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寶箧印陀羅尼經》講記(明安法師)▪P5

  ..續本文上一頁切衆生的痛苦,爲了賜予我們世間短暫的安樂和出世間究竟成佛的安樂,所以宣講此經!

  “秘密”,也是指我們的佛性,因爲我們不認識它,所以稱秘密。對于諸佛是沒有秘密可言的!像六祖惠能大師指點惠明開悟以後,惠明問:“還更有密意否?”惠能大師講:“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這裏的“密在汝邊”,就是指我們的佛性,不認識才是秘密,認識就沒有秘密!

  另外,“秘密”是指此經完全是佛果地境界,沒有法子讓衆生都明白,以此稱秘密!像佛說《華嚴經》的時候,諸大阿羅漢都如聾如盲,阿羅漢看到佛在道場中講法,但和瞎子聾子一樣,不能領會,從這個意義說“秘密”!此經既然如此之深,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只要深信不疑,即是以佛知見爲自己的知見;老實讀經持咒,即是全攝佛功德爲自功德!這就像淨土法門一樣“唯佛與佛能究竟”,我們是凡夫,不能看見十萬億佛國土外的極樂淨土。但我們只要深信淨土經典所說,即是以佛知見爲自己的知見;我們不能完全了知淨土,但只要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就能得到淨土法門的利益!此經也是如此啊!

  “全身舍利”,“全身”是指一切諸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佛有叁身,法身,也是我們一切衆生的真如自性,上面也提到“十方叁世佛,同共一法身”。修行首先要打開我們的本來面目,見到法身,然後從悟起修,圓成佛道!

  什麼是報身呢?善導大師講:“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爲報。”簡單說,即是果報之身。比如我們持五戒爲因,得人身爲果;修十善爲因,得天身爲果。而佛無量劫來,他的修行不僅僅是五戒十善,而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六度萬行都圓滿了,所以成就莊嚴圓滿的報身!元音老人講法時也提到,《華嚴經》上說的很清楚,善財童子看見彌勒菩薩的報身時感歎多麼莊嚴,多麼美好!彌勒菩薩對善財童子講:“你根本智是得到了,後得智還沒有得到,報身還沒有圓滿。而我是因爲度衆生的緣故,才福德圓滿,感召彌勒閣,感召這個光明報身”。報身分爲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是功德巍巍所感得的大身;他受用報身是吸引菩薩向上用功修行的,大小比一定,小菩薩現小報身,大菩薩現大報身。菩薩看到這光明美滿的報身,會激發勇猛精進心,更加努力用功,以希望早日也證得這美好的報身。以前,釋迦牟尼佛看見另外一尊佛,如光明叁昧教火光叁昧,身相非常莊嚴,非常歡喜羨慕,于是精進用功,于是提前七劫成就。

  應化身,是應衆生機緣而顯現的。比如釋迦牟尼佛確實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老人家是應身佛。還有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從法身流出報化身,實際上是一體的!像《普門品》上也有:“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爲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爲說法”。佛的化身是無量無邊的,不僅能化有情衆生,也能化無情衆生,比如山河大地樹木等,都可以化現!

  “舍利”是梵語,翻成中文爲身骨、靈骨,是修行人戒定慧力熏修而成!現在有些人說,由于出家人長期素食,所以時間久了就能形成舍利子。世界上素食者很多,爲什麼沒有舍利子呢?佛門弟子很多,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燒舍利子的!一定要有一定的修行功夫才可以!真正的舍利是非常堅固的,現在也聽說有人走了以後燒出舍利子,其實也不一定是,它不一定堅固!舍利子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我們看趙榮芳老居士往生火化的光盤,他老人家的遺骨就燒成了佛像啊,這都是真實不虛的。老居士生前念佛非常精進,所以有這樣不可思議的瑞象!舍利,不僅是死了以後燒出來才有,近代也有很多大德講法傳法時感得天降舍利!

  印光大師也講過舍利:“言舍利者,系梵語。此雲身骨,亦雲靈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煉精氣神所成。此殆心與道合,心與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燒之,其身肉骨發變爲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者。又雪岩欽禅師剃頭,其發變成一串舍利。又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者。又有人刻龍舒淨土文板,板中出舍利者。又有繡佛繡經,針下得舍利者。又有死後燒之,舍利無數,門人皆得。有一遠遊未歸,及歸致祭像前,感慨悲痛,遂于像前得舍利者。長慶閑禅師焚化之日,天大起風,煙飛叁四十裏。煙所到處,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余。當知舍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臆是精氣神之所煉耳。以丹家見佛法中名相,不究本而著迹。故以己丹家之事,妄爲附會耳。得菩提道則成佛。未聞煉精氣神,先爲舍利子,後爲菩提珠而成佛也。丹家保固色身,謂其保之及極,則可成佛。此其一證。明眼人見之,不值一笑。丹家所謂性,所謂命,皆在色身神識上作活計。反謂佛教止知修性,不知修命。不知彼之所從事者,皆系佛教之所破除者。觀四念處,自可了知。”

  舍利有叁種:全身舍利,有些大德修持的非常好,命終後肉身不壞,就是所謂的“肉身菩薩”如六祖惠能大師、安徽九華山肉身殿的金地藏和尚;碎身舍利: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舍利子。如釋迦牟尼佛荼毗後之舍利。黃念祖老居士講過,只有佛的才能稱爲“舍利”,佛以下的稱爲“堅固子”,但我們現在都習慣了,都稱爲舍利子。法身舍利,就是指叁藏十二部一切經典,包括祖師大德留給我們的智慧著作。

  釋迦牟尼佛入滅以後,留給我們後人很多佛舍利,對佛舍利恭敬禮拜能滅無量罪業,增無量的福慧;將來必定能夠解脫成佛!

  《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雲:“善男子等。假使世間若有愚童有情愚夫有情。愚惑有情老耄婦女愚癡僧尼。如是有情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及與舍利所置之物。帶于身上不論晝夜。若淨若不淨。若觸若不觸。不離其身常可帶之。所獲功德無有所計比量。若頂上若頸上。若心前若背後。若兩脅若腰閑帶設利者。譬如世間犀牛之角。若人帶之離水六尺。帶舍利者亦複如是。離一切罪業惡業惡趣不能染著。善根漸生惡障漸離。善人自遇惡人自去。所作事業皆同佛行。同釋迦牟尼如來故。其身即是世間應化故。即是清淨法身大毘盧遮那佛。其人必入大涅槃位。于現身中證得無相法身大精進峰。是故當知十二大天金剛天等。一切靈祇常當守護。壽命延長見百秋已。命終決定上生都史多天宮聞法愛樂。更隨志願亦得往生十方淨土。見佛聞法證不退地。”

  這是佛的慈悲,是度化衆生的一種殊勝善巧方便!現在所有國家都把佛舍利視爲無上珍寶!我們很歡喜贊歎!但是我們個人很難能有佛的舍利。今天我們值遇此經,就相當于值遇了一切諸佛的全身舍利,這樣的福報必定是我們無量劫來廣修福慧的結果啊!所以我們要珍惜,要好好努力的修持!

  “寶箧印”是比喻。箧,是箱子一類的東西。“寶箧”是表此經咒把一切諸佛所有的功德都收攝在裏面了!“印”是說,我們在誦經持咒之時,一切諸佛的功德都印在我們心裏,全攝諸佛功德爲自功德!這就像印章一樣,印出來的字與印章的字是一樣的!實際上我們誦經持咒是,要字字清楚了了分明,用經咒把我們聞性喚醒。這了了分明的是什麼呢?說它是經咒也可以,說它是心也可以,咒心心咒打成一片,這就是“印”的意思,我們要清楚明了!

  “陀羅尼”,陀羅尼的意義很深,現在一般指長咒而言!翻成中文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密教之意,謂真言一一字能攝持一切教文諸法而不失,是爲“法持”,又名文持。真言一義能攝持無量義理而不失,是爲“義持”。真言具除災招福等諸功德,故名“咒持”。真言能令行者證得菩提智,認知諸法實相,故名“忍持”。黃念祖老居士在《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當中也有解釋:“陀羅尼”翻爲總持、能持、能遮。能持就是他能夠維持、保持住種種的善法,不讓它散失。好象一個完整的碗,倒進了茶水,把茶保持住。碗要是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了。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善法,另一個是能遮惡法,就是消除抵製不好的東西,要是動了惡念,想要做壞事,陀羅尼有遮止的力量,能夠使你做不成。所以得了陀羅尼,你的功德能夠繼續,保持不失;反之,要想做壞的事情,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是陀羅尼的殊勝的地方。《大智度論》講,你入了正定來修行,久了之後成陀羅尼。這些叁昧更加上諸法實相的智慧,一起生出陀羅尼。叁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所以陀羅尼比叁昧殊勝。叁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法。什麼叫相應法呢?就是你必須是一心專注,比如入定,你要攝心入了某一個禅定,這時才能出現叁昧中的境界。“叁昧”就是相應法。陀羅尼不是這樣,你在生氣,罵人,心裏在煩惱,可是這個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依然存在,你不失。所以一證到陀羅尼這事就好辦了。還有,“叁昧”你今生得到了,往往來生就沒有了。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多少生永得。所以陀羅尼兩個特點:㈠雖在煩惱之中,陀羅尼的功德不失。㈡陀羅尼一得永得,多生不失。

  “經”梵語是“修多羅”,翻成中文叫“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衆生之機。佛所說一切經典,都是從真如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所以稱上契諸佛之理;經典是佛應衆生不同的根機來宣說的,所以稱下契衆生之機。

  “經”者,徑也,徑就是道路,經典所說的道理就是由凡夫到佛果的路!

  “經”是法本,法的根本,將返本還原的方法,明顯的指示出來!

  “經”有湧泉之意,一部經典它的義理是非常深的,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來,所以一部經從初發心到成佛,對它的理解都有深淺的不同!像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一個“妙”字就講了九十天!我們平時讀的《佛說阿彌陀經》,我們看很簡單,就是講極樂世界的莊嚴,但看祖師大德的注解以後,才知道字字句句都…

《《寶箧印陀羅尼經》講記(明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