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相如其性,性如其相,这叫如义。性跟相一样,相跟性一样,古人解释这一句,怕人听不懂,另外用个比喻,比喻黄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出许许多多首饰这些东西,做出样子统统都不一样,千种万种,看看它的体都是黄金,成色都是一样;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如的意思是「就是」,原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这叫诸法如义。实在讲,世尊四十九年为我们说一切经,说一切法门,说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讲的如义。所以经一开端,「如是我闻」,你想想那个如是的味道,如是就是诸法如义。佛跟我们讲什么?没有讲别的东西,就是跟我们讲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千经万论就说这么一桩事情。除了这桩事情之外,你再仔细看看,释迦牟尼佛确实没有讲第二桩事情。佛经讲什么?开端两个字就说清楚了,后面无论说多少,都是「如是」两个字的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才不多!佛所讲的不过大海一滴而已,要细说永远说不完,永远说不尽,就是如是两个字,永远说不尽,一切诸佛都来说都说不尽。为什么说不尽?自性是无尽的,自性所现的相是无尽的,自性所起的作用是无尽的,哪能说得尽?所以佛法要简单的说,太容易了,如是而已,就说完了,全都说完了;细说,四十九年也只说大海一滴而已。所以见了性就见如来,见如来就是见性。
【若著於相,则所见乃是应身之相,非法身之体,何能谓之见如来?】
假如著相,著相是见到佛的身相。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见的是这相,这叫应身之相,应化身;没见性,性是法身,法身就是自性。你没有能够在身相上见到自性,没有能够在佛的应身上见到佛的法身。诸位要晓得,见到佛的法身,就是见到自己的法身,法身是共同的,法身是自性。绝对不是,我见到佛的法身,自己法身在哪里不晓得,没这个道理的。一见是一切见,所有一切众生、情与无情的法身全部见到了。所谓是清净法身,《华严经》上代表法身的是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梵语,意思是遍一切处。其实要是说得明白一点,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这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本体。怎么样才能见到?一切都不执著就见到了。法身就在眼前,《楞严经》上讲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是形容,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耳边,你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有妄想执著障碍,离开一切妄想执著就见到了。为什么还是不肯把妄想舍掉,凡夫最难的就在此地。舍弃妄想,这个事情任何人帮不上忙,佛菩萨不能帮我们把妄想舍掉,不行!一定要自己肯放下才行;自己不肯放下,谁都帮不上忙。佛对我们只能把这些事实真相说清楚,道理讲清楚,放下是自己的事情,成佛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佛说佛不度众生,你成佛是你自己成佛的,你成菩萨是你自己成菩萨的,佛帮不上忙,佛只能在旁边劝你,是要你自己去做,路是你自己走的。佛可以指路,但是佛不能帮你走路,佛指得再清楚,自己不肯走也是枉然!诸位要细细想想其中的道理,所以丝毫著相就不能见性。佛在此地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可不可以从相上见性,这个意思在此地。其实,佛问得很好,尊者答得也很妙,答的意思也是妙极了。告诉我们不可以著相见;离相,那个相就是如来,相就是性,关键在著与不著。我们看底下的注解:
【三十二相,亦是缘生。】
既是缘生,换句话说,它这个现相也是刹那九百生灭的相续相、连续相,也是这个性质,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跟其他一切的色相没有两样。
【当体即空,有即非有。故曰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实在讲这已经就见性了,已经就彻底明了了。可是凡夫之人有执著,做出这个样子给凡夫看的,帮助我们、启发我们,让我们从这个当中去领悟。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应化身所现。若佛报身,则不止此数。所谓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在《观无量寿佛经》上看到,看到佛的报身,佛的报身的确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从哪来的?自自然然变现的,报身之相是性德圆满的显现,他就是这么好;不是我要想这样作法,不是从意识里头生的。有很多人看到《弥陀经》、看到《无量寿经》起反感,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样的美好,这就是完全在那里诱惑人,恐怕不是真的,宫殿都是七宝的,黄金都是铺地的,过这样奢侈的生活,学佛没能学苦行,你这个完全在享福,这是难以相信!他起这么多的分别执著。他不知道,极乐世界的那个现相,跟《华严经》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的那个现相,都是性德自然变现出来的,没有一丝毫造作,没有一丝毫意思在,自然变现的。在那里面的人,从来也没有想到所谓有享受这个念头,没有!还有一个我要享受,那就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人家的心地清净,从来没有念头说是我在这里享福,没有,你们凡夫在那里受罪,也没有,绝对没有这个念头。他看十法界,十法界在不在?在,他都看得到,他住一真法界看十法界,十法界也是一真法界,这正是所谓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一切诸佛都是凡夫,这话没错!什么时候你成佛?你看到所有一切众生各个都成佛,你成佛了。你看到,这个坏人,那个不是佛,你决定没有成佛。
诸位要知道,善人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恶人看一切人都是恶人,你要好好的反省,要好好的检讨。看这个人不是好人;自己不是好人,看人家不是好人。所以要回光反照,想想自己不行,要认真修,修到什么?修到能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作善作恶,清不清楚?清楚。如果不清楚,你不是变成白痴?白痴不是佛菩萨。怎么又清楚又平等?我们再用一个比喻说,譬如镜子,镜子照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的人,好丑都在里头,它并不是没有好丑,确实有好丑、有善恶,统统都有,镜子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平等的。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心地清净平等,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那个现的相不平等是他的事情,他的心不平等现的相不平等,我心平等在我心里头统统平等,这才与一真、与如来比较靠近一点,这是功夫,这是真正修行。大家要记住,真正修行并不是每天拜几百拜,每天念几千声佛,每天念几卷经,不是!那叫装模作样,那不管事。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学佛要转心、要变境界,要在这上做真实的功夫,这一定要懂得。所以才晓得,到自己功德圆满的时候,什么圆满?一个恶念都没有了;不但恶念没有了,善念也没有了,心才清净。清净心中本无此物,真假、是非、邪正、善恶什么都没有了,干干净净,从这个性德里面现出来的报身叫圆满报身。那个报身是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也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它不是从外头来的,依正庄严都是本来具足。
【此大千世界、三十二相两节,这两节经文合而观之,妙义无穷。】
诸位能体会到一点吗?我说出这一点,诸位要细细能领会,应该可以体会到一分、二分,实实在在是妙义无穷。
【果能於此悉心体会,可於般若 要旨,涣然洞然也。】
佛在这个经上,时时处处提醒我们,受持读诵四句偈,这个四句偈是任何四句,任何四句都是妙义重重,无有穷尽。《金刚经》要不这样讲法,不这样领会,实在是辜负世尊,辜负罗什大师的翻译,辜负历代祖师大德的承传。这一代一代传递,传到我们手上来了。「下明其义」,意思妙义无穷,哪些意思?下面给你说一点。
【约众生以明】
就众生这一方面来说明。
【世界终为尘境】
世界可以解释为物质环境,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的物质环境。
【取著则心不清净】
物质环境里,你要取,你要执著,你的心就不清净;取就是有求的意思,我要想求。譬如我们的物质生活环境,总想要改善,总想要把生活品质提升,有这个念头,而且不断的还去造作,想方法来求得。你能不能求得到?不能。如果真的被你求到,一切诸佛都要拜你做老师,你了不起!为什么你了不起?你把因果的定律推翻。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推翻因果定律,你能够把因果定律推翻,那还得了!因果定律是什么?人一生的物质享受,命里注定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没有的,你到哪里求?你怎么会求得到?命里有的,不求都来了,何必要打妄想,何必要去求!所以,这个浅显的道理事实,你要是真正透彻明白,你的心就清净。你们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最近流通很多,你们大家发心去印,这个很好。我们学佛,学佛功夫不得力,实在讲,不了解这个基本的道理,天天在打妄想,在患得患失。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统统算出来了,算得很准确;一年向公家领多少斗的米,一点都不错,他相信了。所以他攀缘的心统统放下了,能够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上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云谷禅师以为他很了不起,有很深的定功,向他请教,他说:我没有什么功夫,我只是命被人算定,我想也没得想,何必打妄想,干脆不想了,反正到时候俸禄就来,到五十三岁就要死,没有话说,一生都是命注定的,还有什么好求?云谷禅师听了就哈哈大笑,原来以为你是圣人,结果你还是个凡夫。
了凡先生是个标准的凡夫,我们都不够标准。他能够相信,他能够接受,所以他心清净;但是心虽然清净,依旧堕在无明里头,没开悟,没有智慧。云谷禅师一开导他,他觉悟了,原来命运可以改造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上。命里注定没有富贵,可以求得富贵;命里注定没有儿女,了凡先生命里注定没有儿女,可以求得儿女。命里注定短命,可以求得长寿;他的命注定是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多岁,多活了二十多年。所以,佛法承认有命运,但是佛法不承认宿命论,命是自己造的,命可以自己改造,只要你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就能改造命运,创造命运。你要是真的懂得佛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创造是永恒的命运,永远不死,这一生真的生死就了,圆满成佛。所以这个相决定不能取,明了的时候,创造。你的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布施得来的。有的人很有福报,钱财来得很容易,日子过得很自在;有人钱是赚到了,赚得好辛苦。什么原因?有人布施很痛快、很欢喜,他的果报就来得好。有人虽然是布施,看到人家布施跟著布施,布施出去像割肉一样,好痛苦、又后悔,他将来能不能得财富?能得财富,赚得好辛苦。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你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做,为什么要那么辛苦?辛苦施出去,还是辛苦得来。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怎么做了。无论做什么事情,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诚心诚意去做,果报不可思议!热心去做,主动去做。
了凡先生全家人断恶修善,他的果报不要到来生,三、五年之后就现前,实实在在是快,非常的快速。这个时代真正肯修的人,我相信果报之快速,超过了凡先生。因为现在修大福报几乎人人都有机会,从前许多人没有机会。譬如,了凡先生发愿做一万桩好事情、善事,一万桩好事,到哪里去做?他做了县官,看到老百姓田赋纳税太重,他减税,这一减税,全县多少万人都得好处,他这一桩事情,就把一万桩善事圆满了,这个不可思议!所以你不在那个地位,你就没办法修行。现在借重科技的发达,像这样大善几乎人人都能修,一切善里面印经是大善。你做一万条善事,印一万本经书在今天不难;你做一万个录音带送人不难,比从前真的方便多了。这个得的利益是得法益,功德超过了凡先生。了凡先生教人得的利益是财,是财施。我们在佛门今天做法布施,功德的殊胜,就像佛在经上所讲的,真的是无量无边。好,我们今天时间到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