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跳不跳的时候,乖乖的离开这个身壳,被迫到另一个转世?我不转世可以吗?我不投胎可以吗?我不再轮回可以吗?这些都值得大家深思熟虑。
觉醒的开始
当你开始去质疑你的生命、你的生活,质疑这些约定成俗的文化价值,或许你会有某些的改变。你可以不再实现这些世俗的抱负,可是最终仍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无常、死亡。默默的、阴森的无常一日一日的逼近,大家不要想我还很年轻,五分钟以前还活蹦乱跳,五分钟以后就死吊吊。只有你懂得去不断的反问自己,那你会开始觉得卷入这种没有意义的挣扎是一种痛苦,你想要抽离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觉醒的开始。
在我们噶居的传统,寻找一位真实可靠的上师,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当你在质疑生命时,其实以世俗人以为正常的观念来看,你已经疯了。可是你很清楚你要的是什么。别人说你疯了,他爱怎么说是他的事,可是你很清楚自己。一旦我们找到这样的上师,就可以开始很认真学习以及真正实修。
修行的步骤
再归纳讲一次修行的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修止息,当然它要配合四加行。止息是调伏自己心的一个过程,也是小乘修行的第一个次第。
当我们老实的每天拨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止息,这种纯粹的禅修,从依息不依息,这个过程眼睛一直都是睁开的,而不是闭上。嘴巴是微张的,因为当你专注到某一个程度之后,呼吸会自然停止,气体会靠着嘴巴进出。
在学止息的过程,很专注的时候,其实那个时间很短,你忘了呼吸这一回事。但它是自然从嘴巴进出,而且毛细孔自然的呼吸,然后你会突然的惊觉,发现到:我刚才好像都没呼吸耶。好在原来我还活着!这是一种延寿,生命会延长。
如实报告
在止息之中,上师会教你如何避免受到外境的干扰,受到自己知觉感官、念头的干扰。如果有的时候应该如何调伏,这个过程会有甚么变化…。唉!不知道是我不会教还是什么原因,我教过的学生上课竟上到不见了,都没有人再回过头来跟我说,我学得怎么样、有什么境界。是有几位会跟我报告,但我觉得那是疯子,我会骂他,但骂一骂他就不来了。他要我肯定他会发光,看到什么要肯定他。但那本来就是不对的,我怎么可以头上安头呢?本来不对的东西,为了鼓励你而告诉你那个是对的、好的,你开悟了!怎么可以这样?可是做的人没有那个成就感,他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三天不做就坐不住了。
很可惜,我一直很期待,你们做完之后会来跟我讲:我坐的过程,我有什么现象,那个现象是甚么样子。因为到最后会牵涉到气脉、明点,那是很好玩的,进入到另外一个修行的境界,那是很有趣的。可惜啊!我只能这样子讲。
止息调伏己心
止息纯粹只是发现自己的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各位愿意好好的坐下来,去看自己念头的生灭,你会发现念头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脉络,就像是岩浆冒泡一样,这边冒一个、那边冒一个,没有固定的顺序。人因为习惯于念头的存在而肯定自我的价值,所以会把念头串连起来,把不一样的念头中间画蛇添足,把它勾串起来形成思想。
调伏止息,明白念头是从哪里跑出来,念头是什么?最后念头跑到哪里去?这些你都要弄得很清楚,才有办法调伏自己的心,否则都只是在做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念头只会一个取代一个,前念灭、后念生,中间没有任何的空隙。禅修止息就是要让前念灭、后念不生,把这个空隙拉长,因为这个空隙就是体性、就是禅定的定、觉悟的明觉。
但讲这个没有用,我可以讲一百个形容词,但你还是听不懂。我讲葱油饼要如何做,说得是舌灿莲花,一口好菜,还要你亲自尝到(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但不好意思,要吃,就回去自己做。
每天坐就有心得
你只要坐,不管什么姿势,双盘也好、单盘也可以,或者是散坐,但记住腰杆要打直,不要睡觉打呼,眼睛要睁开。你就坐、坐、坐,每天坐,坐三个月,我保证你一定会有体会。每天坐,从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坐到半个钟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就坐一个小时,有念头出来之后就下座。你每天就是坐、坐、坐。坐的时候不要持咒,就什么都不做,把自己当废人,废掉一切的知觉感官作用,让它当机,把插头拔掉不通电。我保证坐三个月一定会有心得。你一定会发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会恳切地回来找我,你会被鬼吓到,然后把那个鬼抓来,我替你斩妖除魔!
修行就是这么一回事,说简单也不难,但最困难是在于你不想做,你没有那个兴趣。我们需要好好地调伏我们的心,如果心不调伏的话,做什么事情其实都不会有甚么进展,这里说「做什么事情」,指的是「修行」。
清净恐惧与期待
经验是世俗的智慧,用在于世俗上是不错。但在修行上,那个是要被清净、被舍弃的。如果我们无法了解心,不管世俗的成就为何,都会长期活在恐惧以及期待之中。一直不断地期待未来、期待下一刻,一直在恐惧。今天你是董事长、总经理,有几百亿都一样,你不修行,当你生病的时候,说你看得多开,那都是骗人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因为你怕死。
能够调伏心,我们就能很清楚的了解当下所发生的一切,而且不再怀疑。其实「当下」究竟是不存在的,我们一直说要活在当下,当下究竟不存在,那你要活在哪一个当下呢?当你在「想」当下的时候,那个当下是未发生。当你在「讲」当下的时候,那个当下已经过去。所以明天的到来不会是明天,绝对是今天。今天就会成为明天的过去。你用心去想的话,究竟来说没有「当下」可言。但是我们鼓励大家要把握当下是指,如果以时间来说,今天就是当下;如果以生命来讲,这一生就是当下,你要保握住这一生。
瞥见世界真实面貌
当我们发现自己在当下有所进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就会开始有一些改变。开始有「如惊鸿一瞥世间真实的面貌」般的感受会产生,这样的惊鸿一瞥是自然发生的,你似乎看到世间真实的面貌,世界真实的面貌是什么?「嘘──!」不要讲出来,自己心里明白。因为讲出来又不是了,那是很秘密的。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惊鸿的一瞥,有东西,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人讲说空啊,什么都没有。不对,有东西的!可是这个东西又真的不是东西,因为它只发生在念头与念头的空隙,当这个空隙拉长的时候会很清楚,而且在那个当下你将不会只是不停的思考,那个时候是没有念头的,但是是清楚的,是知而无念。「知而无念」我的弟子都会朗朗上口,但如果去问他什么是知而无念的话,他只会回答不知道。这不是言语所能叙述的,这些上师可以指出来,但是你要达到那个火侯。火侯要够,被指出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个!如果那个火侯不足,差一分都不行。
清明的觉受即观照
当你有这样的觉受产生,是一种前所未有、直接、单纯的、没有受到污染、光明的、清新的觉受,这种觉受没有高低优劣、没有宗教世俗的分别,这是你在修行上已经迈进一大步,这样的觉受就称之为观照。这样的观照,也就是清晰洞见。
在上师的指导与加持之下,继续禅修。当你所信赖的修行及清明的觉受达到一定程度时,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发生,那就是骄傲。
神通生骄傲
当你透过禅修内观而有明显进步时,这时你会有一些神通,特别是他心通很强。别人在想什么你马上会知道,你开始觉得别人在你面前都是没穿衣服的,然后心生骄傲。这样的现象,上师必然会指出来。如果不指出来、不呵责的话,一旦沉迷在自以为是的境界,不但不会进步反而会退步,而且会着魔、开始会着相了!这时弟子就会面临挑战,因为你认为那是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而不愿意丢掉,因为所要丢弃的是对自我的着迷。你会以为那个他心通是「我的」神通。这时会孤芳自赏,认为世间皆染污,唯有自己是清净。看到上师也会想:上师也有缺点。这样不但不会进步,反而越来越退步了。
可是当上师指出弟子这个迷惑时,如果你能够接受,适时的醒悟过来,那你将会有彻底的改变。这时你会从心里很虔诚的跟上师祈求受菩萨戒。你自己会很主动的要受菩萨戒。受菩萨戒不再只是一种仪式,你会朝它的内涵、实质了解,同时你会发愿,坚固不移的告诉自己,我要奉献自己帮助其他的人成佛!
六度波罗蜜多
印度跟西藏的大乘法门有两方面不同的修行。第一个是透过六度万行的方式来修慈悲,就是行六度般若波罗蜜多,这也是中原佛教所惯常的会用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优先考量其它众生的利益,而放弃自己自私自利的…
《噶玛噶居传承与修行次第—密勒日巴亲近夜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