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要去除的染垢,会造成我们佛行事业修行上的障碍。
最可靠的向导
弟子真正需要的是一位切身经验过,知道如何安然越过洪流的可靠向导,而这样的向导唯有自己的上师。只有自己的上师才会愿意当你的向导,帮助你越过生死之流。这样子的上师,不会投弟子之所好,也不会以赞美取代指责。可是当弟子乐意信赖上师时,上师也会乐意回馈他最擅长的才华,他会把所学的精华,无论是在吃饭、讲话或行走之间,无时不刻,他都会很愿意来影响你、传授给你。可是你能够获得几分,那就看你自己。雨一直下,你是要拿碗来装,还是要提桶子来装,有些人不拿碗、不拿桶子,他说随缘啦,只用双手去捧…看你自己!
如海的加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噶居祖师,无论是他的生平传记或者是他的证道歌,这样子令人热泪盈眶的原因所在。因为所有祖师的证道歌都很深刻的刻划出他修行的感受,把他的修行经验,毫无矫情毫无掩饰的写出来。
所有伟大的祖师,为了传法,都牺牲自己的生活,无私的奉献自己,毫不藏私的教导,义无反顾的照顾传承,维持传承的传统性,而不是哗众取宠。自始自终带领弟子是他不变的责任。弟子从上师那里所领受的教导,其实就如海之一滴而已,可是他的加持却有海洋那么的大!这是像雏鸟羽翼未丰般的弟子,一开始前来学习如何禅修,所始料未及的。可是有一个前提是,你真的要修!
我们噶居巴的修行有非常严谨的脉络可寻,在传承的背景下,上师跟弟子的关系,说明了所有祖师的生平故事、证道歌,都蕴含着虔诚之所以如此令人锥心的原因。
传承的修行次第
第二个传统的背景,就是道,噶居传承的背景所形成的修行次第,这是每一位噶居弟子必须要了解的。
噶居传承的道是属于金刚乘,但是我们要明白,学习金刚乘不只是学习密续的修持技巧而已。金刚乘的道包含三种不同发展的延续的次第,第一种称为小乘,涉及的是原始佛教巴利文跟梵文经典中所宣说的不放逸以及正知正念的基本修持。入行论第四章,就是讲不放逸。入菩萨行论是大乘佛教的经典,其实大乘佛教的经典是含摄小乘佛教的道。不要瞧不起小乘,没有脚不能走路。第二种次第是大乘,所强调的是慈悲、利他事业。大乘佛法是西元前一世纪之后从印度兴起。唯有圆满小乘跟大乘这两种修行次第的人,你才有资格进入第三种次第,也就是修持佛法最高形式的金刚乘。
台湾佛教发展有某些缺憾,虽然我们有几百万佛教徒,但真正从小乘、大乘这些基本佛教见地来学习的却不多。台湾的佛教把佛法给形式化、世俗化、佛号化,到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连基础的教理都没有人要学。
对藏传佛教的误解
藏传佛教跟显教确实给人很大不同的观感,可是许多弟子都只看表象,认为藏传佛教可以吃牛肉、可以结婚…。好多人跑来跟我说,听说你们藏传佛教可以结婚。我说:「不要来这一套,我不想去跳那个火坑!」演变成藏传佛教在台湾被过度的神秘化以及世俗化。过度的神秘化就是说,常有自称上师、自称转世活佛的,其实他什么都不懂。一个不懂的,却骗一群无知的,然后他们也可以成立好多的中心。大家都把藏传佛教看得太容易、太简单了。
这一、二十年来虽然在达赖陛下的加持下,(金刚乘)从他是邪魔歪道,一转身变成名门正派。世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西藏精神领袖、格鲁巴教主,集一切荣耀于一身的达赖尊者来到台湾,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喇嘛教不是邪教,大家接受了!接下来问题来了,各个*轮中心、道场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每天有接不完的灌顶,可是受法的弟子没有做好准备,他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佛教就来接灌顶。以前给灌顶必须要完成什么样的次第,才能接什么样的灌顶。现在变成灌顶是一种秀,不给灌顶没有人参加。
这种不如法的佛法传授,藏传佛教徒之间很兴盛,然后发生类似宗教的边缘事件。共修是多么神圣的聚集金刚昆仲一起来修行,譬如一个人修,念一句「唵玛尼贝美吽」,只有一句「唵玛尼贝美吽」的功德;聚集百人、千人大家共念一句「唵玛尼贝美吽」,每一个人就会得到百句、千句的功德。尤其是在功利主义社会,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修行,聚集很多人来共修,就可以很轻易得到几亿遍的修持,原本共修的立意是很好的。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对我嗤之以鼻说,你们共修都是男生跟女生在那边HAPPY喔!我问,是谁跟你讲的?他说外面都这样子讲,相约找人去共修欸,真是不要脸!我楞住了,什么时候共修已经变成是另一个代名词了,我怎么不知道?我恍然大悟了,藏传佛教已经被妖魔化,双运已经被污染化了。
有没有双运这一堂课?有的。可是你们要知道,刚才讲的三种次第,要完成前面两种,然后才进入金刚乘。进入金刚乘之后要达到双运,还要有阿努瑜珈、阿底瑜珈、玛哈瑜珈,双运是最后的一个层次。许多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被误导,贪婪的人性披上神圣的外衣,因此发生许多骗财骗色的宗教事件。本来就有一些人想尽办法要来攻击,刚好给人坐实。现在是混乱的时代,所以我在想,可以往电影也不错啊!大家不共修,一起去看电影,应该不会怎么样吧!
树与宫殿的譬谕
在三乘关系上,我们以树来做譬喻:小乘是根,大乘是枝干,金刚乘是上面开花结果的果实。如果以宫殿来说,小乘是成佛宫殿的地基,大乘是墙面和建筑,金刚乘就是金色的屋顶。金色的屋顶必须架构在小乘与大乘之上。我常唠叨,拜托你们要修行,并且一定要按照次第。有人不来学,然后看人家会结手印、修某些仪轨而心生忌妒,就骂道场的干部不尽责,都不教,害我都不会。你不来学怎么会?
追求满足成就轮回
有些人会在他不如意,或是放荡的时候躲着我,然后下次再出现又是几年之后,头发比上一次看到时又掉得更多。生命会这样子浪费掉,到最后你以为得到很多,其实你什么都得不到,你是造业很多,而不是得到很多!你看人可不可笑,这一辈子我们一直在追求满足,一直在积聚,从出生之后眼睛张开就开始找奶想吸奶,长大了还老想着这事,到老了还是想这种事,这个习气很特别,轮回的诱因就在这里。但这辈子不管你赚了多少、拥有什么,到最后呢?这个几乎没有人会去考虑,这是过度乐观。有一种人是过度悲观,学佛之后就开始吃不好、穿不好,我说你干嘛?他说在修苦行。我说:「苦行不是这样子修的啦!你有好的衣服你要穿,穿得亮丽一点…」
苦行是苦在自己跟自己的欲望抗衡,不被欲望战胜。某些佛教团体为了修苦行,所以把人家供养的或新的海青,故意磨得旧旧的再来补,这都是重视表象。一般信众也比较喜欢看到面黄肌瘦的师父,他觉得这个师父有在修。看到那种肥肥的,就想说这个人一定是吃太好。
真正进入修行之道
当我们能够不放逸、正知正见、开展自己的利他佛行事业之后,将会逐渐地认知到:我们所习惯的生活模式,以及认为应该要做的日常事务(工作),当你真的获得传承的加持,到某些程度之后,你会发现到坚持这种日常生活模式是徒劳无益的,因为对开悟解脱没有任何的帮助!体悟这一点后,你开始准备要当一位废人。什么是废人?就是很多人会来指责你,你的父母亲指责你,所有认识你的人都来指责你,跟你说:「你有这么好的工作,却跑去修行,你头壳坏掉。那个师父用符咒给你吃吗?你孩子不要、妻子也不要。」如果你真的达到这样子的境界,那么我就要恭喜你了!你真正开始被允许进入修行之道。
像寂天菩萨不只是抛弃世俗事业而已,他是抛弃继承王位。释迦牟尼不也是抛妻弃子、抛弃王位吗?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是大逆不道。很多人会说你连孝顺都做不到,还想修行?人家这么骂,你就会受不了,就想:「对啊,我还是要圆满世俗。」然后就继续沉沦。
超越世俗文化
表面的价值及世俗的文化经常造成我们修行上的困难。也就是当我们想要修行时,这些日常生命价值、生活文化就会困扰我们。换句话说,我们一直活在世俗文化之中。我不是说文化不好,但确实有些文化是不好的。现在交通工具这么发达,搭汽车、火车、飞机一下子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而不用,然后用抬轿,几万人走七天七夜,这有得到什么?你们有没有去想过?现在三月了,这中间你们看到什么?是一种信仰的坚持、信仰的价值,对生命有什么意义?这是台湾文化的一环,但从这样的文化,看到的是角力,大家在拼角头的势力,真的这样子神明就会给他保佑吗?
信仰的价值值得各位去想一想。想通了,再来想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真的只有生老病死吗?我们就任由衰老、病魔摧残吗?可不可以不要呢?可不可以颠覆世俗?难道我们就要乖乖的等到不呼吸、心…
《噶玛噶居传承与修行次第—密勒日巴亲近夜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