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P60

  ..续本文上一页之道。应该知晓,这样展转修行,更是加倍难得。

  「诸位仁者!其他的诸位菩萨经过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纔能满足菩萨的愿行,纔能亲近诸佛菩提。而这位长者之子,在其一生之内,就能够清净佛土,就能够化度众生,就能够以智慧深入法界,就能够成就诸波罗蜜,就能够增广一切诸行,就能够圆满一切大愿,就能够超出一切魔业,就能够承事一切善友,就能够清净诸菩萨道,就能够圆满具足普贤菩萨诸行。」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叹善财童子种种功德,令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已,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饶益一切世间,汝为救护一切众生,汝为勤求一切佛法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善得人身,汝善住寿命,汝善值如来出现,汝善见文殊师利大善知识。汝身是善器,为诸善根之所润泽。汝为白法之所资持,所有解欲悉已清净,已为诸佛共所护念,已为善友共所摄受。何以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①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②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③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菩提心者,则为④,利益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所依⑤,诸菩萨行所依处故;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⑥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菩提心者,如铁围山,摄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菩提心者,犹如香山⑦,出生一切功德香故;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⑧

  【章旨】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能够发菩提心,并且以一百一十种比喻来称赞菩提心。澄观说这些比喻所言都通于三种发心,且菩提心「徧该诸地」。从内容上这些比喻大多用来说明「信成就及解行发心」以及「菩提心殊胜功德」。(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中)此一百一十种比喻又可分为十二个层次,此章先叙述前四个层次三十二句比喻。澄观则据北齐地论师慧光的解释将其与「十二住」配释,可以参考。

  【注释】①菩提心者犹如种子三句:据澄观说,此三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种性住」,「皆是种生之义」。此「住」属于「十地」之「初地」。(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②诸见薪:一切诸见如同可以燃烧的柴草、薪木。

  ③菩提心者犹如净水六句:据澄观说,此六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胜解行住」,「明胜解行住中之益」。此「住」属于「十地」之「初地」。(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④所归:所归趣、归向、向往的对象。

  ⑤所依:所依止、依托的对象。

  ⑥菩提心者犹如净目十六句:据澄观说,此十六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极喜增上住」,此「住」属于「十地」之「初地」。(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⑦香山:即大量出产香木、香料之山。佛教典籍中以为在无热池之北,为阎浮提洲之最高中心。中国古人以之为「昆仑山」,《俱舍论》称之为「香醉山」,当今的地理学家以为是喜马拉雅山。

  ⑧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七句:据澄观说,此七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戒增上住」。(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语译】这时,弥勒菩萨这样称叹善财童子使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的种种功德之后,就对善财童子说:「好啊!好啊!善男子!你为了饶益一切世间,你为了救护一切众生,你为了勤求一切佛法的缘故,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你不仅获得了善妙的利益,你又善于获得人身,你善于保养寿命,你善于遇到如来出现,你善于拜见文殊师利大善知识。你的身体是很好的根器,它被诸善根所润泽。你被善法所资持,你所有的知解、欲望都已经完全清净,已经被诸佛一起所护念,已经被善友所共同摄受。为什么这么说呢? 

  「善男子!菩提心,犹如种子,从其中因为能够生出一切诸佛法的缘故;菩提心,犹如良田,因为从中能够使众生的白净法得到增长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因为它能够执持一切诸世间的缘故。

  「菩提心,犹如净水,因为能够用它洗去一切烦恼垢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大风,因为其在世间完全没有任何障碍的缘故;菩提心,犹如熊熊燃烧着的火,因为它能够烧尽一切诸见之柴薪的缘故;菩提心,犹如明净的太阳,因为其完全照耀着一切诸世间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圆满的月亮,因为诸多白净法即善法完全圆满的缘故;菩提心,犹如明灯,因为它能够放出种种法光明的缘故。

  「菩提心,犹如明净的眼睛,因为藉助于它能够完全看见一切安全、危险之处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大道,因为藉助于它能够完全进入大智之城的缘故;菩提心,犹如正确的渡河方法,因为它能够使众生得以远离诸邪法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大车,因为它能够运载诸菩萨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门户,因为它能够开示一切菩萨行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宫殿,因为可以藉助于它安住而修习三昧法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园苑,因为在其中可以游戏而享受法乐的缘故;菩提心,犹如住宅,因为它可以使一切众生得到安全、稳定的住处的缘故;菩提心,是众生的所归,因为可以藉助于它使一切诸世间都得到利益的缘故;菩提心,为众生的所依,因为它是诸菩萨行所依之处的缘故;菩提心,犹如慈父,因为它训导一切诸菩萨的缘故;菩提心,犹如慈母,因为藉助于它可以生长出一切诸菩萨的缘故;菩提心,犹如乳母,因为它养育一切诸菩萨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善友,因为它能够成就利益一切诸菩萨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君主,因为它胜于一切声闻、缘觉等修习二乘之人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帝王,因为其中的一切愿都可以得到自在的缘故。

  「菩提心,犹如大海,因为一切功德都全部进入菩提心之中的缘故;菩提心,如同须弥山,因为它对于诸众生之心来说是平等的;菩提心,如同铁围山,因为它能够摄持一切诸世间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雪山,因为它长期养育一切智慧之药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香山,因为在其中能够出生一切功德之香的缘故;菩提心,犹如虚空,因为它所具的诸多美妙功德广阔而无有边际的缘故;菩提心,犹如莲花,因为它不沾染一切世间之法的缘故。

  「菩提心者,如调慧象①,其心善顺不犷戾②故;菩提心者,如良善马,远离一切诸恶性故;菩提心者,如调御师,守护大乘一切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药,因为能够治一切烦恼病故;菩提心者,犹如坑阱③,陷没一切诸恶法故;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因为能够穿彻一切法故;菩提心者,犹如香箧④,因为能够贮一切功德香故;菩提心者,犹如妙华,一切世间所乐见故;菩提心者,如白栴檀⑤,除众欲热使清凉故;菩提心者,如黑沈香,因为能够熏法界悉周徧故。⑥

  「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因为能够破一切烦恼病故;菩提心者,如毗笈摩药⑦,因为能够拔一切诸惑箭故;菩提心者,犹如帝释,一切主中最为尊故;菩提心者,如毗沙门,因为能够断一切贫穷苦故;菩提心者,如功德天⑧,一切功德所庄严故;菩提心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如劫烧火⑨,因为能够烧一切诸有为故;菩提心者,如无生根药⑩,长养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龙珠11,因为能够消一切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如水清珠12,因为能够清一切烦恼浊故。13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14,周给一切诸贫乏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15,满足一切众生心故;菩提心者,如如意树16,能雨一切庄严具故;菩提心者,如鹅羽衣17,不受一切生死垢故;菩提心者,如白氎线18,从本已来性清净故;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众生田故;菩提心者,如那罗延,能摧一切我见敌故;菩提心者,犹如快箭,能破一切诸苦的故;菩提心者,犹如利矛,能穿一切烦恼甲故;菩提心者,犹如坚甲,能护一切如理心故。19

  「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能斩一切烦恼首故;菩提心者,犹如利剑,能断一切憍慢铠故;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兵仗,能防一切诸苦难故;菩提心者,犹如善手20,防护一切诸度身故;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翳故;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21

  【章旨】弥勒菩萨以一百一十八种比喻称赞菩提心,此章接着叙述中间四个层次四十句比喻。

  【注释】①调慧象:已经驯服了的智慧之象。

  ②犷戾:凶悍、暴戾。

  ③坑阱:指捕捉野兽的陷阱、陷…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