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方形的,全部装上镜子,你进去一个人就会感觉到有无量的人!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试验可以作为。但你说我没有做过,我没有见过,感觉到不可思议。
性德不可思议,这个性是什么呢
——是万事万物、法界普遍事物的本性、本质。诸佛如来亲证了尘尘沙沙的万事万物可以映照这种力,所以他发出来一点光,即顺性的光,照亮所有的法界,照耀所有的万事万物,这是没问题的,因为他了解了它的本性,他透视了它的本性,他运用了它的本性,他深入了它的本性,他激活了它的本性,也就是说,他了达了、运用了、成熟了万事万物的本性!
我们若是对“正修行”这几个字没有真正地去理解,那我们对净土这个法门总是有将信将疑、似是而非的理解,或者说这个法门也没有啥奇特啊。但你要是真正了解这个法的奇特,通过这个五念门的认知学习,真正了解的那一天,你念一句佛号会热泪盈眶的,因为你重新认识法界了,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了,重新认识万事万物的作为与价值,彻底重新认知了,你在未曾有的广大心智中突然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全新的!我们会马上体会到这个全新的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都是陈旧的世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一个陈旧的世界。我们了解不了这个世界是每日每时每刻的全新、未曾有。
我们想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的心理准备还不够。很多人念佛啊、经行啊、行般舟啊、修法啊,突然遇到一个境界,感到这个境界不可思议,从来没有见过,第二天还想再去重复,永远也重复不了了。很多人追求这个境界,结果就精神失常,就会着魔,就会天天自卑的要命,说我现在业障太深了,以前我好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境界。实际不是,每时每刻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一个心理,它必然有一个全新的、每时每刻全新的这样一个法界展现在我们的每一个当下。没有这样的认知之前,我们谈不上修行,我们现在的修行都是准备工作,准备修行。因为你的我执我见,你是没办法修行的,你把所有的教法、所有的知识、所有的认为都处理了,通过“我”的看到,“我”的知识处理了一遍,结果都变成了你、你的东西嘛,跟这个世界、这个无尽的法界庄严毫不相干!所以古人讲“道不可须臾离,离即非道”,
实际念佛真正的正修行,是全新的,也是不可须臾离的,没有离开的刹那,所以此处讲什么呢?——无余、这个“无余”也就是全新。“无余照诸佛大会”,诸佛者,觉悟者所领纳的世界,觉悟者感知的世界、认知的世界。你一旦觉悟了这个教法,没有刹那间的离开,不可能刹那间地离开,不是你要做某个形式、某个状态才能不离开,是你不管怎么样都离不开的这样一个彻底的回归与认知。所以“南无”是彻底回归。你彻底回归过吗?就是每一时每一刻都不可以离开了,这是“南无”的一个实际的作为。皈命不是全体嘛?我们念“南无至心皈命礼西方阿弥陀佛”,皈命是什么?——全部,全体。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警觉,起码需要我们学佛的人警觉——我们是在做为一些有为的、有限量的、有制约的一些法则,还是真正彻底解放了我们的整个生命?对此我们自身善自审观。要是还有间断,还有似是而非的东西,那你就要问自己了,这个“无余照诸佛会”,这个正修行你不契合,那你就没有彻底地回归,没有如实地安住,那你就不是真正的安心者。
今天两个小伙子问我什么是安心?我说,安心我不知道,但是时时刻刻无染无著、无牵无挂的这种觉性的相续不可埋没、不可毁灭、不可动摇,我们的习气也可能会反复,我们的脾气、个性、作为等等都可能会表达出来,但是你在法性的随顺上,在觉知的正面的随顺上,在弥陀的光明彻照的随顺上安住下来,你没有动摇,没办法颠覆。
因为净土的提示,尤其五念门这前四门,是让我们入功德的,就是说我们有没有功德先不管,先引导你入,入什么功德呢?入道不可须臾离,入彻底的回归,入安心的真实法界。
你说“我不信”,不信也给你种个种子。你信了,那就即时的利益,这跟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你信它,利益就现前。比如说飞机时速一千五百里。你说我不信。那你坐上去它也载负你。你说不信,它不可能就减速了。很多人是不信佛,不信佛的功德,或者说自大、自以为是、自以为我有修行,你那点修行象蚂蚁爬一样。在你的业海之山巅,那一点善缘作为真就像蚂蚁步行一样,你就爬吧,你就自以为是吧,那没有问题,我们也不能反对,就是说萤火烧于须弥,你有这样的大志也不得了,但你毕竟是萤火,没有人反对。
我们要知道,你在真实法界的一种随顺与认知,那还真是要福德因缘。虽然阿弥陀佛平等回施,不舍一切有情,但是有情会“如母忆子,子若逃逝,母忆何为”?也起作用,毕竟他母亲在想他。现在从家里逃逝的儿女多的很呐,被父母一直照顾照顾,长大了,跑掉的多得很,但是家里的父母一直惦记着他们,他们经常把父母给忘掉,甚至巴不得父母把他们也忘掉,但他们不知道他们从父母而生,是父母生养而来。我们的自大也没有问题,骄慢也没有问题。但我们不知道我们从法性中出生而来,我们从觉海中孕育而出。你的法身慧命你要知道,你那个自大无外乎是把你个那一个什么身份、一个什么作为、某个辉煌、某个可以自尊、可以自我守护的一个记忆当成自我罢了,最多就只是这一点点,你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你说我是什么人物再来,那也是萤火虫,因为在这个无尽的刹海中,地球就是一个小斑点,你在这个斑点上是一尘刹上的一个小斑点,你再大能大到哪去呢?再大只能顺性认知,顺性念佛,顺性去认知一切法界的共性,融汇于一切法性的共性中,那你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广大的供养与利益,要不然很麻烦。
所以这个“南无”,我们天天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但是你有没有彻底回归过?象我们作为地球所载负的一个生命,你骂它也好、你挖它也好、你培植它也好,你去吐痰、去污染,它还是载负着你,静悄悄地载负着你。阿弥陀佛无染的功德、誓愿就这样悄悄地摄服着我们,就象地球载负着我们一样,你怎么样去掏它、折磨它、打几千米的井、挖几千米的坑、又烧又捣鼓的,对又抽它的血什么的,干什么不管,它还是载负着你,哪一天颠覆我们的时候事情就大了。地球给我们带来了安慰,但我们作为人类没有感谢它对我们的载负,偶尔诗人会引发一些感叹——大地啊,我们的母亲。但后面还是占有资源,掏地球,该咋掏咋掏,等他当上煤老板,看见日产五十万吨才高兴呢,要是让他去搞石油,那一天能产一千万吨才好呢,他才不管地球母亲了。
阿弥陀佛亦复如是,他亲证法性功德之周遍,普摄一切众生心性,加持一切众生的善良智慧慈悲安乐,令一切众生的生命相续,但我们不知道,我们还经常排斥他,我们自以为是在排斥他,我们坚固自己在排斥他,我们在封杀他的智慧与广大、平等与如实,我们在摧残他,摧残他干什么呢?——强化自我,就是占有更多的资源。实际你不知道这个法性海中,所有的法性海资源是平等资源,每个众生都可以平等地去观察、运用,平等地爱护与守护,当我们没有这个心念的时候,大家都在去掠夺。相互的掠夺就产生战争、逼迫、相互的不信任等等,带来了心理伤害。
所以,我们在每一个空间中这个“全新”的感知还没有成熟之前,谈不上是念佛者,谈不上是真正的念佛人。要想做一个真正的念佛者,是身心无所挂碍者,是一个法界的供养者,法界的欣赏者,法界的随顺者,法界的爱乐者赞美者!对这个法界你充满了赞美,充满了感激,对你这个所生存的空间,你充满了供养、给予的理念,你再也没有我在这个地方要强制它的理由,为什么呢?你已经彻底地解放了自我的狭隘,你已经彻底地走出了自我自他的对立的逼迫,你真正地知道“道”遍容于法界,你真正知道佛遍融于法界,你的身心世界再也不是聚在这个四大五蕴之中自以为是的这样一个意识状态,而是彻底的超越与解放,彻底的供养与回归,如实的认知,安详从容真实地在这个世界的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个言行中去供养认知、感激认知、体验认知、如实认知,充满了这种喜悦与赞美!那么习气颠覆冲击、所知障对它的扼杀,我们都会知道,我们都能了解,所以我们在每个当下的业习,不管身口意三业的延续中,他人的身口意三业延续中,共有的三业的相续的延续中,你能觉知他,你能审视到,你能知道它的庄严所在,真实所在,利益所在,你能了解。这个“了解”,就象这上面讲的一样——“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这个诸佛功德就是觉者领纳的世界、
我们要想真正地赞叹,若在“每个现行全新”的这种审知与觉察中,你没有得到这种事实的利益,那你还需要加行,这个加行是什么呢?放弃自我。你说我放弃不了,那你就承担自我,顶戴自我,那么这个自我就是你的全部世界了,这就是个窠臼,这就是我们说的画地为牢,这就是你的一种自我世界的一种囚禁,你被囚禁了,你被你的所知可思的世界的意识囚禁了,囚禁在这样一个空间中。这个囚禁会使你迷失,每个当下是迷失、索取、占有、推脱责任这样一个狭隘的生活作为,而不是奉献、喜悦、安乐、赞美、感恩、明快、轻安,这些东西跟你无缘。什么跟你有缘呢?——沉重、挣扎、对立、索取、推脱责任,遇到违缘了就埋怨周边有情。为什么呢?没有知道不可须臾离于之道,没有了解阿弥陀佛亲证法性之周遍,没有了解到我们生活在阿弥陀佛无碍的圆光之中。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六月十七2011年7月17日
《安居第六十一日(一):对全新世界的心理准备》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