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完全*自力的修行!怎么办呢?只有依*念佛法门得度!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修净土法门!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曾经发下四十八大愿,其中十八愿讲“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我们只要真信,切愿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就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必定来迎接我们往生净土,横出三界,往生后在极乐世界就可以很好的修行,快速圆满的成佛!因为念佛不仅是我们自己用功,还有佛愿力的加持,所以比起完全自力的修行要容易的多!印光大师曾经打过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我们的业障深重,就如同一块大石头,但只要装到船上,即可仗船力运到对岸。船,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我们只要信愿持名就登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而自力修行,不用说烦恼没有断,就是见思烦恼断的只剩一丝一毫,还是不能出离三界六道的。如同细沙很小,但还是会沉到水底的!所以我们应当仔细的思量,末法时期唯有念佛他力法门才能得度!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除念佛外,持诵佛菩萨的心咒也是他力法门!黄念祖老居士曾说:“净土宗密宗均为果教,从果起修,故称易行道”;夏莲居大德也说:“称名无异持咒”;元音老人也讲过:“密咒是佛和菩萨在禅定中将自己的心化的符号”麦彭仁波切也说过:“应将密咒受持为圣尊”,就是说密咒与佛菩萨本身是无二无别的,密咒当中有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在里面!像我们念佛都应该清楚,阿弥陀佛名号当中有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在里面,所谓名具万德。念佛名号时,就是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藕益大师说:“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持咒也是如此,比如六字大明咒“嗡吗呢叭咪哄”,它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持诵时全摄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为自己的功德!总之,持名念佛也好,持诵佛菩萨的心咒也好,都是直接从果起修的他力法门!一般我们是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等等,需要修因,才能得果。而念佛持咒是直接从佛菩萨的果地功德下手,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念佛持咒是因果同时,因为佛号密咒是佛菩萨已经成就的果实,我们念就是了。黄念祖老居士有很好的比喻:“譬如苹果已经结好了,你从这个苹果上,开始吃就是了。如果你要从开荒、撒种、育苗、施肥、除害,一直一直等树长大,种种的维护,结了苹果你再吃,那你就迟缓了。若是从果上起修呢?就是这个苹果,佛已经替你把应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果子摆在这儿,你只要吃。所以称为果教派。”我们这一部经典——《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密咒——宝箧印陀罗尼,佛在此经当中讲的很清楚:“读诵此一卷经,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现在未来一切如来分身光仪、过去诸佛全身舍利皆在宝箧印陀罗尼;是诸如来所有三身亦在其中”。由此可知,不论是这一部经典还是密咒都总摄一切诸佛的一切功德!所以我们能够读诵此经,持诵此咒,是全摄一切诸佛的功德为自己的功德!藕益大师讲:“处烦恼浊中”,我们就是处在烦恼当中啊,每天不知有多少妄想,怎么办呢?“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念佛时,佛号在我们心里头,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持诵宝箧印陀罗尼也是如此,心咒咒心打成一片,都是“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啊,所以只要我们认真的修学,一定能够得度成佛的!

  或许有些人会疑惑,我以前专念佛,现在来读此经、持咒算不算夹杂呢?如果你是专修净土的,读此经确实有些夹杂!我还是劝你不要因为听了此经而对净土的信心不坚固了!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如此,在听到一个新的法门时,总是好奇,有信心,对以前所修学的法门信心退失不少。这个法学会了,又听到其它的法好,又去学其它的了。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最初看别人读宝箧印经持咒很羡慕,学会以后啊,觉得也没什么稀奇,反正我也会了,但没有好好的修啊,又看到别人学其它的经,觉得好奇,又去学其它的了。几年下来,会了不少,但没有一个修相应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不好的!黄念祖老居士曾经谈过这个问题:“目前修行人忙忙乱乱,劳而无成,都是缺少信心,对自己现修之法信不及。于是东求西问,无有了期。这样下去,请待驴年。其实,一句佛号、一句咒、一个种字、一个手印,莫不皆是圆圆果海。信得及,当下便用;信不及,徒然忙乱,到头来仍是入牛胎马腹。所贵是信心坚固,知见圆融。信不及,一切都成戏论!”

  所以我总劝别人如果专修净土的,一定要信心坚固!其实一句佛号也含有宝箧印陀罗尼所有的功德,宝箧印也含有佛号所有的功德,很多老居士还是专念佛比较好!善导大师讲:“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确实如此,专念名号很容易往生,古大德曾经做过比喻:“一颗树每天都是向西方倾倒,等树断了以后,一定是倒向西方的。”我们每天专念佛,就一条心的要往生西方,就如同树每天向西倾倒一样,就这一个缘,怎么能不往生呢?现在很多念佛人为什么往生的少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杂缘太多!今天诵《地藏经》求消业障,明天《普门品》求家庭孩子平安,后天《药师经》求健康发财,也念佛求生西方,但出离心不坚固,杂缘太多,所以念佛的多往生的少!另外要知道阿弥陀佛是以名号作为本愿的!《无量寿经》上:“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十八愿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念”古大德为我们讲的很清楚,就是十声佛号。善导大师解释十八愿就提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把“十念”直接解释为十声佛号。所以净土三经当中《佛说阿弥陀经》讲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佛说无量寿经》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观无量寿佛经》到最后归宗结顶“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义趣完全一样!所以我们专念名号,自自然然的就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随顺佛愿,随顺佛语,怎能不往生呢?一定往生的!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持诵宝箧印陀罗尼只要回向净土,并不妨碍往生!我们不能认为只有专念佛号才能往生,修其它的都不能往生,这样的知见是错误的!我们看到,现在确实很多念佛的人,学的也不怎么样,在赞叹念佛的同时又诽谤了其它的法门,好像别人跟他不一样都是错误的!你专修很好,但每个人的法缘根机并不一样,否则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讲那么多法门呢?更何况阿弥陀佛有摄生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都是摄受不同根机的众生,若一愿能摄尽何必发三愿呢?在无量寿经当中也提到:“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其实此经当中,处处指归西方极乐净土——“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烊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盖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况有众人,或见塔形,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

  为什么佛在此经当中总是提到西方极乐世界呢?不仅如此,其它大乘经典也多指归净土,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最有名的是《华严经》,《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明一生成佛之法,末后是普贤菩萨是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才圆满!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尚且求生净土,更何况是我们呢?所以我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持诵宝箧印陀罗尼,到最后都要念佛把它回向极乐世界,也回向一切众生同生净土!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需回向往生西方!”我们修行心中要有目标方向,才不至于头头不清,帐帐不了!有很多人听说这部经好就诵这部经;听说那部经好,就诵那部经。到最后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诵经了。这就好比走路一样,首先你要知道到哪里去,有方向目的地。然后再走。否则在街上转来转去干什么呢?在《佛说阿弥陀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十方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往生西方,此经也多次提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确实成佛快速啊!一般从初发心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是“无央数”劫。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劫才是一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太长了,简直是天文数字!而到了极乐世界,我们看四十八愿很清楚,到了那里有佛愿加持,神通受用几乎和佛差不多。阿弥陀佛成佛才十劫,但“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菩萨”。所以文殊菩萨:“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普贤菩萨:“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文殊普贤这样的大菩萨都求生,所以我们修学此法也一定是导归净土的!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二讲

  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在上次我们提到,末法时期的众生业障深重,自力修行的通途法门很难成就,所以需要他力的加持修行!念佛持咒都是他力救度的法门,最契当前众生的根机!尤其我们这一部经典,宝箧印陀罗尼,…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