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他們都是佛教的護法。我們進寺院天王殿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形象,他們的形象也有表法的意義。持國天王代表負責盡職,他手裏拿著琵琶,琵琶的弦若緊了很容易斷,松了又沒有聲音,這是告訴我們要走中道。修行也要這樣,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上說:“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南方增長天王表示我們要求進步,手裏拿的寶劍是代表智慧,我們要求智慧,學佛也是如此。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表示我們要廣學多聞,西方廣目天王手裏拿的龍還有珠子,龍代表變化,告訴我們要掌握變化,珠子代表我們要掌握不變的原則;北方多聞天王拿的傘。表示我們要防止汙染。這些表法的義趣不僅與我們的修行有關,也與我們的生活有關,所以我們要明白啊!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第六講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們來繼續學習《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箧印陀羅尼經》!請看經文:【爾時世尊前路不遠,中至一園,名曰豐財。于彼園中有古朽塔,摧壞崩倒,荊棘掩庭,蔓草封戶,瓦礫埋隱,狀若土堆。爾時世尊迳往塔所】。這是講佛在應供的路上,到了豐財園。一般情況下,佛都是在接受施主的供養後才講法,今天在應供的路上至豐財園就宣說了寶箧印經法,此經的興起因緣很特別,表明此法殊勝無比,救衆生苦難最急,所以佛在應供的路上就宣說了此法!這一段經文從字面上簡單的解釋爲:【釋迦牟尼佛在往前走不遠的地方,到了一座名叫豐財的園;在豐財園當中,有一座古老朽壞的塔,塔已經摧壞崩倒了,種種的荊、棘和爬蔓的草掩蓋住了塔的庭院和門戶,塔被破碎的磚瓦掩埋起來,看上去像土堆一樣。這個時候,佛直接走到塔的地方。】這只是簡單的表面意思。我們前面講過,經有“湧泉”的意思,所以經文字字句句都有無量的深義;此經全體是佛境界,全顯如來藏性,所以更深一層的意思是:【爾時世尊前路不遠,中至一園,名曰豐財】“前路不遠”表我們的佛性時時刻刻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光,只是我們不認識它而已;一旦修行開悟,才知道佛性就在面前。像唐朝龍潭崇信禅師,跟隨天皇道悟禅師出家,幾年當中都沒有得到師父一句半語的法要。他有一天向道悟禅師說:“師父!弟子跟您出家已經多年了,可是一次也沒有得到您的開示。請師父慈悲,傳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道悟禅師聽後回答道:“你剛才講的話,好冤枉師父啊!自從你跟我出家以來,我時時都向你傳授修道的心要啊。”崇信禅師說:“弟子不知道您傳授給我什麼!”道悟禅師說:“你端茶給我,我喝;你捧飯給我,我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點頭。我何嘗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給你嗎!”崇信禅師聽了,當下頓然開悟。這樣的禅宗公案很多,確實我們能動能看能聽能說,都是佛性的妙用,也就是這裏的【前路不遠】;【有古朽塔】表明此寶箧印經法過去佛就已經宣說過,今釋迦牟尼佛又要宣說,說明此法對衆生利益廣大無邊,所以過去現在諸佛一再宣說,乃至未來諸佛亦要宣說。由此可知,此法是叁世諸佛之心要,衆生離苦得樂之慈航,我們能值遇此法實在是無上的福報!“豐財”是表我們的自性有豐富的法財,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也是六祖惠能大師講的:“何其自性本來具足”,佛果地的智慧德能相好我們本來都具足,就是【豐財】;【于彼園中有古朽塔,摧壞崩倒,荊棘掩庭,蔓草封戶,瓦礫埋隱,狀若土堆】“塔”代表佛意,也是代表我們的佛性,“摧壞崩倒,荊棘掩庭,蔓草封戶,瓦礫埋隱”代表我們自性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被種種的煩惱掩蓋住了,也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狀若土堆”說明我們背覺合塵,煩惱做主,所以輪回六道,做苦衆生。“爾時世尊迳往塔所”表佛徹證真如自性。
【于時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熾盛,于土聚中出聲贊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今日所行極善境界。又婆羅門,汝于今日獲大善利。”】這一句簡單解釋爲:【在這個時候,塔上放出大光明,光明照耀的非常熾盛,在土堆當中有聲音贊歎道:“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你今天所行的是極善境界,婆羅門你今天將會得到非常大的善妙利益】,再深講一些,佛放光的目的就是利益衆生,“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熾盛”表諸佛徹證自性,從體起用,廣利一切衆生。【于土聚中出聲贊言:“善哉!善哉!】在這裏有兩個“善哉”,表示贊歎到了極點。諸佛出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圓滿成佛。而寶箧印經法能廣度一切衆生,大暢諸佛度衆生的本懷,所以一切諸佛都來贊歎“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今日所行極善境界】這是十方諸佛爲釋迦牟尼佛作證明。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是佛的別號,有別于其它的佛名。“釋迦”是能仁的意思,“牟尼”寂默的意思。這個名號的意思是說佛能夠慈悲的教化一切衆生,而心卻是寂然不動的。所以能仁是慈悲,寂默是智慧,佛是慈悲智慧都圓滿的聖者。另外,這個名號也是以被教化衆生的根機來立的,佛看到我們這個世界的衆生太缺乏慈悲心,所以名字中用“釋迦”;看到我們煩惱太重,所以名號當中用一個“牟尼”。【今日所行極善境界】“極善境界”就是宣說寶箧印陀羅尼經法。“極善”是說善到極點了,什麼樣的境界才是“極善”呢?當然是佛的境界,菩薩的境界功德還沒有圓滿,不能稱極善。由此可知,此經確實是佛全體果德的境界,我們衆生不一定能完全相信,所以一切諸佛都來贊歎證明,我們看到這裏,要生起信心啊。這樣的贊歎證明,經文後面還有,在佛講完寶箧印陀羅尼的之後,十方諸佛又是贊歎證明。贊歎一方面顯示出此經稱佛本懷,一方面來幫助我們生起信心,我們要清楚啊!【又婆羅門,汝于今日獲大善利】,這是諸佛對婆羅門的贊歎和授記,在下面經文當中就有【其婆羅門遠塵離垢,得五神通】,這就是無垢妙光獲得的善利。其實不僅如此,因爲有無垢妙光的祈請佛應供,所以才有佛講寶箧印經,一切衆生才能得到此法的無邊利益,那麼無垢妙光所獲得的善利就不僅僅是“遠塵離垢,得五神通”了,而是“大善利”,將來必定能很快的成就佛果。就像《無量壽經》上阿難尊者看到佛現稀有的瑞象,那是以前沒有見到過的,于是請問佛是什麼原因,這樣一問就引出了佛說《無量壽經》,所以佛贊歎阿難:“汝今斯問,勝于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所以,我們要清楚啊,是“大善利”。
再看下面:【爾時世尊禮彼朽塔,右繞叁匝,脫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淚,涕血交流,泣已微笑。當爾之時,十方諸佛,皆同觀視,亦皆流淚,各所放光來照是塔。】這段是說: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頂禮朽塔,右繞塔走了叁匝,並且脫身上衣,用來覆蓋在塔上,傷心的流下了眼淚,眼淚和血交在一起,佛哭完後又微笑起來。此時,十方一切諸佛,也共同觀看,也共同流淚,並且每尊佛都放光來照寶塔。
我們說過,佛的一舉一動都是有密意的,在這裏佛的舉動確實很不尋常!“爾時世尊禮彼朽塔”釋迦牟尼佛也頂禮寶箧印塔,佛是究竟圓滿最尊貴的,爲什麼還頂禮寶塔呢?因爲寶箧印經法是諸佛心印,從此心印出生一切諸佛,所以佛也頂禮寶塔。像《心經》上說:“叁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金剛經》也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另外,佛都頂禮寶箧印塔,可見此寶箧印塔的殊勝功德,是最高最上的,我們要珍惜這樣的法啊,一定要好好修持,千萬不要空過!
“右繞叁匝”佛不僅頂禮此塔,還繞塔叁圈,可見佛對此塔的恭敬。佛這是以身說法,來告訴我們此塔的殊勝功德,我們要信受啊。“脫身上衣,用覆其上”佛把自己的衣服蓋在塔上,這是表塔與佛身是無二無別的,我們見塔就等于見佛;供養塔就等于供養佛,尤其是寶箧印塔,代表的是一切諸佛。
“泫然垂淚,涕血交流,泣已微笑。”佛流淚時,是淚血交流,顯現的是極難過的樣子。我們要問,佛是斷除一切煩惱的,爲什麼還流淚、微笑呢?要知道,佛的流淚與我們一般凡夫的流淚不一樣!我們傷心難過才流淚,我們是被煩惱所牽;而佛沒有任何的煩惱,只是現一個樣子而已。就像鏡子裏面的人一樣,我們哭他也哭,我們笑他也笑,樣子一樣,但我們有心,鏡子裏面的人無心,只是樣子而已!佛也是這樣的。佛爲什麼要現這個相呢?後面的經文,佛把原因告訴我們了:“我若滅度,後世末法逼迫之時,若有衆生習行非法,應墮地獄,不信叁寶,不植善根,爲是因緣,佛法當隱,然猶是塔堅固不滅,一切如來神力所持。無智衆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寶,不知采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淚,彼諸如來,亦皆流淚。”佛這是在爲我們一切衆生難過啊!像當年佛在世時,魔王波旬看到佛度了很多人,心裏很難過,他也來見佛,請佛趕快入涅槃,佛也答應了。魔王告訴佛:“等你滅度之後,我要破壞你的佛法。”佛笑笑說:“佛法是真理,真理決定不能破壞。”魔王說:“到末法時期,我派我的魔子魔孫出家,都披上袈裟,做你的佛門弟子,來破壞佛法。”佛一句話不說,也流淚了,這是佛悲憫我們一切衆生的苦啊!“泣已微笑”,佛又微笑了,因爲佛今天終于機緣成熟,可以宣說此寶箧印大法了,此法能普遍利益一切衆生,經文當中都說的很清楚,佛是在爲我們衆生而微笑!佛對我們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啊!
“十方諸佛,皆同觀視,亦皆…
《《寶箧印陀羅尼經》講記(明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