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P68

  ..续本文上一页,后又向善财童子说明出生菩萨的二十种因缘。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自己为了化度众生的缘故,而生于阎浮提界的摩罗提国中的拘咤聚落的婆罗门家,当自己在未来成佛之后,善财童子可以与文殊菩萨一起来与其相会。

  弥勒菩萨又向善财童子举荐文殊师利菩萨,嘱咐他前去拜访,向其请教修行菩萨行的方法、途径。弥勒菩萨对于文殊师利菩萨推崇倍至,善财童子于是告别了弥勒菩萨,踏上了继续求法的历程。应善财童子的请求,弥勒菩萨为其讲解了「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法门的境界。特别是,善财童子应弥勒菩萨的要求,观察了弥勒菩萨住所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从中得到了许多教益。弥勒菩萨郑重地向善财童子推荐文殊师利菩萨,叮嘱善财童子前去拜访。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

  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①善财心喜,入已还闭。②

  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阿僧祇宝以为其地;阿僧祇宫殿、阿僧祇门闼、阿僧祇窗牖、阿僧祇阶陛、阿僧祇栏楯、阿僧祇道路,皆七宝成;阿僧祇幡、阿僧祇幢、阿僧祇盖,周回间列;阿僧祇众宝璎珞、阿僧祇真珠璎珞、阿僧祇赤真珠璎珞、阿僧祇师子珠璎珞,处处垂下;阿僧祇半月③、阿僧祇缯带、阿僧祇宝网,以为严饰;阿僧祇宝铎风动成音,散阿僧祇天诸杂华,悬阿僧祇天宝鬘带,严阿僧祇众宝香炉,雨阿僧祇细末金屑,悬阿僧祇宝镜,然阿僧祇宝灯,布阿僧祇宝衣,列阿僧祇宝帐,设阿僧祇宝坐,阿僧祇宝缯以敷座上;阿僧祇阎浮檀金童女像、阿僧祇杂宝诸形像、阿僧祇妙宝菩萨像,处处充徧;阿僧祇众鸟出和雅音;阿僧祇宝优钵罗华、阿僧祇宝波头摩华、阿僧祇宝拘物头华、阿僧祇宝芬陀利华,以为庄严;阿僧祇宝树次第行列,阿僧祇摩尼宝放大光明。如是等无量阿僧祇诸庄严具,以为庄严。

  又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一一严饰悉如上说;广博严丽皆同虚空,不相障碍亦无杂乱。善财童子于一处中见一切处,一切诸处悉如是见。

  【章旨】善财童子请求弥勒菩萨打开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让自己能够进入。弥勒菩萨至楼门前弹指出声,其门自开,善财童子得以进入,看到了楼阁中的奇异庄严。 

  【注释】①弥勒菩萨前诣楼阁一句:关于此句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澄观说:「令其就法,亡言会旨,则佛法门开,故云『前诣』等。即开理智门,示令其悟入也。」(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八上)

  ②善财心喜入已还闭:关于此句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澄观说:「约因自证,悟佛知见,则入法界。从迷之悟加行趣入,有门理之殊;证已契合,能、所两亡,即妄而真,更无入处,故云『还闭』。」(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五八上)

  ③半月:指半月形的庄严宫殿或装饰身体之物。据《理趣经》载,他化自在天王宫以珠鬘、璎珞、半满月等而为庄严。

  【语译】这时,善财童子恭敬地在弥勒菩萨身边右绕致敬之后,对弥勒菩萨说:「希望大圣打开楼阁之门,使我得以进入!」

  当时,弥勒菩萨前往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弹指出声,其门随即自己打开了。弥勒菩萨命善财童子进入。善财童子心中大喜,进入楼阁之后,其门就自己关闭了。

  善财童子看见这座楼阁广博无量,与虚空同样宽广,它以无数的珍宝铺设地面;有无数的宫殿、无数的门阶、无数的窗户、无数的台阶、无数的栏干、无数的道路,这些都是以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等七宝装饰的;有无数的幡、无数的幢、无数的盖在其周围交错排列;有无数的以许多珍宝制作的璎珞、无数的以真珠制作的璎珞、无数的以赤真珠制作的璎珞、无数的以狮子珠制作的璎珞,到处垂下;有无数的半月形装饰物、无数的丝绸带、无数的宝网,作为美丽的装饰;无数的宝铎在风的吹动之下,发出美妙的声音,到处散布着无数的天上的多种杂花,悬挂着无数的以天宝制作的鬘带,盛放着无数的以许多珍宝制作的香炉,降下无数的珍宝之细末金屑,悬挂着无数的宝镜,点燃着无数的宝灯,布列着无数的宝衣,陈列着无数的宝帐,设置了无数的宝座,以无数珍贵的丝绸铺设座位;有以无数的阎浮檀金制作的童女像、无数的杂宝制作的形像、无数的以美妙珍宝制作的菩萨像,到处都是;无数的鸟发出和雅的鸣叫;无数的优钵罗华、无数的波头摩华、无数的拘物头华、无数的芬陀利华,作为楼阁的庄严;无数的宝树次第排列,无数的摩尼宝大放光明。如此等无量阿僧祇诸庄严具,作为这座楼阁的庄严具。

  善财童子又看见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之中,有无量百千座美妙的楼阁,每一座楼阁的美妙装饰都如同上面所说;这无数座楼阁广博严丽,如同处于虚空中一样,不互相妨碍,又不障碍又不显得杂乱。善财童子在此楼阁中的每一个事物之中看到一切事物,在一切地方所见都是如此。

  尔时,善财童子见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如是种种不可思议自在境界,生大欢喜,踊跃无量,身心柔软,离一切想,除一切障,灭一切惑,所见不忘,所闻能忆,所思不乱,入于无碍解脱之门。普运其心,普见一切,普申敬礼,纔始稽首,以弥勒菩萨威神之力,自见其身徧在一切诸楼阁中,具见种种不可思议自在境界。

  所谓:或见弥勒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如是名字、如是种族,如是善友之所开悟,令其种植如是善根、住如是寿、在如是劫、值如是佛、处于如是庄严剎土、修如是行、发如是愿;彼诸如来如是众会、如是寿命,经尔许时亲近供养,悉皆明见。

  或见弥勒最初证得慈心三昧①,从是已来,号为慈氏;或见弥勒修诸妙行,成满一切诸波罗蜜;或见得忍,或见住地,或见成就清净国土,或见护持如来正教,为大法师,得无生忍,某时、某处、某如来所受于无上菩提之记。

  或见弥勒为转轮王,劝诸众生住十善道;或为护世,饶益众生;或为释天,呵责五欲;或为焰摩天王,赞不放逸;或为兜率天王,称叹一生菩萨功德;或为化乐天王,为诸天众现诸菩萨变化庄严;或为他化自在天王,为诸天众演说一切诸佛之法;或作魔王,说一切法皆悉无常;或为梵王,说诸禅定无量喜乐;或为阿修罗王,入大智海,了法如幻,为其众会常演说法,断除一切憍、慢、醉、慠。或复见其处阎罗界,放大光明,救地狱苦;或见在于饿鬼之处,施诸饮食,济彼饥渴;或见在于畜生之道,种种方便,调伏众生。

  【章旨】善财童子看见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如此不可思议的自在境界,生出大欢喜,进入无碍解脱之门。由于进入了无碍解脱境界,善财童子得以看见弥勒菩萨从初发心、修行得法,一直到其随类摄取众生的整个过程。

  【注释】①慈心三昧:又称「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或称「慈心观」,是大乘菩萨修慈悲行的根本。即去除妄念杂虑、远离瞋恚怨憎之念,专门致力于以慈悲心观一切众生普遍受乐的三昧。这是行者怜念众生、关怀众生的心理境界。

  【语译】这时,善财童子看见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如此种种不可思议的自在境界,产生极大欢喜,踊跃无量,身心柔软,远离一切想,除去了一切障碍,灭除了一切惑,其所见都不再忘记,其所听说的都能够记住,其所思都不再杂乱。善财童子进入了无碍解脱之门,他完全运转自己的这种心,完全看见一切。善财童子想向一切善知识致以敬礼。刚刚开始稽首,他就凭借弥勒菩萨威神之力,自己看见自身徧在一切诸楼阁中,完全看见了种种不可思议自在的境界。

  善财童子看到:有时看见弥勒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的如此名字、如此种族,如此善友之所开悟,使其种植如此善根、住于如此寿、在如此劫、值如此佛、处于如此庄严国土、修习如此行、发如此愿。善财童子看见自己在一切如来的道场之中,看到如此众会、如此寿命,经过许多时候亲近供养诸佛,所有这些事情,善财童子都完全能够明晰地看见。

  善财童子也看见弥勒菩萨最初证得慈心三昧,从此以来,号为慈氏。也看见弥勒菩萨修诸妙行,成就圆满一切诸波罗蜜;也看见其获得忍波罗蜜,也看见其所住之地,看见其成就清净国土,看见其护持如来正教,为大法师,获得无生法忍,在某时、某处、某如来之所受于无上菩提之记。

  善财童子也看见弥勒菩萨为转轮王,激励诸众生住于十善道;看见其作为护世天王,饶益众生;看见其作为帝释天,呵责五欲之享受;看见其为焰摩天王,称赞不放逸的品行;看见其作为兜率天王,称叹一生菩萨之功德;看见其为化乐天王,为了诸天众显现出诸菩萨变化出的庄严;看见其为他化自在天王,为诸天众演说一切诸佛之法;看见其作为魔王,说一切法都是无常;看见其作为梵王,演说诸禅定之无量喜乐;看见其为阿修罗王,进入大智海,了法如幻,为其众会常常演说法,断除一切憍慢醉慠。也看见其处于阎罗界,放出大光明,拯救地狱中的苦难众生;也看见其处于饿鬼之地,为饿鬼布施饮食,救济饿鬼之饥渴;也看见其在于畜生之道,以种种方便,调伏众生。

  或复见为护世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忉利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焰摩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兜率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化乐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他化自在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大梵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龙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夜叉、罗剎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干闼婆、紧那罗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阿修罗、陀那婆王①众会说法,或复见为迦楼罗、摩睺罗伽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其余一切人、非人等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声闻众会说法,或复见为缘觉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初发心乃至一生所系②已灌顶者③诸菩萨众而演说法。

  或见赞说初地乃至十地所有功德,或见赞说满足一切诸波罗蜜,或见赞说入诸忍门,或见赞说诸大三…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