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P36

  ..续本文上一页广:即「大舌相」、「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

  19出梵音声:即「梵声相」、「梵音相」、「声如梵王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悦耳动听。

  20眼目绀青:即「真青眼相」、「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眼睛呈绀青色,如同青莲花。

  21睫如牛王:即「牛眼睫相」、「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睫毛整齐而不杂乱。

  22眉间毫相:即「白毛相」、「白毫相」、「眉间毫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

  23顶上肉髻:即「顶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头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

  24皮肤细软如真金色:即「金色相」、「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身及手足全部为真金色。

  25身毛上靡:即「毛上向相」、「身毛上靡相」、「毛上向右旋相」、「身毛右旋相」、「发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转相」等,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之发毛,由头至手足一切毛端皆上靡,右旋,其色绀青柔润。

  26发帝青色:佛的「八十随形好」之一,即佛的头发之色如同青珠。

  27其身洪满如尼拘陀树:即「身广长等相」、「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

  【语译】这时,善财童子又向瞿波请教说:「圣者获得这一解脱法门,已经多长时间了?」

  瞿波释种女回答说:「善男子!我在往世,过佛土微尘数劫,有一劫名为『胜行』,世界名为『无畏』。那一世界中,有一处名为『安隐』的四天下。这一四天下的阎浮提中,有一座名为『高胜树』的王城,是八十座王城之中最为上等的。那时,有一位名为『财主』的国王,这位国王有六万名采女、五百名大臣、五百位王子。他的诸位王子都非常勇敢健壮,能够使怨敌屈服。这位国王的太子名叫『威德主』,端正殊特,为人所乐见,他足下平满,轮相备具,足趺隆起,手与足的指间都有网缦,足跟齐正,手足柔软,如同伊尼耶鹿王,七处圆满,阴藏隐密,他的上身如同师子王,两肩平满,双臂修长,身相端直,颈上有三道纹,面颊如同师子,口中具有四十棵牙齿且都很整齐细密,四棵门牙鲜白,他的舌头长广且发出清净的音声,眼目绀青,眼睫毛如同牛王,眉间有白毫相,顶上长有肉髻,皮肤细软如同真金色,身上的毛发上靡,头发为帝青色,他的身体结实如同尼拘陀树。

  「这时,太子接受父王的教诲,与一万名采女一起前往香牙园游赏观看表演取乐。太子当时乘着美妙的珍宝装饰的车子,这辆车具有种种美丽的装饰,车上放置着大摩尼师子之座,太子就坐在这大摩尼师子之座上;五百名采女每人都执宝绳牵驭而行,车子进止有限度,不迟不速;百千万人手持诸宝盖,百千万人手持诸宝幢,百千万人手持诸宝幡,百千万人扮作妓乐歌舞,百千万人点烧诸名香,百千万人散播诸美妙的花朵,前后围绕而作为太子的侍从。道路平坦笔直,无有高下坑凹,许多珍宝以及花朵都散布在道路上;宝树在路旁行列,宝网覆盖在宝树之上,种种楼阁在路旁排成数条无限的行列。在这些楼阁中,有的积聚了种种珍宝,有的陈列着诸庄严具,有的供设种种饮食,有的悬挂种种衣服,有的备拟诸资生之物,有的安置着端正的女人以及无量僮仆侍从。总之,随有所须,都可以从这些楼阁中拿出施与。

  「当时的城中,有一位名为『善现』的母亲,带一位名为『具足妙德』的童女。这位童女颜容端正,颜色洁白,该宽大处宽大,该纤细处就纤细,身高合度,眼睛头发都是青赤色,声如梵音,精通工巧明,精通辩论,勤劳而待人恭敬毫不懈怠,对于众生怀有慈愍不害之心,具足惭愧之心,说话柔和质直,远离无明而少欲,没有谄诳之心,乘着美妙的珍宝装饰的车子,有采女围绕。这位童女与其母亲一起从王城出行,在太子前面行进。这位童女看到这位太子的言辞歌咏,心里产生爱染,童女禀告其母说:『我心里愿意得以恭敬地事奉此人,如果不能实现我的情感,我就自杀。』其母告诉童女说:『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这是非常难以得到的。此人具足轮王的诸相,以后一定会嗣位作转轮王的,有贵家小姐出现,优游自在。我们出身卑贱,是不能匹配的。这确实难于实现,不要产生这一想法。』

  「那城中香牙园的一侧,有一处名为『法云光明』的道场。当时,有一位名为『胜日身』的如来,十号具足,在此劫此世界出现已经七日。这时,那位童女暂时假寐,梦见了这位佛;童女从梦中醒来之后,空中有天神告诉童女说:『胜日身如来在法云光明道场成等正觉已经七日了,诸位菩萨众在其前后围绕。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梵天乃至色究竟天,诸地神、风神、火神、水神、河神、海神、山神、树神、园神、药神、主城神等,因为想见到佛的缘故,都来集会。』

  「时,妙德童女梦睹如来故,闻佛功德故,其心安隐,无有怖畏,于太子前而说颂言:『我身最端正,名闻徧十方,智慧无等伦,善达诸工巧。无量百千众,见我皆贪染;我心不于彼,而生少爱欲。无瞋亦无恨,无嫌亦无喜,但发广大心,利益诸众生。我今见太子,具诸功德相,其心大欣庆,诸根咸悦乐。色如光明宝,发美而右旋,额广眉纤曲,我心愿事汝。我观太子身,譬若真金像,亦如大宝山,相好有光明。目广绀青色,月面师子颊,喜颜美妙音,愿垂哀纳我!舌相广长妙,犹如赤铜色;梵音紧那声,闻者皆欢喜。口方不褰缩,齿白悉齐密,发言现笑时,见者心欢喜。离垢清净身,具相三十二,必当于此界,而作转轮位。』

  「尔时,太子告彼女言:『汝是谁女?为谁守护?若先属人,我则不应起爱染心。』

  「尔时,太子以颂问言:『汝身极清净,功德相具足;我今问于汝,汝于谁所住?谁为汝父母?汝今系属谁?若已属于人,彼人摄受汝。汝不盗他物,汝不有害心,汝不作邪淫,汝依何语住?不说他人恶,不坏他所亲,不侵他境界,不于他恚怒。不生邪险见,不作相违业,不以谄曲力,方便诳世间。尊重父母不?敬善知识不?见诸贫穷人,能生摄心不?若有善知识,诲示于汝法,能生坚固心,究竟尊重不?爱乐于佛不?了知菩萨不?众僧功德海,汝能恭敬不?汝能知法不?能净众生不?为住于法中,为住于非法?见诸孤独者,能起慈心不?见恶道众生,能生大悲不?见他得荣乐,能生欢喜不?他来逼迫汝,汝无瞋恼不?汝发菩提意,开悟众生不?无边劫修行,能无疲倦不?』

  「尔时,女母为其太子而说颂言:『太子汝应听,我今说此女,初生及成长,一切诸因缘。太子始生日,即从莲华生,其目净修广,肢节悉具足。我曾于春月,游观娑罗园①,普见诸药草,种种皆荣茂。奇树发妙华,望之如庆云;好鸟相和鸣,林间共欢乐。同游八百女,端正夺人心,被服皆严丽,歌咏悉殊美。彼园有浴池,名曰莲华幢;我于池岸坐,采女众围绕。于彼莲池内,忽生千叶华,宝叶琉璃茎,阎浮金②为台。尔时夜分尽,日光初出现,其莲正开剖,放大清净光。其光极炽盛,譬如日初出,普照阎浮提,众叹未曾有。时见此玉女,从彼莲华生,其身甚清净,肢分皆圆满。此是人间宝,从于净业生,宿因无失坏,今受此果报。绀发青莲眼,梵声金色光,华鬘众宝髻,清净无诸垢。肢节悉具足,其身无缺减,譬如真金像,安处宝华中。毛孔栴檀香,普熏于一切;口出青莲香,常演梵音声。此女所住处,常有天音乐;不应下劣人,而当如是偶。世间无有人,堪与此为夫,唯汝相严身,愿垂见纳受!非长亦非短,非粗亦非细,种种悉端严,愿垂见纳受!文字算数法,工巧诸技艺,一切皆通达,愿垂见纳受!善了诸兵法,巧断众诤讼,能调难可调,愿垂见纳受!其身甚清净,见者无厌足,功德自庄严,汝应垂纳受!众生所有患,善达彼缘起,应病而与药,一切能消灭。阎浮语言法,差别无量种,乃至妓乐音,靡不皆通达。妇人之所能,此女一切知,而无女人过,愿垂速纳受!不嫉亦不悭,无贪亦无恚,质直性柔软,离诸粗犷恶。恭敬于尊者,奉事无违逆,乐修诸善行,此能随顺汝。若见于老病,贫穷在苦难,无救无所依,常生大慈愍。常观第一义③,不求自利乐,但愿益众生,以此庄严心。行住与坐卧,一切无放逸;言说及默然,见者咸欣乐。虽于一切处,皆无染着心;见有功德人,乐观无厌足。尊重善知识,乐见离恶人;其心不躁动,先思后作业。福智所庄严,一切无怨恨,女人中最上,宜应事太子。』

  【章旨】瞿波释种女继续应善财童子的请求,为其宣说自己获得「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解脱门」的机缘与时间久暂。妙德童女因为梦中目睹如来而得以前往拜见太子。童女之母亲向太子介绍妙德童女的出生以及成长经历,激励太子迎娶这位童女。

  【注释】①娑罗园:即「娑罗树」之园。娑罗树,因释尊在拘尸那揭罗城外的娑罗树下涅槃,此树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娑罗」为「坚固」、「高远」之义。

  ②阎浮金:即「阎浮檀」,在香醉山与雪山之间,有流经阎浮树林之河流,从此河流采出之金即称「阎浮檀金」。此金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为金中之最高贵者。在印度神话中,阎浮河为恒河七支流之一,似非本有此河之存在,故阎浮檀金可能与阎浮大树王同是附和须弥四洲之说而为想象之物。

  ③第一义:指佛教所说的出离世间法中的最究竟深义。因为佛教最究竟的真理为最上,故名「第一」…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