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一念功德普熏法界,声闻、缘觉一切功德皆所不及。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涂身,悉能除灭一切热恼,令其身心普得清凉;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②亦复如是,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
【章旨】从此处开始,弥勒菩萨开始为善财童子等会众以比喻称赞菩提心所具有的「十地」功德。此章先以四种比喻赞叹「十地」之初地「欢喜地」所具的功德,再以三种比喻赞叹第二地「离垢地」之功德,其次以四种比喻赞叹第三地「发光地」之功德。
【注释】①小千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之铁围山为限叫「一世界」,此世界之数为一千就叫「小千世界」。
②心香:心香指心中之香。学佛者心中精诚,自能感格于佛,与焚香供佛无异,故称「心香」。世俗本此,对于心所崇拜者,多用「一瓣心香」之语,以示其崇拜之意。此处是指以菩提心为香。
【语译】弥勒菩萨又为善财童子以及会众解释菩提心为什么具有如此功德:「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净光明』的宝,完全能够遮蔽一切珍宝之颜色。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其完全能够遮蔽一切凡夫、声闻、缘觉二乘之功德。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火焰』的珍宝,完全能够除灭一切黑暗。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能够灭除一切无知之黑暗。善男子!譬如海中有一种无价宝,商人将其采得,以船载入城;其它的摩尼宝有百千万种,但其光色、价值没有与其相等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住于生死大海之中,菩萨乘着大愿之船,深心相续,载之前来进入解脱城之中,声闻、缘觉二乘之功德没有能够赶得上的。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自在王』的宝珠,位于阎浮洲,距离日月轮四万由旬,日月宫中的所有庄严,其珠影都完全具足地显现出来。菩萨所发的菩提心之清净功德宝也是如此,住于生死,照耀法界虚空,佛智日月的一切功德都完全在其中显现。
「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自在王』的宝珠,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所有价值都赶不上。菩萨所发菩提心的自在王宝也是如此,一切智之光所照之处,三世所有天、人、声闻、缘觉等有漏、无漏之善等一切功德都不能及。善男子!海中有一种名为『海藏』的珍宝,完全显现出海中的诸庄严事。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完全能够显现一切智之海诸庄严事。善男子!譬如天上的阎浮檀金,除过心王的大摩尼宝之外,其它都没有能赶得上的。菩萨所发菩提心阎浮檀金也是如此,除过一切智之心王大宝外,其他都没有能够赶得上的。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调龙之法,在诸龙之中获得自在。菩萨也是如此,获得菩提心善调龙之法,在诸一切烦恼龙中而获得自在。善男子!譬如勇士,身披铠甲手执兵杖,一切怨敌都没有能够降伏。菩萨也是如此,身披菩提大心之铠仗,一切业惑诸恶怨敌没有能够屈伏的。善男子!譬如天上的黑栴檀香,如果烧一铢,其香完全熏染小千世界,三千世界全部珍宝的所有价值都不能够赶得上。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香也是如此,一念功德完全熏染法界,是声闻、缘觉的一切功德所不能企及的。善男子!如同白色栴檀,如果以其涂抹身体,完全能够除灭一切热恼,使其身心完全得到清凉;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香也是如此,能够除去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使其具足智慧清凉。
「善男子!如须弥山,若有近者,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山亦复如是,若有近者,悉得同其一切智色。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其皮香气,阎浮提中若婆师迦①、若薝卜迦②、若苏摩那③,如是等华所有香气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所发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无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诸功德香悉不能及。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虽未开华,应知即是无量诸华出生之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虽未开发一切智华,应知即是无数天人众菩提华所生之处。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华,一日熏衣,薝卜迦华、婆利师华、苏摩那华虽千岁熏亦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华亦复如是,一生所熏诸功德香,普彻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无漏功德百千劫熏所不能及。
「善男子!如海岛中生椰子树,根、茎、枝、叶及以华果,一切众生恒取受用无时暂歇。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始从发起悲愿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时利益一切世间无有间歇。善男子!如有药汁,名『诃宅迦』④,人或得之,以其一两变千两铜,悉成真金,非千两铜能变此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回向智药,普变一切业惑等法,悉使成于一切智相,非业惑等能变其心。善男子!譬如小火,随所焚烧,其焰转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火亦复如是,随所攀缘,智焰增长。善男子!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其本一灯无减无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⑤亦复如是,普然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
【章旨】弥勒菩萨分别以四种比喻称赞发菩提心所具有的「十地」之第四地「焰慧地」、第五地「极难胜地」的功能。
【注释】①婆师迦:又作「婆使迦」、「婆利师」、「婆利师迦」、「婆师波利」,意译作「雨时花」、「夏生花」等,此种花要至雨时方生。
②薝卜迦:又作「瞻波」、「占婆」、「瞻婆」、「瞻匐」、「瞻博」、「旃波迦」等,意译「金色花树」,其花有香气远熏,此树形高大,花很香,其气逐风弥远。
③苏摩那:又作「苏末那」、「苏蔓那」、「须摩那」,意译「善意」,其花色黄白,香气甚浓,不作大树,纔高三四尺,四垂似盖。
④诃宅迦:又作「呵咤迦」,全称「呵咤迦阿罗娑」,意译「金色水」或「金光汁药」,传说为镀金之材料,或指不老之药。
⑤心灯:譬喻心灵。心灵能烛照一切,静而不昧,因此以灯比喻之。
【语译】弥勒菩萨又为善财童子以及会众解释菩提心为什么具有如此功德:「善男子!如同须弥山,如果有接近的,随即就与其同色。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之山也是如此,如果有接近的,就完全得以与一切智之色相同。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其皮具有香气,阎浮提中的婆师迦、若薝卜迦、若苏摩那,如此等等花的所有香气都赶不上。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所发的大愿功德之香,一切声闻、缘觉二乘等无漏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诸功德香都完全不能企及。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虽未开花,应该知晓就是无量诸花出生的地方。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虽未开发一切智之花,应该知晓就是无数天人众菩提花所生的地方。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花,一日熏衣,薝卜迦花、婆利师花、苏摩那花即便是千岁熏习也是不能够企及的。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花也是如此,一生所熏习的诸功德之香,普彻十方一切佛之住所,一切声闻、缘觉二乘无漏功德百千劫所熏习所不能够企及的。
「善男子!如同海岛中生出的椰子树,其根、茎、枝、叶及以花果,一切众生永远采摘受用而无有片刻暂歇。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始从发起悲愿之心,直至成佛,正法住世,常常利益一切世间而无有间歇。善男子!譬如有一种名为『诃宅迦』的药汁,人或得之,以其一两药变出千两铜钱,再全部将其变成真金,但这并非一千两铜能够变成此药。菩萨也是如此,以菩提心回向智慧之药,完全将一切业惑等法完全变成一切智之相,这并非从业惑等变出其心。善男子!譬如小火,随着所焚烧的柴薪,其火焰便越来越炽盛。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之火也是如此,随着所攀缘的对象,其智慧之火焰也越来越增长。善男子!譬如一灯,点燃百千灯,其本来就是一灯而无减无尽。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灯也是如此,完全点燃三世诸佛智慧之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善男子!譬如灯炷,随其大小而发光明;若益膏油,明终不绝。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大愿为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施作佛事,无有休息。
「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阎浮檀真金天冠①,欲界天子诸庄严具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冠菩提心大愿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皆不能及。
「善男子!如师子王哮吼之时,师子儿闻皆增勇健,余兽闻之即皆窜伏。佛师子王菩提心吼应知亦尔,诸菩萨闻增长功德,有所得者②闻皆退散。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弦悉皆断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集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之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终不住于二乘解脱。
【章旨】弥勒菩萨分别以六种比喻称赞发菩提心所具有的「十地」之第六地「现前地」的功能。
【注释】①天冠:又作「宝冠」,指诸天头上所戴之冠,或类似诸天之冠的微妙之冠。以其精微殊妙,非人中所有,故称「天冠」。
②有所得:指未悟空理之凡夫的心境,即执着之心、与分别取舍之念。也是无法体达无二无别之理,凝滞于物,而分别有无、一异、是非之二相,而有取舍之念。为「无所得」之对称。凡夫心存分别之念而取舍物,以期自己有所取得,或凝住于某见地而自得者,即是执持二法,住于有所得,悉是偏见邪见。
【语译】弥勒菩萨又为善财童子以及会众解释菩提心为什么具有如此功德:「善男子!譬如一盏灯,一旦进入黑暗的房舍,此房舍中的百千年来的黑暗完全都能够破除尽。菩萨所具有的菩提心灯也…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