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P18

  ..续本文上一页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他们都是佛教的护法。我们进寺院天王殿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形象,他们的形象也有表法的意义。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他手里拿着琵琶,琵琶的弦若紧了很容易断,松了又没有声音,这是告诉我们要走中道。修行也要这样,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经》上说:“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南方增长天王表示我们要求进步,手里拿的宝剑是代表智慧,我们要求智慧,学佛也是如此。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表示我们要广学多闻,西方广目天王手里拿的龙还有珠子,龙代表变化,告诉我们要掌握变化,珠子代表我们要掌握不变的原则;北方多闻天王拿的伞。表示我们要防止污染。这些表法的义趣不仅与我们的修行有关,也与我们的生活有关,所以我们要明白啊!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六讲

  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来继续学习《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请看经文:【尔时世尊前路不远,中至一园,名曰丰财。于彼园中有古朽塔,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状若土堆。尔时世尊迳往塔所】。这是讲佛在应供的路上,到了丰财园。一般情况下,佛都是在接受施主的供养后才讲法,今天在应供的路上至丰财园就宣说了宝箧印经法,此经的兴起因缘很特别,表明此法殊胜无比,救众生苦难最急,所以佛在应供的路上就宣说了此法!这一段经文从字面上简单的解释为:【释迦牟尼佛在往前走不远的地方,到了一座名叫丰财的园;在丰财园当中,有一座古老朽坏的塔,塔已经摧坏崩倒了,种种的荆、棘和爬蔓的草掩盖住了塔的庭院和门户,塔被破碎的砖瓦掩埋起来,看上去像土堆一样。这个时候,佛直接走到塔的地方。】这只是简单的表面意思。我们前面讲过,经有“涌泉”的意思,所以经文字字句句都有无量的深义;此经全体是佛境界,全显如来藏性,所以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尔时世尊前路不远,中至一园,名曰丰财】“前路不远”表我们的佛性时时刻刻在我们六根门头放光,只是我们不认识它而已;一旦修行开悟,才知道佛性就在面前。像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几年当中都没有得到师父一句半语的法要。他有一天向道悟禅师说:“师父!弟子跟您出家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没有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道悟禅师听后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自从你跟我出家以来,我时时都向你传授修道的心要啊。”崇信禅师说:“弟子不知道您传授给我什么!”道悟禅师说:“你端茶给我,我喝;你捧饭给我,我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这样的禅宗公案很多,确实我们能动能看能听能说,都是佛性的妙用,也就是这里的【前路不远】;【有古朽塔】表明此宝箧印经法过去佛就已经宣说过,今释迦牟尼佛又要宣说,说明此法对众生利益广大无边,所以过去现在诸佛一再宣说,乃至未来诸佛亦要宣说。由此可知,此法是三世诸佛之心要,众生离苦得乐之慈航,我们能值遇此法实在是无上的福报!“丰财”是表我们的自性有丰富的法财,就是《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也是六祖惠能大师讲的:“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佛果地的智慧德能相好我们本来都具足,就是【丰财】;【于彼园中有古朽塔,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状若土堆】“塔”代表佛意,也是代表我们的佛性,“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代表我们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被种种的烦恼掩盖住了,也就是华严经上说的“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状若土堆”说明我们背觉合尘,烦恼做主,所以轮回六道,做苦众生。“尔时世尊迳往塔所”表佛彻证真如自性。

  【于时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炽盛,于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今日所行极善境界。又婆罗门,汝于今日获大善利。”】这一句简单解释为:【在这个时候,塔上放出大光明,光明照耀的非常炽盛,在土堆当中有声音赞叹道:“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你今天所行的是极善境界,婆罗门你今天将会得到非常大的善妙利益】,再深讲一些,佛放光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炽盛”表诸佛彻证自性,从体起用,广利一切众生。【于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在这里有两个“善哉”,表示赞叹到了极点。诸佛出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圆满成佛。而宝箧印经法能广度一切众生,大畅诸佛度众生的本怀,所以一切诸佛都来赞叹“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今日所行极善境界】这是十方诸佛为释迦牟尼佛作证明。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是佛的别号,有别于其它的佛名。“释迦”是能仁的意思,“牟尼”寂默的意思。这个名号的意思是说佛能够慈悲的教化一切众生,而心却是寂然不动的。所以能仁是慈悲,寂默是智慧,佛是慈悲智慧都圆满的圣者。另外,这个名号也是以被教化众生的根机来立的,佛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太缺乏慈悲心,所以名字中用“释迦”;看到我们烦恼太重,所以名号当中用一个“牟尼”。【今日所行极善境界】“极善境界”就是宣说宝箧印陀罗尼经法。“极善”是说善到极点了,什么样的境界才是“极善”呢?当然是佛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功德还没有圆满,不能称极善。由此可知,此经确实是佛全体果德的境界,我们众生不一定能完全相信,所以一切诸佛都来赞叹证明,我们看到这里,要生起信心啊。这样的赞叹证明,经文后面还有,在佛讲完宝箧印陀罗尼的之后,十方诸佛又是赞叹证明。赞叹一方面显示出此经称佛本怀,一方面来帮助我们生起信心,我们要清楚啊!【又婆罗门,汝于今日获大善利】,这是诸佛对婆罗门的赞叹和授记,在下面经文当中就有【其婆罗门远尘离垢,得五神通】,这就是无垢妙光获得的善利。其实不仅如此,因为有无垢妙光的祈请佛应供,所以才有佛讲宝箧印经,一切众生才能得到此法的无边利益,那么无垢妙光所获得的善利就不仅仅是“远尘离垢,得五神通”了,而是“大善利”,将来必定能很快的成就佛果。就像《无量寿经》上阿难尊者看到佛现稀有的瑞象,那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于是请问佛是什么原因,这样一问就引出了佛说《无量寿经》,所以佛赞叹阿难:“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所以,我们要清楚啊,是“大善利”。

  再看下面:【尔时世尊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当尔之时,十方诸佛,皆同观视,亦皆流泪,各所放光来照是塔。】这段是说: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顶礼朽塔,右绕塔走了三匝,并且脱身上衣,用来覆盖在塔上,伤心的流下了眼泪,眼泪和血交在一起,佛哭完后又微笑起来。此时,十方一切诸佛,也共同观看,也共同流泪,并且每尊佛都放光来照宝塔。

  我们说过,佛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密意的,在这里佛的举动确实很不寻常!“尔时世尊礼彼朽塔”释迦牟尼佛也顶礼宝箧印塔,佛是究竟圆满最尊贵的,为什么还顶礼宝塔呢?因为宝箧印经法是诸佛心印,从此心印出生一切诸佛,所以佛也顶礼宝塔。像《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金刚经》也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另外,佛都顶礼宝箧印塔,可见此宝箧印塔的殊胜功德,是最高最上的,我们要珍惜这样的法啊,一定要好好修持,千万不要空过!

  “右绕三匝”佛不仅顶礼此塔,还绕塔三圈,可见佛对此塔的恭敬。佛这是以身说法,来告诉我们此塔的殊胜功德,我们要信受啊。“脱身上衣,用覆其上”佛把自己的衣服盖在塔上,这是表塔与佛身是无二无别的,我们见塔就等于见佛;供养塔就等于供养佛,尤其是宝箧印塔,代表的是一切诸佛。

  “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佛流泪时,是泪血交流,显现的是极难过的样子。我们要问,佛是断除一切烦恼的,为什么还流泪、微笑呢?要知道,佛的流泪与我们一般凡夫的流泪不一样!我们伤心难过才流泪,我们是被烦恼所牵;而佛没有任何的烦恼,只是现一个样子而已。就像镜子里面的人一样,我们哭他也哭,我们笑他也笑,样子一样,但我们有心,镜子里面的人无心,只是样子而已!佛也是这样的。佛为什么要现这个相呢?后面的经文,佛把原因告诉我们了:“我若灭度,后世末法逼迫之时,若有众生习行非法,应堕地狱,不信三宝,不植善根,为是因缘,佛法当隐,然犹是塔坚固不灭,一切如来神力所持。无智众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宝,不知采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泪,彼诸如来,亦皆流泪。”佛这是在为我们一切众生难过啊!像当年佛在世时,魔王波旬看到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难过,他也来见佛,请佛赶快入涅槃,佛也答应了。魔王告诉佛:“等你灭度之后,我要破坏你的佛法。”佛笑笑说:“佛法是真理,真理决定不能破坏。”魔王说:“到末法时期,我派我的魔子魔孙出家,都披上袈裟,做你的佛门弟子,来破坏佛法。”佛一句话不说,也流泪了,这是佛悲悯我们一切众生的苦啊!“泣已微笑”,佛又微笑了,因为佛今天终于机缘成熟,可以宣说此宝箧印大法了,此法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经文当中都说的很清楚,佛是在为我们众生而微笑!佛对我们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啊!

  “十方诸佛,皆同观视,亦皆…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