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玄义▪P2

  ..续本文上一页人、法、喻立名,这一共是七种名字。佛经立名字都脱不了这七种名字。那么,这部「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十九个字是一个别名,底下这个「经」字是一个通名,都通这个名字。所以解释这个名字,虽然是假名,能诠真实的义理呀!这里头是以什么为名字呢?是以人法兼喻为名,有人、有法,兼着比喻,可不是单题另有一法做个比喻,相兼着,兼着两样,他又是法又是比喻,这是人法兼喻,这三样都算全啦,全都是这一样法兼着一份比喻,这么个道理。说这个别名上十九个字,哪儿是以人为名字?哪儿是以法为名字呢?哪个地方算是以比喻为名字呢?这个地方得要点清了。

  

  「如来」是佛的名号,即以人为名;「密因修证了义」,这就是法,即以法为名。「如来」他是人,是人成的佛嘛,所以这个地方是果上的人,人与人不同,证了佛果,是果上的人。底下这个法呢,「修证了义」,还有个「密因」;「密因修证了义」,这是因地上的法门(因法-因地上的法门),「了义」又兼因又兼果,果上也讲「了义」,因地上也讲「了义」,这个「了义」因果都可用的,了是明了、义是真实义,由义可以入理,所以这一段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诸菩萨」是人,他这个人是还没证果的人,他是因人,他还没成佛、还没证果,是「诸菩萨」三个字的意思,「万行首楞严」,「万行」是因法,因地修行的法,「首楞严」是证了果啦,叫「首楞严」,「首楞严」这三个字是梵音,翻我们中国话叫一切事究竟坚固,「首楞严」一般人叫「楞严经」,是简略的名词,一共要是说具足了是二十个字,他因什么说了这么多的字呢?佛说了五时的法,有五个名字,五个名字集成了一个名字,不要细说了,时间很短促的,总之,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名字就很多了。楞严是梵音,翻译我们中国话是坚固,坚固就是结实,他不是一种东西坚固,也不是指哪种东西坚固,是说一切法是究竟坚固,一切世间上种种样样的都是坚固的、都是结实的,不能破坏的。也不是说这个人炼结实了,打不破、砍不破,可也没说是炼成了的,他根本就没破也没坏,他告诉你这个道理,根本就没坏,这话怎么讲呢?一说到这里,大家都觉得这个是「楞严经」上说的,这个世间上有破坏吗?

  

  假设有人说,你说一切法都究竟坚固,坚固的究竟,坚固到底,永远也不许坏,还不止这一样东西,一切包括无余,这道理就在这里,这怎么讲呢?没有旁的,佛说法就是破人的迷惑,破人的坚固执着,从小就是这么学的,他说你也说,所以你就不知道打根本上解决呀!所以这个烦恼就多了,是不是呀?这个东西破坏了,破的时侯就成啦!成的时候就破!假定说,你说一切事究竟坚固,我拿这个茶碗一失手就掉在地下摔碎了,这不破了吗?怎么坚固呢?你说破了就成了,怎么成了?你那碗要是磁碗或是铁碗,这都是地下出的东西,你要是烧磁器窑,你得找这个好土地好磁泥呀!你做碗的时候把那个地得破一块土;所以破那边就成这边,叫成!你把这碗摔破了呢,他又归土啦,又还原啦!所以这两边你别着在一边上,世间上一切事情都如此,破的时候就有成、成的时候就有破。你好比说,你找个木匠,一块木头给我破开了,破两块板子,这木匠就拿大锯拉了拉,拉一锯破一锯、拉一寸被一寸、拉一尺破一尺,你岂不知拉一尺就成一尺、拉一寸就成一寸,什么道理呢?你拿锯拉下多深去,那个板子就成多长,你拉完了,这板子也就成完了,你拉,得破开这个木头,你把木头破开就成了板子了,一切事情成中能有个破、破中就有个成;得理就有个失、失里就有个得,你要明白这个理,哪一种事情你也不可执着。

  

  佛出世说法,说一大藏教,无非是破执之具,大家要把我这句话记住了,我打今天说到来年今天,你们都记住我这句话,就是破执着,要不破执着要说出旁的话来,你们可以问我,他说话的意思是如此。所以,佛出世说法,无非是破人的执着!佛说一大藏教,无非是破执着的一个工具,你拿着我这个话,把你的执着性破了,你破了执着性,你就没有烦恼了。

  

  这经题一共是二十个字,解了十九个字啦,略略地!「大佛顶」不能解释了,因为时间很短促,这意思都在「大佛顼」里头呢,这「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也就是依着「大佛顶」,就是依着「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呢?这也是依着「大佛顶」,所以连菩萨带佛都是依这个「大佛顶」,所以「大佛顶」这三个字得付于下期,一时解不完。

  

  解释这个「经」字,这个是通名,怎么叫通名呢?佛说一切法统统都叫「经」,这个「经」是翻做中国话,梵音叫「修多罗」,这「修多罗」翻的名字很多,不多说啦!我们这个讲经容易明白,用着简便就翻契经,契者当合字讲,就是地契的那个契字,契合!契合什么呢?往上边说是契合诸佛的心理,往底下说是契合众生的心机,像我们这都是众生,众多成份的!合我们的心理、合佛的心理,上边契合诸佛的心理,向下说呢?契合我们世间人的心理,这两个心理合在一起,就叫契经。这「经」字根本上就是中国话了,翻就是契经,这个「经」字简单说,说是经常之道,「经」者径也,如同是路径,人人必经之路,必须得要照着这条路走,你要不照着这条路走,那准许错的,所以这个地方是解释通题。

  

  「大佛顶」三个字为这一部经题之首,因此,这个经题字多文也长,做为三段解释。上来解释这个中段「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如来」是证果的一个人,这「密因修证了义」就是因中的一个修法,「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诸菩萨」他没证果,是因地之人,他修的这个法是果上的佛法,所以这个因、果、人、法互相交插,这上来也略略地解释过啦。「大佛顶」这三个字,这是初一分、初一段,非因非果,他能够成就一切的因、果、人、法,他这个意思也包罗的很多,所以要留在这长时间解释。这三段落,应当先解释「大佛顶」,为什么从第二段上起呢?是因解这个经题,这个经题是以人、法、喻为名,所以充得要解释这个人、解释这个法,喻是兼着点比,比喻在后边,所以上来解这个如来、菩萨,因人、果人,因法、果法,已经略略地解释过了,到了今天,正式地解「大佛顶」这三个字。「大佛顶」三个字包罗的义理甚广,怎么个广法呢?是包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三德秘藏,怎么叫三德秘藏呢?这个大表示法身德;佛者觉义,表示般若德;这个顶字,顶者相也,表示解脱德。所以,这三德一般人皆不能够自知自见,这三德秘藏,我们人人本具,都有这三德,自己不知道,没见着,所以称为秘藏,秘密地藏起来了,是谁藏起来的呢?是自己藏起来了!是自己给藏起来了!所以解释三德秘藏这个意思,就得先在「大佛顶」三字上解释。

  

  先解释这个大字吧!这个大,什么叫做大呢?就是这个世间上没有比他还再大的啦,这就称起一个大字,没有比他大的,怎么大呢?就是一个性大呀!性就是人的天性,天然的理性是最大,所以用这个大字表示这个性,这个性也是个假定的名词,你要表示他,名字是个假定的,性的本体呢?没法表示!没法表示,所有一切的可表示出来的,还都是从这个大上出来的,大就是个性吗?说一切法都有一切性,这个地方就得多说话啰,说这个性大,包罗什么呢?他包罗一个心大、还有一个相大,这个性,光说大呀,没法表示,从哪儿表示呢?就借着这个人心、借着这个世间上所有的形相,藉这两种可以把这个性表现出来,要不然是没法表现,怎么个表现法呢?这表现法呀,就得从这个心上,从这个相上表,你就照着这个宇宙、山河、大地呀,这都是有形相的、没有知觉的,宇宙、山河、大地不出五种,这五种相是什么呢?所以,地、水、火、风、虚空这就成立这么一个物质的世界,就这五样。你要是论这个心大呢,心就是这个知觉了,就得用人比例了,哪个人没有心哪?说人身上也有五大,这个心有六种,称六大,因什么大呢?个个都有性,这心的六种,有六种性;这个相有五种,有五种性,怎么说这个事情呢?这是人人所承认的,人人心目之中常常地用的、常常地说的,拿这个你就得表示了,你不信,你常说,你怎么不信呢?这个人身比做宇宙、山河、大地,就拿整个人身比例显出这个性来,这个人身是什么成的呢?就是五大成的: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这五大成这个人,地大成的什么呢?人身上皮肉筋骨,这都是地大成的,水大成人的血脉津液,这还有温热燥暖,身上这个热度是火大成的,人的气力动转是风大成的,人的五脏六腑通身的毛窍都是空的,他没有空的,人不能活呀!这是空大成的,所以这算五大。怎么算是性呢?就是人不知不觉的自己就承认啦!怎么承认呢?这个地大成的,他是一种凝聚性,各有各性,水大成的有一种滋润性、流动性,各有各性,这人嘴里常说的,你怎么不承认呢?这个火呢,他是暖热的,他能发生一切万物,有生长性,要不一到夏天万物发生呢?风大是一个摇动性,人身上活动全仗着这个风,所以这个地方各有各性,你能说是没有性吗?

  

  整个人哪!人有人性,你这个人的性情是好、是不好,嘴里常说,常说可不承认,也不知道这个性是什么,你说我也说。所以,佛法他要把这个事情考实了,佛说的这都是亲自考脸出来的,亲自所见到的事情,他才这么说呀!这也是为的让人自己承认,所以这个地方相分中有形相的一分子,这五大,连虚空都在形相里头,大家要知道,他怎么叫形相呢?你看我们人眼前看的虚空,是眼所能见的都叫相,眼睛谁不能看虚空呢?这都是设在相里头,则才说的这个,这是形相上的一分子,现出是性造成的,他都有性,再说,就说知见的一分子,也是拿这个性造成的,怎么知道呢?说…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玄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