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等艺能。关于这一法门,据澄观的解释,「工巧神通皆智所为故,亦表修戒发定慧故。」( 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四上)这是说,此中是以工巧明象征修行必须具备的「智慧」,而此「智慧」又是「持戒」、「护戒」的基础,因此,这一法门也就是表征修行必须「戒」、「定」、「慧」「三学」兼修。
【语译】善财童子领受了善见比丘的教诲之后,在南下的路上,他忆念诵持,思惟修习,心里明了而坚定,完全领悟了这一法门并且进入了其境界。
善财童子遵照善见比丘的嘱托,继续向南行进。天、龙、夜叉、干闼婆等天众前后围绕着善财童子到达了名闻国。善财童子在名闻国到处寻找自在主童子。这时,天、龙、干闼婆等天众在空中告诉善财说:「善男子!这位童子现在在河洲上。」于是,善财童子便前往自在主童子的住所。善财童子看见有一万名童子与自在主童子一起在聚沙成丘。善财童子看见自在主童子后,便顶礼其双足,在自在主童子周围绕行无数圈向其致敬,然后合掌恭敬地站立在自在主童子面前,向自在主童子说道:「圣者!我早先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却不知晓菩萨如何学菩萨行,如何修菩萨道。请您向我开示这一问题!」
自在主童子说:「善男子!我过去曾经在文殊师利童子的住所,修学了书、数、算、印等法,随即悟入了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善男子!我凭借这一法门的缘故,获得世间书、数、算、印界处等法,也能够疗治风痫、消瘦、鬼魅缠身等所有疾病。也能够建造城邑村落、园林台观、宫殿屋宅等种种建筑,也善于调制提炼种种仙药;也善于营理田农、商业等所有事务,对于这些事务的取舍进退都能够恰当处理;又善于区别了知众生的身相以及他们所作的善事与恶事,应该转生到善道还是应该转生到恶道,此人应该到声闻乘道,此人应该到缘觉乘道,此人应该进入一切智地——如此等等事情,我都能够全部知晓;也能够使众生学习此法,增长获得决定究竟的清净心。
「善男子!我也能够知晓修行菩萨行应该知晓的算法。这些算法有: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祇,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喻,喻喻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善男子!我凭借这一算法,可以计算出无量由旬广大沙堆,并且知晓这些沙堆之内究竟有多少颗沙粒;也能够计算出东方所有一切世界种种差别以及其递移次第,对于南、西、北方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等也是如此;我也能够计算出十方所有一切世界的广狭大小以及名字,这些世界中的所有一切劫名、一切佛名、一切法名、一切众生名、一切业名、一切菩萨名、一切真理之名,我都能够全部了知。
「善男子!我只是知晓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门。若诸菩萨能够进入这一法门,就能知晓一切诸众生的数量,能够知晓一切诸法的种类数,能够知晓一切诸法的差别之处,能够知晓一切三世之数,能够知晓一切众生的名数,能够知晓一切诸法之名数,能够知晓一切诸如来之数,能够知晓一切诸佛之名数,能够知晓一切诸菩萨之数,能够知晓一切菩萨的名数。
「而我何能说其功德,示其所行,显其境界,赞其胜力,辨其乐欲,宣其助道,彰其大愿,叹其妙行,阐其诸度,演其清净,发其殊胜智慧光明?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海住』①;有优婆夷,名为『具足』②。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闻是语已,举身毛竖,欢喜踊跃,获得希有信乐宝心,成就广大利众生心,悉能明见一切诸佛出兴次第,悉能通达甚深智慧清净*轮,于一切趣皆随现身,了知三世平等境界,出生无尽功德大海,放大智慧自在光明,开三有城③所有关钥。顶礼其足,绕无量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章旨】自在主童子又向善财童子举荐「海住」城中的「具足」优婆夷,嘱咐善财童子南下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自在主童子继续南下。
【注释】①海住:据澄观的解释,「城名『海住』者,近海而住故;安住于忍,如海包含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四上)这是说,以「海住」象征安住于忍辱。
②具足:据澄观的解释,「友名『具足』者,一器之中无不具故,忍器徧容一切德故。忍辱柔和,故寄女人。」(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四上)
③三有城:这是一个比喻,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类界别之中所有众生的住所。
【语译】自在主童子又告诉善财童子:「我为什么能够宣说这一功德,演示其所行,显现其境界,赞叹其殊胜之力,辨别其乐欲,宣说其助道,彰显其大愿,赞叹其妙行,阐述其六度,演说其清净,发出其殊胜的智慧光明?善男子!在此继续南下,有一座名叫『海住』的城市;在座城市中有一位名叫『具足』的优婆夷。你可以前往她的住所向她请教:菩萨如何学菩萨行、修习菩萨道。」
善财童子当时一听闻这些话语,全身的毛发都竖起来了,欢喜踊跃,获得罕见的信乐之心以及成就广大利益众生之心,能够完全明见一切诸佛的出兴次第,能够完全通达甚深智慧清净之*轮,能够在一切趣界都随应现身,了知三世平等的境界,出生无尽功德大海,放出大智慧自在之光明,获得了打开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众生之心扉的钥匙。善财童子于是顶礼自在主童子的双足,在自在主童子周围绕行无数圈,殷勤瞻仰自在主童子,然后告别自在主童子,向南方进发。
【说明】善财童子第十一参——善见童女会,至此叙述完毕。自在主童子给善财宣讲的「菩萨随顺智慧灯解脱门」,是进入「十行」第二行——「饶益行」的方法。所谓「饶益行」是指善能利益一切众生,持净戒伏众魔,令一切众生立无上戒,得不退地,饶益自他。
善财童子第十四参:具足优婆夷会
尔时,善财童子观察思惟善知识教,犹如巨海受大云雨无有厌足,作是念言:「善知识教,犹如春日,生长一切善法根苗;善知识教,犹如满月,凡所照及皆使清凉;善知识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诸兽热渴;善知识教,如芳池日,能开一切善心莲华;善知识教,如大宝洲,种种法宝充满其心;善知识教,如阎浮树,积集一切福智华果;善知识教,如大龙王,于虚空中游戏自在;善知识教,如须弥山无量善法,三十三天于中止住;善知识教,犹如帝释,众会围绕,无能映蔽,能伏异道①、修罗军众。」如是思惟。
渐次游行,至海住城,处处寻觅此优婆夷。时,彼众人咸告之言:「善男子!此优婆夷在此城中所住宅内。」善财闻已,即诣其门,合掌而立。
其宅广博,种种庄严,众宝垣墙周匝围绕,四面皆有宝庄严门。善财入已,见优婆夷处于宝座,盛年好色,端正可喜,素服垂发,身无璎珞,其身色相威德光明,除佛菩萨余无能及。于其宅内,敷十亿座,超出人、天一切所有,皆是菩萨业力成就。宅中无有衣服、饮食及余一切资生之物,但于其前置一小器。复有一万童女围绕,威仪色相如天采女,妙宝严具庄饰其身,言音美妙,闻者喜悦,常在左右,亲近瞻仰,思惟观察,曲躬低首,应其教命。彼诸童女,身出妙香,普熏一切;若有众生遇斯香者,皆不退转,无怒害心,无怨结心,无悭嫉心,无谄诳心,无险曲心②,无憎爱心,无瞋恚心,无下劣心③,无高慢心,生平等心,起大慈心,发利益心,住律仪④心,离贪求心。闻其音者,欢喜踊跃;见其身者,悉离贪染。
尔时,善财既见具足优婆夷已,顶礼其足,恭敬围绕,合掌而立,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章旨】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十四次参访,也是《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五十五会中的第十五会。善财童子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海住城,找寻具足优婆夷。善财童子进入具足优婆夷的住所看到优婆夷罕见的身相以及身前所置的一具小器,一万童女围绕着具足优婆夷。善财童子礼拜具足优婆夷后,向其请教修行菩萨行的方法、途径。
【注释】①异道:指佛教之外的思想流派之信仰者,佛典中有「九十六种异道」的说法。
②无险曲心:即没有「谄曲」之心。谄曲,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另外,对物无所执着,也称为「无谄曲」。
③下劣心:指怀有停留于声闻、缘觉二乘之修证而不向往发心求证大乘的修行者,是相对于大乘而言的,为大乘佛教最初给予小乘佛教的贬称。
④律仪:又作「等护」、「拥护」、「禁戒」,指佛教的各种律法仪式,其词义为「保护一切众生」。据在中国占据主流地位的南山律学的解释,律仪通于善、恶两戒。律仪可分三类:其一,别解脱律仪,或称「别解脱戒」,是欲廛戒,指各别弃舍「身三」、「语四」之恶,防护其非。其二,静虑律仪,或称「定共戒」,为色廛戒,凡是获得色界的定力者在定中自能防护身语之非。其三,无漏律仪,或称「道具戒」或「道生律仪」,发无漏道自有防…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