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四集▪P4

  ..续本文上一页教文字里面去下手,那就苦了,没有法子钻通。一定要从心性上下手,心性上下手,那就是要遵守这个经上教导我们的原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时、一切处,心要保持清净,一切事要认真去做。

  学佛,菩萨行门当中的重要纲领,也就是教给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工作、怎样去待人,给我们说的是六度、十愿,这是总纲领、总原则。尤其是普贤的十愿非常有效,比六度的效果还要来得殊胜。为什么?直接显示自性的功德;换句话说,直接用性德来修。佛门里面常讲「称性起修,全修即性」,那是普贤的十愿,教给我们一切恭敬,一切恭敬是性德。除什么?除贡高我慢的业障,那是自性的大病。业障,业障在哪里?贡高我慢是业障,贪瞋痴是业障,妄想分别执著是业障。业障里面要从最重的先除它,最重的就是贡高我慢。为什么?因为贡高我慢障碍了善法,不能够亲近善人,不能亲近善法,那就完了。所以把这个摆在第一,教给你要礼敬诸佛。

  诸佛,《华严》普贤法门里面所讲的诸佛,那个意义不一样,它讲的是十方三世佛。过去佛,我们在《万佛名经》里面看到、《三千佛名经》里面看到,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是谁?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这一切众生,众生也是广义的,众生不单指动物,植物、矿物都是众生。众生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任何一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叫众生。一切众生都是佛,那我们要问,桌椅板凳是不是佛?是佛。香炉蜡台都是佛,无有一物不是佛。大经上告诉我们,从有情众生(我们今天讲动物)我们叫它做佛性,就是它的自性我们叫佛性;植物、矿物,我们换一个字,叫它做法性。但是要晓得,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华严》上才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圆种智就是成佛。你什么时候成佛?你看到大地所有一切众生情与无情统统都成佛了,你就成佛了。如果你今天佛学得不错,但是这个看不顺眼,那个我对他不太高兴,你就没有成佛的指望。不但没有成佛的指望,告诉你,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指望都没有,因为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人,心地清净、平等、慈悲。如果你看到不顺眼的人,他念佛也往生了,你也往生了,到那里,你怎么也来了,你们两人要打一架,哪有这个道理!心里头有一点点这种执著痕迹,要知道不能往生,这个对我们的关系太大太大了。所以别人对我们看不顺眼无所谓,我们万万不可以,要知道我们有这一念不能往生。他有这些念头,他要不要往生我们不知道,他如果真要往生,不能有这个念头,这是不可以不晓得的。

  这是有了无明这才变成众生,有了无明才生烦恼,烦恼辗转愈来愈严重,於是就愈来愈堕落,这桩事情一定要清楚、要明了。只要不出轮回,你的果报一定是每况愈下,你不会好的。你不要以为作人不错,来生还可以得人身,来生还要作人,你固然有这个念头,作人有作人的条件,你有没有具备?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得人身要持五戒,你想一想,你的五戒守得怎么样?能不能打个八十分?如果你五戒可以打八十分,你来生可以得人身。五戒的戒相很微细。不杀生,「我没有杀人」;小动物有没有杀?你能做得干净吗?做得到吗?不偷盗更难,想占人一点便宜就偷盗了。偷盗在佛经上讲得好,叫不与取。只要是有主之物,他没有答应,你取得就是偷盗,非常微细,很难受持。很多人一般习惯上,他不知不觉,他认为是很正常的,他不晓得他犯盗戒。做生意的人,很多学佛同修受了戒的,跑来找我,他说:法师,我们犯妄语戒又犯偷盗戒。我说:你怎么犯的?他说:我不骗人、不逃税,我就不能赚钱,我生意就不能做了,那怎么办?你们大家想想怎么办?当然最好是改行,不要去做这个事情。可是有的时候没有办法,改不了,资本投下去之后改不了,不是那么容易事情。

  我们在台湾有一个同修,做那个生意并不好,做德州炸鸡,他的分店有二十多间,很赚钱,资本投下去太大了。以后学了佛,知道了,忏悔,但是生意没法子收,从利润当中拿出一部分弘法利生,专门来做好事,不错了。有没有办法敌过业力?很难讲,很不容易。总算是觉悟、回头了,没能彻底回头,可见这个事情不容易。

  五戒想持得圆满很难,得人身、来生再得人身不容易。你修福,修的一点福,如果得不到人身,福报是有的。有人到畜生道享福,有人到饿鬼道享福。地狱道是没福享,那是完全受罪。畜生道享福我们看到太多了,外国人养的宠物,宝贝!那真是一家之主,没有一个人不恭敬它、不伺候它,它有福报,前生修的。家里的主人都是它的奴才,都是它的佣人,都要伺候它,享这种福报。饿鬼道里面享福报,像土地公、城隍爷,初一、十五都有很多人拜拜,去祭祀他,鬼道里面享福,干这些事情去了。修福著相,将来就会享这种福报。这些道理、这些事实,唯独佛在经典里面讲得透彻,我们不能不相信,不能不接受,否则的话自己一定要吃亏。也给我们说明六道住不得,要住在这个地方,来生得不到人身,就是饿鬼、畜生;再要造重一点的罪业,就入地狱。三恶道入进去很容易,出来太难太难!所以在六道里头,佛讲得没错,头出头没。在六道里面,哪里是你的家乡?三恶道是你家乡。你到三善道来是出来旅游的,时间很短,马上就要回去了。你们看看《地藏经》就晓得,地藏菩萨好不容易度一个众生到人道,人道没几天他又回去了。人间一个月是饿鬼道的一天,人间一年是饿鬼道的十二天。人道里面来了,活个五十、六十,死了再去,饿鬼道没几天,刚刚看到你去了,你怎么又来了?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不出轮回,三恶道是故乡,人天是出来旅游的,你才晓得六道轮回之可怕。我们这一生遇到机会,大好的机会,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要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一生永脱轮回,求生净土,这桩事情人人做得到。

  我们底下这个星期天,苏居士来跟大家报告,最近他念佛助念送往生的有七个人,还有一个往生的是一只猫,也念佛往生的。畜生都念佛往生,这都是眼前的事情、最近的事情,他来报告给你们大家听。人证、物证都在面前,一点都不假。而且往生这个事情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不难!真的是自在!不是说功夫到某一个程度来去自在,实在讲只要信愿具足,就来去自由。这个话有根据吗?有。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讲过,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的浅深。细细体会大师这两句话,我们就能肯定往生真的是随意的,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得了,这不是假的。

  【一法界者,一真法界也。十法界万象森罗,而真如则是一也。即一切同体之意。】

  底下几句话好懂。同体,同一个性体。

  【若知得一切法之真实状况,莫不空有同时。】

  这句话是总原则、总纲领。说空有同时,就是说万法一如,就是说万法不二。空有是同时的、性相是同时的、理事是同时的、生佛是同时的,无有一法不同时,无有一法不是同一个自性。正因为它是同时、它是一如、它是不二,所以《华严经》上才显示事事无碍,你们想想看,如果不是同时、不是一如,怎么可能事事无碍?理事无碍或许可能,事事怎么可能无碍?就是因为一切法是同时的、是不二的、是一如的,所以显示出事事无碍。

  【则上自十方诸佛,下至一切众生,以及山河大地,情与无情,莫不皆以净心为体。】

  净心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实相,清净心就是自性。所以净宗法门的修行,它是修的净念,称它为更亲切,就是净念就得清净心,就是这么个道理。比般若 法门讲的观照,它是用智念,智念跟净念还是要差一等。净念比智念更直捷,意思在此地。

  【净心之实相,本是空有同时,谓之一真法界,诸法一如。】

  我们在现前生活当中,事事物物去看这个、去体会这个,体会不二、体会一如、体会同时,你从这里面去体会,用这样的功夫。这一句佛号决定不能间断,我们心里只有佛号,没有别的。但是我们看一切法,我们用这个角度来观察,好处在哪里?好处是帮助你看破放下,念佛往生毫无障碍,好处在此地。所以我们讲《金刚经》的用意,就是看大家念佛不得力。所以把《金刚经》拿来讲一遍,帮助大家看破,帮助大家放下,把念佛往生的障碍排除掉,使我们净宗法门一帆风顺,我们目的在此地。

  观察,如《楞严经》上讲的微密观照,这个小注前面讲的精密观照,精密跟《楞严经》上的微密,意思是相同的。方法就是不用心意识,不要有意的去打妄想,有意就变成妄想。自自然然去观察、去体会,要久久体会,功夫就成就了。你真的能看破,真的能放下,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决定不会被外缘所干扰,这个样子功夫怎么会不得力?你的生活怎么会不自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想什么时候去见,就什么时候去见,这个多自在!真正是《般若 心经》上所说的「度一切苦厄」。但是修般若 ,得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我们没照见五蕴皆空,也度一切苦厄,这是我们人人可以做得到的,只要自己肯努力一点,就能成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四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