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非止恶的律仪。后二戒与定心、无漏心同时生起,故名「随心转」;然别解脱戒与此相反,故名「不随心转」。从别解脱戒可防「身三」、「语四」之非而言,又可称「身律仪」、「语律仪」。所谓「身律仪」即「身三」,是指不杀、不盗、不邪淫;「语律仪」即「语四」,是指不虚诳语、不离间语、不粗恶语、不杂秽语。
【语译】在继续南下的路途,善财童子观察思惟这位善知识的教诲,其心犹如巨海之中降下大云雨而从来不会有厌恶与满足。善财童子这样想道:「这位善知识的教诲,犹如春天的太阳,使得一切善法之根苗得以生长;善知识的教诲,犹如满月,凡所照及之处都使其得到清凉;善知识的教诲,如同夏天的雪山,能够除去一切诸兽炎热与口渴;善知识的教诲,如同花朵盛开于池沼,能够使一切善心之莲华盛开;善知识的教诲,如同大宝之洲,使种种法宝充满我的心;善知识的教诲,如同阎浮树,积集了一切福智之花与果实;善知识的教诲,如同大龙王,在空中自由自在地游戏;善知识的教诲,如同须弥山般的无量善法,可以使三十三天在其中居住;善知识的教诲,犹如帝释,有无数众会围绕,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遮蔽,能降伏外道、修罗的军众。」善财童子一路上就这样想着。
善财童子遵照自在主童子的嘱咐,逐渐地继续南下,到达海住城。善财童子在海住城到处寻找具足优婆夷。这时,很多人都告诉善财说:「善男子!这位优婆夷在此城中自己的住宅内。」善财童子一听说,随即前往其门,并在其门前合掌而立向其致敬。
具足优婆夷的住宅非常宽敞,有种种庄严,有许多珍宝装饰的围墙勾勒出其边界,四个方向都装饰着珍宝的大门。善财童子进入其住所之后,看见优婆夷坐在宝座上,正当盛年,容貌美丽,端正可喜,穿着简朴,长发飘飘,身上没有璎珞,其身体发出的威德光芒除佛、菩萨之外无与伦比。在其住宅内,铺设了十亿个座位,其数其装饰远非人、天之中能够具备,这都是具足优婆夷的菩萨之业力所成就的。住宅中没有存放衣服、饮食及其它一切生活需要的物品,只是在其座位前方放置了一个很小的器具。又有一万名童女围绕着优婆夷,这些童女的威仪容貌如同天上的宫女,各种美妙的珍宝装饰着她们的身体,说话的声音非常美妙,使听者喜不自禁。这些童女常常围绕在具足优婆夷的左右,亲近瞻仰优婆夷,思惟观察,鞠躬低头,听从优婆夷的教诲、命令。这些童女,身上发出美妙的香气,普熏一切;如果有众生遇到此香,所证所修都可永不退转,没有愤怒和害人之心,没有凝结于心的怨恨,没有嫉妒之心,没有花言巧语的欺骗之心,没有谄媚之心,没有憎恨和爱着之心,没有瞋恨之心,没有修行二乘之心,没有高慢之心,生起平等心,发起大慈心,发出为众生谋取利益之心,住于律仪心,远离贪求心。凡是听到具足优婆夷的声音的,都欢喜踊跃;凡是看见其身体的,都远离贪婪的污染。
当善财童子观察了具足优婆夷之后,便顶礼其双足,在其身体周围围绕无数圈恭敬致敬,然后在其前方合掌而立,善财说道:「圣者!我早先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却未能知晓菩萨如何学菩萨行,如何修菩萨道。我听说圣者谆谆善诱,希望您能为我回答这些问题!」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门①,能于如是一小器中,随诸众生种种欲乐,出生种种美味饮食,悉令充满。假使百众生、千众生、百千众生、亿众生、百亿众生、千亿众生、百千亿那由他众生,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假使阎浮提微尘数众生、一四天下微尘数众生,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众生;假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随其欲乐悉令充满,而其饮食无有穷尽亦不减少。如饮食,如是种种上味、种种床座、种种衣服、种种卧具、种种车乘、种种华、种种鬘、种种香、种种涂香、种种烧香、种种末香、种种珍宝、种种璎珞、种种幢、种种幡、种种盖、种种上妙资生之具,随意所乐悉令充足。
「又,善男子!假使东方一世界中,声闻、独觉食我食已,皆证声闻、辟支佛果,住最后身;如一世界中,如是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亿世界、百亿世界、千亿世界、百千亿世界、百千亿那由他世界、阎浮提微尘数世界、一四天下微尘数世界、小千国土微尘数世界、中千国土微尘数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微尘数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中,所有一切声闻、独觉食我食已,皆证声闻、辟支佛果,住最后身②。如于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又,善男子!东方一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中,所有一生所系菩萨食我食已,皆菩提树下,坐于道场降伏魔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章旨】具足优婆夷向善财童子显示了自己所修的「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门」的殊胜功用。具足优婆夷可以随众生的欲乐以一小器具生出无尽的物品,满足无数众生、声闻、缘觉的各种愿望。
【注释】①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门:关于此门,澄观以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观作了解释。澄观说:「即一小器融同法界,无尽缘起故;用无不应,应无不益,而其法界体无增减。又表『忍』必自卑故『小』,法忍同如一味为『一』,内空外假为『器』,『忍』能包含无外,故随出无尽。」(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页九三四中)此法门是以「忍辱」波罗蜜为修证目标的,其证成的法体即具有富德无尽的功用。
②最后身: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佛教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佛教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
【语译】具足优婆夷随即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已经获得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法门,能够在如此的一个器具中,随应诸多众生的许许多多欲乐,生出许许多多美味嘉肴,使众生的欲望都能够得到满足。即使有百众生、千众生、百千众生、亿众生、百亿众生、千亿众生、百千亿那由他众生,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即使有阎浮提微尘数众生、一四天下微尘数众生,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众生;即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如此等等,都可随应其欲乐而使其欲望得到满足,而且此器具中的饮食并没有穷尽也不会减少。关于饮食是如此,对于种种最可口的上等味道、种种床座、种种衣服、种种卧具、种种车乘、种种华、种种鬘、种种香、种种涂香、种种烧香、种种末香、种种珍宝、种种璎珞、种种幢、种种幡、种种盖、种种上等的为众生生存提供基础的东西,我都能够随应众生的意愿和所乐使其得到满足。
「又,善男子!假使东方一世界中的声闻、独觉吃了我的食品之后,都可以证得声闻、辟支佛果,住于阿罗汉身;如果一世界中如此,如此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亿世界、百亿世界、千亿世界、百千亿世界、百千亿那由他世界、阎浮提微尘数世界、一四天下微尘数世界、小千国土微尘数世界、中千国土微尘数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微尘数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中的所有一切声闻、独觉吃了我的食品之后,都可以证得声闻、辟支佛果,住于阿罗汉身。
「又,善男子!东方一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中的所有一生所系菩萨吃了我的食品之后,都可在菩提树下悟道,坐于道场降伏魔军为众生说法,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东方世界是这样,南、西、北世界也是如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世界是这样、上、下世界也是如此。
「善男子!汝见我此十千童女眷属已不?」
答言:「已见。」
优婆夷言:「善男子!此十千童女而为上首,如是眷属百万阿僧祇,皆悉与我同行①、同愿、同善根、同出离道、同清净解、同清净念、同清净趣②、同无量觉、同得诸根、同广大心、同所行境、同理、同义③、同明了法④、同净色相、同无量力、同最精进、同正法音、同随类音⑤、同清净第一音⑥、同赞无量清净功德、同清净业、同清净报、同大慈周普救护一切、同大悲周普成熟众生、同清净身业随缘集起令见者欣悦、同清净口业随世语言宣布法化、同往诣一切诸佛众会道场、同往诣一切佛剎供养诸佛、同能现见一切法门、同住菩萨清净行地。
「善男子!是十千童女,能于此器取上饮食,一剎那顷徧至十方,供养一切后身菩萨⑦、声闻、独觉,乃至徧及诸饿鬼趣,皆令充足。善男子!此十千女以我此器,能于天中充足天食,乃至人中充足人食。善男子!且待须臾,汝当自见。」
说是语时,善财则见无量众生从四门入,皆优婆夷本愿所请。既来集已,敷座令坐,随其所须,给施饮食,悉使充足。
【章旨】具足优婆夷以其身边的童女为例让善财童子亲眼观见此法门的神奇功用。
【注释】①行:有三类含义:其一为「造作」、迁流变化之意。在「造作」的意义上,同于「业」,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在迁流变化的意义上,即「有为」之义,指因缘而起的一切法,「诸行无常」 、「五蕴」中之「行蕴」中之「行」即属此类。其二为动作、行为以及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其三指进行、步行,「行、住、坐、卧」「四威仪」之行即是此义。此处之「行」应该主要指第一类、第二类义项。
②趣:意译为「道」,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引导而有的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有「所往」、「因趣」两种含义。具体而言是指「六道」或「五道」。
③义:意思;道理;意义、价值、利益。其中,「意义」与「义理」相通。「道理」指「正义」(正确的传统道理)而言,反之则称为「不正义」、「邪义」、「异义」等。
④了法:即「了义」之法,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