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切众生的痛苦,为了赐予我们世间短暂的安乐和出世间究竟成佛的安乐,所以宣讲此经!
“秘密”,也是指我们的佛性,因为我们不认识它,所以称秘密。对于诸佛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像六祖惠能大师指点惠明开悟以后,惠明问:“还更有密意否?”惠能大师讲:“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这里的“密在汝边”,就是指我们的佛性,不认识才是秘密,认识就没有秘密!
另外,“秘密”是指此经完全是佛果地境界,没有法子让众生都明白,以此称秘密!像佛说《华严经》的时候,诸大阿罗汉都如聋如盲,阿罗汉看到佛在道场中讲法,但和瞎子聋子一样,不能领会,从这个意义说“秘密”!此经既然如此之深,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要深信不疑,即是以佛知见为自己的知见;老实读经持咒,即是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这就像净土法门一样“唯佛与佛能究竟”,我们是凡夫,不能看见十万亿佛国土外的极乐净土。但我们只要深信净土经典所说,即是以佛知见为自己的知见;我们不能完全了知净土,但只要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就能得到净土法门的利益!此经也是如此啊!
“全身舍利”,“全身”是指一切诸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佛有三身,法身,也是我们一切众生的真如自性,上面也提到“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修行首先要打开我们的本来面目,见到法身,然后从悟起修,圆成佛道!
什么是报身呢?善导大师讲:“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简单说,即是果报之身。比如我们持五戒为因,得人身为果;修十善为因,得天身为果。而佛无量劫来,他的修行不仅仅是五戒十善,而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六度万行都圆满了,所以成就庄严圆满的报身!元音老人讲法时也提到,《华严经》上说的很清楚,善财童子看见弥勒菩萨的报身时感叹多么庄严,多么美好!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讲:“你根本智是得到了,后得智还没有得到,报身还没有圆满。而我是因为度众生的缘故,才福德圆满,感召弥勒阁,感召这个光明报身”。报身分为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是功德巍巍所感得的大身;他受用报身是吸引菩萨向上用功修行的,大小比一定,小菩萨现小报身,大菩萨现大报身。菩萨看到这光明美满的报身,会激发勇猛精进心,更加努力用功,以希望早日也证得这美好的报身。以前,释迦牟尼佛看见另外一尊佛,如光明三昧教火光三昧,身相非常庄严,非常欢喜羡慕,于是精进用功,于是提前七劫成就。
应化身,是应众生机缘而显现的。比如释迦牟尼佛确实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老人家是应身佛。还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从法身流出报化身,实际上是一体的!像《普门品》上也有:“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佛的化身是无量无边的,不仅能化有情众生,也能化无情众生,比如山河大地树木等,都可以化现!
“舍利”是梵语,翻成中文为身骨、灵骨,是修行人戒定慧力熏修而成!现在有些人说,由于出家人长期素食,所以时间久了就能形成舍利子。世界上素食者很多,为什么没有舍利子呢?佛门弟子很多,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烧舍利子的!一定要有一定的修行功夫才可以!真正的舍利是非常坚固的,现在也听说有人走了以后烧出舍利子,其实也不一定是,它不一定坚固!舍利子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我们看赵荣芳老居士往生火化的光盘,他老人家的遗骨就烧成了佛像啊,这都是真实不虚的。老居士生前念佛非常精进,所以有这样不可思议的瑞象!舍利,不仅是死了以后烧出来才有,近代也有很多大德讲法传法时感得天降舍利!
印光大师也讲过舍利:“言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者。又雪岩钦禅师剃头,其发变成一串舍利。又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者。又有人刻龙舒净土文板,板中出舍利者。又有绣佛绣经,针下得舍利者。又有死后烧之,舍利无数,门人皆得。有一远游未归,及归致祭像前,感慨悲痛,遂于像前得舍利者。长庆闲禅师焚化之日,天大起风,烟飞三四十里。烟所到处,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余。当知舍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臆是精气神之所炼耳。以丹家见佛法中名相,不究本而著迹。故以己丹家之事,妄为附会耳。得菩提道则成佛。未闻炼精气神,先为舍利子,后为菩提珠而成佛也。丹家保固色身,谓其保之及极,则可成佛。此其一证。明眼人见之,不值一笑。丹家所谓性,所谓命,皆在色身神识上作活计。反谓佛教止知修性,不知修命。不知彼之所从事者,皆系佛教之所破除者。观四念处,自可了知。”
舍利有三种:全身舍利,有些大德修持的非常好,命终后肉身不坏,就是所谓的“肉身菩萨”如六祖惠能大师、安徽九华山肉身殿的金地藏和尚;碎身舍利: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舍利子。如释迦牟尼佛荼毗后之舍利。黄念祖老居士讲过,只有佛的才能称为“舍利”,佛以下的称为“坚固子”,但我们现在都习惯了,都称为舍利子。法身舍利,就是指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包括祖师大德留给我们的智慧著作。
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留给我们后人很多佛舍利,对佛舍利恭敬礼拜能灭无量罪业,增无量的福慧;将来必定能够解脱成佛!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云:“善男子等。假使世间若有愚童有情愚夫有情。愚惑有情老耄妇女愚痴僧尼。如是有情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及与舍利所置之物。带于身上不论昼夜。若净若不净。若触若不触。不离其身常可带之。所获功德无有所计比量。若顶上若颈上。若心前若背后。若两胁若腰闲带设利者。譬如世间犀牛之角。若人带之离水六尺。带舍利者亦复如是。离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善根渐生恶障渐离。善人自遇恶人自去。所作事业皆同佛行。同释迦牟尼如来故。其身即是世间应化故。即是清净法身大毘卢遮那佛。其人必入大涅槃位。于现身中证得无相法身大精进峰。是故当知十二大天金刚天等。一切灵祇常当守护。寿命延长见百秋已。命终决定上生都史多天宫闻法爱乐。更随志愿亦得往生十方净土。见佛闻法证不退地。”
这是佛的慈悲,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殊胜善巧方便!现在所有国家都把佛舍利视为无上珍宝!我们很欢喜赞叹!但是我们个人很难能有佛的舍利。今天我们值遇此经,就相当于值遇了一切诸佛的全身舍利,这样的福报必定是我们无量劫来广修福慧的结果啊!所以我们要珍惜,要好好努力的修持!
“宝箧印”是比喻。箧,是箱子一类的东西。“宝箧”是表此经咒把一切诸佛所有的功德都收摄在里面了!“印”是说,我们在诵经持咒之时,一切诸佛的功德都印在我们心里,全摄诸佛功德为自功德!这就像印章一样,印出来的字与印章的字是一样的!实际上我们诵经持咒是,要字字清楚了了分明,用经咒把我们闻性唤醒。这了了分明的是什么呢?说它是经咒也可以,说它是心也可以,咒心心咒打成一片,这就是“印”的意思,我们要清楚明了!
“陀罗尼”,陀罗尼的意义很深,现在一般指长咒而言!翻成中文是“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密教之意,谓真言一一字能摄持一切教文诸法而不失,是为“法持”,又名文持。真言一义能摄持无量义理而不失,是为“义持”。真言具除灾招福等诸功德,故名“咒持”。真言能令行者证得菩提智,认知诸法实相,故名“忍持”。黄念祖老居士在《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当中也有解释:“陀罗尼”翻为总持、能持、能遮。能持就是他能够维持、保持住种种的善法,不让它散失。好象一个完整的碗,倒进了茶水,把茶保持住。碗要是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了。所以陀罗尼的意思,一个是能持善法,另一个是能遮恶法,就是消除抵制不好的东西,要是动了恶念,想要做坏事,陀罗尼有遮止的力量,能够使你做不成。所以得了陀罗尼,你的功德能够继续,保持不失;反之,要想做坏的事情,能防止你不去做,这就是陀罗尼的殊胜的地方。《大智度论》讲,你入了正定来修行,久了之后成陀罗尼。这些三昧更加上诸法实相的智慧,一起生出陀罗尼。三昧加上诸法实相智慧就出生陀罗尼,所以陀罗尼比三昧殊胜。三昧是心相应法,陀罗尼是心不相应法。什么叫相应法呢?就是你必须是一心专注,比如入定,你要摄心入了某一个禅定,这时才能出现三昧中的境界。“三昧”就是相应法。陀罗尼不是这样,你在生气,骂人,心里在烦恼,可是这个陀罗尼中所有的功德依然存在,你不失。所以一证到陀罗尼这事就好办了。还有,“三昧”你今生得到了,往往来生就没有了。陀罗尼就不是这样,你今生一得,多少生永得。所以陀罗尼两个特点:㈠虽在烦恼之中,陀罗尼的功德不失。㈡陀罗尼一得永得,多生不失。
“经”梵语是“修多罗”,翻成中文叫“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佛所说一切经典,都是从真如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所以称上契诸佛之理;经典是佛应众生不同的根机来宣说的,所以称下契众生之机。
“经”者,径也,径就是道路,经典所说的道理就是由凡夫到佛果的路!
“经”是法本,法的根本,将返本还原的方法,明显的指示出来!
“经”有涌泉之意,一部经典它的义理是非常深的,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所以一部经从初发心到成佛,对它的理解都有深浅的不同!像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一个“妙”字就讲了九十天!我们平时读的《佛说阿弥陀经》,我们看很简单,就是讲极乐世界的庄严,但看祖师大德的注解以后,才知道字字句句都…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