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玄义▪P15

  ..续本文上一页满一切,你这个耳根还本来能通达一切,没有雍塞住的地方、没有不通的;还本常,还没有断灭的时候,是长长远远的,是人自己不承认,你不留心也不留神,也不懂这个,这才是一个不生不灭的真根本。讲明白了,不生灭的因,你要把他认明白了、研究真了,你就得着这个不生灭的因,将来你就能结不生不灭的果,「以此修证」,你要依着这样的修证,便成不生灭的果。虽然是说到这儿,这个事情人还是不好明白,他得一层一层的说,给你说个比喻,譬如人静坐、人静居,誉如这个人没有事,在这个清净净极之中,没有动作的时候,这叫静,静居,没有事情扰乱,怎么样呢?「十方俱击鼓」,你好比咱们在楼上,静居没有事,在这儿坐着,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这叫十方,十方干什么呢?俱击鼓,这十方都敲鼓,你在这听到上头、下头、左右、四正四围一块堆发声音,这是表示这个闻性,让人认得,「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你这十个地方有远有近,你闻听的时候,是在这一个时候闻听,你别看这十方,十方是十个地处,这十个地处的音响,你在这个的耳根上是一个时候听见的,不落前后,就是这个意思。「此则圆真实」,这是结成的时侯,你不是说圆满成就,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吗?这就是那个闻性,这叫圆真实,这个道理还有问词、还有研究。「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这里头还有问题,说「十方俱击鼓」,鼓都响,一块响,你这耳朵在一个时辰都闻见,没有前后,你想这十方的音声,到在你这一个耳朵里头耳闻,这不是捣乱吗?你心思心思!一个闻性,十方来的一块都闻,你这也闻不过来呀,是不是?你能闻得过来吗?这是怎么回事情?说这个事情在耳朵一闻就听不出来,哪个是东南西北了?他都搅乱在一块了嘛,东南西北十方都在一块堆,这一个闻性,你怎么闻的清清楚楚呢?这事情说一块闻说不通,底下怎么说通呢?再转个弯说,是你耳朵的那个闻性,他跑在那个打鼓的声音那个地方去了,是不是?要这么也可以说,这个话也有说不通的地方,你要是这个闻性向敲鼓的地方,是「十方俱击鼓」,有远有近,你得挨着来。头一个、二个、三个,这得时间的工夫,你是一时闻,一点、一丝、一点一丝一毫也不错,一块闻的,你要说是挨着耳朵的闻性去闻那鼓的声音去,你一时兜不过来,这也说不过去,这个时候是怎么一回事?问题就在这里,后文一块儿都给解释了。「此则圆真实」,上边说了三个真实:有圆真实、有通真实、有…这个很圆很通很常,还有一个常真实。这底下随跟着说「隔垣听音响」,要说出个比喻来,隔着一个房坦,或是城坦,听见有音声响,「遐迩俱可闻」,遐就是远、迩就是近,远近都能听得见,可见足见地有墙也档不住,有垣墙也档不住,「是则通真实」,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什么也挡不住,在通里头是个真实不虚的,说到这儿这是通真实,三个真实了:本圆、本通、本常,这底下再说常真实,把前后这个意思就说开了。底下随跟着说:「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这个地方得慢慢地把这个闻性就显出来了。说「声与既无灭」,这话接着这个「隔垣闻声响」,隔着坦闻这个声音响,这是通真实了,他这个音声一响,你这不是生出闻性来了吗?音声一响,耳朵闻见了,你可知道,「声无既与灭」,声一响是有啦,声音响完了没有了吗?没有了,你这个闻性没灭,是这么一句话。说声音响过去了,声音响过了,这里搁着三个字「既无灭」,你这个闻性,既是当已经、已过了,他已经就没灭,不是声音灭了,我这个闻性能灭了,不是这个道理,不是声音灭了,闻性随跟着灭了,不是!他说个既,加上这个既字,既是已然,你这个声音灭了,我这个闻性没灭,不但没灭,不但现在没灭,已经就没灭,不是因为你的声音才没灭,这句话这么讲,这怎么个意思呢?声音有,隔着坦听着音声响了,声音有的时候,就该闻性随着声音生,「亦非生」,声音有,你听到响,这个耳朵的闻性也不是因着这个声音响才生的,这个道理最要紧,声音有了,墙外头听到音声响,声音有了,我这闻性不是打着音声上生的,「亦非生」,这显示不生不灭,在这个地方,你看声音灭,我的闻性不随着声音灭的,不但没灭,我已经能没灭,「既无灭」,不是声音有了,这闻性不是因为声音生的,他根本就在,这表示人的这个闻性,从来也没生没灭,这除非是佛这份慈悲心,给人慢慢的详详细细照着人这个迷惑,给人解这个扣,不然解不开呀。所以你要知这个呢,你就足知道这个人的闻性不生不灭,你要认得这个闻性不生不灭,你天天观照这个闻性不生不灭,这就是一个真因、真修行。你不把这个理悟透了,你总是生灭的心,你还想着不生不灭,你哪能做得到?他那个就是怎么样呢?这像人吃东西放凉了,人都把这有形有相的习惯热了,你要一提有形有相的他很信,你要说无形无相的他当耳旁风,他不听,因什么呢?就是习惯性,并没有旁的。他看有形有相的、听有形有相的音声,他惯啦!所以,这个人呢,在这个闻、声这两个字,佛就知道我们这个人的根性都分不开,你要问听见声音没有?我没听见吶,因什么没听见吶?没有那个声音,你说话不就是声音嘛,或者就没有声音,你说可以没有声!我没听清楚啊!你说我没听见,这是颠倒了,你那个闻性和这个听闻性,你不能说没有,你这不是颠倒吗?所以佛为了教训弟子,就有这个说法,这要说法了,看你们这个闻和听你们都分不清楚,因什么分不清楚?佛叫阿难!你把那个钟给我打一下吧!你看这个事情,人也不知道怎么做呀,对着钟,当!打一下子就响了,佛就问,闻了没闻?大伙说,闻到了!打的时候就闻到了!把钟打完了,待一会儿把钟再打一下子,又去了,当!又打一下,佛又问,有声无声?大家说有声,都是打钟,头一回问你闻吗?你就说闻,第二回问你声吗?你就说声,你看你这个颠倒劲多大,你连闻和声都分不开,你还能了生死?你在生死里不知道是生死,你天天观生死,你想不生不死?你看我们这个人,拿着这个色壳子当了宝贝,这东西也不能把他废坏了,我常说过这是我的,不是我,我才是个主人,你这个知觉,他这个闻性,见、闻、觉、知,这是知觉,这是个主人,这才是我,他是不生不灭,你无故的拿这个不生不灭的我,认这个有生有灭的为我的,身体是谁的?你可以说是我的,你别拿着他当我,你拿着当我就错了,你的知觉叫我。你假比,今天大热的,我这个身体懒的动,一动老出汗,我还上那个图书馆去听经,不去了!身体懒得动,你这个心里一发心说,什么叫冷、热的,我研究研究不生不灭的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一定去,这色壳子就跟着来啦,不愿意动弹也得动弹,你还是你那个的心作主了吧!我说这话这不是废话,这表示到底是真作了主人?是假主人?这个经上说的。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这四句话,上来还没解释完,这是在这个五重玄义,这是明宗的地方最后,最后这个宗旨就是让人明白,以不生灭的因才能结不生灭的果,有什么因结什么果,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不生灭的因,从哪个地方能可以见出来呢?能显出这个不生灭的因来呢?所以这个地方由佛说的「楞严经」的文上有这个,把这个意思说出来、引出来,让人好信,让人不但信,还从根本上明白,这个明白,从哪个地方可以明白呢?

  

  佛法的宗旨,佛说了四十九年,无非教人明心见性,这心还容易对付着明白,性不容易见,要明了心,就能证圣人的果了,就超凡入圣了;见了性,就开了佛的知见了,这个性不容易见。所以这个性,他是没有生没有灭,有生有灭我们人容易明白,这个没生没灭的不好明白,佛能得想个法子让人可以明白。因此,佛在经上的话,天台智者大师由佛说的道理里头搜寻出来的,可以作证明,以这不生灭的因,可以证不生灭的佛果,所以,依着什么呢?说人有这个闻性,拿耳朵闻听见声音,人人都有,说这个闻性,从来能不生不灭,人不理会,都忽略了,自己忽略过去了,越弄越错啦,因什么忽略了呢?这个闻性是借着这个声音,所以人才知道有个闻性,有个闻性人也忽略了、也不理会,这个声音和闻性,人都分得不清楚,你要说是闻,他也说是闻着了,你要说是声音,他也说是声音,声音和闻性分不开,这个地方就儱侗了,所以在这儿得要给分开了。你要认得自己的闻性,这个人的耳朵听闻的这个性,从来也没生没灭,你要在这里住了本位,起观念的功夫,将来你结果,就结着不生不灭了,你明白他这个理,你就开了佛的知见了,就这么个意思,说容易还极容易,你要转不开了,还不好明白。所以这个话,前面一共三段文,前边说是这个闻性是圆满的,十方击鼓都能听见;第二,说这闻性是通达的,你就隔着垣,隔着城坦或房垣,都听得见,这是个通,这个地方发明闻性的常在,圆、通、常这三个字,你还不信吗?当时就这个因就显现、就明白了。这个地方说,你就继续上边说吧!隔垣听这个音声响,隔着房坦、成坦听见外边有一个声音响,远近都听见了,这就是通真实,这个闻性是通达一切,隔碍不住,这是个真实的道理,这是永远也不生不灭的,是个真的了,不是假的了,是个实在的了。拿这个继续说,「隔坦听音响」,这个音声你可知道,所以他是显这个闻性,这个闻性是没有生灭的,声音是有生灭的,说是怎么知道声音有生灭呢?闻性没有生灭呢?就是「声无既无灭」,这个声音要没有,你那个闻性他一定呀从来就没灭的,声音没有了,你看!声音没有了,隔坦闻着音声响,响过了,不响啦,响过不响,音声灭啦,闻性没灭;声无,声音没有了,既无灭,这个闻性已经早就没灭,他还不是因着声音灭他才灭,从来他也没灭,能这么一句话,「…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玄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