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以在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就是歌利王的后身,佛的愿兑现了。这是无故加害,这种残酷的手段,菩萨没有动一点点瞋恨心。我们一点点小事都忍耐不住,念到这一段经文,你有什么感想?没感想,念了没感想,麻木不仁,没有法子。念了无动於衷,这怎么得了?所以想想我们学佛为什么不能成就?经文读起来无动於衷,那怎么行?至少要生惭愧心,要认真来学习,真正能忍,一切法得成於忍。
由此可知,佛法僧团里面,师徒大众过去生中也都是有缘分的,也都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像六群比丘,提婆达多,那就是恶缘,来捣蛋的。可是虽然是恶缘,佛有能力把恶缘变成善缘。所以你要是用冷静的眼光去观察,提婆达多那些也都是菩萨化身,没有一个不善。你观察这些事,你冷静深入的观察,原来这些事不坏;初看好像不是好事,细看,往里面看是好事一桩,往深处看,往远处看。我年轻的时候,好像还没有接触到佛法,我喜欢读历史。在历史上,大家都晓得秦桧、岳飞。岳飞了不起,忠臣;秦桧是个大奸臣,大家都对秦桧批评得不好。我的看法不一样,我说秦桧好人,太好了;我们那些人听了都很奇怪,你怎么跟别人看法不一样。岳飞那个好是教我们尽忠,教导我们要尽忠报国;秦桧你看看,那个铜像跪在岳飞坟墓上面,他也教我们,教我们不要做坏事,做坏事就像他的下场,那不是好老师吗?我说秦桧在哪里?秦桧应该在天堂享福,他教化多少人,那不是好事吗?所以你往深远上一看,他不坏。由此可知,是非善恶没有标准,看你从哪个角度上去看。两个都是民族的老师,都是世间的大善知识,一个教你要尽忠报国,一个教你千万不要做坏事,都是好老师,现身说法。
【因无我人等相】
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萨才能忍辱,所以菩萨对歌利王来割截身体,当然不会瞋恚;不但不瞋恚,而且非常感激,没有他加害,怎么能够证明自己忍辱的功夫?功夫要经过考试,歌利王是老师来考他的,一考就得一百分,满分,及格了。菩萨怎么可以有瞋恨?我们如果在这个地方得一点消息,人家无缘无故加害於我们,看看我自己忍辱功夫如何,他是老师、善知识,不是恶人。如果心里面还有一点难过,不行,我这个功夫还不够,忍辱波罗蜜还不够,十分、二十分,不及格。你就能把一切无缘无故来侮辱你、加害你的,统统是善知识,统统是老师,自己才得真实利益,跟他过去世的冤结化解掉了,这样我们六波罗蜜才能圆满。否则的话,忍辱这一关通不过,精进就没有了,禅定更没指望,般若 就不必谈了。你所有的不过就是布施、持戒,布施、持戒修得再好,来生得六道轮回有漏的福报而已。六度愈是后面比前面要深,后后深於前前,有前面的可能没有后面,有后面一定有前面。实在讲,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很容易了。某个人有禅定,定功很深,他自己也说,别人也赞叹他,可是说几句不好听的话,他就发脾气,就不能忍辱,那禅定是假的,不是真的。因为有禅定的人一定有忍辱,能忍辱的人未必有禅定。好像我们盖楼房一样,盖五楼一定有底下四楼,这一定道理;有四楼未必有五楼,有五楼一定有四楼。禅定在第五,忍辱在第三,哪里说有五楼没有第三楼,哪有这种道理,没这个道理。所以几句不好听的话,他就表现在外面不高兴,那个定是假的,那个慧也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骗人,骗外行的人容易,骗内行的人很不容易。因为四相离了,
【方能不著忍辱相】
修忍辱而不著忍辱相,忍辱波罗蜜圆满了。歌利王割截身体,是菩萨修忍辱波罗蜜圆满之相。由此可知,没有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波罗蜜圆满就修不成,就不能圆满,不能证明他圆满。所以,这证明他的忍辱度修到圆满。
【境缘现前,安心不动,任其割截。】
境缘是指歌利王下命令割截身体的时候,境界现前,菩萨安心不动,四相皆空。所以不管怎么割截,他没有痛苦。我们为什么人家伤害你,你就感觉痛苦?有我相。他伤害了我,有我相当然就有痛苦;他没有我,没有我随便你怎么割截,他没有苦受。所以只有著相,他才有苦受;离相,五种受都没有了,苦乐忧喜舍都没有了。所以这五种受不是真的,也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佛法里面讲正受,那是真的。正受是离开这五种受,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那叫正受。
【忍此奇辱。当知忍此奇辱,他人见之云然耳。】
别人看到他忍辱,他真能忍。
【菩萨尔时若无事然】
菩萨那个时候还说「我能忍」,那就完了,那他的忍辱波罗蜜不到家。菩萨根本连我的念头都没有,哪里有忍?忍与不忍也没有。割截身体就像割外面的树枝一样,好像与他完全不相干,是这个境界,所以菩萨尔时若无事然。
【无所谓辱不辱,无所谓忍不忍。此乃是忍辱非忍辱。】
这是《金刚经》上的话,「忍辱非忍辱,是名忍辱」。这个心多清净,一丝毫分别执著都没有。
【正是般若 正智】
他显示般若 的智慧,般若 智慧就是自性的德用。
「故内无能忍」,有个能忍已经就著相,有一个能辱,歌利王能侮辱我也著相,著人相;我相、人相都没有。
【故内无能忍,是无我相。外不见所辱,是无人相。并割截之事亦不见,是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寿者就是时间的相续,四相都离了。
【般若 正智现前,则通达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中,那有人我生佛、生死等一切对待之相。】
这在一真法界里头找不到的,决定没有;十法界里面有,一真法界里头没有。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讲一乘了义的大经,像《华严》、《法华》、《净土三经》都是一真法界。佛给我们所说的,皆是方便说。事实真相呢?真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不得口的,开口就错了。所以这是佛的方便说,为我们介绍,我们入到那个境界,才知道原来比释迦牟尼佛讲的不晓得好多少倍,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的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把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给我们介绍得太少太少了,微不足道。然后才能意会到那个境界之美、境界之善,不是人能说得出来的,佛也说不出。但是如果细心的人,从世尊这些大经里面能够得一点消息。像《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明白的,西方世界,往生到那边的人,身体皆是紫磨真金色身,跟阿弥陀佛一样,相貌也一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相貌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无量的相好,统统一样。西方世界的生活环境没有名字,西方极乐世界,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没有,大家都没有名字。为什么?有名字就不平等,你姓张,他姓李,你们两个不一样;没有名字就平等,平等法界不可思议。你们住的地区,像新加坡有好的区,房价很贵,偏僻一点就便宜多了,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也是这样的。西方世界根本就没有街道的名称,没有门牌号码,大家统统一样。这就给你透出了消息,没有人我生佛这些对待之相,没有!那个世界奇妙,奇妙得不得了。那我们找个人会不会找错?绝对不会错。你到那个人家里面去也不会错,为什么?不要走路。我们现在到哪个家里去拜访还要开车去,那个地方不要,动一个念头人就到了,就现在他家门前了。不需要走路,不需要找门牌哪个号,不需要;想见什么人,那个人就在面前。我们现在讲心电感应,比那个心电感应的速度还快,那个境界叫不可思议的境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品题,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今天能入,就凭一句佛号。你们念《华严经》,「我们修普贤行愿才能够去,不修普贤行愿怎么能去?」你不晓得,那一句阿弥陀佛是普贤行愿的总纲领。一句阿弥陀佛,普贤行愿全部都包括;不念阿弥陀佛,一条一条的修,好麻烦,不容易去。一句阿弥陀佛就统统都修了,好多人不晓得这个秘密,他不念阿弥陀佛,他要去搞一些大经大论,一条一条的去搞,那个才叫愚痴,才叫可怜悯者。
【四相皆无,万念俱寂。何所谓辱,何所谓忍。知此,则知一切行门,非仗般若 不能成就矣。】
六度每一度里面,不能没有般若 ,没有般若 就不能成就。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是如此,每一愿里面,点点滴滴都要具足般若 波罗蜜,没有般若 波罗蜜,不能成就。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里头,有没有般若 波罗蜜?给诸位说,有,圆圆满满。给你讲念佛的三个要素: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就是般若 波罗蜜。怎么是般若 波罗蜜?般若 波罗蜜是离相。怀疑,有相,夹杂也著相,离一切相了,那有什么怀疑、夹杂的?没有了。所以叫老实念,老实人就是具足般若 波罗蜜的人。老实不容易,我们这些人念佛都不老实,如果老实,不早就往生了;就是因为不老实,所以念佛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老实?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著,就是不老实,这就是没有智慧,没有般若 在里面。由此可知,念佛法门具足般若 波罗蜜。所以古德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相应有很多说法,在这个地方的相应,就是具足般若 波罗蜜;也就是说净念相继就相应,净念相继就是般若 波罗蜜。佛法如此,世法也如此,世法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里面有般若 智慧,那一定做得很圆满,一定很成功。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九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