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除了言教、身教,也要用心教,但是你不知道我在教你。我的心在教你,我自己知道,但是你不知道。举个例子,太阳照射下很多植物在行光合作用,那些植物知道它在行光合作用吗?不知道。我们现在要度人,他们也不知道,你能够体会到这个原理吗?比如我现在在上课叫言教,假设下课,我的一举一动值得你学习叫身教,还有一种叫用心教你。什么叫用心教?比如说我坐在后面,或我在南投,我的内心念念都是善的在教你,如果你听不懂,我用回向的概念。你们过去对回向的概念并不懂,常常把它当成一种形式或功德,或能够消冤亲债主。我现在不是,我现在是用心来救人,用我们的心念,用我们善良的心念念来救人,念念来度化人。为什么这个东西能证明呢?最近瑞成书局请日本的水博士下来演讲,我们都知道连水,你对它产生善念它都会回应。水无情的都会回应,那我们都有佛性,我对你念念善良,你会不会被影响?会,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谁在影响你。你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假设这一班的同学,或学校的小朋友,假设你可以真心对这一班的小朋友,都是念念为他们好,你观察一下,他们那天上课的情形会比较稳定,你只要摸鱼了一天,开始就有人不太稳定。我现在的意思是先从你家试,用你的善念对待你的家人,你家的气氛一定会变。而且你要注意到,真正的善念是:「无论你有没有听我话,无论你有没有对我不礼貌,无论你对我态度怎么样,我一心的念头都是对你好的。」你回去试试看,你家里的人的内心会比较稳定。
从今天开始,你要直接用善心去过人生,念念都是善良的。因为只要不善良,不善念就是恶。我们本来就应该以善良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善良并不是因为他怎么样,我才善良,那叫不善。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内在?第一,你不可以伤害我;第二,你要对我好;第三,你还要听我的话。这三点只要一点不成立,你就抓狂、就生气。人心怎么自私愚痴到这种程度?从今之后脑袋不要再想什么,从今之后只要以善良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就好了。我真的劝你这个样子,当有一天你真的做到了,你就开悟了,开悟没有很抽象,开悟不是嘴巴讲的,那是经得起考验,可以检测的。
从此之后,你应该用善良的心来生活,虽然这样的境界并没有达到六祖所讲的境界,但这样你才能够下手。过去,你还没有学佛之前,你也念过佛,你学完佛之后,你也念过佛,我现在要跟你讲的,表面上是念佛,事实上是不一样。你念佛,念念都应该是善念,而且这个善是真善,如果你念念是观世音菩萨,当你念出这个佛号时,一定是真善。为什么?因为这一句是观世音菩萨,你何不念念都观世音菩萨?!这句话一定是真善,一定不会说在善中含有恶。「当我念念观世音,我自己符合我念念是善。」再来,「我念念观世音事实上可以帮助我想帮助的人。」从密勒日巴真实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杀人的心,这样的心亦可救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心的力量可以让你上天堂,也可以让你下地狱,心的力量可以让你有很多冤亲债主,也可以让你度尽一切众生。你要善用你的心,你现在不但要善用你的心来开悟,也要善用你的心来度人,这样不是你开悟你才会,你现在能做到的何不去用它呢?还是用那句话,「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以六祖大师开宗明义一句话就说完了,只是你不知道,我们是不断地说,然后再绕回去,这样你概念才会清楚。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经典不是拿来让你读,或让你翻译的,你应该去力行才有用。【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这句话讲得很真实。就像有的同学常常喜欢跟师父在一起,你们要跟我在一起,你们要明白我的意思,才是跟我在一起。否则,虽然天天跟我在一起,事实上我们的心的距离是很远的,因为你并没有依教奉行,因为你并不了解。一样的道理,虽然你每天在拜佛,但是你跟佛是很远的,因为你不明白佛的心。大家要明白,不是一天到晚想要跟老师或师父在一起,你能够依他的话去修行,就是跟他在一起。如果你不能够去领悟他所讲的道理,每天面对面也没有意义,或是你千里迢迢来找他,也没有意义。就好像有很多同学从台北去找我,或是来看看我,聊完天,「师父,我礼物供养您!」我要你的礼物干什么?你为什么而来才是重点。
【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现场的这些听众一听六祖的开示,几乎没有不〔开悟〕的。我们恨自己生不逢时,为什么不生在那个时候呢?那你又错了。错在哪里?你现在读《六祖坛经》,《坛经》还不是如同六祖?它跟当时开示的意思还不是一样?我们不悟,自己要检讨。为什么不悟?因为没有欢喜奉行。我看大家下课都很欢喜,是欢喜下课,又不是说:「我悟到了什么,我从今就按照这样来修行。」你们要不要回去从此用善念过人生?你们有没有做,下个月来上课,我一看到你的脸就知道了,骗不了人。如果你一个月都很善良,你的脸一定不一样。我看大家都心事重重,善良的人没有心事,我们的心就是不善良才有心事。从此以后,希望大家以善良的心欢欢喜喜来过人生。
《六祖坛经讲记 第75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