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P48

  ..續本文上一頁等藝能。關于這一法門,據澄觀的解釋,「工巧神通皆智所爲故,亦表修戒發定慧故。」( 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叁四上)這是說,此中是以工巧明象征修行必須具備的「智慧」,而此「智慧」又是「持戒」、「護戒」的基礎,因此,這一法門也就是表征修行必須「戒」、「定」、「慧」「叁學」兼修。

  【語譯】善財童子領受了善見比丘的教誨之後,在南下的路上,他憶念誦持,思惟修習,心裏明了而堅定,完全領悟了這一法門並且進入了其境界。

  善財童子遵照善見比丘的囑托,繼續向南行進。天、龍、夜叉、幹闼婆等天衆前後圍繞著善財童子到達了名聞國。善財童子在名聞國到處尋找自在主童子。這時,天、龍、幹闼婆等天衆在空中告訴善財說:「善男子!這位童子現在在河洲上。」于是,善財童子便前往自在主童子的住所。善財童子看見有一萬名童子與自在主童子一起在聚沙成丘。善財童子看見自在主童子後,便頂禮其雙足,在自在主童子周圍繞行無數圈向其致敬,然後合掌恭敬地站立在自在主童子面前,向自在主童子說道:「聖者!我早先已經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但卻不知曉菩薩如何學菩薩行,如何修菩薩道。請您向我開示這一問題!」

  自在主童子說:「善男子!我過去曾經在文殊師利童子的住所,修學了書、數、算、印等法,隨即悟入了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門。善男子!我憑借這一法門的緣故,獲得世間書、數、算、印界處等法,也能夠療治風痫、消瘦、鬼魅纏身等所有疾病。也能夠建造城邑村落、園林臺觀、宮殿屋宅等種種建築,也善于調製提煉種種仙藥;也善于營理田農、商業等所有事務,對于這些事務的取舍進退都能夠恰當處理;又善于區別了知衆生的身相以及他們所作的善事與惡事,應該轉生到善道還是應該轉生到惡道,此人應該到聲聞乘道,此人應該到緣覺乘道,此人應該進入一切智地——如此等等事情,我都能夠全部知曉;也能夠使衆生學習此法,增長獲得決定究竟的清淨心。

  「善男子!我也能夠知曉修行菩薩行應該知曉的算法。這些算法有:一百洛叉爲一俱胝,俱胝俱胝爲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爲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爲一頻婆羅,頻婆羅頻婆羅爲一矜羯羅;廣說乃至,優缽羅優缽羅爲一波頭摩,波頭摩波頭摩爲一僧祇,僧祇僧祇爲一趣,趣趣爲一喻,喻喻爲一無數,無數無數爲一無數轉,無數轉無數轉爲一無量,無量無量爲一無量轉,無量轉無量轉爲一無邊,無邊無邊爲一無邊轉,無邊轉無邊轉爲一無等,無等無等爲一無等轉,無等轉無等轉爲一不可數,不可數不可數爲一不可數轉,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爲一不可稱,不可稱不可稱爲一不可稱轉,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爲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爲一不可思轉,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爲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爲一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爲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爲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爲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爲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善男子!我憑借這一算法,可以計算出無量由旬廣大沙堆,並且知曉這些沙堆之內究竟有多少顆沙粒;也能夠計算出東方所有一切世界種種差別以及其遞移次第,對于南、西、北方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等也是如此;我也能夠計算出十方所有一切世界的廣狹大小以及名字,這些世界中的所有一切劫名、一切佛名、一切法名、一切衆生名、一切業名、一切菩薩名、一切真理之名,我都能夠全部了知。

  「善男子!我只是知曉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若諸菩薩能夠進入這一法門,就能知曉一切諸衆生的數量,能夠知曉一切諸法的種類數,能夠知曉一切諸法的差別之處,能夠知曉一切叁世之數,能夠知曉一切衆生的名數,能夠知曉一切諸法之名數,能夠知曉一切諸如來之數,能夠知曉一切諸佛之名數,能夠知曉一切諸菩薩之數,能夠知曉一切菩薩的名數。

  「而我何能說其功德,示其所行,顯其境界,贊其勝力,辨其樂欲,宣其助道,彰其大願,歎其妙行,闡其諸度,演其清淨,發其殊勝智慧光明?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海住』①;有優婆夷,名爲『具足』②。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舉身毛豎,歡喜踴躍,獲得希有信樂寶心,成就廣大利衆生心,悉能明見一切諸佛出興次第,悉能通達甚深智慧清淨*輪,于一切趣皆隨現身,了知叁世平等境界,出生無盡功德大海,放大智慧自在光明,開叁有城③所有關鑰。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章旨】自在主童子又向善財童子舉薦「海住」城中的「具足」優婆夷,囑咐善財童子南下前去拜訪。善財童子于是告別自在主童子繼續南下。

  【注釋】①海住:據澄觀的解釋,「城名『海住』者,近海而住故;安住于忍,如海包含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叁四上)這是說,以「海住」象征安住于忍辱。

  ②具足:據澄觀的解釋,「友名『具足』者,一器之中無不具故,忍器徧容一切德故。忍辱柔和,故寄女人。」(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叁四上)

  ③叁有城:這是一個比喻,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叁類界別之中所有衆生的住所。

  【語譯】自在主童子又告訴善財童子:「我爲什麼能夠宣說這一功德,演示其所行,顯現其境界,贊歎其殊勝之力,辨別其樂欲,宣說其助道,彰顯其大願,贊歎其妙行,闡述其六度,演說其清淨,發出其殊勝的智慧光明?善男子!在此繼續南下,有一座名叫『海住』的城市;在座城市中有一位名叫『具足』的優婆夷。你可以前往她的住所向她請教:菩薩如何學菩薩行、修習菩薩道。」

  善財童子當時一聽聞這些話語,全身的毛發都豎起來了,歡喜踴躍,獲得罕見的信樂之心以及成就廣大利益衆生之心,能夠完全明見一切諸佛的出興次第,能夠完全通達甚深智慧清淨之*輪,能夠在一切趣界都隨應現身,了知叁世平等的境界,出生無盡功德大海,放出大智慧自在之光明,獲得了打開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衆生之心扉的鑰匙。善財童子于是頂禮自在主童子的雙足,在自在主童子周圍繞行無數圈,殷勤瞻仰自在主童子,然後告別自在主童子,向南方進發。

  【說明】善財童子第十一參——善見童女會,至此敘述完畢。自在主童子給善財宣講的「菩薩隨順智慧燈解脫門」,是進入「十行」第二行——「饒益行」的方法。所謂「饒益行」是指善能利益一切衆生,持淨戒伏衆魔,令一切衆生立無上戒,得不退地,饒益自他。

  

善財童子第十四參:具足優婆夷會

  爾時,善財童子觀察思惟善知識教,猶如巨海受大雲雨無有厭足,作是念言:「善知識教,猶如春日,生長一切善法根苗;善知識教,猶如滿月,凡所照及皆使清涼;善知識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諸獸熱渴;善知識教,如芳池日,能開一切善心蓮華;善知識教,如大寶洲,種種法寶充滿其心;善知識教,如閻浮樹,積集一切福智華果;善知識教,如大龍王,于虛空中遊戲自在;善知識教,如須彌山無量善法,叁十叁天于中止住;善知識教,猶如帝釋,衆會圍繞,無能映蔽,能伏異道①、修羅軍衆。」如是思惟。

  漸次遊行,至海住城,處處尋覓此優婆夷。時,彼衆人鹹告之言:「善男子!此優婆夷在此城中所住宅內。」善財聞已,即詣其門,合掌而立。

  其宅廣博,種種莊嚴,衆寶垣牆周匝圍繞,四面皆有寶莊嚴門。善財入已,見優婆夷處于寶座,盛年好色,端正可喜,素服垂發,身無璎珞,其身色相威德光明,除佛菩薩余無能及。于其宅內,敷十億座,超出人、天一切所有,皆是菩薩業力成就。宅中無有衣服、飲食及余一切資生之物,但于其前置一小器。複有一萬童女圍繞,威儀色相如天采女,妙寶嚴具莊飾其身,言音美妙,聞者喜悅,常在左右,親近瞻仰,思惟觀察,曲躬低首,應其教命。彼諸童女,身出妙香,普熏一切;若有衆生遇斯香者,皆不退轉,無怒害心,無怨結心,無悭嫉心,無谄诳心,無險曲心②,無憎愛心,無瞋恚心,無下劣心③,無高慢心,生平等心,起大慈心,發利益心,住律儀④心,離貪求心。聞其音者,歡喜踴躍;見其身者,悉離貪染。

  爾時,善財既見具足優婆夷已,頂禮其足,恭敬圍繞,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爲我說!」

  【章旨】這是善財童子五十叁參的第十四次參訪,也是《入法界品》「末會」中善財五十五會中的第十五會。善財童子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了海住城,找尋具足優婆夷。善財童子進入具足優婆夷的住所看到優婆夷罕見的身相以及身前所置的一具小器,一萬童女圍繞著具足優婆夷。善財童子禮拜具足優婆夷後,向其請教修行菩薩行的方法、途徑。

  【注釋】①異道:指佛教之外的思想流派之信仰者,佛典中有「九十六種異道」的說法。

  ②無險曲心:即沒有「谄曲」之心。谄曲,欺瞞他人而故作嬌態,曲順人情。另外,對物無所執著,也稱爲「無谄曲」。

  ③下劣心:指懷有停留于聲聞、緣覺二乘之修證而不向往發心求證大乘的修行者,是相對于大乘而言的,爲大乘佛教最初給予小乘佛教的貶稱。

  ④律儀:又作「等護」、「擁護」、「禁戒」,指佛教的各種律法儀式,其詞義爲「保護一切衆生」。據在中國占據主流地位的南山律學的解釋,律儀通于善、惡兩戒。律儀可分叁類:其一,別解脫律儀,或稱「別解脫戒」,是欲廛戒,指各別棄舍「身叁」、「語四」之惡,防護其非。其二,靜慮律儀,或稱「定共戒」,爲色廛戒,凡是獲得色界的定力者在定中自能防護身語之非。其叁,無漏律儀,或稱「道具戒」或「道生律儀」,發無漏道自有防…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