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P6

  ..续本文上一页出来的,云彩完全充满了虚空界。他们到达佛所在的地方,顶礼佛足,随即在西南方化出普现十方法界光明网大摩尼宝楼阁以及香灯焰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离垢藏摩尼网覆盖自己的身体,头戴出一切众生发趣音摩尼王严饰冠,与其眷属结跏趺而坐。

  西北方过不可说佛剎无数世界海之外有一个名叫毗卢遮那愿摩尼王藏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普光明最胜须弥王佛。这位佛的信众中有一位名叫愿智光明幢的菩萨。这位菩萨与世界海无数菩萨一同来到佛所在的大庄严重阁,在其念念之中,一切相好、一切毛孔、身体的一切部分都生出三世一切如来形像云、一切菩萨形像云、一切如来众会形像云、一切如来变化身形像云、一切如来本生身形像云、一切声闻辟支佛形像云、一切如来菩提场形像云、一切如来神变形像云、一切世间主形像云、一切清净国土形像云,这些云彩完全充满了虚空。他们到达佛所在的地方,顶礼佛足,随即在西北方化作普照十方摩尼宝庄严楼阁以及普照世间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无能胜光明真珠网覆盖自己的身体,头戴普光明摩尼宝冠,与其眷属结跏趺而坐。

  下方过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一切如来圆满光普照,佛号虚空无碍相智幢王。彼佛众中有菩萨,名破一切障勇猛智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于一切毛孔中,出说一切众生语言海音声云,出说一切三世菩萨修行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所起愿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成满清净波罗蜜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圆满行徧一切剎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成就自在用音声云,出说一切如来往诣道场破魔军众成等正觉自在用音声云,出说一切如来转*轮契经①门名号海音声云,出说一切随应教化调伏众生法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随时、随善根、随愿力普令众生证得智慧方便海音声云。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下方化作现一切如来宫殿形像众宝庄严楼阁及一切宝莲华藏师子之座,着普现道场影摩尼宝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上方过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说佛种性无有尽,佛号普智轮光明音。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法界差别愿,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发彼道场来向此娑婆世界②释迦牟尼佛所,于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身分、一切支节③、一切庄严具、一切衣服中,现毗卢遮那等过去一切诸佛、未来一切诸佛、已得授记、未授记者,现十方一切国土,一切诸佛并其众会,亦现过去行檀那波罗蜜④及其一切受布施者诸本事海,亦现过去行尸罗波罗蜜⑤诸本事海,亦现过去行羼提波罗蜜⑥割截支体心无动乱诸本事海,亦现过去行精进波罗蜜⑦勇猛不退诸本事海,亦现过去求一切如来禅波罗蜜⑧海而得成就诸本事海,亦现过去求一切佛所转*轮所成就法发勇猛心一切皆舍诸本事⑨海,亦现过去乐见一切佛、乐行一切菩萨道⑩、乐化一切众生界诸本事11海,亦现过去所发一切菩萨大愿清净庄严诸本事12海,亦现过去菩萨所成力波罗蜜13勇猛清净诸本事海,亦现过去一切菩萨所修圆满智波罗蜜14诸本事海。如是一切本事海,悉皆徧满广大法界。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上方化作一切金刚藏庄严楼阁及帝青金刚王莲华藏师子之座,以一切宝光明摩尼王网罗覆其身,以演说三世如来名摩尼宝王为髻明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如是十方一切菩萨并其眷属,皆从普贤菩萨行愿中生,以净智眼15见三世佛,普闻一切诸佛如来所转*轮修多罗16海,已得至于一切菩萨自在彼岸;于念念中现大神变,亲近一切诸佛如来,一身充满一切世界一切如来众会道场,于一尘中普现一切世间境界,教化成就一切众生,未曾失时,一毛孔中出一切如来说法音声;知一切众生悉皆如幻,知一切佛悉皆如影,知一切诸趣受生悉皆如梦,知一切业报如镜中像,知一切诸有17生起如热时焰,知一切世界皆如变化;成就如来十力18、无畏,勇猛自在,能师子吼19,深入无尽辩才大海,得一切众生言辞海诸法智;于虚空法界所行无碍,知一切法无有障碍;一切菩萨神通境界悉已清净,勇猛精进,摧伏魔军;恒以智慧了达三世,知一切法犹如虚空,无有违诤,亦无取着⒆;虽勤精进而知一切智终无所来,虽观境界而知一切有悉不可得;以方便智20入一切法界,以平等智21入一切国土,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转相入于一切世界;处处受生,见一切世界种种形相;于微细境现广大剎,于广大境现微细剎;于一佛所一念之顷,得一切佛威神所加,普见十方无所迷惑,于剎那顷悉能往诣。如是等一切菩萨满逝多林,皆是如来威神之力。

  【章旨】此章叙述下方一切如来圆满光普照世界中的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菩萨、上方说佛种性无有尽世界中的法界差别愿菩萨及其眷属前来佛所结跏趺坐听闻佛说法。前文所述十方一切菩萨及其眷属都是在普贤行愿中所成就。

  【注释】①契经:即如来所说的契合众生的根机、表达佛教真理的经文,即佛经。契,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法、常之义。本意指由线与纽串连花簇,引申为能贯串前后法语、法意使不散失者。

  ②娑婆世界:简称为「娑婆」,意译为「堪忍」,因这一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③支节:即托胎第五个七日后,肢节等形相皆已圆满之位。

  ④檀那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檀那,意译为布施、施,即给与、施舍之意。梵汉并称,则为檀施、檀信。

  ⑤尸罗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尸罗,意译为「清凉」、「戒」,言三业过恶,其性热恼,惟戒能防息其炽燃焚烧之势。

  ⑥羼提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羼提,意译为「忍辱」,指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

  ⑦精进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指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依照佛教教义,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⑧禅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禅,又作「禅那」,意译为「思惟修」、「静虑」,即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⑨菩萨道:即菩萨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之两利,成就佛果之道。一般也称之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教法为菩萨道。

  ⑩转*轮句:指六波罗蜜中的般若波罗蜜。般若即智慧,指佛教中所说的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被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11亦现过去乐见:指十波罗蜜中的方便波罗蜜,又作「方便善巧波罗蜜」、「方便胜智波罗蜜」,包括「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两种。「回向方便善巧」指把前六种波罗蜜所积集的诸善巧施与有情,并与有情共同回向,祈求无上正等菩提;「拔济方便善巧」则指方便利益济度诸有情。前者为般若,后者为大悲。指以般若之故,乃求涅槃;以大悲之故,不舍生死。

  12亦现过去句:指十波罗蜜中的愿波罗蜜,指菩萨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誓愿,为到达彼岸之大行者。此经卷十八列举愿波罗蜜十德:(一)尽成就一切众生,(二)尽庄严一切世界,(三)尽供养一切诸佛,(四)尽通达无障碍法,(五)尽修行徧法界行,(六)身恒住尽未来劫,(七)智尽知一切心念,(八)尽觉悟流转还灭,(九)尽示现一切国土,(十)尽证得如来智慧。以此十德能清净愿波罗蜜。

  13智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即如实知一切法之智,分为「受用法乐智」与「成熟有情智」两种。前者系由十波罗蜜中之前六度所成立之妙智,具此一妙智即能受用法乐无穷;后者则可成熟有情,有情依此智而得大饶益。

  14修多罗:有两种含义:一是一切佛法的总称。二是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即「契经」。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

  15智眼:因为智慧能够见到事物,故以「眼」比喻智慧,「智」本身就是「眼」。智之眼并非肉眼。

  16诸有:世间万事万物的总称。佛教看来,世间一切都是众生所作之业的产物。诸有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是凡夫众生浮沈其中的生死海,故称「诸有海」。

  17如来十力:又作「十神力」,指惟有如来纔具足的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因为如来证得了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如下:其一,处非处智力,指如来对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之智力。其二,业异熟智力,指如来对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都完全徧知之力。其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指如来对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对于其浅深次第如实徧知之力。其四,根上下智力,指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徧知之力。其五,种种胜解智力,指如来对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徧知之力。其六,种种界智力,指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徧知之力。其七,徧趣行智力,指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徧知之力。其八,宿住随念智力,指如来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其九,死生智力,指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之力。其十,漏尽智力,指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徧知之力。

  18师子吼:佛在大众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好像师子作吼。

  19取着:执取所面对的对象,贪着而不舍离。这是凡夫之境界。凡夫视心外之对象为实有,又于己身执着有「我」、「我所」,这都是执于「我」而起之作用。以此取着而生贪欲,有贪欲则为生、老、病、死等一切烦恼所系缚而不得解脱。

  20方便智:又作「权智」,为「实智」即「真实智」的对称,合称「二智」。方便智指熟达方便法之智,也就是行善巧方便之智。

  21平等智:即「平等性智」,为四智心品…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