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坑。
④香箧:装藏香木、香料的筐子。
⑤白栴檀:香木之名。栴檀有赤、白、黑、紫等类型。白色之栴檀名为「白栴檀」,能治疗热病。
⑥菩提心者如调慧象十句:据澄观说,此十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增上心住」。(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⑦毗笈摩药:又作「频伽陀药」,意思为「除去」、「普去」,据说此药能够除去所有毒恶疾病。
⑧功德天:即「吉祥天」,为施福德之女神,又称「摩诃室利」、「室唎天女」、「吉祥天女」、「吉祥功德天」、「宝藏天女」等等。本为印度神话中的神,系那罗延天为妃,爱欲神之母,后与帝释、摩酰首罗、毗湿奴等诸神,一并为佛教所继承,成为佛教之护法天神。据早期印度佛教之传说,此天系毗沙门天之妃,其父为德叉迦,母为鬼子母神。
⑨劫烧火:坏劫时大火灾之火,能将一切都烧光。
⑩无生根药:指不生根之药。
11龙珠:指龙颔下之珠璎。根据《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五载,昔有螺髻梵志居于恒河边,为龙所阻挠,佛令其乞龙颈下之珠璎,龙即不再出现。
12水清珠:即「净水珠」,能使浊水澄净,以喻慈心及信心。
13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十句:据澄观说,此十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觉分相应增上慧住戒增上住」。(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14如意珠:即「如意宝珠」、「摩尼宝珠」等名,据说此珠能够随众生之意愿,变现出种种珍宝;此病也有除病、去苦的功能。关于此宝珠之出处,说法不一,有说出自龙王的,有说出自摩竭鱼之脑中,也有说为佛舍利所变成。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之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
15功德瓶:即「如意瓶」、「善瓶」、「宝瓶」、「德瓶」、「吉祥瓶」,据说能够产生善福,能够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能够成立一切功德。
16如意树:即「劫波树」、「劫树」,为生于帝释天所居喜林园中之树名。「劫波」为时间之义。关于此树名称之由来,据《金刚顶经》卷四载,劫波树能应时产生一切所需之物,如衣服、庄严之饰物、日常用具等,故有此称。另外一种说法是,由此树之花开花谢而可测知昼夜时间,故称为「劫波树」。
17鹅羽衣:用鹅毛制作的衣服,不沾水,不沾染污垢。
18白氎线:以白氎纺成的线,洁白无暇。
19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十句:据澄观说,此十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诸谛相应增上住」。(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20善手:指「净居天」五种手印之一,即妙好之手,即施无畏。左、右手皆可,一般皆用左手。
21菩提心者犹如利刀十句:据澄观说,此十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相应增上住」,以之「明缘起流转止息」。(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语译】弥勒菩萨继续为善财童子赞叹菩提心:「菩提心,如同驯服了的大象,因为其心已经善顺而不犷戾的缘故;菩提心,如同良善的马,因为其已经远离一切诸恶性的缘故;菩提心,如同调御师,因为其守护大乘一切法的缘故;菩提心,犹如良药,因为藉助于它能够治愈一切烦恼等疾病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陷坑,因为藉助于它能够陷没一切诸恶法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金刚,因为它完全能够穿彻一切法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香箧,因为它能够贮藏一切功德香的缘故;菩提心,犹如美妙的花朵,因为它是一切世间众生所乐见的缘故;菩提心,如同白色的栴檀香,因为藉助于它能够除去众生的欲热而使其变得清凉的缘故;菩提心,如同黑色的沈香,因为藉助于它能够完全周全地熏染法界的缘故。
「菩提心,如善见药王,因为藉助于它能够破除一切烦恼疾病的缘故;菩提心,如同毗笈摩药,因为藉助于它能够拔除一切诸惑之箭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帝释,因为它是一切主之中最为尊贵的缘故;菩提心,如同毗沙门,因为藉助于它能够断除一切贫穷之苦的缘故;菩提心,如同功德天,因为它是一切功德所庄严的缘故;菩提心,如同庄严具,因为它庄严一切诸菩萨的缘故;菩提心,如同劫烧火,因为它能够烧毁一切诸有为法的缘故;菩提心,如同无生根药,因为它长期养育一切诸佛法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龙珠,因为它能够消灭一切烦恼之毒的缘故;菩提心,如同水清珠,因为它能够清除一切烦恼之浊的缘故。
「菩提心,如同如意珠,因为它能够周全地给予一切诸位贫乏众生的缘故;菩提心,如同功德瓶,因为它能够满足一切众生之心的缘故;菩提心,如同如意树,因为它能够下降一切庄严具的缘故;菩提心,如同鹅羽衣,因为它不受一切生死之垢污染的缘故;菩提心,如同白氎线,因为它从本已来其性清净的缘故;菩提心,如同快利犁,因为它能够治一切众生之田的缘故;菩提心,如同那罗延,因为它能够摧毁一切我见之敌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快箭,因为它能够破除一切诸苦的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利矛,因为它能够穿透一切烦恼之铠甲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坚甲,因为它能够保护一切如理之心的缘故。
「菩提心,犹如利刀,因为它能够斩断一切烦恼之首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利剑,因为它能够断除一切憍慢之铠甲的缘故;菩提心,如同勇将之幢,因为它能够伏灭一切诸魔军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利锯,因为它能够截断一切无明之树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利斧,因为它能够伐除一切诸苦之树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兵杖,因为它能够防止一切诸苦难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善手,因为它能够防护一切诸度之身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好足,因为它能够安立一切诸功德的缘故;菩提心,犹如眼药,因为它能够灭除一切无明之翳障的缘故;菩提心,犹如钳镊,因为藉助于它能够拔除一切身见之刺的缘故。
「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摄法故;菩提心者,如大龙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①
「菩提心者,犹如命根,任持菩萨大悲身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甘露,因为能够令安住不死界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大网,普摄一切诸众生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罥索②,摄取一切所应化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钩饵,出有渊中所居者的缘故;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③,因为能够令无病永安隐的缘故;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因为能够消歇贪爱毒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善持咒,因为能够除一切颠倒毒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疾风,因为能够卷一切诸障雾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大宝洲④,出生一切觉分宝⑤的缘故。⑥
「菩提心者,如好种性,出生一切白净法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住宅,诸功德法所依处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市肆,菩萨商人贸易处的缘故;菩提心者,如炼金药,因为能够治一切烦恼垢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好蜜,圆满一切功德味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正道,令诸菩萨入智城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好器,因为能够持一切白净法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时雨,因为能够灭一切烦恼尘的缘故;菩提心者,则为住处,一切菩萨所住处的缘故;菩提心者,则为寿行⑦,不取声闻解脱果的缘故。⑧
「菩提心者,如净琉璃,自性明洁无诸垢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帝青宝⑨,出过世间二乘智的缘故;菩提心者,如更漏鼓⑩,觉诸众生烦恼睡的缘故;菩提心者,如清净水,性本澄洁无垢浊的缘故;菩提心者,如阎浮金,映夺一切有为善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诸世间的缘故;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诸来者的缘故;菩提心者,则为义利11,因为能够除一切衰恼事的缘故;菩提心者,则为妙宝,因为能够令一切心欢喜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大施会12,充满一切众生心的缘故;菩提心者,则为尊胜,诸众生心无与等的缘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因为能够摄一切诸佛法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因为能够伏烦恼阿修罗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13,因为能够动一切所应化的缘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14,因为能够烧一切诸惑习的缘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的缘故。15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
【章旨】弥勒菩萨以一百一十八种比喻称赞菩提心,此章接着叙述最后四个层次四十六句比喻。
【注释】①菩提心者犹如卧具十句:据澄观说,此十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无相有功用住」。(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②罥索:又称「金刚索」、「罥网」,为战斗或狩猎之用具,系于战斗之时用以罥取人,或罥取马头、马脚之绳索,俗称搭索。
③阿伽陀药: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为「健康」、「长生不死」、「无病」、「普去」、「无价」,后转用作药物名称,尤指解毒药而言。「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
④大宝洲:意思为埋藏珍宝的河中或海中的陆地,在此是比喻佛果之大妙地。
⑤一切觉分宝:指三十七「菩提分」之宝。觉分,梵语音译叫做「菩提分」,即顺于觉的支分,有三十七法,亦即三十七科的道品。
⑥菩提心者犹如命根十句:据澄观说,此十种比喻属于「十二住」中的「无相无功用住」。(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七下)
⑦菩提心者如…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