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P24

  ..续本文上一页来劫事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现在世事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言语音声种种差别无所障碍,决一切众生所有疑问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诸根无所障碍,随一切众生应受化②时悉能往赴无所障碍,知一切剎那、罗婆③、牟呼栗多④、日夜时分无所障碍,知三世海流转次第无所障碍,能以其身徧往十方一切佛剎无所障碍。何以故?得无住无作神通力故。

  「善男子!我以得此神通力故,于虚空中或行、或住、或坐、或卧、或隐、或显,或现一身,或现多身,穿度墙壁犹如虚空;于虚空中结跏趺坐,往来自在犹如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徧身上下普出烟焰如大火聚。或时震动一切大地,或时以手摩触日月,或现其身高至梵宫。或现烧香云,或现宝焰云,或现变化云,或现光网云,皆悉广大弥覆十方。或一念中过于东方一世界、二世界、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乃至无量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或过阎浮提微尘数世界,或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于彼一切诸佛国土佛世尊前,听闻说法,一一佛所现无量佛剎微尘数差别身,一一身雨无量佛剎微尘数供养云,所谓:一切华云、一切香云、一切鬘云、一切末香云、一切涂香云、一切盖云、一切衣云、一切幢云、一切幡云、一切帐云,以一切身云而为供养。一一如来所有宣说,我皆受持;一一国土所有庄严,我皆忆念。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如是一切诸世界中所有众生,若见我形,皆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诸世界一切众生,我皆明见,随其大小、胜劣、苦乐,示同其形,教化成就。若有众生亲近我者,悉令安住如是法门。

  【章旨】善住比丘向善财童子宣说修行菩萨行的「究竟无碍解脱门」。这是进入菩萨行之「十住位」之第三位「修行住」的法门。

  【注释】①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

  ②受化:受生及化生,即「转生」之义。

  ③罗婆:又作「腊缚」、「罗预」、「罗予」,为印度计量时间的单位。据《俱舍论》卷十二载,一二○剎那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

  ④牟呼栗多:剎那,印度计量时间的单位。《俱舍论》卷十二曰:「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

  【语译】这时,善住比丘对善财说:「好啊!好啊!善男子!你已经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现在又发心求问佛法、一切智法以及自然者之法。

  「善男子!我已经成就菩萨无碍解脱门,若来若去,若行若止,随顺思惟,修习观察,即时获得叫做『究竟无碍』的智慧光明。由于得到这个智慧光明的缘故,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一切众生的心行,能够无所障碍地知晓一切众生的生死状况,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一切众生的宿命,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一切众生在未来劫中的事情,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一切众生现在世的事情,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一切众生的言语音声的种种差别,能够为一切众生没有任何障碍地解决所有的疑问,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一切众生诸根,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在一切众生应该受化之时准时前往,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一切剎那、罗婆、牟呼栗多以及日夜时分,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知晓三世海的流转次第,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以自己的身体徧往十方一切佛土。为什么可以如此呢?是因为我证得了无住无作的神通力的缘故。

  「善男子!我因为证得了这一神通力,所以,在虚空中有时行、有时住、有时坐、有时卧、有时隐、有时显,有时显现出一身,有时显现出多身,穿度墙壁犹如虚空;并且在虚空中结跏趺而坐,往来自在犹如飞鸟;进入地下犹如进入水中一样地方便,履水如地般平坦,浑身上下都冒出烟焰犹如大火。有时可以一切大地产生震动,有时以手触摸太阳、月亮,有时显现出高至梵宫的身体。有时显现出如烧香形状的云彩,有时显现出宝焰样的云彩,有时显现出变化多端的云彩,有时显现出如光网般的云彩,这些云彩都非常广大完全覆盖了十方。有时在一念中掠过东方一世界、二世界、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乃至无量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有时也掠过阎浮提微尘数世界,有时掠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在一切诸佛国土佛世尊面前,听闻他们说法,每一位佛所现无量佛剎微尘数的差别身,每一佛身雨无量佛剎微尘数供养云,这些云彩有:一切华云、一切香云、一切鬘云、一切末香云、一切涂香云、一切盖云、一切衣云、一切幢云、一切幡云、一切帐云,以一切身云而为供养。每一位如来宣说的所有内容,我都受持;每一国土所有的庄严,我都回忆忆念。如东方以及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所有十方都是如此。如此一切诸世界中所有的众生,如果看见我的身形,都可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些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我都已经清晰地看见了,并且能够随其大小、胜劣、苦乐,展示出与其同样的形状,以便教化他们使其成就。如果有众生来亲近我,我都能够使其安住于如此法门之中。

  「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解脱门,如诸菩萨持大悲戒、波罗蜜戒、大乘戒①、菩萨道相应戒、无障碍戒、不退堕②戒、不舍菩提心戒、常以佛法为所缘戒、于一切智常作意③戒、如虚空戒、一切世间无所依戒、无失戒、无损戒、无缺戒、无杂戒、无浊戒、无悔戒、清净戒、离尘戒、离垢戒。

  「如是功德,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善男子!从此南方有国,名『达里鼻荼』,城名『自在』④;其中有人,名曰『弥伽』。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右绕瞻仰,辞退而行。

  【章旨】证得「究竟解脱无碍门」都是由于持别解脱戒为依地的缘故,因为非戒不能修治心地。这是善住对于这一法门的总结。善住比丘又建议善财童子前往「达里鼻荼果」的「自在」城去拜访弥伽比丘。善财于是辞别善住比丘继续南下。

  【注释】①大乘戒:又名「菩萨戒」,即菩萨僧所受持的戒,如《梵网经》中所说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以及《善戒经》中所说的「三聚净戒」。

  ②退堕:又作「退转」、「退失」,略称作「退」。指在求佛道之中途,退失菩提心,而堕于二乘凡夫之地;或退失已证得之行位。

  ③作意:心的作用、功能之一,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

  ④达里鼻荼:据澄观的解释,「达里鼻茶」的意思为「消融」,「谓从圣教生消谬解故」;城名为「自在」的意思为「于三世佛法了知修习得圆满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六,《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二六下)。

  【语译】「善男子!我只晓这一普徧迅速供养诸佛成就众生的无碍解脱法门,如诸菩萨持大悲戒、波罗蜜戒、大乘戒、菩萨道相应戒、无障碍戒、不退堕戒、不舍菩提心戒、常以佛法为所缘戒、于一切智常作意戒、如虚空戒、一切世间无所依戒、无失戒、无损戒、无缺戒、无杂戒、无浊戒、无悔戒、清净戒、离尘戒、离垢戒。

  「如此的功德,我为什么能够知晓,能够宣说呢?善男子!从此南下有一个名叫『达里鼻荼』的国家,此国中有一座名叫『自在』的城市;此城中有一位名叫『弥伽』的比丘。你可以前往他住的地方去请教:菩萨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当时,善财童子顶礼善住比丘的双足,右绕瞻仰比丘,辞别善住比丘,又朝南方走去。

  【说明】善财童子第四参——善住比丘会,至此叙述完毕。善住比丘给善财宣讲的「究竟无碍解脱法门」是进入「十住」第三住——「修行住」的方法。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

  

《华严经》卷六十三 入法界品之四

  

【题解】

  本卷主要包括《入法界品》「末会」中的第六、七、八会的内容,即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第五参、第六参以及第七参的内容。

  第五参为「良医弥伽会」:善财童子继续南下至「达里鼻荼果」的「自在」城,向良医弥伽请教修行菩萨行的途径、方法。良医弥伽首先称赞善财童子为真正的法器,然后为其讲授自己所精通的修行法门。良医弥伽给善财宣讲的「菩萨妙音陀罗尼光明门」是进入「十住」第四住——「生贵住」的方法。所谓「生贵住」,是指在前述各个层次之妙行的基础上,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

  第六参为「解脱长者会」:善财童子继续南下至「住林」聚落,向解脱长者请教修行菩萨行的途径、方法。解脱长者先进入「普摄一切佛剎无边旋陀罗尼」三昧,得到清净身,于其清净身中观见十方一切佛土、一切佛诸事。解脱长者出定后,将其所见告知善财童子。解脱长者又从三昧起,为善财童子宣说「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 这是进入「十住」第五住之「方便具足住」的法门。所谓「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其内容为,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

  第七参为「海幢比丘会」:善财童子继续南下,在阎浮提畔的摩利伽罗聚落观看了海幢比丘于三昧中所显现出的胜境。善财童子历经六月零六日观察思维海幢比丘之三昧力。等到海幢比丘从这一三昧境界之中出来,善财童子立即向其表达了对于这一三昧的极大敬意,并且殷切地向海幢比丘请教。海幢比丘向善财童子宣说「普眼舍得」三昧的神奇之处。海幢比丘给善财宣讲的这一法门,是进入「十住」第六住——「第六海幢寄正心住」的方法。所谓「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是指成就第六般若的菩萨所成的境界,因为并…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