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无想:指全无想念等作用的众生。
14非有想非无想:无色界之第四处「有顶天」的生命存在。生于此处的众生没有如同下地众生所具有的粗想烦恼,因此既是「非有想」又「非想」。
【语译】善财童子在获得「究竟清净轮三昧」之后,完全看见在喜目观察众生夜神与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在的两地之间,所有一切地尘、水尘及以火尘,金刚摩尼众宝微尘,花、香、璎珞诸庄严具,如此一切的所有微尘,一一尘中各显现佛土微尘数世界的生成与毁坏。也看见一切地、水、火、风诸大的积聚。也看见一切世界接连不断,都依靠地轮的支橕存在。种种山海、种种河池、种种树林、种种宫殿,所谓:天宫殿、龙宫殿、夜叉宫殿,甚至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宫殿屋宅,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一切处所,诸趣的轮转,生死的往来,随业受报,各各差别,无不在眼前显现出来。
善财童子又看见一切世界的差别。所谓:有的世界是混杂污秽的,有的世界是清净的,有的世界趋向于混杂污秽,有的世界趋向于清净,有的世界杂秽清净混杂,有的世界清净杂秽混杂,有的世界一直清净,有的世界其形状平正,有的世界以颠倒的形式而存在,有的世界以倾斜的形式而存在。如此等一切世界的一切诸道中,都可以看见这位普救众生夜神在一切时一切处,针对众生的形貌、言辞、行为与理解力的差别,以方便力在其面前显现出来,随宜化度,使地狱众生免于诸苦的毒害,使畜生道众生不互相吞吃,使饿鬼道众生无有饥渴,使诸龙等众生远离一切恐怖,使欲界众生远离欲界之苦,使人道众生远离对于暗夜的恐怖、对于毁辱的恐怖、对于不安定生活的畏惧、对于受人讥谤而使名誉受损的恐怖、对于因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的恐怖、对于死的恐怖、对于降生恶道的恐怖、对于断善根恐怖、对于菩提心退堕的恐怖、对于遇恶知识的恐怖、对于远离善知识的恐怖、对于堕入声闻缘觉二乘地的恐怖、对于种种生死的恐怖、对于异类众生同住一起的恐怖、对于在恶时受生的恐怖、对于受生在恶种族之中的恐怖、对于造恶业的恐怖、对于业烦恼障的恐怖、对于因执着诸想而被系缚的恐怖。这位菩萨使众生舍弃远离如此等等恐怖。
善财童子又看见一切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界、无色界众生,有想众生与无想众生,非有想非无想众生,如此等等众生都完全显现在眼前,普救众生妙德夜神都去勤奋救护。这是为成就菩萨大愿力的缘故,深入菩萨三昧力的缘故,坚固菩萨神通力作用的缘故,出生普贤行愿力的缘故,增广菩萨大悲之海的缘故,获得普覆众生无碍大慈的缘故,获得普与众生无量喜乐的缘故,获得普摄一切众生智慧方便的缘故,获得菩萨广大解脱自在神通的缘故,严净一切佛土的缘故,觉了一切诸法的缘故,供养一切诸佛的缘故,受持一切佛之教诲的缘故,积集一切善根修一切妙行的缘故,进入一切众生心海而无障碍的缘故,知晓一切众生诸根并且教化使其成熟的缘故,使一切众生的信解清净并且去除其恶障的缘故,破除一切众生无知黑暗的缘故,获得一切智清净之光明的缘故。
时,善财童子见此夜神如是神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普现调伏一切众生菩萨解脱已,欢喜无量,头面作礼,一心瞻仰。时,彼夜神即舍菩萨庄严之相,还复本形,而不舍其自在神力。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合掌,却住一面,以偈赞曰:「我善财得见,如是大神力,其心生欢喜,说偈而赞叹。我见尊妙身,众相以庄严;譬如空中星,一切悉严净。所放殊胜光,无量剎尘数;种种微妙色,普照于十方。一一毛孔放,众生心数光;一一光明端,皆出宝莲华;华中出化身,能灭众生苦;光中出妙香,普熏于众生;复雨种种华,供养一切佛。两眉放妙光,量与须弥等,普触①诸含识,令灭愚痴暗。口放清净光,譬如无量日,普照于广大,毗卢舍那境。眼放清净光,譬如无量月,普照十方剎,悉灭世痴翳。现化种种身,相状等众生,充满十方界,度脱三有海。妙身徧十方,普现众生前,灭除水火贼,王等一切怖。我承喜目教,今得诣尊所,见尊眉间相,放大清净光,普照十方海,悉灭一切暗,显现神通力,而来入我身。我遇圆满光,心生大欢喜,得总持三昧,普见十方佛。我于所经处,悉见诸微尘,一一微尘中,各见尘数剎。或有无量剎,一切咸浊秽,众生受诸苦,常悲叹号泣。或有染净剎,少乐多懮苦;示现三乘像,往彼而救度。或有净染剎,众生所乐见,菩萨常充满,住持诸佛法。一一微尘中,无量净剎海;毗卢遮那佛,往劫所严净。佛于一切剎,悉坐菩提树,成道转*轮,度脱诸群生。我见普救天②,于彼无量剎,一切诸佛所,普皆往供养。」
【章旨】善财童子看到如此景象,佩服至极,便虔诚礼拜。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恢复本形,但不舍其神力。善财童子又以偈赞赞颂普救众生妙德夜神之功德。
【注释】①触: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大致相当于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
②普救天:指普救众生妙德夜神。
【语译】这时,善财童子看见此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如此神力不可思议的甚深境界,以及显现的调伏一切众生菩萨解脱身之后,欢喜无量,顶礼礼拜夜神,一心瞻仰夜神。这时,普救众生妙德夜神随即舍弃菩萨庄严的形象,又恢复本来的形相,但却不舍弃拥有的自在神力。
这时,善财童子恭敬合掌,在夜神面前站住,以偈颂称赞说:(偈颂语译从略)
尔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白普救众生妙德夜神言:「天神!今此解脱甚深希有!其名何等?得此解脱其已久如?修何等行而得清净?」
夜神言:「善男子!是处难知,诸天及人、一切二乘所不能测。何以故?此是住普贤菩萨行者境界故,住大悲藏者境界故,救护一切众生者境界故,能净一切三恶①、八难②者境界故,能于一切佛剎中绍隆佛种不断者境界故,能住持一切佛法者境界故,能于一切劫修菩萨行成满大愿海者境界故,能于一切法界海以清净智光灭无明暗障者境界故,能以一念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我承佛力,今为汝说。
【章旨】善财童子向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此解脱法门的名称,二是获得这一解脱法门的修行时间,三是修成这一法门的方法。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先就这三个问题从总体上做了回答,而其法门的名称「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将在「谦逊推荐善友」部分说出全名。
【注释】①三恶:指人的三种恶心。其一,心性狠毒鄙陋,不能接纳善言。其二,器量狭小,常怀嫉妒,畏惧他人比自己优胜。其三,若知他人你自己优秀,便觉得羞耻而不愿意向其请教。有此「三恶」的众生,很难加以教化。
②八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指八种不能遇到佛、不能听闻正法的八种障难。其一,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其二,在饿鬼难。其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其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其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没有中途夭折的情况,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其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其七,世智辩聪难,即便是聪明伶俐,只是追求沈溺在对于外道经书的学习,而不信仰出世正法。其八,生在佛前佛后难,由于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某有机会见佛闻法。
【语译】这时,善财童子说完此颂之后,对普救众生妙德夜神说:「天神!现今我看到的这一解脱法门非常罕见!其名是什么?获得此解脱需要多少时间?需要修行什么内容纔能得到如此清净法门?」
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回答说:「善男子!这一境界是难于知晓的,是诸天及人、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测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它是住于普贤菩萨行的修行者所具的境界的缘故,它是住于大悲藏的修行者所具境界的缘故,是救护一切众生的修行者所具境界的缘故,是能使一切三恶、八难清净的修行者所具境界的缘故,它是能在一切佛土中使佛种得到延续不断的修行者所具的境界的缘故,是能住持一切佛法的修行者所具的境界的缘故,它是能在一切劫修菩萨行成满大愿海的修行者所具的境界的缘故,它是能于一切法界海以清净智之光灭除无明黑暗的障碍的修行所具的境界的缘故,是能够以一念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三世方便海的修行者所具的境界的缘故。我秉承佛力,现今为你演说。
「善男子!乃往古世,过佛剎微尘数劫,尔时有劫名『圆满清净』,世界名『毗卢遮那大威德』,有须弥山微尘数如来于中出现。其佛世界,以一切香王摩尼宝为体,众宝庄严,住无垢光明摩尼王海上。其形正圆,净秽合成,一切严具帐云而覆其上,一切庄严摩尼轮山千匝围绕。有十万亿那由他四天下皆妙庄严,或有四天下恶业众生于中止住,或有四天下杂业众生于中止住①,或有四天下善根众生于中止住,或有四天下一向清净诸大菩萨之所止住。
「此界东际轮围山侧,有四天下,名『宝灯华幢』。国界清净,饮食丰足,不藉耕耘而生稻粱;宫殿楼阁悉皆奇妙;诸如意树处处行列,种种香树恒出香云,种种鬘树恒出鬘云,种种华树常雨妙华;种种宝树出诸奇宝,无量色光周匝照耀;诸音乐树出诸音乐,随风吹动演妙音声;日月光明摩尼宝王普照一切,昼夜受乐无时间断。
「此四天下有百万亿那由他诸王国土,一一…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