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P23

  ..续本文上一页虑生活,不惧怕死亡,不怨人毁谤。进入初地的菩萨,等於生到诸佛如来的家中去了。助人为本,以布施为乐,能绍隆佛种,能弘法度生,因为分证了佛陀的法身,相应了菩提,欢喜踊跃,所以叫欢喜地。

  二、离垢地∶二地的菩萨,自己修行十善,也劝人勤修十善,不再误犯微细的戒律,远离垢染,获得三业清净,能够广行慈悲,饶益有情,所以叫离垢地。

  三、发光地∶三地的菩萨,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动心,精修定学,得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定,不再为贪嗔愚痴暗蔽,圣格升华,像光明一样,驱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发光地。

  四、焰慧地∶四地的菩萨,精进修习三十七道品,除了我执、法执,见解上没有愚痴,思想上也无谬误,不生爱染,不起嗔怒,智慧的光像火焰一样炽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焰慧地。

  五、难胜地∶五地的菩萨,不但修满了禅定,而且更证悟真实的谛理,离诸戏论,证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是极难到达的阶位,所以叫做难胜地。

  六、现前地∶六地的菩萨,圆满了般若智慧,经常安住在灭尽定中,不起有漏心识分别,照见缘起性空,彻悟诸法自性,可说真实的佛法已现前,所以称现前地。

  七、远行地∶七地的菩萨,安住在灭尽定中,出定入定,随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诸佛法,度众生而有无限方便,远大的目标,即将到达,所以叫做远行地。

  八、不动地∶八地的菩萨,功德任运增进,愿恼不再现行,不为名利所动和境风所诱,只有大愿度生,所以叫做不动地。

  九、善慧地∶九地的菩萨,无相无功用行,自证的固然无功用行,为他说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净法力,守护佛法宝藏,以纯善的智慧开示众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十、法云地∶十地的菩萨,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谓补处菩萨,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云朵,严密护身,可以发为电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诸魔外,终成佛道。

  再往上就是等觉菩萨,然后就是成佛了。

  又《楞严经》上说:【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上面是对于十地菩萨的介绍,至于菩萨到底是什么样的境界,我们凡夫是不能测度的,更不能以凡夫的情见来宣说菩萨的境界,那样只是盲人摸象而已!印光大师讲:【悟者,了了分明。如开门见山,拨云见月。又如明眼之人,亲见归路;亦如久贫之士,忽开宝藏。证者,如就路还家,息步安坐。亦如持此藏宝,随意受用。悟则大心凡夫,能与佛同。证则初地不知二地举足下足之处。】

  我们把教理供养给大家,以供参考学习。不过在末法时期,不用说是证十地菩萨果位,即使是证小乘的阿罗汉,乃至初果须陀洹也几乎很少,前面我们提到的智者大师、藕益大师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尚且以凡夫自居,更何况是我们呢?现在一般人不学教理,修行得到一点轻安与感应,就以为自己证果了,是菩萨了,甚至祖师大德都不放在眼里,真是愚痴狂妄。甚至有些人入魔而不自知,以为说自己是菩萨都太小了,还讲自己是佛,真是大妄语,狂妄至极,若不努力改过忏悔,命终必堕阿鼻地狱,无量劫也不能得出。

  讲到初地,想起了龙树菩萨。我们所读的《华严经》《楞严经》等许多经典,都是龙树菩萨从龙宫请出来的。他老人家在佛教史上,对于佛法的弘扬与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有“释尊第二”之称,在中国被尊为八宗共祖。《楞伽经》中有佛对龙树菩萨的授记:“于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像龙树菩萨那样的成就,所证得的是欢喜地初地菩萨,我们要学习教理啊,千万不要走错路!

  与会的大众听佛说法,有很多证得了十地菩萨,可见此法的威德!确实佛住世时,有很多证果的,很多经典都可以看到,但末法时期很难,因为我们的根机太陋劣了,虽然我们也听到这部经典,但“时众机异,利益亦别”,我们从自身断烦恼的角度来说,确实还是凡夫;但只要努力的读经持咒,就可以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就可以与菩萨看齐,这个我们要有信心啊!

  【或有满足六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六波罗蜜”就是“六度”,“满足六波罗蜜”,就是六度圆满,就是究竟圆满的成佛。看到这里,我们太惊讶了,与会的大众居然有成佛的!可见此法与华严、法华是一样的,都是讲成佛的法,都是一乘了义的经典!此经更是圆顿之教,不用通途的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越三祇于一念”,快速成佛!由此可知,此经确实能满一切愿,我们能够值遇此经,必定是无量劫广修福慧的结果,要珍重啊!

  我们今天虽然听到此经,但烦恼没有断,没有成佛,可是我们若能如法修持,在修持时也是“满足六波罗蜜”!像藕益大师在讲念佛时说:“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确实,真能念佛,就具足了菩萨的六度。我们真能如藕益大师说的那样,真能诵经、持咒,那也是具足六度的,而且全摄诸佛圆满的功德,为自己的功德,岂不是于修持时“满足六波罗蜜”吗?

  再看下面【其婆罗门远尘离垢,得五神通。】这是讲无垢妙光得到的利益!“远尘离垢”前面已经讲过了,就是远离了尘垢,“尘垢”是烦恼的总名,一般主要是指小乘初果断除见惑而言。下面“得五神通”就是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若得“漏尽通”就最少也是阿罗汉的水平了。由此可知,无垢妙光从断烦恼的程度来说,还没有证阿罗汉果。至于是什么果位,最少是初果以上,阿罗汉果以下。当然,这只是从断烦恼的角度来说的,若从无垢妙光的发心,他是大乘菩萨的种姓;若说所的利益,也不仅是这些,由于他的祈请,才有佛讲此法,我们才能修行此法,婆罗门所得的利益更是广大无边,前面也引用《无量寿经》讲过这个道理了。

  说道【神通】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现在很多人迷信神通,希求感应,甚至误入歧途,不知道如法的修持正法,所以要讲讲关于神通的问题。

  什么叫神通呢?“妙用难测为神,自在无碍为通”。我们任何一个众生,自性当中都有和佛一样的神通。因为我们有有种种的妄想执着,所以虽有神用而不通。真正的神通是【道通】,就是要好好的修行,把自己的烦恼习气都去掉,那么自性的神通就开显出来了。《大日经》说:“菩萨住此,勤除五盖,不久即五通齐发。”修行是“但得本,莫愁末”,神通只是枝末。若能如理如法修行,明心见性以后,然后好好的保任,去除自己的习气,那时不求神通,神通自得,那个神通是自性的真神通。像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都是有神通的,但很少显露,只是在利益众生的情况下,才略微显一点。他们从不卖弄神通,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神通,是去除习气以后才有的,若是卖弄神通、炫耀神通,求别人的恭敬供养,那还是烦恼习气啊,那个神通都是假的。

  【报通】就是前世修行,今世得到的报偿,有神通。像元音老人为我们讲的明朝的破山祖师,他在宁波天童寺跟密云圆悟禅师学法参禅。他没有开悟,但能出“意生身”,所以经常在定中出去玩,有一次偷乡人的鸭子玩,被发现追赶到寺院。但乡里人找遍了寺院都没有找到他。后来圆悟禅师带他到禅堂去找,一下子找到了破山禅师,把鸭子从袖子里拿出来。圆悟禅师指着破山说:“神通是有啊,佛法未梦见在,赶出山门!”破山原以为自己已经成道了,原来佛法还未梦见在,就祈求方丈:“请和尚慈悲,为弟子开示。”圆悟说:“你破坏清规,庙不能住了,出去参“父母未生你之前是什么样子”。”后来破山祖师经过修行开悟后,成为了一代大德。像这样的神通就是前世修行所得报通,与开悟是两回事,当然也不是真正的“道通”。

  【术通】就是*念咒、画符等起用的神通。元音老人提到:【海灯法师在学佛前,是和他舅舅一起练武的,他舅舅是四川青城山的剑客。有一天,海灯法师在四川边境看见两个小喇嘛抽鸦片,就对他们说:“哎!你们还是和尚呢,怎么抽鸦片,不学好!”一个小喇嘛说:“你别看不起我们。别看你有刀,有剑,我们念一个咒,你这刀剑就砍不破我们的手臂。”海灯法师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小喇嘛说:“你不相信?等我抽完,让你试试。”这个小喇嘛“呼呼呼”地把鸦片抽完,精神足了,嘴里嘟嘟嘟念个咒,然后把袖子卷起来让海灯法师砍。海灯法师开始不敢砍,只是用刀背轻轻一踫,“啪”刀被弹起来了。他又用了一点力,刀又被弹起来了。海灯法师想:咦?还管点用!小喇嘛说:“嗨,你用刀刃使劲砍,我这个法很灵的。”这次海灯法师用刀刃轻轻的一踫,“啪”刀又弹起来了。小喇嘛说:“你用劲砍,没关系。”海灯法师这回用力一砍,“啪”刀又被弹起来了。这下海灯法师信服了,开始发心学佛法。海灯法师讲他学佛的因缘就是这么来的。】还有些外道,画符,念咒给人治病等都属于…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