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讲记 第29集▪P3

  ..续本文上一页但我也曾看见过念佛出问题的。念佛是最安全、稳当的方法,他都念到着魔;如果你在这边坐禅,你也会修到着魔。有人说:「还好,我没有修开悟,我没有着魔。」你哪里没有着魔?!你也着心魔。你内在观念不正确,不是心魔吗?不是说你精神错乱才叫着魔。你内在痛苦不堪,自己分别计较,还不是魔?!假设你今天想学方法,你就去书店买一本回去看,自己去修。你说:「我看不懂。」念佛最容易懂,你就按照这样念,喜欢什么念什么;但你只要修下去,就开始怀疑自己了,你身边的人看你也越看越奇怪。这问题出在哪里?法门没有问题,法门叫药。比如,你去中药房,看到柜子里有好几百种的药,吃药没有效,能怪药吗?怪药还是怪医生?怪医生呢!你说药没有效,这句话不对,药本身没有问题。是当归比较殊胜,还是生地比较殊胜?末法时要吃当归还是生地?这样的譬喻你是不是越听越奇怪?佛法和世间法难道不一样吗?一切法都是佛法呢!我们讲佛法和世间法,是为了应用才做一个区隔,等你懂了,它们是平等的,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就像你到山上去,你在爬山,看到有人拿个篮子,他说到山上来找草药。你问草药在哪里?他说草药得找,这种是庸医,一般都是这种人。什么叫高明的医生?药在哪里?何处不是药?满山遍野都是药。用医药譬喻学佛,你就很容易懂,因为佛是大医王,佛法就是药,你们今天学法就是学药而已。药就是治病的,药有什么罪过?!药也没有什么谁高谁低,药就是药,看你怎么样用。但是你要会用药,不要学人家用砒霜;砒霜也可以治病,但那是高明的医生才会用。禅宗有的法门专门用砒霜,你来,他就踢你出去,现在用这一招可不行,会被人告。纵使你会,对方没有那个程度,你也不能用这种药呢!我这种譬喻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你观念不正确,你不赶快建立正确的观念,还一直在外面绕,说你在修行;你要绕到什么时候?

  

  如何培养自己的正见?你还是要深入经藏嘛!否则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正见〕?!无论你学哪一门哪一派哪一宗,不可以离开经典,有了经典,你才有机会明白什么是正见;你多看经典,就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正见了。六祖大师讲,你不要执着外面那些形象,但是对于懂的人,他可以展现这些形象。你是个开悟见性的人,你依旧可以念佛。像藕益大师,二十几岁就开悟了,他是开悟之后才念佛的。六祖的弟子法达,诵《法华经》三千部不开悟,六祖跟他讲了之后,他开悟了,问:「是不是我从今之后就不用诵《法华经》了?」就被六祖责备:「《法华经》有碍到你吗?你开悟之后还是继续诵《法华经》。」当你还没有悟,你诵《法华经》,叫外修,开悟了诵《法华经》就叫内修。你读了《坛经》也要切记,你要圆满,你要中道。你知道很多人都是外修,你回去就破斥别人,这个也是不对的。你如果破斥别人,你要有把握把他导正回来,否则你破他,反而障碍别人,对你不好,对他也不好。为什么?你说法不当,反而有无量无边的罪过。你要注意,你有把握讲到哪里,你就讲到哪里,不要看到别人的错就指正别人,那反而是你错,错在自不量力。

  

  六祖大师说只要你的心时时刻刻生起正见,这样的人才有能力在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任何时间、空间,二六时中,都如法修行,否则,以形相来修法门的人,一定没有办法修二十四小时。曾经有人跟我争过,说他确实二十四小时都念阿弥陀佛。我说:「你歇一下有什么要紧?」他说:「歇了就断掉了。」「断掉了又怎么样?!」你想想看,假设你是那样的人,你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很精进,我看你能坚持多久?一天,两天,三天。你去参加佛七,有没有精进?有。精进几天?七天。为什么七天都精进?「因为别人在看我」。好听叫精进,七天回来你看看,你是很柔软的还是硬梆梆的?就是七天参加阿弥陀佛战斗营,回来全身都痛,精进七天回来,休息四天。对于心拥有正见的人,我作个很简单的譬喻,有个孩子很孝顺,他无论走到哪个地方去,都会思念父母,因为他就是很孝顺;有一个人,他很大方,他也愿意布施,所以无论他到哪里去,任何时空,他都是这样的人。你是哪种人?你是自私的人,去到哪里还不都是自私?!你说:「我虽然自私,不过我有念佛呢!」你还是个执着的人,你说:「我虽然是个执着的人,但我每天还是有打坐四个小时呢!」你不可以讲:「我虽然有贪嗔痴,但我是出家人呢!」你可不可以勇敢地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走到哪里就是个什么样的人。六祖就是在讲这个问题嘛!有正见的人,他走到哪里就是拥有正见的,他的生活就是修行,他的修行就叫正行,他不用起他在修行的概念,他不用说他在走路叫修行,他本来就是一种行为、行动,人本来就会活动嘛!他看起来多么自然,他本来就是这样行嘛!这样的行才是真正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的行才是最自然的。哪有说你现在拥有正见,你就跟别人说「我现在每天都在用我的正见修行。」不需要这样说。你学佛,不要摆在你的方法,你只要问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一定就做什么样的事。我送给大家一句很简单的话:「观世音菩萨是怎么样的人格特质,他走到哪里他必然就是观世音菩萨。」你要学习菩萨的人格特质,你学习到了,你就是那样的人,你就是菩萨,就这么简单。譬如说,证严法师一天到晚都忙着济贫、救灾、办教育…,他没有空做早晚课有什么要紧?!我们都知道慈济都在诵《妙法莲华经》,是诵《妙法莲华经》重要还是救人更重要?他们救人才叫受持《妙法莲华经》,你念《妙法莲华经》就叫念《妙法莲华经》。你把这种概念单纯化,就能够知道什么叫真修行,什么叫假修行。

  

  我们应该培养正见,你正见不懂,就赶快去弄懂。但要注意一个概念,你正见真的懂了吗?你遇到境就被转了,就代表你不懂,所以你要常常用这种概念来提醒你自己。虽然你现在还没有这个功夫,请你先做到一个问题,你自己能够很清楚圆满地讲出什么叫正见。有些人虽然能说,做不到。但有些人连说都说不清楚;先说再来做,先口试再来笔试。你听我的课,知道什么叫正见,下课再把《六祖坛经》重复地看。你自己去体会六祖所讲的正见,什么叫正见,他讲一万多个字,就告诉你正见。一个人真正有〔正见〕,他自然就烦恼尘劳常不能染。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尘劳常不能染〕就是你们不会被六尘的境界所染,让自己劳心劳力。内外都不能够污染你,你的妄想执着和无明就去除了,自然就〔见性〕了。什么叫正见?就是离两边,显中道,离开分别、对待、生灭的两边;什么叫波罗蜜?「解义离生灭」,两边都是生灭的。你要很清楚看到,你时时刻刻落两边,你马上察觉到错了,从这里不断地去练习。

  

《六祖坛经讲记 第29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