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五)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这里面就说到佛陀的四众弟子,这个四众弟子不一定是贤圣僧,前面说佛、辟支佛、声闻属于贤圣僧,已经了生脱死,都已经是圣者,这里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佛的四众弟子,不一定就是成就圣道,不一定就了生脱死。

  但是他在这个世间是作为佛陀的弟子,是作为佛法住世的弘扬者,这里面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比丘是什么呢?出家的男众称为比丘,出家的女众称为比丘尼,在成为比丘之前,出家之后还首先要受沙弥十戒,按照沙弥十戒去修,就可以离开六尘的境界,所以这个沙弥的名字意思:中国叫灭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

  把六尘处理掉,继续再受具足戒,就是佛的戒,就成为比丘。沙弥是出六尘的家,比丘才能出生死之家,还能够出三界之家。

  他在登坛受戒的时候,天人知道有人受比丘戒,就特别的欢喜赞叹。地行夜叉很短的时候就可以绕一四天下,就告诉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又告诉天行夜叉,这样一层一层的告诉上去,告诉四天王天,告诉忉利天,然后一层一层转告上去,第三层天夜摩天,第四层兜率天,第五层化乐天,第六层他化自在天。魔王就住在第六层天。

  前面几层天都很高兴,到魔王这里,魔王非常忧愁,他就恐怖了,因为有一个人受戒就等于有一个人不属于他管。由此也可以知道,当我们这些人没有受比丘戒之前还都是魔的子孙。不单单他的子孙少掉一个;有一个人来受比丘戒,来承担佛陀的家业,他就会教化很多众生,出六道出三界,从他的魔子孙当中退出去,所以比丘又称为叫怖魔,也称为叫乞士,他上乞佛法以养心,下乞众生的饭以养身。

  翻译成汉语有很多种名字,正因为有很多种意思,就不翻译过来了。比丘尼也就是出家的女众,受过沙弥尼戒,再继续受比丘尼戒,比丘、比丘尼,这都是受过大戒的。观世音菩萨有时候就现比丘的身来跟我们说法,在古代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在梁武帝的时候现过智公禅师为我们说法,为梁武帝说法。

  后来梁武帝就一直都以他为国师,有一次梁武帝想雕一尊智公禅师的像作为供养,但是请了天下最好的雕刻工匠来也雕不好,无论如何雕不好,雕不像。

  有一次梁武帝和智公禅师在一起的时候,站在江边的城墙上,远远看到江上漂过来一根檀香木头,智公禅师就跟梁武帝说,你把这根木头捞起来,可以雕我的像。

  梁武帝就派人赶快划船过去把那根木头截下来,这根木头是特别好,有一股檀香味,这种东西是很珍贵的,用这根木头雕相的时候,雕像师就求智公禅师:禅师,您能不能不要动,我怎么雕你的时候你好像样子又变掉了,您能不能让你的样子不变。

  结果智公禅师就把手往脸上滑了一下,观世音菩萨的相出来了,啊!大家一看,那是放出光明啊!这个雕刻匠顷刻之间就把相雕出来了,好像这个像是生就的一样,下刀如有神,这人相雕好了这个智公禅师也就入灭了。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现比丘相,还有我们佛教界里称赞,达摩祖师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看我们东震旦国的众生,有的研究在这佛教里面,有的研究在那个名相里面,不能了生脱死。他所以到东土来传佛心印,传佛正法演藏,传完之后也就示现圆寂,在熊耳山入灭。

  入灭之后好几年了,有一个国家的大使从印度方向归来,经过雪山的时候,一条必经之路,看到达摩祖师,他说你不是我们那个达摩祖师吗?那人时候大家都称他为闭关婆罗门,很出名的。当时是在北魏的天下,现在是河南嵩山,在这里面壁九年,连他壁的影子都落在石头上,很清楚的一个影子。

  他说你不是达摩吗?你到哪里去啊?达摩祖师跟他笑笑,小拐棍上面挑一个鞋子,好像是到中国来游了一趟,还带了个纪念品回去。

  印度人不穿鞋子的,就中国人穿鞋子,达摩祖师光着脚丫,他们见皇帝的时候光脚丫见皇帝好像不恭敬,一定要穿一双鞋,回来之后,他就跟皇帝说,他说:我在雪峰遇到达摩祖师,这个皇帝说,不可能吧?达摩祖师三年前就已经圆寂了,在熊耳山圆寂了。

  他说我亲眼见到,我还跟他交谈聊天了,最后皇帝就派人来熊耳山把坟墓打开,打开之后就发现里面只埋了一个鞋子,还有另一只鞋子达摩祖师当成纪念品带回去了,所以我们佛教里有达摩一只覆鞋?挑着一个鞋子回家去了。

  在我们近代康熙皇帝的时代,在北京的地方,西域寺有一个和尚叫圆通和尚,他也是。当时康熙皇帝跑这里来打斋,就问圆通和尚,他说你们庙里有多少出家人,圆通和尚就说,这多得很,他说:我是想来打斋的。

  圆通和尚说了,大概你供不起吧,康熙皇帝就想,你怎么这么说话,我堂堂一个皇帝会供不起你们出家人,你出家人有多少?你这西域寺看看也不大,最多我作两千人准备绰绰有余了吧?他那一天就做了两千个包,里面吃的、结缘品都装好,然后派着御林军把着门出来一个出家人给一个,出来一个出家人给一个,准备了两千份。

  结果两千份都发完了,还有出家人往外走,这个康熙急得脸都红了,这怎么办,脸都当下就红了。圆通和尚说怎么样?后来康熙皇帝跑到庙里一看,这个庙里树上枝枝杈杈都挂着小包包,修行修得好的人可以散沙为将为兵,以前大师也是这麽样的,有这样的事,也有这样的神通,这个圆通和尚也是了不起。

  后来他就说,原来你这样子戏弄我,既然我发了你两千份,不准你们出来化缘了,大门封起来,你们在里面吃吧。结果圆通和尚就说:好你把我大前门封起来,我把你后门封起来,好了,康熙皇帝回去吃什么药后门也开不了,实在憋得没办法,又来求圆通和尚,好!好!好!我给你开正门,你赶快把我后门打开。

  所以说观世音菩萨不单单在普陀山常常地现圣,在往前来你看,孙中山来视察舟山的时候登普陀山,登到佛顶山的时候他听着天乐奏响然后天门打开,很多的出家人拿着旗、幡唱着梵贝,看呆掉了,然后左右问:你们有没有看到?他们说没有看到。你们有没有听到啊?没有听到。

  后来到法雨寺亲自这样子说:我刚才登佛顶山的时候见到这样子的意境。所以后来他的秘书马上就根据他的口述就记载下来,这一篇文一直到现在还保存下来。

  孙中山这个文记载好的时候就拿出自己的私印盖一颗印上去,听闻这颗印现在还有,孙中山后来做了总统之后他就对佛教尤其地崇敬。

  虽然他为了政治的缘故他自己信耶稣教、天主教,因为信天主教就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得到美国这些西欧国家的支持,但是他自己特别的崇信佛教。

  而且他说过:“宗教能补科学之不足”。孙中山在那个时代就说,科学是有不足的,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更不要迷信科学,近二十年三十年的科学之僻已经把我们害得这么惨,空气这么不好,水这么不好,化肥用过了之后土地这么酸化、碱化。

  佛陀说过授记过,以后我们的土地没有养份了,种东西没有什么收成,现在拼命地用肥料下去,就像人吃人参一样,把这个精都提出来,就像人吃鸦片吃白粉一样,明明这个地能种几百年的,你这个肥料放下去,只能种几十年了,人明明能活一百年,鸦片一出了之后只能活两三年。

  所以现在孙中山就说,能补科学之僻,能够补政治之不足,比如说监狱、部队,派出所,它能够使犯罪的人得到惩罚,不能使人不犯罪,所以当时孙中山就对宗教有这么好的评价。

  毛泽东你知道怎么样啊?他的哥哥一出世不多久就死了,他妈妈就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发愿,吃素、念佛,求观世音菩萨能够赐给她男孩,所以这就是普门品里,“若有女人设欲求男,便生智慧福德之男”,对不对?

  他妈妈后来不久就怀了毛泽东。毛泽东一生下来之后马上就到庙里去拜观音妈妈,拜观音娘娘为干妈。所以他一生当中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后来做了一国的最大的领袖,我们中国人都说,伟大领袖毛主席。

  再往近来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的,现在就在世的也有,因为他现在还在世,所以我这里不敢跟大家公开说。也有现比丘尼身的,以前有现总持比丘尼,有的人就是说比丘尼说法他特别喜欢听,他就现比丘尼身来说比丘尼法,有的人就跟着她出家做比丘尼,成道。

  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有总持比丘尼,有莫三比丘尼。她们都是现比丘尼身度化大家出六道,证得圣贤的果位。

  “应以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优婆塞、优婆夷都是梵语,我们中国的意思叫:净士男,净士女。是在家的修行的他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所以这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是披袈裟的,优婆塞、优婆夷是披缦衣的。

  我们如果受五戒的话就会被称为优婆塞、优婆夷,但是也不一定要对五戒全受,或者受五戒当中的四戒,或者受五戒当中的三戒,两条戒,乃至受一条戒,你能做多少你就受多少条戒,这也称为优婆塞、优婆夷。

  所以我想我们在座的,已经有求受过五戒的,肯定也有人想、正准备要求受五戒的,有的人也想我五戒里我某一条戒还做不到,还不敢来受。那你可以受一条戒,或者受两条,或者受三条,或者受四条。

  本来我这一次来讲经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受三皈依,讲经之后大家发菩萨心了,你愿意依教奉行的,就准备受一次五戒,不知道我们这里有没有受五戒的,讲经之后想给大家受五戒。

  如果我们是在家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就被称为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他处在这个社会当中,他现的还是在家身,所以有的人就喜欢听他们讲,有的人他看到我们出家人比丘、比丘尼他害怕,他好像听我们讲法就会出家一样,有的甚至在我们来之前,小孩子来跟我们见面家里爸爸妈妈很害怕,他就跟自己的妈妈说:你带你的孙子去见出家人,那他以后要出家了怎么办?哪里有这么方便呢。

  所以有的人就愿意听在家佛弟子讲法…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