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虐待,对于刑讼之事也都处理得很恰当,使孤独者都得到安稳。
『过去那些众生,各各互相残害,饮血而吃肉,现今都生起慈心。过去那些众生,贫穷而缺少衣服,以草遮蔽自己的身体,饥饿瘦弱如同饿鬼。大王兴世之后,粳米自自然然而得以产生,树中生长出美妙的衣服,男女都以之作为装饰。过去竞相为了微利,非法而互相陵夺;今日众生一同丰收充足,如同在帝释园游赏。过去这些人作恶多端,非分地产生贪染,对于别人的妻子以及童女,以种种手段相侵逼。现今看见他人的妻子,即便是端正而装饰美丽,但心中却无有染着,就犹如兜率天王。过去的那些众生,妄言不真实,干些非法之事而得不到如何修行的利益,以谄曲之心投合别人的心意。现今的这些众生,都远离诸恶言,其心都变得柔软,说话也都温柔。过去的那些众生,对于那些实行种种邪法的人却合掌恭敬地礼拜,其做法就如同牛羊狗猪之类。现今这些众生听闻王的正法,悟解而除去了邪见,了知了苦乐之报,都是从因缘生起的。
「大王演说的美妙声音,使听到的人都感到欣慰快乐;这种声音是梵天、帝释的声音所不能相比的。大王所有的由许多珍宝构成的宝盖,高高地处在虚空之中,是以琉璃为杆的,再以摩尼网覆盖其上。此网上的金铃自然发出声音,如来以雅音相和,宣扬微妙之法,除灭众生之惑。又广泛地演说十方诸佛土以及一切诸劫中的如来及其眷属的美妙、高超。又接着演说过去十方土以及那些国土中的一切如来的所具的境界。又发出微妙音,在阎浮界到处传播,广说人、天等所具的种种不同的业。众生听说这些之后,知晓自己的诸业之藏,远离诸恶而勤奋修行,回向佛之菩提。
「此位国王的父亲名叫『净光明』,国王的母亲叫『莲华光』。在五浊出现之时,是这位『净光明』王在治理天下。当时有一处广大的园林,园林中有五百个池塘,每一个池塘都有一千棵树环绕,各各有花在其上盛开。在这些池塘的岸上,建立了一座千柱堂,栏杆等装饰,一切无不具备。当末世恶法生起之时,积年不降雨,池塘河流都全部干竭了,草木都枯槁了。当『一切法音圆满盖』王出生七日之前,先显现出灵瑞之相;见者都心中想到救世之主应该出现了。当时在中夜,大地出现六种震动;有一宝花池,放射出光明犹如太阳出来一样。五百诸池之内,功德水都充满池塘,枯树也都生出新枝,其花、叶茂盛。池水都充满,流到一切地方,并且到达阎浮地,无不非常洽当。药草及诸树,百谷苗稼等,枝叶花果实,一切都很繁盛。沟坑及高地,种种高处和低洼之处,如此一切地,无不都很平坦。荆棘沙砾等,所有诸杂秽之处,都在一念中,变成众宝之玉。众生看见这些之后,欢喜而赞叹,都说获得了善利,如同口渴之时得以饮用美水。这时的那位光明王以及无数的眷属,整齐地准备好车马,游观诸园林。五百诸池之内,有一处名为『庆喜』的池塘,池塘上建有法堂,父王在此居住。此位老国王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想起在七日之前的夜间,中夜大地震动,此中有光出现。』这时那花池之内,千叶莲花生出,光如千日照耀,上彻须弥山顶。金刚以为茎,阎浮金为莲台,众多珍宝以为花叶,以妙香作为须蕊。有王从这朵莲花之上生出,端身而结跏坐,有相、好作为庄严,天神都恭敬地对待他。先王产生大欢喜,进入池中将其亲自抱持出来,持以授给妻子说:『这是你的儿子,你应该感到荣幸。』
「此时,宝藏都从地下涌出,宝树上都产生妙衣,天乐演奏出美声,充满虚空之中。一切诸众生,都产生大欢喜,合掌称赞希有:『好啊,世间的救护者!』一切法音圆满盖国王这时放出身光,普照于一切,能使四天下的黑暗全部除掉,疾病也都除灭了。夜叉、罗剎鬼等所有一切都自己藏匿起来。恶名以及失去善的利益,横死以及被疾病所控制,如此种种苦都得以除灭,一切众生都得到欢喜。凡是众生之类,都以对待父母之礼对待对方,远离诸恶而生起慈心,专门求取一切智。关闭诸恶趣,开示受生人、天之路,宣扬一切智,度脱诸众生。我等见到大王普徧获得善利,没有归宿以及没有导师的众生,一切众生都得到安定快乐。」
「这时,宝光明童女,以偈赞叹『一切法音圆满盖』王之后,在其周围绕行无量圈,合掌顶礼国王。然后曲躬恭敬,在国王的面前站住。
「时,彼大王告童女言:『善哉!童女!汝能信知他人功德,是为希有。童女!一切众生,不能信知他人功德。童女!一切众生,不知报恩,无有智慧,其心浊乱,性不明了,本无志力,又退修行;如是之人,不信不知菩萨如来所有功德神通智慧。童女!汝今决定求趣菩提,能知菩萨如是功德。汝今生此阎浮提中,发勇猛心,普摄众生,功不唐捐,亦当成就如是功德。』王赞女已,以无价宝衣,手自授与宝光童女并其眷属,一一告言:『汝着此衣。』时,诸童女双膝着地,两手承捧,置于顶上,然后而着;既着衣已,右绕于王,诸宝衣中普出一切星宿光明。众人见之,咸作是言:『此诸女等,皆悉端正,如净夜天①星宿庄严。』
「善男子!尔时一切法音圆满盖王者,岂异人乎?今毗卢遮那如来、应、正等觉是也。光明王者,净饭王②是。莲华光夫人者,摩耶夫人③是。宝光童女者,即我身是。其王尔时以四摄法所摄众生,即此会中一切菩萨是,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或住初地乃至十地,具种种大愿,集种种助道,修种种妙行,备种种庄严,得种种神通,住种种解脱,于此会中处于种种妙法宫殿。」
尔时,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为善财童子,欲重宣此解脱义而说颂言:「我有广大眼,普见于十方,一切剎海中,五趣轮回④者。亦见彼诸佛,菩提树下坐,神通徧十方,说法度众生。我有清净耳,普闻一切声,亦闻佛说法,欢喜而信受。我有他心智,无二无所碍,能于一念中,悉了诸心海。我得宿命智⑤,能知一切劫,自身及他人,分别悉明了。我于一念知,剎海微尘劫,诸佛及菩萨,五道众生类。忆知彼诸佛,始发菩提愿,乃至修诸行,一一悉圆满。亦知彼诸佛,成就菩提道,以种种方便,为众转*轮。亦知彼诸佛,所有诸乘海,正法住久近,众生度多少。我于无量劫,修习此法门;我今为汝说,佛子汝应学。
【章旨】「一切法音圆满盖」大王称赞「宝光明」童女能够深信他人功德,并且以宝衣摄持宝光明童女及其眷属。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告诉善财童子,当时的「一切法音圆满盖」大王就是现今的毗卢遮那佛,而「光明王」就是净饭王,莲花光夫人就是摩耶夫人,宝光明童女就是自己的前身。
【注释】①净夜天:指明净的夜晚的天空。
②净饭王:即释迦牟尼佛的父亲。
③摩耶夫人:即释迦牟尼佛的母亲。
④五趣轮回:有情众生在五道之中依照自己的业力而往来受生。「五趣」是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言「五趣」是将「六道」之中的「阿修罗道」归结于「天道」或者归结于「天道」与「鬼道」之中。
⑤宿命智:即能够知晓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果报的智慧。
【语译】开敷一切树华夜神继续对善财童子说:「这时,那位『一切法音圆满盖』大王告诉『宝光明』童女说:『好啊!童女!你能够信知他人的功德,这确实是非常希有的。童女!这里的所有众生都不能信知他人的功德。童女!一切众生,都不知晓报恩,无有智慧,其心浊乱,其性不明了,本来就无意志力,其修行也都退转;如此之人,不相信也不知晓菩萨、如来的所有功德神通智慧。童女!你现今决定求取菩提,能够知晓菩萨如此功德。你现今生在此阎浮提中,发勇猛心,普摄众生,功不白白浪费,也应当成就如此功德。』这位大王称赞童女之后,以无价的宝衣,亲手授与宝光童女及其眷属,并且一一告诉她们:『你穿上这件衣服。』这时,诸位童女双膝着地,两手承捧,置于顶上,然后就穿在身上;穿上这件衣服之后,在大王的周围右绕,在诸宝衣中都发出如同一切星宿所具有的光明。众人看见后,都这样说:『此诸女等,都很端正,如净夜天的星宿般庄严。』
「善男子!那时的『一切法音圆满盖王』难道是别人吗?就是现今的毗卢遮那佛啊。光明王,就是净饭王啊。莲华光夫人就是摩耶夫人。宝光童女就是我的前身啊。这位国王那时以四摄法所摄的众生,也就是此会中的一切菩萨,他们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得不退转,或者住于初地乃至十地,具备种种大愿,积集种种助道,修行种种妙行,具备种种庄严,获得种种神通,住于种种解脱,在此会中住于种种妙法宫殿。」
这时,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为善财童子想再次讲解这一解脱法门的含义,就说出如下偈颂:(偈颂的语译略)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亲近供养一切诸佛,入一切智大愿海,满一切佛诸愿海;得勇猛智,于一菩萨地,普入一切菩萨地海;得清净愿,于一菩萨行,普入一切菩萨行海;得自在力,于一菩萨解脱门,普入一切菩萨解脱门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此道场中,有一夜神,名『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汝诣彼问:菩萨云何教化众生,令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严净一切佛剎?云何承事一切如来?云何修行一切佛法?」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章旨】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又向善财童子推荐此道场中的「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嘱咐善财童子前去拜访请教。善财童子告别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夜神,继续前行求法。
【语译】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最后向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只是知晓这一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门。如同诸位菩萨一样,亲近供养一切诸佛,进入一切智大愿之海,满足一切佛诸愿之海;获得勇猛智,以一菩萨地,完全进入一切菩萨地之海;获得清净愿,以一菩萨行,…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