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先后不定境像颠倒幻化不一,云何如来以诸凡夫同佛持耶?若得佛持,一一佛业,若非佛持即是魔业。云何如来以诸凡夫同一佛心?”佛言阿难:“善哉善哉!一切凡夫能受持戒我此心者,实同我心,即同我力。若不得者,我受轮回六道生死,所说言教,并是虚妄,坠堕众生,当知我即是魔,非如来也。阿难,汝当有疑。阿难,汝更听我所。若有众生能持此法,即如来心、如来心藏。此人守掌,当知此人即如来眼,所有胆、脉与佛齐等;当知此人如是求,手掌上安置是人故;当知是人是如来顶,如来顶上安置此人故;当知是人是如来心,如来心藏付属是人故。善男子,当知是人是如来依,久远过去诸佛,依护此人广救世谛故。当知此人即是佛树,即是佛日永劫不灭。当知此人是佛金刚山也,假使世界千万亿恒河沙数,诸恶灾祥同时出现,大地倾覆,一切山河大海、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一时倾覆,龙藏浩沸天地变灭,星宿堕落众生都尽,此人不畏灭没破坏,无有一切诸恶能得其便。何以故?佛日护故,于佛衣下自藏隐故,菩萨盖中自安身故,一切金刚得佛所敕卫此人故,一切所有自恭敬故。若常持者,当知此人必得佛身不错谬故。阿难,若有众生,持我此法不得佛者,我即退位入阿毗狱,更无寿生。”佛誓以,一切众生及阿难身遍体血流,大地坏烈、日月不现、星宿隐没。其时为阿难有疑心,故现如是事。
尔时,阿难唯身及心莫知所守。其时如来见阿难心悔,即为阿难说除疑偈:“
诸佛境界中,小根所不及。
久远诸佛语,菩萨不能知。
诸佛神通中,是境见非境。
久远诸如来,同我此一心。
此心非诸心,此心即是佛。
若行此心事,无不离世间。
过去诸佛心,未来及现在,
中及菩萨等,及于诸天身,
下愚凡夫类,能持我此心,
速证无生忍,更不住世间。
菩萨声闻众,及余四果等,
上及于诸佛,无不由是生。
持戒得圆满,信施有得报。
存念常不退,在在所生处,
常喜得逢迎。所说诸言教,
皆是佛心智。念念得果报,
皆亦由是生。一一诸如来,
说量无穷尽。一一佛神力,
复有无量方。一一方面中,
复有无量佛。一一佛神足,
皆从佛心起,一一佛心中,
摄入心中心,如此心中心,
说佛不可说。一一不可说,
斯亦由是生。世间非世间,
出世非出世,善巧诸方便,
言说诸记论,秘密陀罗尼,
他心自在定,过去现在智,
未来得成果,斯亦由是生。
魔王转轮王,梵天自在等,
一切诸有力,从佛心所转,
邪术与正印,见闻即辨了。
如是圣心力,广达众境界,
斯亦由是生。如来印众道,
降魔度非人,神变及自在,
视入诸非境,为众断苦缚,
震动诸世界,视入一缘中,
大慈满十方,斯亦由是生。
一切众生类,种诸福业等,
成熟不成熟,他心自在智,
决了所生地,一一遍十方,
一切诸众生,闻音皆信佛,
是广长舌相,斯亦由是生。
十方诸国土,天上及下方,
乃至万刹土,一一刹土中,
皆有万世界,众生不可量,
闻音皆信佛,如是舌相等,
斯亦由是生。光音遍净天,
或及非世界,有形无形等,
俱能含佛性,有流及无流,
虚空影响类,堕形中夭中,
承佛即归念,不信及阐提,
斯法不断等,俱得因缘者,
如是诸众生,承光得离世,
此亦由是生。下愚凡夫等,
能持佛心咒,即同佛心地。
具六波罗蜜,当获大神通。
遍照诸佛界,即具六神通
所说如诸佛,举足及下足,
皆得大神变。是语及非语,
皆悉一音同。纵是佛非佛,
所说佛正智。凡夫及圣行,
发念等菩提。一切果位中,
皆是佛心力。”
佛告阿难:“我此句偈如虚空花,以佛神力即便住虚空中成菩萨盖,其此盖下,复有百亿殑伽沙那庾多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无边量化佛,复有如是不可说量法身佛,复有不可说量报身佛,一一眷属皆是菩萨唱导之首。复有不可说量菩萨,一一菩萨复有无量眷属,皆是人中唱导之师,皆是三地四地及八地等而共围绕。如是等佛及菩萨声闻缘觉四果圣人,一切诸天仙无量世界四天王,梵王帝释及阿修罗,及一切罗刹夜叉鬼神众,一切大威德者大神通者,大护念者,大慈悲者,大自在者,皆共围绕此盖,持心不退,受佛中心法。其时即有大不可说不可说数地神,各持一千叶莲华,承此如上持咒人足,游腾十方现光明身,其光皆现紫磨黄金色。一一众生见此光者,即断有流,得入佛定,即见大千世界所起因缘,所作事业,皆悉明了,无不获果。其时阿难以偈叹佛:“
善哉我师释迦文,一音遍了大千界。
以一微音度脱了,众生身分不觉知。
善哉如来自在光,是臭非臭皆照触。
自心涌出甘露水,灌洗得净不觉知。
善哉无畏自在心,能以无畏怖诸虎。
野象毒龙皆自伏,自然生慈不觉知。
善哉无畏神通王,出语大千皆震动。
动以自然来归伏,伏以其心不觉知。
善哉无量慈悲心,能以慈悲流诸趣。
一切德慈修佛法,所修慈者不觉知。
善哉无量善藏王,广付善哉与众生。
所持善者得善定,持善之人不觉知。
善哉无量宝幢王,将此幢光阴世界。
众生蒙光脱苦缚,得离苦者不觉知。
善哉无量大法树,能与大千作阴凉。
所有住阴离热恼,得离恼者不觉知。
善哉无量大法镜,照破一切黑冥暗。
得明心中出智慧,具智慧者不觉知。
善哉如来一音声,所闻持者得一味。
如是一味遍众生,尔乃名为大慈悲。
我今下愚凡夫智,若欲叹佛无穷尽。
且以微心少叹耳,愿佛慈悲纳受之。”
尔时,阿难以偈叹佛,白佛言:“世尊,我今愚浅,虽以叹佛,佛神德故,我不能宣。世尊如是因缘、如是神力、如是自在、如是决定,我未闻见,如来因何今乃说尔?如来久知众生根性浅深,皆不等学,何故昔时不说此智普及众生,而令有来往耶?”佛告阿难:“我此心中心,常于我前,我未出世,此心出世;我未受生,此心受生;我未得定,此心先定。如是定慧力,是佛住处,是佛行处,是佛定处,佛思惟处,佛觉悟处,佛行道处,佛决定处。阿难,一切菩萨金刚诸天,下愚凡夫、诸余神鬼、夜叉、罗刹、星宿诸天、幻术魔王,如是等,能行我心,即得我通。若不行我此心法者,欲贪我通,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心十地菩萨由不能知,纵有知者,从佛退位然始知之,今众生欲修皆是下浅,而心不了,愿决相貌。”
佛告阿难:“我与汝说心中心相貌,不离一切众生。有十二种心,是佛心中心事。何者是耶?
一者、自身相苦而不辞苦,自心处苦而见一切众生受彼苦时,念念称说大悲愍,生决定心,自身不见苦,于法无所得。能见众生苦,救护以命,彻到得出离者,是名第一心。
二者、观一切苦,如现前想而不动转。观一切苦作不定想;自身有苦如入三昧想;有诸恼乱来相及者,作入四禅想;一切怨家来,作父母想;欲救诸苦,观此苦人如孝顺子向父母想。是名第二心。
三者、将自心事同他心行,将他心事同自心行。乃至一切身分与己身分等;一切所欲与己所欲等;一切邪心与正相等;世间一切法宝重如己命等;世间三光如己眼光等;乃至所有饮食妙药差身病等。是名第三心。
四者、于佛念处作成佛想。我当住持常不放舍,如毗沙门王掌舍利塔;如十金刚藏共持一金刚珠;如十世界跋折罗神共持一跋折罗杵;如十世界观一日光;亦如十方众生同一世界。是名第四。
五者、能于诸佛一一言句辨论、一一说法、一一法树、一一印契、一一神通及大小力用,不叹己身于法堪作下劣想。一一思惟,不入睡眠,决定生心。为大千界,是信非信,但无所损。是名第五心。若能如是者,即得五眼清净,明见世界。
六者、于六度中摄诸心,入慈定门摄毗那夜迦为六种善知识。第一毗那夜迦名为无喜,此人来时令人心中喜怒不定,多行杀法,师即以羼提波罗蜜,摄入慈忍定作慈忍王;第二毗那夜迦名为幻惑,此人来时心所动乱令人不定,于众法中亦不印受,于动乱时即以禅波罗蜜摄入,号为不动智;第三毗那夜迦名为妄说,此人来时多喜,于绮言中生决定心,于诳语中生直信,于清净中生贪欲心,生染污心令人颠倒,即令此人无所能为,即以尸罗波罗蜜摄入,号为善巧方便主。第四毗那夜迦名为执缚,此人来时即令行者翻礼魔王,其此毗那夜迦常与一切魔王共为伴侣,所以现魔大身,令归依,摄入信心,转动惑乱。既觉知已,即以毗梨耶波罗蜜摄,号名为大方便王;第五毗那夜迦名为可意,此人来时令人悕望心成就,专行劫剥,广求财物,将为粗用。先以财心,后乃方施其人,常与饿鬼王居野,令此人常无厌足,无厌足已,此一切法力俱失。即以檀波罗蜜所摄,号为大施主王,从此摄已贪心亦尽;第六毗那夜迦名为诈伪,其人来时纯辨非法,不得正智,多见过患,妄生法相,无利求利,广行异说,为众导首,于正法中起谤法心。即以般若波罗蜜所摄,号为智慧藏王;复有毗那夜迦名为断修,此人来时一切念心,俱时都尽惛惛重睡,复生众病,发动外魔,为作内障,令人怖惧,多起妄见,念异法想。如是诸想,即以无畏所摄,但行大悲愿为眷属,其人即自臣伏。得臣伏已,物非呵责。是为第六心。
七者、于七菩提分,我常勤求,所修功德,常施一切,摄一切众生苦,我身待受,令一切得见闻觉知,令一切众生去离魔境。是名第七心。
八者、于八圣道中,常无厌足,常生十信,存十善行,不说非人过,不自赞,不毁他,无想施,不望报,常行施誓,持法无疲厌,如愿教行不失本心。是名第八心。
九者、不欺众,不嫌法,不我慢,不增上,不执着,不诳他,常行质直,所修行愿,一一记持。佛及僧宝,接足承事,所礼尊像,不…
《附:佛心中心印品中卷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