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羯摩法去剃度;有的阿罗汉是各个摄受,有时候就是群体摄受,一来就五百、五百、一千这么多人。世尊五百、五百地度人是经常有的——五百贼人善根成熟了,手足都被剁了,世尊说“善来”,手足又具足,就证果了。象我们前几天提到的央掘魔罗,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最后要杀自己的母亲,世尊就以通力站到他前面,世尊徐徐前行,他在后面拼命追,想要杀最后一个,以为杀了一千个人就可以升天了。那么对每一个有情群体,世尊都有对称的教法,比如读到大集部,一定是对色界与欲界众生的广泛施教,很多就不是对人类讲的,我们要用人情去分析,是没办法分析的,因为我们人类的智慧、生命、意识都太短浅。所以这个传承我们要是认识不清晰,那就很麻烦。
我们要是不能依止阿弥陀佛的亲教,那就看从文殊菩萨、龙树菩萨、天亲菩萨这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教言机制。现在我们讲的五念门都是来自他们的教言,其主题教言是意乐,就是智慧门,以意乐为入手方便,就是以无染为方便,不居于位。现在我们凡夫愚痴就愚痴在我是某个位置上的人,有的人是工人、农民,有的是公安,有的是战士,有的是盲流,有的是出家人,有的是在家人,有的人可能是便衣,什么都有,这个没有问题的,这都是你自己的身份。但有一点,你要认为你就是那个位置,那就苦在那个位置上了,跟别人没关系。那我们是学佛人、念佛人,所有的人都是念佛人,这个就没有问题了,所有以文殊的教法,即以无染著的意乐为殊胜方便,那我们讲的五念门的前四念门就令我们换位方便,站在佛菩萨的角度,来忆佛念佛,观察世间,观察九界,或摒弃九界,以为修行殊胜。
为什么今天要提出来这个呢?就是人修自力往往不知道怎么修证,所以造成了很多困惑。我见过出家人自己伤害自己的,不是一两次了,以前学戒的时候,很多人因为不知道这是释迦佛对我们对称的保护与教法,每一个戒律保你解脱,称为波罗提木叉,也即保解脱戒——保护众生,遮我们的恶缘,遮我们的恶果,使我们有增上善缘,成就菩提,出离生死轮回。但很多人学的不是这样,他就指责别人,被别人指责,制约自己,制约别人,犯戒了就自己残害自己。我到这些戒律班,我感觉最大的一个提示,我说我们能不能请一个和尚,我们没有和尚,这一类的学习多出问题。因为戒律对僧人的辅助、安乐他看不到,越学感觉自己的戒律越不行,越学感觉自己越差,越学感觉到天下没有一个好人了,越学感觉就崩溃了,到最后算了,就放弃了。跟我一起学戒的,有两批人,一批人干脆什么佛法不佛法的,算了;再一类人藏地去了,南传也有,少一些,极个别的,大部分都去藏地了。为什么呢?他们丧失了信心,就是把自身的业力,把自力、自己的作为盯得死死的,盯的越死,就看别人也看得越死,结果就造成了铜墙铁壁的业力的一个国土,人就走不出来了,后面就特别大的伤害。
念佛这个法门让你舍弃。舍弃自业他业共业的纠缠,舍弃这个东西,你不要管它,你去念佛忆佛。在念佛忆佛这个无上菩提心中、本净心中、本具庄严中,去回观九法界的种种众生,这时候在解放的情况下去观察这些不解放的业力、纠缠的业力,你就自得方便。
我们把这二十九种庄严做了一个简单的观察,此处做了一个总结,也做了一个回顾,希望大家在这三个念佛体系中去认知,其差别是很大的。
我不反对任何一个修持,这个地方一定要反复声明,你用什么样的修法我都不反对。但是有成就的阿阇黎是自力修持的一个根本依止,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当然我希望这一类的人不要走弯路,很可怜,很多很多修到最后就是自大与自卑,没有第二个东西了,真让人感觉到惋惜。因为生命就怎么短,佛法的教言这么殊胜,放在那个地方,而去纠缠自己的业力,纠缠别人的业力,因为自慢就是他那一点儿修持,自卑就是他修持不成,这真是很可怜,让人只有惋惜,后面一声哀叹这一生就过去了。
太多了!这些人就会暗中较劲,他们用劲用大了,暗中用力——我在下面做出来什么样子给你看看。你给自己看吧,慢慢的来。没有人看的,因为我们都是自己在体验自己的生命,没有人看我们,一定要相信这一点,自己自觉一定是我们生命的主题。
菩萨们呐!生命没有赌气那一刻。赌气的人不是智者。起码我们学佛的人是学习智慧的人群,应该摒弃这些愚痴的心地的作为,向往光明,向往着念佛的这种究竟了义的教法,那真是我们的福德因缘。你若要固执呢?我们只能劝慰一句——步伐迈慢一点。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六月二十一2011年7月21日
《安居第六十五日(二):你的亲教师是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