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戒定慧为修因之功。能成法身、般若、解脱、为结果之德。乃谓之因功果德。若妄解佛说之法。起对待作用。如认贼为子。盗尽家财。比例如损伤戒定慧三学因功的法财。消灭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的果德。莫不由斯心意识者。按在染之心。名阿赖耶识。(译含藏识)意者。(梵音摩那识)识者,第六意识。此三者在染比例如贼。以其损法财。灭功德故。是以禅门明了。离却心意识参。始能顿超直入无生无灭。开佛知见。有转识成智之能力呀。又开佛知见自具佛之十种智力。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大丈夫者。表开佛知见之人。自然秉起慧剑。有般若锋芒。放金刚王宝剑之光焰。非但空空摧残外道之妄心。而早就已曾消却天魔之野心斗胆。其余病魔。死魔。五阴魔等。更不足虑。亦已竟消灭了。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
震法雷者。以表震兴佛法。击法鼓者。以表招集众生受度。布慈云者。慈心布教。洒甘露者。众生受益。龙象蹴踏者。龙表上根利智菩萨。象表钝根。发大心,修大行的菩萨。蹴踏接踵。随关佛之见者扬化。共布慈云。普洒甘露。滋润一切众生。受无重之佛种。润无边之善根其三乘之声闻缘觉菩萨。又三有佛性。二无佛性。共名五性众生。皆得醒梦开悟了。
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此文表法佛说法。常以大白牛乳作喻。雪山有宝草。养白牛。肥壮、乳腻、无杂质。人服之、精神生、气力壮。故佛喻之为法乳。经智者大师分判为五时。一时、佛说华严时。乃圆顿之法。必须上根利智者领纳。以白牛生乳喻之。必须大人服之。方能消化。得受利益。二时、若小儿服之不能消化。不得利益。必用「乳酪之浆」服之方能受益。如说阿含经专为小乘根性者说。三时、小乘人受益增长。佛方领导上进。说方等经。如维摩经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俾其回小向大。如以乳酪。制成生酥。四时、说般若经。如以生酥制成熟酥。俾小乘人。实行大乘。度化众生。说妙有真空。经二十二年之久。以备大开法华高会。说真空妙有。开权显实。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述显本。将熟酥造成无上妙味醍醐。纯出佛口。接受者不无其人。延至千余年后。于唐代时六祖大施普度。领纳此妙味醍醐者。则大有人在。而永嘉禅师是其一也。故曰纯出醍醐我常纳呀。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合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切摄。
此是法说。一本散于万殊。万殊仍是一本。世界森罗万象。无一不然。随举一树。当然是一个树性。谁知圆通一切性。就按这树叶有叶性。树枝有枝性。树花有花性树子有子性。树干有干性。乃至树本至于根须莫不各有其性。这是一本散于万殊。由此一性圆通一切性。性本无相。即是以相显性。此树属于无性植物。再以有性动物。如人吧。吾人亦是一性。圆通一切性。以性显法。一法遍含一切法。法者相也。换言之。一相遍含一切相。性相不二。法性一如。就按人论。一身即是一相。遍含一切相。如人一身相。遍含四支百骸诸相。眼耳鼻舌等。有相而必有性。如眼有见性。耳有闻性。鼻有嗅性。舌有尝性。乃至身有觉性。意有知性。以及五脏六腑津液。血脉莫不各有其性。于是由树木人身作例子。微者推及微尘菌类。大者推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虚空等。无一不是一法相一切法相。一性理一切性理。吾人若作如是观。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现现成成岂是造作。所能达到的事呢。吾人迷惑习性已深。诸佛、众圣、各祖师。只有随情。循循善诱。去习去执再无别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惟恐不信。故以水月作譬喻。互摄互具。一月喻性。普现于一切水喻相。一切水月一月摄。以喻若性若相。仍归一性摄。亦未逃出一相摄。仍归性相。互摄互具。原文是一法遍含一切法。今改法作相。以便易解易知。因法所摄太宽不易明。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此文以法合喻。诸佛法身入我性者。以诸法合于一性。我性同共如来合者。以一性合于诸法。一地具足一切地者。以表不落阶级。顿超直入。以合我性同共如来合义。非色非心非行业者。以合诸佛法身入我性。以明非是色相所作。非是心想所为。非是行业所造。乃天然之势也。以上发明。通是无为大法。岂是行业所为的呢。世人学佛。不离世界习惯。不是身作。即是心想。焉知无为大法。不是行业所行的呀。
弹指圆成八万门。剎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此四句承上四句。意谓诸佛法身人我一性。以此一性。诸多同共。如的不变之体。来的随缘之用。在随缘时即不变。正不变时即随缘。和合而生。分离而灭。一切生具一切灭。生灭一如。焉有次第之地位。决非色心行业造成。故曰不费弹指之功。圆成八万四千法门。不费时间灭却三大阿僧祇劫之久。则一切数目言句。即不能成立一切数目言句之作用了。与吾之灵性本觉有何交涉耶。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没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人间世论已久。一闻出世言语不信则毁。恐人造罪诽谤。不可少见多怪。以造重罪。诫之不可毁呀。不可赞者。以诫不明白不彻底。亦不可妄赞诒误自己。应用耐劳的心。勤学好问。脚踏实地。不致自误误人。因此道理不落边际。吾人分别用之已久。凡闻意在言外等论。多以旧习文章会之。则去之已远。故曰不可赞哪。所以者何。以此大体若虚空。没有边际涯岸。又无处不是此体。乃无形无相。任何地不离当处。常久湛然。然则知君等若觅之。则尚且不得见之。何以故。以其取之不得原无相故。舍之不得随处是故。此不可舍得之中。只已么得久了。那好佯作不知呢。若不以为然。是谁作不知耶。省之省之。
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究竟佛法。不立言说。若在默时。即是未说。且看风清月朗。或大雨滂沱。何时何相。不是说法呢。又如来说三藏十二分经。共说四十九年。又何时不是默然之旨。故曰默时即是说。说时即是默。这才是大无畏之布施。大开方便之门。铲除昏衢之路。设有人问我如是之解说以何为宗旨。回答报道。毫无别旨。唯一摩诃般若力。摩诃者。译言大多胜。所谓「大」者。大而无外。「多」者。一多一切多。多外无少。「胜」者。一胜一切胜。胜外无败。「般若」者。译妙智慧。此智慧之光如极大之火聚。照破大千世界之黑暗。处处光明。同得自在。此力之外。其何能之。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世界上或是或非。莫不是般若之力。而人间皆不识之。及逆行顺行。虽天上高人。亦莫能测之。既然如是天上人间皆不能认识测量。云何我这一介贫僧。能得认识又能测量呢。须知佛法。不在人多。亦不在高贵。只在真实信仰。多劫、多世、多生、熏习。自能彻了。吾今之了知。已曾经过多劫修行。不是等闲之事。来相骗诳迷惑世人。于是建立道场。岂是浮泛之事呢。
建法幢。立法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恐人不信。以此作证。第一代迦叶为首。我佛拈花示旨。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迦叶微笑领悟。为第一代首领。传佛心灯。至二十八代。传于菩提达摩。乃是西天记载。
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佛法东来震旦。菩提达摩为此东土初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黄梅。至六祖惠能大师。第六代传衣钵。佛法大兴。天下传闻。至今人所共知。岂是荒唐妄语诳骗世人。后人得道者无穷。何能数之。余亲受证明。方得立言。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略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