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劫。菩萨摩诃萨服菩提心大莲华药亦复如是,于无数劫,寿命自在。
「善男子!譬如有人,执『翳形药』②,人与非人悉不能见。菩萨摩诃萨执菩提心翳形妙药,一切诸魔不能得见。
「善男子!如海有珠,名『普集众宝』,此珠若在,假使劫火焚烧世间,能令此海减于一滴,无有是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住于菩萨大愿海中,若常忆持不令退失,能坏菩萨一善根者,终无是处;若退其心,一切善法即皆散灭。
「善男子!如有摩尼,名『大光明』,有以此珠璎珞身者,映蔽一切宝庄严具,所有光明悉皆不现。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璎珞其身,映蔽一切二乘心宝,诸庄严具悉无光彩。
「善男子!如水清珠,能清浊水。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能清一切烦恼垢浊。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系其身上,入大海中,不为水害。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住水妙宝,入于一切生死海中,终不沈没。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龙宝珠,持入龙宫,一切龙蛇不能为害。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大龙宝珠,入欲界中,烦恼龙蛇不能为害。
【章旨】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能够发菩提心,此处的十种比喻是用来称赞「十行」所具有的功德的。
【注释】①阿蓝婆:全称「阿罗底蓝婆」,略称「蓝婆」,意译作「汁药」,为一种药草。产于印度之香山、雪山一带,一般取其草汁涂身,可去患得喜,故又译为「得喜」。
②翳形药:又作「翳身药」,即「隐身药」。用此药涂眼,则他人不能见及。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四说:「譬如有人以翳身药自涂其目,行、住、坐、卧无能见者,唯有彼人悉能睹见。如来亦复如是,永离世间,无能见者,唯一切智菩萨境界,非诸声闻之所能知。」(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四,《大正藏》卷三十五,页六八0中)
【语译】弥勒菩萨继续向善财童子以及会众称赞菩提心所具有的功德:「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无生根』的药树,因为其所具之力的缘故,能够使一切阎浮提中的树都得到增长。菩萨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以其力的缘故,增长一切学与无学及诸菩萨所有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阿蓝婆』的药,如果将其涂抹在身上,身与心都能够有非常大的能耐。菩萨获得的菩提心阿蓝婆药也是如此,它能够使其身心增长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获得一种念力药,凡所听说的事情都能够忆持而不忘。菩萨获得的菩提心念力妙药,也能够闻持一切佛法而使其完全不忘失。
「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大莲华』的药,凡是服食此药的众生其可以住世一劫。菩萨所具有的服食的菩提心大莲华药也是如此,菩萨在无数劫,寿命自在。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有翳形药,人与非人都不能看见他。菩萨因为执有菩提心翳形妙药,一切诸魔也不能看见他。
「善男子!譬如海中有一种名为『普集众宝』的宝珠,此珠如果在海中,假使劫火焚烧世间,也绝对不可能使此海水减少一滴。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之珠也是如此,菩萨住于菩萨大愿之海中,如果常常忆持不使其退转遗失,想毁坏菩萨一善根,也是没有任何可能的;如果真的能够使菩萨的菩提心退转,一切善法也就会全部散灭,而这又是不可能的。
「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大光明』的摩尼宝,如果以此宝珠制作璎珞挂在其身上,就能够遮蔽其它一切宝的装饰作用,其它装饰品的所有光明都完全不再显现。菩萨所具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以璎珞装饰其身,就会映蔽一切声闻、缘觉二乘之心宝,使其诸庄严具完全失去光彩。
「善男子!譬如水清珠,能够使浊水清洁。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珠也是如此,它能够清洁一切烦恼之垢浊。」
「善男子!譬如有人,获得了住水之宝,并将其系在身上,这样,他进入大海中,就不会被水所祸害。菩萨也是如此,获得菩提心住水之妙宝,进入一切生死海之中,就一直不会沈没。
「善男子!譬如有人,获得了龙宝珠,将其带入龙宫,一切龙蛇就不能够残害他。菩萨也是如此,获得菩提心大龙宝珠,进入欲界之中,烦恼之龙蛇就不能够再残害他。
「善男子!譬如帝释,着摩尼冠①,映蔽一切诸余天众。菩萨也是如此,着菩提心大愿宝冠,超过一切三界众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如意珠,除灭一切贫穷之苦。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如意宝珠,远离一切邪命怖畏。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日精珠②,持向日光而生于火。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智日宝珠,持向智光而生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月精珠③,持向月光而生于水。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月精宝珠,持此心珠,鉴回向光,而生一切善根愿水。
「善男子!譬如龙王,首戴如意摩尼宝冠④,远离一切怨敌怖畏。菩萨也是如此,着菩提心大悲宝冠,远离一切恶道诸难。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一切世间庄严藏』,若有得者,令其所欲悉得充满,而此宝珠无所损减。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若有得者,令其所愿悉得满足,而菩提心无有损减。」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摩尼宝,置于宫中,放大光明,破一切暗。菩萨也是如此,以菩提心大摩尼宝,住于欲界,放大智光,悉破诸趣无明黑暗。
「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宝⑤,若有为此光明所触,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观察诸法回向善根,靡不即同菩提心色。
「善男子!如琉璃宝,于百千岁处不净中,不为臭秽之所染着,性本净故。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于百千劫住欲界中,不为欲界过患所染,犹如法界性清净故。
【章旨】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能够发菩提心,此处的九种比喻是用来称赞「十回向」所具有的功德的。
【注释】①摩尼冠:用摩尼制作装饰的宝冠,一般认为是诸位天神所戴。
②日精珠:即「日精摩尼」,指「火珠」,为「颇梨」之一种,传说日宫殿就是由「火珠」所成。千手观音四十手之中,右边的第八手执此珠。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所载,盲者之眼触此珠,则其眼得开而见光。
③月精珠:即「月精摩尼」,指「水珠」,为「颇梨」之一种,传说月宫殿就是由「水珠」所成。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边的第一手所持之物就是「水珠」,传说此珠能够使患热毒病者得以清凉。
④如意摩尼宝冠:以如意珠、摩尼珍宝制作、装饰的宝冠。
⑤帝青大摩尼宝:即「帝青宝」。
【语译】弥勒菩萨又为善财童子以及会众解释菩提心为什么具有如此功德:「善男子!譬如帝释天戴着摩尼宝冠,其光芒遮蔽了一切其他天众。菩萨也是如此,戴着菩提心大愿宝冠,超过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众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获得如意珠,除灭一切贫穷之苦。菩萨也是如此,获得菩提心如意宝珠,远离一切邪命怖畏。
「善男子!譬如有人,获得日精珠,持向日光而产生出火。菩萨也是如此,获得菩提心智之日宝珠,持向智光而产生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获得月精珠,持向月光而产生出水。菩萨也是如此,获得菩提心月精宝珠,持此心珠,反射出回向之光,而生出一切善根愿之水。
「善男子!譬如龙王,头戴如意摩尼宝冠,远离对一切怨敌之怖畏。菩萨也是如此,头戴菩提心大悲之宝冠,远离一切恶道之诸难。
「善男子!如有一种名为『一切世间庄严藏』宝珠,如果获得这一宝珠,就能够使其所欲完全得到充满,而此宝珠却没有任何损害减少。菩提心宝也是如此,如果有获得者,就可使其所愿全部得到满足,而菩提心却没有任何损害减少。」
「善男子!如同转轮王,有摩尼宝置于宫中,放出大光明,破除一切黑暗。菩萨也是如此,以菩提心大摩尼宝住于欲界,放出大智之光,完全破除诸趣无明之黑暗。
「善男子!譬如帝青宝,如果有被此光明所接触,就立即与其同色。菩萨所具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观察诸法回向善根,无不随即与菩提心同色。
「善男子!如同琉璃宝,在百千岁中处于不净之中,不被臭秽所染着,这是因为其性本来清净的缘故。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在百千劫中住于欲界中,不被欲界过患所沾染,犹如法界,其性本来就是清净的缘故。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净光明』,悉能映蔽一切宝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悉能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善男子!譬如有宝,名为『火焰』,悉能除灭一切暗冥。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能灭一切无知暗冥。善男子!譬如海中有无价宝,商人采得,船载入城;诸余摩尼百千万种,光色、价直无与等者。菩提心宝亦复如是,住于生死大海之中,菩萨摩诃萨乘大愿船,深心相续,载之来入解脱城中,二乘功德无能及者。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处阎浮洲,去日月轮四万由旬,日月宫中所有庄严,其珠影现悉皆具足。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净功德宝亦复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悉于中现。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所有价直悉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自在王宝亦复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处,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无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海中有宝,名曰『海藏』,普现海中诸庄严事。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普能显现一切智海诸庄严事。善男子!譬如天上阎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宝,余无及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阎浮檀金亦复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宝,余无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调龙法,于诸龙中而得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善调龙法,于诸一切烦恼龙中而得自在。善男子!譬如勇士,被, 执铠仗,一切怨敌无能降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被执菩提大心铠仗,一切业惑诸恶怨敌无能屈伏。善男子!譬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烧一铢,其香普熏小千世界①,三千世界满中珍宝所有价直皆不能及。菩…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