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九集▪P3

  ..续本文上一页不简单。第一天听到的时候,第二天他就要讲,写东西写稿来不及,绝对来不及。而且听只能听一遍,没有第二遍,现在有录音机可以多听几遍,那个时候没有,一定要很注意的听,一句话听漏掉,你想请老和尚再讲一遍,不可能的,绝对不跟你讲的,我们李老师教学的作风就是如此。他讲经听了哪一段没听清楚,「没听清楚,过来」,过来就挨打了。打了之后还不讲,为什么打了之后不讲?如果打了再告诉你,他说那怕什么,顶多挨一顿打,还可以听得到,打了要不讲,还听不到。这就是逼著你非要认真听不可,他的用意在此地。要全心贯注,集中精神,一句不漏,他的方法在此地,所以那很得受用。

  佛教你谛听,你不能这样认真去听,你就很难深解。所以从前培养出来的那些学生很踏实,基础非常稳固,跟现在人不一样。现在人无论做什么,任何一个行业,都比不上从前,偷工减料。盖房子,新加坡的房子还不错,新房子比旧房子好。在美国就不一样,美国新房子材料不如旧房子,旧房子真材实料,新房子那个材料靠不住。所以住在美国,聪明的人买旧房子重新整修,旧房子的材料好,用的木材,木材好,用的砖,那个砖头也结实,现在这个材料都是偷工减料。学佛也偷工减料,学讲经还是偷工减料,这怎么能学得好?所以要遇到一个真正很严格的老师,不容易!现在这个时代正是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大家混日子。学生不尊重老师,老师不敢教学生,你要认真教学生,学生把你赶跑了,不要你了。学生不听教,老师无可奈何,因为靠这个生活,只好混日子,很痛苦,日子都不好过。真正好老师,在这个环境里头,他受良心责备,误人子弟,那个不是他有意的,不是有意的也有过失。有意那就有罪过,不是有意的有过失,那是没有法子,学生不肯听话,不肯接受。谛听非常重要,就是要认真、要专注,学东西要专精,这个非常重要。

  讲到这里是讲到听经。现在在整个世界上,讲经的法师都少了,太少太少了。幸亏有这些录音带、录影带,这个大众传播工具;如果没有这个,佛法确确实实很可能在这个时代当中失传,后继无人,大家就听不到佛法。听不到佛法,责任归谁?有很多人怪你们法师,你们出家作法师,为什么不讲经说法;我的看法不一样,我说这个过失是在你们信徒,不在法师,法师没有过失。你们这些信徒,就好像吃水果,你们很爱吃,桃子、李子都很喜欢吃,很爱吃,不种树,吃光就没得吃了。你喜欢吃,你要种树,你懂这个意思吗?你喜欢听经,你要栽培法师,你不栽培法师,你听谁讲经?你们听我讲经是吃现成的,我不是你们栽培的,你吃现成的。你们如果不晓得栽培,我走了以后就没有了,所以你们要懂得栽培。什么方法栽培?年轻的法师,请他们来讲经。初讲当然讲得不好,讲得不好掉头而去,这就是你不肯栽培法师;讲得不好,愈要来听,捧场;这个法师觉得我讲得还不错,这么多人听,他才有信心,他才能够继续不断讲下去。愈是讲得不好,愈要来捧场,愈要来鼓励他,栽培法师这是种树,你将来才有水果吃。明天起,我们这个道场一、三、五,中国这些年轻法师他们要上台来表演,希望你们来种树,你们要不种树,以后就没佛法听了。我跟大家讲的都是事实。我在美国旧金山,这信徒我都狠狠的骂他们,因为初学讲经的人,他听一、两次就不来了,这个不行。我在这里讲经天天来,有什么用处!没用处,说老实话,没有功德。你听我讲经,如果听到这个地方,你果然深解义趣,你得利益了。如果你要说是到道场来坐坐是修福;我讲经你一定修不到福,年轻法师讲经你坐在这里,那你是真的修福,那个福报才大。所以你们要多多的劝你们认识的同参道友,告诉他们,明天起修福的机会来了,千万不要放过。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禅宗六祖能师(惠能大师),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得顿悟。古今无第二人。传授衣钵以后,尚为猎人羁绊十余年。此正佛祖加被,磨炼其金刚慧剑耳。若在末世,尤难之难。万人修道,成就不过一、二而已,原因在此。】

  这一段经文意思,的确非常非常的深广。我们学佛的人,心要清净,清净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清净心就是广大心,清净心就是深心,我们看事情才看得远,看得透彻。不要说学佛,世间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有福有慧?福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你修得的,真正修福修慧的机缘不多,你能够遇到这个机缘,那就是你有福有慧,遇到这个机缘把它错过,你说那多可惜!多少人想修,遇不到这个机会,你遇到机会,错过了。不能辨别什么是真实的福慧。一切经论里头,佛常常提醒我们续佛慧命,续佛慧命就是希望正法久住、代代相传,不但相传,而且要尽心尽力把它发扬光大,普度众生,这是真实的福慧,第一等的福慧。我们要认真去做,认真的去修学。续佛慧命里面,当然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培养后起的人才,第二才是注疏传世,你给经论作注解传给后世,那是第二等。第一等是培养人才,人才是活的,那是第一功德。这两种都需要鼓励,都需要人关心,才能成就。我们四众弟子都有这个使命,不能把这个事情看轻,不可以疏忽这桩事情。

  往年我跟黄念祖老居士见过很多次面,也常常有书信往来。老居士常常劝我,叫我不要到处跑。你跑的地方太多了,不要再讲经了,你已经讲了几十年,他说佛教后继的人才重要,你应当定下来培养人才,写书传世,他教我做这个。我笑笑,跟他老人家说:这个事情,我已经放在心里很多年很多年,缘不成熟。我要教学,谁肯跟我学,我总不能到处去抓学生,「你来,我教你!」这个我做不到。我很想教学,没有学生,学生真的不容易找,什么样的学生?肯听话的学生;我教他这一套,他搞那一套,这个不行,这个学生不能教的,所以这个学生非常难找。往年李老师在世的时候,我每次回到台湾,我一定去看看他老人家,看他老人家,我就向他诉苦,我在世界各地方弘法,就是我一个人,很孤单,很不容易。我就求老师多教几个学生,我们师兄弟多了,多几个帮手。我这个话大概讲了有十几遍,每次去看他的时候,我都会提醒一下,最后一次他老人家说:「好!你去替我找学生。」从此以后我不再说了,我再也不讲了,我明白了。不要说好学生,像我这样听话的学生已经找不到了。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听,真的找不到。这才晓得难,真难真难!所以传道不容易。

  李老师讲了,自古以来这些祖师大德们,一生当中能遇到一个、两个传人,那就喜欢得不得了。很多一生当中,一个都遇不到,他就失传、就断了。失传的多,占多数,能够得到传人的少,占少数。他把古来承传这些事情告诉我,我才明了这个事情是可遇不可求。所以他说:一个好学生想找一个好老师难,但是一个好的老师想找一个好学生是更难,这个话我相信。都在缘分,都在众生的福报。这个大时代,众生都肯修福,自自然然有佛菩萨降世,示现在人间集成大法。大家都不认真修福修慧,佛菩萨不来;佛菩萨来了,你们还要毁谤他,还要侮辱他,又叫你们造很多罪业,所以他不来,不来是大慈大悲,不让你造罪业。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是大慈大悲,不来人间还是大慈大悲。

  六祖惠能大师是再来人,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如果从文字上来看,大概是《金刚经》的四分之一,不到一半,讲到四分之一他就开悟,后面不需要再讲,都明白了。不但《金刚经》不必讲了,《大藏经》也不必讲了,全都明白。一悟一切悟,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事实。唯有真正明白这个事实,了解这个事实,他才肯一门深入,他才有彻悟的可能。那么他悟了之后,前面讲了,悟了之后要起行,要在行当中去磨炼,如果有解无行,不能成就。惠能大师去修禅定、去修行,在哪里修?在猎人队里面修了十五年。他没有每天在盘腿面壁打坐,他没有,伺候这些猎人。你要问他这十五年修的是什么?究竟圆满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他在猎人队那个环境里面,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修究竟圆满的六波罗蜜;也就是真实的奉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做到了。刚才说过,行帮助解,解帮助行。所以到十五年之后,从猎人队里面出来,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正好旗杆上挂著幡,风吹著,风动、幡动,有几个听众在那里争论不休。他到当中插了一句话,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被印宗法师听到,印宗法师感觉到非常惊奇。印宗也不是普通人,那个时候在佛门里面,是南方的领袖,岭南第一法师是印宗,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大众对他尊敬、敬仰。一遇到六祖,他一点傲慢的习气都没有,给六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师,剃度完之后,他再拜惠能为老师。他再拜惠能做老师,能大师可省了力气,水涨船高,印宗法师的老师,那还得了,这一下就把他抬上去了。否则的话,他要出山来讲经说法,来度众生,要达到那么高的一个水准,让大家对他起尊敬心,他要用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这个水准。没有想到印宗了不起,印宗一拜他做老师,等於说印宗所有的信徒都尊他为老师,都听他的教诲。我们晓得,六祖一生度多少人,就是印宗度的,六祖对佛教有多大的影响,就是印宗的影响,印宗法师真正做到成人之美,一点私心都没有,一切为佛法,一切为众生,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所以能大师猎人队里十五年的修行,别人看到是避难,文字上避难,我们看出他修行,他在那里用功,福慧增长。

  此正佛祖加被,磨炼其金刚慧剑耳。他那十五年时间没有白过。若在末世,如果是在今天这个环境,那就难了。谁肯把自己既有的环境来供养你,来奉献给你弘法利生。在末法的今天,真的我们看不到。为什么没有?说明白…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