灭的性,以这个不生灭的性为因地心,拿不生灭的性…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玄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