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切诸佛果地的功德都在里面,读经持咒是就全摄一切诸佛所有的功德为自己的功德,殊胜无比不可思议!同时要知道,修学此经要导归净土!
在密宗当中有些法是不能够随便修学的,否则犯盗法罪。就像戒律一样,比如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你没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而偷看戒本,是不如法的,是盗法罪!但这一部《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是已经普传的一部大法,人人都可以修学,所以大家放心努力的修持就好!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修学此经,发心一定要正确!不是说学会以后去不会的人面前炫耀,你们看我都会了,你们不如我吧;我学会后给别人超度,让别人恭敬供养我,确实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人。这样的发心实在是颠倒愚痴!其实任何经咒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你能不能修相应得看你的发心和功夫,你得是法器才行!这就如同清净的甘露,需要用干净的瓶子来装一样,若用带有毒药的瓶来装就污染了甘露。
修学此经还有任何的大乘经典法门都是如此,决定不能发求名闻利养之心、不能发愚痴颠倒之心,这样的存心是不正确的!要发出离心、菩提心!我今天修学此经的目的是要脱离六道轮回的,是要成佛救度一切众生的,发利益一切众生的大乘菩提心,然后读诵此经、修持此法,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同生西方,共成佛道,则功德不可思议!不要刻意去求世间的福报,如果只是一味的求世间福报,没有出离心,那么你修所有的大乘佛法都不能成就,最多只是得世间福,为将来的解脱种一个因而已!我们一定要清楚明了!若不求世间福报,只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行,则世间福不求自得,并且比刻意求世间福得的还要殊胜。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的读诵此经,你的发心广大,所以福报自然广大,所谓量大福大。而且将来必定能解脱轮回的生死,快速成就佛道!所以发心的不同,功德利益自然有很大的差别,发心的利益得失我们一定要清楚!
对于这一部经,我们是用天台宗的方法来讲解学习!天台宗讲经之前先讲五重玄义: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五重玄义是在正式讲经文之前,先讲一部经的大意,然后再讲经文就更容易明了了。所谓一领提全衣顺,一纲举百目张。
首先是释名,解释这部经典的名字!
想要理解经文,先要了解经题。古德讲:“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义”。有智慧的人看到经典的题目,就知道经典的内容了。因为经题贯于经文之前,就含摄的经文义理在里面,可见经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日本很多地方都刻有经题,如“妙法莲华经”等。有些古大德在临终时就念经题。如明朝的幽溪大师,他老人家给阿弥陀经做过一个注解叫《圆中钞》,与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被印光大师赞叹为:“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大师的成就非常高,讲经时很多人都听到天乐盈空,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感应。他老人家临终时以指向空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并自唱经题而化!当然我们是学不来的,临终还是老实念佛稳当!
我们这部经典密咒,有很多人开始不会,就方便念“南无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塔梭哈”,也得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感应,在“普度实录”这本感应集上我们看到有很多,都是真实的例子!由此可知经题的重要!
经题有七种立题,单三:人、法、喻;复三:人法、人喻、法喻;具足一:人法喻。
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没有法、喻;
单法立题,如《涅槃经》,涅槃是法,没有人、喻;
单喻立题,如《梵网经》,梵网是比喻,没有人、法;
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没有比喻;
人喻立题,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比喻,没有法;
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没有人;
具足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人、法、喻统统具足,所以称为具足立题!
我们这一部《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的经题,是具足立题!
“一切如来”是究竟圆满果地之“人”,
“心秘密全身舍利”“陀罗尼”是所要说之“法”,
“宝箧印”是对于所说之法的比“喻”;具足人、法、喻,所以是具足立题!
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是此经的“别题”!所谓别题,就是有别于其它经典的名字!只有这一部经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不同于其它经典的名字!
“经”是通题,凡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称为“经”,通于诸经!
七种立题,别题通题讲完后,下面我们来正式讲解经题!先看“一切如来心”!“一切”从时间上讲,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从空间上讲,就是尽虚空徧法界。时间空间统统包括在内所以称为“一切”!
“如来”是诸佛十号之一!简单来讲就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如”是真如自性,绝对真理,“如来”,就是彻证真如,来到世上以说法等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究竟圆满的圣者!还可以解释为后佛“如“先佛之再“来”,因为佛佛道同,我们成佛以后,智慧功德与过去诸佛是无二无别的,所以称“如来”!在《普贤行愿品》里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佛”主要是从相上来说,“如来”主要是从性上来讲。这些都是基本的佛学知识,我们知道就好!
“心”有肉团心,缘影心,妙明真心!这里的“心”是指的妙明真心!肉团心,是指我们的心脏,它和我们的身体一样,是无常的,将来一定会坏灭的,所以不是真心!
缘影心,是第六识能攀缘的心。此心只是缘色、声、香、味、触五尘所生的影像!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或者风景,听到歌声,吃美味的食物等等,在脑海当中就会有它的影像,所以称为缘影心。这个心是前念灭后念生,念念生灭无常的,所以也不是真心!我们引用《楞严经》来证明真心不是缘影心!在《楞严经》上,阿难尊者示现受摩登伽女之难,文殊菩萨持咒前往救护,阿难尊者回来以后很震动,哀请佛开示!在《楞严经》上有七处征心的经文,阿难执心在内、外、中间等等,都被佛破斥!佛又问:“以何为心?”阿难言:“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阿难认为这个能推想寻思的心,即是自心。佛当时就呵斥阿难说:“咄!阿难,此非汝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佛指示阿难,你所谓的自心,只是外界五尘所引起的妄想,它迷惑你的真性。你和一切众生从无量劫到今天,都还认为它是真心,这叫认贼为子。因为这样,所以失掉本有的常住真心,而冤枉的受轮回之苦!我们大家都是如此啊,总认为这个思想是我们的心,但仔细观察,它是念念无常生灭的,所以不是真心!
妙明真心,即是指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它有很多名称,真如、自性、如来藏、一真法界等等,其实都是一回事,名称不同而已!这个妙明真心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我们不比佛少一点!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是我们不认识它而已,我们总是攀缘外尘,眼见色,耳闻声,生种种的妄想分别执着,迷失了,而不能证得!《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种种的修行法门,都是要我们去掉妄想分别执著,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而已!一切法门到最后一定要明心见性,才能成佛!所谓见道,修道,证道。见道,就是明心见性,在禅宗叫大彻大悟;在净土称理一心;在密宗大圆满叫“且却”(立断),黄念祖老居士讲:“行人若与且却相应,则同于禅宗之顿悟”。修法不同,最后境界完全一样。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在这里有必要讲一下,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它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往生不一定需要明心见性!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讲:“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讲的很清楚“若众生心”,就是说念佛可以从我们的思想意识下手,把妄想都换成佛号就可以成功,所以很方便!藕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凭信愿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深浅。”若信愿坚固,老实念佛,一定能够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至于品位的高下,那就要看我们念佛的功夫了,能念到理一心,那你的品位很高嘛!说实话,能的理一心的几乎没有,事一心的也几乎没有。因为若以藕益大师所判,理一心,是破一品无明,相当于法身大士;事一心,得要断见思烦恼,相当于阿罗汉的水平。在末法时期,有几人能做到呢?所以,我们平时读的《佛说阿弥陀经》上面说“一心不乱”既不是指的事一心不乱,也不是指的理一心不乱。唐玄奘大师翻译的弥陀经叫《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就讲“系念不乱”。由此可知,“一心”是“系念”的意思,把我们的心系念在佛号上就能成功,《无量寿经》上也说:“一向专念”,这是净土法门的容易方便之处!但我们要清楚,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往生后开悟就很容易了,还是要明心见性才能成佛的!
“一切如来心”是说此经还有经中密咒,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的心,也是我们一切众生的妙明真心,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由此可知,此经全显如来藏性,是佛圆满的流露,是称性极谈的圆教!“一切如来心”,一切诸佛如来是什么心呢?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讲:“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一切诸佛如来的心都是大慈大悲的。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能够给予众生快乐;悲,能够拔出众生的痛苦!所以“一切如来心”就是一切诸佛如来大慈大悲的心。佛为了能够拔出我们一…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