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不可得,原则上灭你的罪是需要智慧的。你说:「福不是可以抵罪吗?为什么没有用?」福不是不可以抵罪,但福不可以抵道。假设在学校,学生被记大过,接着被记大功,那可以抵。但是为什么六祖大师回答说后世得福罪还在?你今天会造罪是因为你没有智慧,所以纵使你抵了之后还是会不断地造罪,没有智慧的人时时刻刻都在造罪。纵使你对别人好,亦是一种罪,要注意我这句话。为什么?因为你对别人好可能是压力可能是负担,就像父母亲对孩子都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做法是错的,那还不是造罪?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修心〔除罪〕。唯有从你的心下手,愿意去除自己的罪的人才是真正〔忏悔〕的人。不可以嘴巴说忏悔,而不去真心改过,这不可以叫忏悔。你们在自我反省当中,没有真心改过,不可以叫反省。我上次就看人家在拜梁皇宝忏,拜完去麦当劳吃鸡腿,再继续拜,拜完再吃鸡翅,拜了很累,多吃给它补回来,我讲这个不夸张。〔忏悔〕要改过,改过才是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这叫做罪性本空。大家想一个问题:「假设我多生累劫杀死一万个人,何能够今天一开悟就除掉我所有的罪?」我讲一句直接的话,假设从年轻就开始杀猪杀到退休,超过一万头,如果放下屠刀就能够立地成佛,假设我们是那些猪,我们也不能够服气!你学佛法要知道它真正的含义,这句话是悟到空性,所有的罪和功的本质是空,所以无论你造三千功八百果,或你罪贯满盈,福罪从本体的角度来看,当下还是空。罪性本空,所以说〔忽悟大乘〕,这里说大乘,是因为大乘就是建立在缘起性空上,所以当你悟到「空」的那一刹那,才叫做真忏悔。但是我再把问题拉回来,你已经真忏悔,你已经不被那些罪业所绑了,但是:「我依旧要还人家,只是我已经不以为苦了。」我们都知道有个高僧叫安世高,当他开悟时知道他过去曾经杀过人,所以他这一辈子要还那个人一条命,他在还命的过程,口袋里面放着一张纸条,说他过去世曾经害过他,所以现在还他的命是因果报应。他走在路边托钵,就有一个人驾着马车冲得很快,把安世高当场撞死。衙门抓到马车夫之后,又从安世高的尸体找到那张纸,就放了那个人。安世高很慈悲,示现得很自然。不懂佛法的人才有意外这两个字,懂佛法的,世间没有意外,任何一件事情其来有自,必有因缘,没有什么意外,你不懂要好好地参。
〔除邪行正即无罪,〕是除过去的罪。现在能行正,何来的罪?但是,只要不正,何来的功?我们先看看自己,你只要不正,时时刻刻都在造罪。你心只要一正,就不会再造罪,但过去的罪依旧是在的。你们在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要注意一句话,所谓带业往生,是带旧业往生,不是带新业往生,带新业你就要下地狱,罪加一等。哪有说你现在知道了,还依旧在造罪?过去你不知道那是过去,但是你现在知道了,如何能带新业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现在做坏事,做到最后念佛往生,第一这不合理,第二你这个赌注赌得太大,纵使你现在做坏事,你临死前才好好地念佛,但到时候会有时间吗?有机会吗?不一定了,不小心就被车子撞飞出去了,你连准备念佛的时间都没有。有的人躺着,就睡死了,他不能说:「我就要死了,赶紧开始念佛。」我们看电视节目,人临死前,等着子女回来,好向他交待遗言,讲完之后再往生。你以为大家都是这样死的?大部分的人要死亡之前,都已经失去意识了。你不可以这样赌!所以我们才说「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你现在都是消旧业,旧业都消不了还造新罪,你说怎么办呢?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自性〕清净。如果能够察觉到自性本来清净,就跟诸佛一样。〔自性观〕原则上还是要从心下手,因为自性无形无相。【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用心〔见性〕。六祖大师传顿悟法门也是这个意思。这里讲见性,为什么我要说用心?是六祖大师自己讲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以应该用心见性。我现在不跟你说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一个结果,「用心见性」是一种入手的方式。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离相即觅。〔法身〕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假设你要见到自己的佛性,《金刚经》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所以你要〔离诸法相〕,就是要离一切相,你才能够见到〔法身〕。但是,我坦白地讲,你没有那个能力。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精进莫懈。人生难得,你要好好地把握此生,好好用功,切莫空过,不然,人生无常,随时我们会往生。【若悟大乘得见性,】难道小乘不能见性吗?〔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有些争论,互相排斥。大乘小乘怎么定义?讲的是心量的问题,心量小就叫小乘,心量大就叫大乘。再来,境界不一样,原则上,小乘人不见佛性,你们有机会看《大般涅槃经》,佛很清楚地讲,小乘人不见佛性,连菩萨都只有稍见佛性,唯有佛才彻底地全部见到。《大般涅槃经》讲得最清楚,要谈佛性最清楚的莫过于这本经。
【虔恭合掌至心求。】从〔心〕下手。刚才你听到的都是道理,现在教你方法,你一定要用心听。为什么要谈明心见性?为什么要从心开始谈?你要见性还是要明心呀?你不明心如何能见性?!什么叫明心?你明白你的心吗?你真的不明白。我们的心,一个叫真心,一个叫妄心。我们没有见性的人,我们心不清净的人,就是妄心。但是当你的心是清净的,那个心就叫真心。真心跟自性一样吗?一样,大家不要误会,不要被文字所迷惑。清净的心可以起作用,所以清净的心事实上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心的本性,这样不是一样吗?!也就是说心本来的样子是清净的。我们现在的心是妄心。为什么?原则上我们现在的心是不善念。我们的心归类起来就只有两种状态,你不是起善念就是起恶念,我不讲什么正邪净染,我讲你最容易听得懂的。请问,你百分之九十五的时候是起善念还是恶念?当一个人没有起善念的时候必然起恶念。你观察过你的心吗?你现在可以说你是好人了吗?你光听我讲不会震撼,你把心静下来观察自己,你会吓到。你听我的课你会起善念,但是一下子恶念就会起:「师父不知道在讲什么?」你只要不起正面的,就是负面的,而你已经太习惯了,习惯到你都没有观察到。
你想要明心,就要修心。原则上怎么修?我们一般在讲修心,就是将恶念转成善念,但是这个不算用心。修心是转,用心不是转,用心是直接用出来,所以程度比较不好的要从修心下手,程度比较好的直接用,用什么心?用善心,到最后用到至善,止于至善,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念念都要善良,念念用善良的心来面对别人,面对家人、朋友,用善良的心来过此生。如果我跟你说,你现在要用不执着的心,要用清净的心,你说不执着的心、清净的心跟善良的心,哪一个你做得到?善良的心大家都做得到,我不会教一个你做不到的,因为那样没有用,我这个人最现实。这只是你肯不肯的问题,只要你肯用善良的心来对待所有的人,这是没有问题的。
心的力量你感受过吗?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做《密勒日巴传》。密勒日巴的故事是真实的,就像六祖大师一样。心到底有多重要?我从密勒日巴的故事来谈。密勒日巴由于他父亲往生,他被托孤给他的叔父,他的叔父把密勒日巴的家产全部霸占。密勒日巴的母亲在他还小的时候,不敢要回那些财产,等密勒日巴渐渐长大之后,就召集村庄的人,正式向叔父要回那笔财产。哪知道,不仅他的叔父不还给他财产,连村庄的人都站在他叔父那一边,所以密勒日巴的母亲很恨这个村落,因为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对这个村落奉献很大,当他父亲去世之后,全村的人却欺负他们家人。他母亲把最后一块田地卖掉,得到一些钱,将那些钱拿给密勒日巴,跟他交代:「你要去复仇,凡是对不起我们的人,你都要让他们家破人亡。」这样的邪见很重。然后,她就叫密勒日巴去学咒语,透过咒语来报复。密勒日巴果然就去学了,因为他母亲说假设没有学成,她要自杀,所以他一心去学,一定要学成!密勒日巴本质不坏,只是为了满他母亲的愿,学了之后,他的咒语一施下去,天崩地裂,全村的人几乎都惨死。如果你认为这是电影、是神话,那你就错了。密勒日巴持那个咒,他是制心一处,那个心是很专注的,一持下去之后果然产生了杀人的力量。你电影要会看,怎么看?如果你看到这样说:「好可怕哦!心起一个恶念居然可以杀人。」你说:「师父,我的心也起恶念,我也很讨厌他,为什么我杀不了他?」因为我们的心不专注,我们的心很散乱。同理可证,它一专心之后必能救人。如果你们看过禅宗的公案,或感应录,可能会半信半疑。请问,观世音菩萨救人,假设他现在住在普陀山,他要来高雄救人,要不要坐飞机来?不用。为什么他不要我们要?不是众生平等吗?有的人在打坐,他纯粹是在修行,但有的人在打坐可以救人,你相信吗?大家都知道三义九华山的救世菩萨吧?我们台湾看得到的有两位菩萨,一位是慈济的,一位就是九华山的,当然有很多你看不到,叫地涌菩萨。九华山的那个救世菩萨,我看过他的资料,他在定中就可以救人。而且,他已经圆寂了,居然可以去办签证,还有人在外国的机场遇到他。这样的故事我现在要跟你谈,我不是要跟你谈神通,你们听我的课这么久了,我从来不谈神通。我现在是要跟你谈心的理论。如果你现在在静坐,我们一般人心是不会想要去救人的,你可以数息或是观无常,你觉得自己在修行。但是,如果你现在在救人就不一样了,你的心事实上是可以救人的。你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跟你的知见有关系,如果你对这样的理论相当的清楚,那现在多少会有一点能力。
我最近领悟到一种概念…
《六祖坛经讲记 第75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