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P6

  ..续本文上一页今实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住不灭。便起娇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当知皆是诸佛善巧方便之力。然则我辈。生不值佛世。已大可悯。幸遇一二善知识。为说诸佛遗教。度脱众生。况逢此刀兵水火诸灾横起之时。犹能安坐闻正教轮。诚为矿世难遭之事。即当于彼知识起恭敬心。生难遇想。于自己生庆幸心。起惭愧想。愿彼知识。久住世间。利益有情。是亦劝请之意也。

  

  

二释相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从佛乃至三乘圣贤诸善知识皆劝久住。般涅槃者。章安大师云。般涅槃此翻灭度。别释者。灭者即是解脱。解脱二种烦恼。生死永灭。免斯因果患累。即解脱也。所言度者。即是摩诃般若。故大论云。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此略说涅槃之名也。复云。一方便净。二圆净。三性净。方便净者。呕和善巧。权能逗物。乃至下者作九法界身。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不前不后。一时等现。然于寂灭无所损减。于诸生死无染无累。故名方便净涅槃也。圆净者。因圆果满。毕竟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来行。持戒不杀。拥护正法。广宜流布。利益众生。回向大乘。感得金刚坚固之体。法身常住。圆满具足。获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于此秘密藏中。复能颁宣广说一切悉有佛性。施与一切常命色力。安无阂辩。虽破烦恼。亦无所破。虽圆智慧。亦无能圆。虽施众生。不得众生及以施相。是名圆净涅檠也。性净者。非修非得。非作业。非与业。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冲虚寂静。不生不灭。虽在波浊。波浊不能昏动。犹如仰观虚空月形。五翳不能翳。虽复随流苦酢。其味真正停留在山。虽没肤中。脓血之所不染。故名性净涅桀也。此三涅槃。不可相离。即三而一。不可相混。即一而三。虽复一三。即非一三。虽非一三。而复一三。会之弥分。派之弥合。横之莫高。竖之弥阔。微妙莫测。不可思议。此涅槃之体也。古德曾讥讲师云。此是如来涅槃。师之涅槃安在。故知不在讲说之多少。但重在观心也。

  

  

三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八常随佛学三。初牒名。二释相。三总结无尽。今初。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清凉云。此下三段。皆是回向前二。即回向中别义。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标回向。欲收此二属回向故。今常随佛学者自利兼利他。下恒顺众生利他兼自利也。佛断二种生死。灭五住烦恼。具足常乐我净四德。称为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功德巍巍。赞莫能穷。故应随学。复次佛经旷劫修因。其中所历之行。所为之事。皆为救度众生故。难行能行。难知能知。乃能果上妙觉圆明。是真大雄氏。威德无上。所以应常随学也。

  

  

二释相二。初学本师。二学诸佛。初中又二。初因中妙行。二果上胜因。今初。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娑婆如常所释。其处即最中香水海二十重中第十三重。举娑婆即摄华藏也。又为欲明如来因地苦行故举娑婆也。此土苦事无量。如内苦。外苦。苦苦。坏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逼恼身心。无有休息。而我等自无始以来。即忍受此苦。迄于今日仍忍受之。不求脱离。有大雄氏。厥号释迦牟尼。于尘点劫前。发大勇猛。精进不懈。果证觉皇。即今文毗卢遮那如来也。毗卢遮那法身如来。此云遍一切处。亦境妙究竟显也。卢舍那报身如来。此云净满。亦智妙究竟满也。释迦应身如来。亦行妙究竟满也。三佛不一不异。不纵不横。不可思议。从初发心者。谓自始知三宝。识得因果。起于正信。发菩提心。尔时名初发心。我释迦如来自彼时起。即精进不退。是真希有。成佛之事。岂等闲哉。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若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尚冀菩萨涅槃安坐而得。垂手而至。世间岂有如许佳事。君子正宜自强不息也。每见学人。今日放下教典。宗门参禅去。三五日感觉无趣。便道禅师不是明眼。不如去休。寻个讲经处所。翻阅典章。未久之间。烦恼心起。说他法师不通。此番寻一清净道场。安心念佛。次定求生西方。谁知此处无善知识。天气不宜。茶饭失调。不若四出寻觅知识。那能死坐一地。法身未成。色身先坏。于是五台结夏。普陀结冬。南北奔驰。岂只百城姻水。不觉一生混过。大好光阴轻轻断送。一旦命光谢地。哭天唤地去也。伤哉。以不可说下。正明遮那檀度。以示精进。剥皮为纸等者。往昔劫中。释迦世尊为最胜仙人。求说法师。天魔语言。我有佛所说一愒。汝若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尽写此愒。当为汝说。最胜仙人为重法故。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合掌请说。魔忧遁去。尔时东方去此三十二剎普无垢世界。净名王佛。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最胜身。苦痛即除。平复如故。如来广为演说集一切一福德三昧。最胜获无碍辩。为众生敷扬妙法。何况下以难况易。为敬法故。身命尚舍。况身外之名利。如此舍己为人。恐任何英雄圣贤亦莫能及。真世间出世之师表。随学之者。可谓毫发无遗憾也。

  

  

二果上胜用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树下成大菩提者。如藏教佛。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习气。坐木菩提树下。生草为座。成劣应丈六身。通教佛。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顿断残习。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别教佛。破十二品无明。坐莲花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圆教佛破四十二品无明。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示种种神通者。不测曰神。自在曰通。如神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及漏尽也。起种种变化者。如放光现瑞。动地雨花。分身散影。大小互融。长短相摄。出入去来。一切无碍。现种种佛身者。谓普应群机。现丈六身。千丈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乃至法界无尽身云。处种种众会一句是总。以下别列。光明应三乘机。即是说法。在菩萨道场。为界内钝根说生灭四谛事六度。为界内利根为说无生四谛理六度。为界外钝根说无量四谛不思议六度。为界外利根说无作四谛称性六度。在声闻缘觉道场说四谛十二因缘。处转轮王下应三界机。转轮圣王即金轮王。小王即银轮铜轮铁轮等。剎利王族。婆罗门贵族。长者所谓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十德具足。居士者。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天龙下即广摄八部鬼神众有情。声闻若菩萨。闲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圆满音者圆妙之教也。一一言教。悉归第一义谛。无二无三。但说一实。一雨普润。但为大白牛车。妙经佛自谓。如来于此等道场。皆随其机。方便教化。皆成佛无疑。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即是圆满音也。如大雷震。解圆满音。如青天霹雳。聋聩皆惊。随其乐欲。成熟众生。谓感应之妙。闻者恰如其分。说者不过不不及。皆是一切种智之用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谓应以涅槃之身而得度者。如来即示入灭。如我释迦世尊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末句结愿学。

  

  

二学诸佛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上来…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