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P26

  ..续本文上一页香、幢幡、宝盖诸庄严具,随有所求,靡不周给。经半月已,于最后日,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城邑人民及诸外道,悉来集会。

  「时,『*轮音虚空灯王』如来,知诸众生调伏时至,与大众俱,天王围绕,龙王供养,夜叉王守护,干闼婆王赞叹,阿修罗王曲躬顶礼,迦楼罗王以清净心散诸宝华,紧那罗王欢喜劝请,摩睺罗伽王一心瞻仰,来入彼会。

  「尔时,太子及诸大众,遥见佛来,端严殊特,诸根寂定如调顺象,心无垢浊如清净池,现大神通,示大自在,显大威德,种种相好庄严其身,放大光明普照世界,一切毛孔出香焰云,震动十方无量佛剎,随所至处普雨一切诸庄严具;以佛威仪,以佛功德,众生见者,心净欢喜,烦恼消灭。

  「尔时,太子及诸大众五体投地,顶礼其足,安施床座,合掌白言:『善来世尊!善来善逝!唯愿哀愍,摄受于我,处于此座!』以佛神力,净居诸天即变此座为香摩尼莲华之座。佛坐其上,诸菩萨众亦皆就座周匝围绕。时,彼会中一切众生,因见如来,苦灭障除,堪受圣法。

  「尔时,如来知其可化,以圆满音,说修多罗,名《普照因轮》,令诸众生随类各解。时,彼会中有八十那由他众生,远尘离垢,得净法眼;无量那由他众生,得无学地;十千众生,住大乘道,入普贤行,成满大愿。当尔之时,十方各百佛剎微尘数众生,于大乘中,心得调伏;无量世界一切众生,免离恶趣,生于天上。善伏太子即于此时,得菩萨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门。

  【章旨】善伏太子到王都城北的「日光园林」做布施。在半月的最后一日,*轮音虚空灯王如来与其眷属一起前往日光园林为善伏太子及其会众宣说《普照因轮》经,善伏太子因此而获得「菩萨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法门。

  【注释】①无学:为「有学」的对称。虽然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

  【语译】「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继续给善财童子宣说自己证得菩提心的机缘:「当时,在宝庄严城北有一处名为『日光』的园林,这是昔日布施的场所。太子前往那里,设立布施大会;饮食、衣服、花鬘、璎珞、涂香、末香、幢幡、宝盖诸庄严具,随有所求,无不周到地供给。布施半月之后,在最后一天,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市民以及诸外道,都前来集会。

  「这时,『*轮音虚空灯王』如来知晓调伏诸位众生的时机成熟了,便与, 这些大众一起前来此会。当时,*轮音虚空灯王如来被天王所围绕,被龙王所供养,被夜叉王所守护,干闼婆王赞叹,阿修罗王曲躬顶礼,迦楼罗王以清净心撒播诸宝花供养,紧那罗王欢喜劝请,摩睺罗伽王一心瞻仰。

  「这时,太子以及诸位大众,远远看见佛来,端严殊特,诸根寂定如调顺的大象,心无垢浊如清净池,显现出大神通,显示出大自在,显现出大威德,以种种相、好庄严其身,放出大光明普照世界,在一切毛孔中发出香焰云,震动十方无量佛土,随所至处普雨一切诸庄严具;以佛的威仪,以佛的功德,使得看见这一切的众生都心净欢喜,消灭烦恼。

  「这时,太子以及诸位大众五体投地,顶礼佛的双足,安施床座,合掌禀告佛说:『善来世尊!善来善逝!唯愿哀愍,摄受我们处于此座!』凭借佛的神力,净居诸天立即将此座变化为香摩尼莲华之座。佛坐于其上,诸菩萨众也都就座于周围围绕。这时,这一布施会中的所有众生,因为看见如来而灭除众苦和障碍,可堪接受圣法。

  「这时,如来知晓这些众生可以化度,便以圆满音演说修多罗,名为《普照因轮》,使诸位众生随类各解。这时,这一会中有八十那由他众生,远尘离垢,获得清净法眼;无量那由他众生,获得无学地;一万名众生,住于大乘道,进入普贤行,圆满成就大愿。当此之时,十方各百佛土微尘数的众生,在大乘中,其心得以调伏;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得以脱离恶趣,生于天上。善伏太子就在此时,获得菩萨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门。

  「善男子!尔时太子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我因往昔起大悲心,舍身、命、财救苦众生,开门大施供养于佛,得此解脱。佛子当知,我于尔时,但为利益一切众生,不着三界,不求果报,不贪名称,不欲自赞轻毁于他,于诸境界无所贪染、无所怖畏,但庄严大乘出要之道,常乐观察一切智门,修行苦行,得此解脱。

  「佛子!于汝意云何,彼时五百大臣,欲害我者,岂异人乎?今提婆达多等五百徒党是也。是诸人等,蒙佛教化,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未来世,过须弥山微尘数劫,尔时有劫,名『善光』,世界名『宝光』,于中成佛。其五百佛次第兴世,最初如来,名曰『大悲』;第二,名『饶益世间』;第三,名『大悲师子』;第四,名『救护众生』;乃至最后,名曰『医王』。虽彼诸佛大悲平等,然其国土、种族、父母、受生、诞生、出家、学道、往诣道场、转正*轮、说修多罗、语言、音声、光明、众会、寿命、法住及其名号,各各差别。

  「佛子!彼诸罪人,我所救者,即拘留孙等贤劫千佛,及百万阿僧祇诸大菩萨──于无量精进力名称功德慧如来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今于十方国土,行菩萨道,修习增长此菩提,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者是。时胜光王,今萨遮尼干子大论师是。时王宫人及诸眷属,即彼尼干六万弟子──与师俱来,建大论幢,共佛论议,悉降伏之,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是。此诸人等,皆当作佛,国土、庄严、劫数、名号,各各有异。

  「佛子!我于尔时救罪人已,父母听我舍离国土、妻子、财宝,于*轮音虚空灯王佛所出家学道。五百岁中,净修梵行,即得成就百万陀罗尼、百万神通、百万法藏、百万求一切智勇猛精进,净治百万堪忍门②,增长百万思惟心,成就百万菩萨力,入百万菩萨智门,得百万般若波罗蜜门,见十方百万诸佛,生百万菩萨大愿;念念中,十方各照百万佛剎;念念中,忆念十方世界前后际劫百万诸佛;念念中,知十方世界百万诸佛变化海;念念中,见十方百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诸趣,随业所受生时、死时、善趣、恶趣、好色、恶色,其诸众生种种心行、种种欲乐、种种根性、种种业习、种种成就,皆悉明了。

  【章旨】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告诉善财童子说,那位善伏太子就是自己的前身。

  【注释】①提婆达多:又作「调达」,是净饭王之弟斛饭王之子,阿难的兄长,与佛陀是堂兄弟。传说他曾经修行十二年,诵八万法,得五神通,在阿阇世王的支持下,欲得到教权,因而与佛陀产生冲突。佛教经典都说其以破坏佛法为能事。实际上,调达与佛陀持有不同见解,后来另立教团,其性质与当时的外道相同。

  ②忍门:指忍受违逆之境,对于他人之损恼而不起瞋恨、报复心的法门,为佛教修行之门中的第三门。

  【语译】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那时的那位太子难道是别人吗?他就是我的前身。我因为在往昔发起大悲之心,舍弃身、命、财而救度苦难中的众生,开门大施供养于佛,获得这一解脱法门。佛子,你应当知道,我在那时,只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不执着三界,不追求果报,不贪图名誉,不欲自赞轻毁别人,对于诸境界无所贪染、无所怖畏,只是庄严大乘出离苦难之道的要点,常乐观察一切智门,修行苦行,获得这一解脱法门。

  「佛子!你以为如何呢?那时的五百位大臣以及想害我的,难道是别人吗?就是现今的提婆达多等五百徒党啊。这些人等,承蒙佛的教化,都应该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未来世过须弥山微尘数劫,那时有一名为『善光』的劫,世界名为『宝光』,这五百徒众于此世界成佛。其五百佛次第兴世,最初如来的名为『大悲』;第二名为『饶益世间』;第三位名为『大悲师子』;第四位名为『救护众生』;乃至最后一位佛名为『医王』。虽然诸佛大悲平等,然而其国土、种族、父母、受生、诞生、出家、学道、往诣道场、转正*轮、说修多罗、语言、音声、光明、众会、寿命、法住及其名号,各各不同。

  「佛子!那些被我所救的罪人也就是拘留孙等贤劫千佛以及百万阿僧祇诸大菩萨。他们在『无量精进力名称功德慧』如来的所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在当今的十方国土修行菩萨道,修习增长此菩提,教化众生,使其产生善根解脱。当时的胜光王,就是现今的萨遮尼干子大论师。当时王宫中的人及诸眷属,也就是尼干六万名弟子。他们与其师一起来,建大论幢,与佛一起论议,最后被佛全部降伏,佛为他们授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此诸人等,都应当作佛,国土、庄严、劫数、名号也各不相同。

  「佛子!我在那时拯救罪人之后,父母允许我舍弃远离国土、妻子、财宝,在*轮音虚空灯王佛所出家学道。五百岁中,净修梵行,就获得了成就百万陀罗尼、百万神通、百万法藏、百万求一切智勇猛精进,净治百万堪忍门,增长百万思惟心,成就百万菩萨力,进入百万菩萨智门,获得百万般若波罗蜜门,看见十方百万诸佛,产生百万菩萨大愿;在念念中,十方各照百万佛土;在念念中,忆念十方世界前后际劫百万诸佛;在念念中,知晓十方世界百万诸佛变化海;在念念中,看见十方百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诸趣,随业所受生时、死时、善趣、恶趣、好色、恶色,其诸众生种种心行、种种欲乐、种种根性、种种业习、种种成就,都完全都明了。

  「佛子!我于尔时命终之后,还复于彼王家受生,作转轮王,彼*轮音虚空灯王如来灭后,次即于此值法空王如来,承事供养;次为帝释,即此道场值天王藏如来,亲近供养;次为夜摩天王,即于此世界值大地威力山如来,亲近供养;次为兜率天王,即于此…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