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玄義▪P2

  ..續本文上一頁人、法、喻立名,這一共是七種名字。佛經立名字都脫不了這七種名字。那麼,這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十九個字是一個別名,底下這個「經」字是一個通名,都通這個名字。所以解釋這個名字,雖然是假名,能诠真實的義理呀!這裏頭是以什麼爲名字呢?是以人法兼喻爲名,有人、有法,兼著比喻,可不是單題另有一法做個比喻,相兼著,兼著兩樣,他又是法又是比喻,這是人法兼喻,這叁樣都算全啦,全都是這一樣法兼著一份比喻,這麼個道理。說這個別名上十九個字,哪兒是以人爲名字?哪兒是以法爲名字呢?哪個地方算是以比喻爲名字呢?這個地方得要點清了。

  

  「如來」是佛的名號,即以人爲名;「密因修證了義」,這就是法,即以法爲名。「如來」他是人,是人成的佛嘛,所以這個地方是果上的人,人與人不同,證了佛果,是果上的人。底下這個法呢,「修證了義」,還有個「密因」;「密因修證了義」,這是因地上的法門(因法-因地上的法門),「了義」又兼因又兼果,果上也講「了義」,因地上也講「了義」,這個「了義」因果都可用的,了是明了、義是真實義,由義可以入理,所以這一段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諸菩薩」是人,他這個人是還沒證果的人,他是因人,他還沒成佛、還沒證果,是「諸菩薩」叁個字的意思,「萬行首楞嚴」,「萬行」是因法,因地修行的法,「首楞嚴」是證了果啦,叫「首楞嚴」,「首楞嚴」這叁個字是梵音,翻我們中國話叫一切事究竟堅固,「首楞嚴」一般人叫「楞嚴經」,是簡略的名詞,一共要是說具足了是二十個字,他因什麼說了這麼多的字呢?佛說了五時的法,有五個名字,五個名字集成了一個名字,不要細說了,時間很短促的,總之,就是這麼一個意思,所以名字就很多了。楞嚴是梵音,翻譯我們中國話是堅固,堅固就是結實,他不是一種東西堅固,也不是指哪種東西堅固,是說一切法是究竟堅固,一切世間上種種樣樣的都是堅固的、都是結實的,不能破壞的。也不是說這個人煉結實了,打不破、砍不破,可也沒說是煉成了的,他根本就沒破也沒壞,他告訴你這個道理,根本就沒壞,這話怎麼講呢?一說到這裏,大家都覺得這個是「楞嚴經」上說的,這個世間上有破壞嗎?

  

  假設有人說,你說一切法都究竟堅固,堅固的究竟,堅固到底,永遠也不許壞,還不止這一樣東西,一切包括無余,這道理就在這裏,這怎麼講呢?沒有旁的,佛說法就是破人的迷惑,破人的堅固執著,從小就是這麼學的,他說你也說,所以你就不知道打根本上解決呀!所以這個煩惱就多了,是不是呀?這個東西破壞了,破的時侯就成啦!成的時候就破!假定說,你說一切事究竟堅固,我拿這個茶碗一失手就掉在地下摔碎了,這不破了嗎?怎麼堅固呢?你說破了就成了,怎麼成了?你那碗要是磁碗或是鐵碗,這都是地下出的東西,你要是燒磁器窯,你得找這個好土地好磁泥呀!你做碗的時候把那個地得破一塊土;所以破那邊就成這邊,叫成!你把這碗摔破了呢,他又歸土啦,又還原啦!所以這兩邊你別著在一邊上,世間上一切事情都如此,破的時候就有成、成的時候就有破。你好比說,你找個木匠,一塊木頭給我破開了,破兩塊板子,這木匠就拿大鋸拉了拉,拉一鋸破一鋸、拉一寸被一寸、拉一尺破一尺,你豈不知拉一尺就成一尺、拉一寸就成一寸,什麼道理呢?你拿鋸拉下多深去,那個板子就成多長,你拉完了,這板子也就成完了,你拉,得破開這個木頭,你把木頭破開就成了板子了,一切事情成中能有個破、破中就有個成;得理就有個失、失裏就有個得,你要明白這個理,哪一種事情你也不可執著。

  

  佛出世說法,說一大藏教,無非是破執之具,大家要把我這句話記住了,我打今天說到來年今天,你們都記住我這句話,就是破執著,要不破執著要說出旁的話來,你們可以問我,他說話的意思是如此。所以,佛出世說法,無非是破人的執著!佛說一大藏教,無非是破執著的一個工具,你拿著我這個話,把你的執著性破了,你破了執著性,你就沒有煩惱了。

  

  這經題一共是二十個字,解了十九個字啦,略略地!「大佛頂」不能解釋了,因爲時間很短促,這意思都在「大佛顼」裏頭呢,這「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也就是依著「大佛頂」,就是依著「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呢?這也是依著「大佛頂」,所以連菩薩帶佛都是依這個「大佛頂」,所以「大佛頂」這叁個字得付于下期,一時解不完。

  

  解釋這個「經」字,這個是通名,怎麼叫通名呢?佛說一切法統統都叫「經」,這個「經」是翻做中國話,梵音叫「修多羅」,這「修多羅」翻的名字很多,不多說啦!我們這個講經容易明白,用著簡便就翻契經,契者當合字講,就是地契的那個契字,契合!契合什麼呢?往上邊說是契合諸佛的心理,往底下說是契合衆生的心機,像我們這都是衆生,衆多成份的!合我們的心理、合佛的心理,上邊契合諸佛的心理,向下說呢?契合我們世間人的心理,這兩個心理合在一起,就叫契經。這「經」字根本上就是中國話了,翻就是契經,這個「經」字簡單說,說是經常之道,「經」者徑也,如同是路徑,人人必經之路,必須得要照著這條路走,你要不照著這條路走,那准許錯的,所以這個地方是解釋通題。

  

  「大佛頂」叁個字爲這一部經題之首,因此,這個經題字多文也長,做爲叁段解釋。上來解釋這個中段「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如來」是證果的一個人,這「密因修證了義」就是因中的一個修法,「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諸菩薩」他沒證果,是因地之人,他修的這個法是果上的佛法,所以這個因、果、人、法互相交插,這上來也略略地解釋過啦。「大佛頂」這叁個字,這是初一分、初一段,非因非果,他能夠成就一切的因、果、人、法,他這個意思也包羅的很多,所以要留在這長時間解釋。這叁段落,應當先解釋「大佛頂」,爲什麼從第二段上起呢?是因解這個經題,這個經題是以人、法、喻爲名,所以充得要解釋這個人、解釋這個法,喻是兼著點比,比喻在後邊,所以上來解這個如來、菩薩,因人、果人,因法、果法,已經略略地解釋過了,到了今天,正式地解「大佛頂」這叁個字。「大佛頂」叁個字包羅的義理甚廣,怎麼個廣法呢?是包羅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叁德秘藏,怎麼叫叁德秘藏呢?這個大表示法身德;佛者覺義,表示般若德;這個頂字,頂者相也,表示解脫德。所以,這叁德一般人皆不能夠自知自見,這叁德秘藏,我們人人本具,都有這叁德,自己不知道,沒見著,所以稱爲秘藏,秘密地藏起來了,是誰藏起來的呢?是自己藏起來了!是自己給藏起來了!所以解釋叁德秘藏這個意思,就得先在「大佛頂」叁字上解釋。

  

  先解釋這個大字吧!這個大,什麼叫做大呢?就是這個世間上沒有比他還再大的啦,這就稱起一個大字,沒有比他大的,怎麼大呢?就是一個性大呀!性就是人的天性,天然的理性是最大,所以用這個大字表示這個性,這個性也是個假定的名詞,你要表示他,名字是個假定的,性的本體呢?沒法表示!沒法表示,所有一切的可表示出來的,還都是從這個大上出來的,大就是個性嗎?說一切法都有一切性,這個地方就得多說話啰,說這個性大,包羅什麼呢?他包羅一個心大、還有一個相大,這個性,光說大呀,沒法表示,從哪兒表示呢?就借著這個人心、借著這個世間上所有的形相,藉這兩種可以把這個性表現出來,要不然是沒法表現,怎麼個表現法呢?這表現法呀,就得從這個心上,從這個相上表,你就照著這個宇宙、山河、大地呀,這都是有形相的、沒有知覺的,宇宙、山河、大地不出五種,這五種相是什麼呢?所以,地、水、火、風、虛空這就成立這麼一個物質的世界,就這五樣。你要是論這個心大呢,心就是這個知覺了,就得用人比例了,哪個人沒有心哪?說人身上也有五大,這個心有六種,稱六大,因什麼大呢?個個都有性,這心的六種,有六種性;這個相有五種,有五種性,怎麼說這個事情呢?這是人人所承認的,人人心目之中常常地用的、常常地說的,拿這個你就得表示了,你不信,你常說,你怎麼不信呢?這個人身比做宇宙、山河、大地,就拿整個人身比例顯出這個性來,這個人身是什麼成的呢?就是五大成的: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這五大成這個人,地大成的什麼呢?人身上皮肉筋骨,這都是地大成的,水大成人的血脈津液,這還有溫熱燥暖,身上這個熱度是火大成的,人的氣力動轉是風大成的,人的五髒六腑通身的毛竅都是空的,他沒有空的,人不能活呀!這是空大成的,所以這算五大。怎麼算是性呢?就是人不知不覺的自己就承認啦!怎麼承認呢?這個地大成的,他是一種凝聚性,各有各性,水大成的有一種滋潤性、流動性,各有各性,這人嘴裏常說的,你怎麼不承認呢?這個火呢,他是暖熱的,他能發生一切萬物,有生長性,要不一到夏天萬物發生呢?風大是一個搖動性,人身上活動全仗著這個風,所以這個地方各有各性,你能說是沒有性嗎?

  

  整個人哪!人有人性,你這個人的性情是好、是不好,嘴裏常說,常說可不承認,也不知道這個性是什麼,你說我也說。所以,佛法他要把這個事情考實了,佛說的這都是親自考臉出來的,親自所見到的事情,他才這麼說呀!這也是爲的讓人自己承認,所以這個地方相分中有形相的一分子,這五大,連虛空都在形相裏頭,大家要知道,他怎麼叫形相呢?你看我們人眼前看的虛空,是眼所能見的都叫相,眼睛誰不能看虛空呢?這都是設在相裏頭,則才說的這個,這是形相上的一分子,現出是性造成的,他都有性,再說,就說知見的一分子,也是拿這個性造成的,怎麼知道呢?說…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玄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