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五十六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56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二十五页,第六行,从第十小段看起。
【当知念佛求生法门,正为发大道心者说,兼为余众耳。《起信论》云: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我们上一次讲到此地,后面还有两句,今天接著这个地方讲。
【往生不但信根成就。且已分证法身,分身百界,广度众生。】
这一段文是非常希有的殊胜。实在说,一般修学佛法真正是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听说这样的说法。信根成就,前面已经讲得很多,往生信愿行三个条件统统都具足,当然信根成就了。要紧的是后面这三句。「且已分证法身」,这个说法正是与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见完全相同。蕅益大师跟我们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此地下下品往生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生到西方世界都是圆证三不退,注意那个圆字。圆证三不退,经上一再告诉我们,就是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里面也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生到西方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八地以上,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法身大士,分证法身,这是真实不可思议!我们听说这样一个消息,这是太好的消息,决定要信受、要奉行,我们这一生就圆满成佛。何况生到西方世界,就有能力分身百界,这个百不是数字,这个界是大千世界。如果当数字讲,一百个大千世界,一百尊诸佛化土,所以它在此地不是当作数字讲;代表圆满,就与弥陀果地上的大圆满无二无别。如果百界是数字,那跟经义就不相应。《弥陀经》上讲的,西方世界距离我们娑婆,当中是十万亿个佛国土,那百界怎么行?生到西方世界的人,随时都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世尊讲的十万亿佛国土,依旧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随意分身,上供诸佛,下化众生,立刻就有这个能力。一般菩萨要得到这种能力,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证得圆教初住之后,还要修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到这个境界。往生西方世界的人、带业的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这是真实不可思议。
【我等若离相与念佛同修,离相是般若 ,仰蒙本师及接引导师十方诸佛护念之力,则一推一挽,顺风扬帆,有不速登彼岸者哉。】
这一段话是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等就是我们这些人,如果真正能够离相跟念佛同修,就是般若 与净土同修。江味农居士就是用这个方法。般若 是什么?不是叫你天天念《大般若 经》,也不是叫你天天来拜《金刚经》,不是的,离相!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都放下,这就是般若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再不把这些事情挂在心上,这叫做般若 。然后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人是真正的般若 净土共修。
我们过去在倓虚老法师《念佛论》里面,看到他老人家为我们说的三个往生的故事。第一位是一位出家人,修无师,他是在哈尔滨极乐寺往生的,修无师在世的时候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没出家之前,他做泥水匠,做苦工的,做泥水匠,生活非常清苦。以后出了家,听说念阿弥陀佛好,他老人家专念阿弥陀佛,遇到别人就劝人念阿弥陀佛,他除了这个法子以外,他什么也不会。倓老法师那个时候在极乐寺作住持,定西法师作当家师。那一年开戒请谛闲老法师当得戒和尚,修无师就到极乐寺去帮忙,他去讨一个单,想修一点福。定西法师就问他:你能做什么?他说:我愿意照顾生病的人。那个时候,大陆上传戒五十三天,戒子免不了有伤风感冒的,他发心专门照顾生病的新戒,常住对他也很感谢。住了没几天,他就找定西法师,找倓老和尚,他说他要告假、他要走了。倓老有一点功夫,没有责怪他,你去到哪里都好。定西法师就没有倓老那么好的修养,定西法师说:你这个人来了没几天,我们传戒不过两个月,你这个功德做不圆满,怎么就退心要走了;就责怪他。修无师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两位老法师一听,这不简单,预知时至,这还得了!马上就转变态度向他请教:你什么时候走?修无师说:不出十天。他要求常住给他预备两百斤柴火,往生之后火化用。定西法师把这个事情就记下来了。这很了不起,传戒当中有人真正的往生,这个跟大家是作证,三转*轮是作证转。到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去找两位老法师。他说:老法师,我今天就要走了。定西法师赶紧给他在柴房里,临时收拾一个房间、搭一个铺,他要求找几个人给他助念,送送他往生。送他往生的这几个人,亲眼看到的。修无师腿一盘,坐在那个地方,坐著走的,没有生病,预知时至。大家就说:修无师,你也得作首偈、作两首诗,给我们留个纪念。修无师说:我是个苦恼的出家人,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我也不会作偈子,也不会作诗,不过我有一句老实话可以奉告大家,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是真正修行,那就没有真实的智慧。大家听他说这几句话,也觉得很踏实,真正是一个修行人所说的。大家给他念佛不到一刻钟,一刻是十五分钟,他就坐在那个地方,满面笑容就走了。谛闲老法师到了这个道场,亲自去看他,对他非常赞叹,认为他是我们出家人真正的好榜样。
所以那个真实智慧不是别的,修无师修的是什么?般若 净土共修。他也没念过《般若 经》,也没有念过《金刚经》,怎么修般若 的?他统统放下了,放下就是般若 ;离一切相,那就是般若 。哪里要念什么《般若 经》?《大般若 经》里面没有般若 ,修无师那真有般若 。诸位要深深体会这个意思,身心放下是真实的金刚般若 。念《金刚经》没用处,天天念,样样放不下,什么都要计较、是非人我,那个念了没用处,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修无师大概从来也没念过《金刚经》,他是真实的金刚般若 。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样的人一定得本师释迦牟尼佛,接引导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有十方诸佛,《弥陀经》上讲的六方佛,《无量寿经》上讲的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一尊都不漏,每一尊佛都加持你,都护念你。为什么?因为你离相念佛求生净土,就凭这个,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就要护念你,就得要照顾你。看你是不是真的?真的,诸佛就照顾你;假的,佛不照顾。我们这一念心是真是假,自己都不晓得,佛晓得。自己不知道,佛知道!
我讲自己不知道,这个话是真的,我也亲眼见到的。我初出家的时候,在台北圆山临济寺。临济寺里面有一个念佛会,成立很久了。里面有一位副会长林道奇居士,平常念佛会共修,他担任维那,唱念很好,不输出家人,是个很好的维那师,领众念佛,遇到人也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老人家临走时生病了,得的是癌症,非常痛苦。大家念佛来帮助他,他一听到佛号就发脾气,不准任何人在他面前念佛,把念佛人统统赶走。平常口口声声要念佛往生,临走的时候怕念佛,这是业障现前。所以那个念佛的心是真是假不知道,临终那个时候才显得出来。临终的时候贪生怕死,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没有一样能放得下,有这么样一回事情,这是我们亲眼看见的。所以放下要在平时,现在就要放,不要等著,时间还长,等我走的时候再放吧!走的时候像林道奇那样子,那就完了,那个时候来不及,后悔就来不及了,一定要在平常就放下。放下,诸位要记住,不是在事上放下,心上放下,心上放下就成功了。事照做,随时心里头都没有,甚至於正做著事也能站著走,说走就走了,这是念佛人的功夫,这是念佛人的气象。所以事事无碍,那就是般若 净土共修的一个好样子。他得十方一切诸佛护念。
一推一挽,这是比喻一个人在后面推你,一个人在前面接你。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推我们,阿弥陀佛在那里接我们,就好比顺风扬帆,那很快就到达了。这是古时候,古时候也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那个时候大概交通最方便的就是船只、帆船。帆船,这是古时候古人的比喻。所以这一段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许许多多念佛往生,我们亲耳听到的,亲眼看见的。
【观照功夫,下手方法,若不得力。则念佛,心中有佛即是真实功夫。】
观照是讲般若 ,用般若 经上的理论与方法。就像我们这个经上说的,应生无所住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都是《般若 经》上所讲重要的方法。这些方法我们做,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做的功夫不得力。说老实话,还不如修无师,修无师方法都不懂,理论也不懂。他为什么能般若 净土共修?因为他从小出身太苦,他觉得人太苦,人没有意义,听说西方极乐世界好,一心一意赶紧求生,要脱离苦海。他的信心、愿心比我们强得太多了。我们还在慢慢拖,能拖一天最好拖一天,心里想去又舍不得这个世间,能拖就拖。拖到不能拖再说,这种心态,那怎么行?修无师的心态坚定、坚决,所以他具足了真实的智慧。的确是我们的好榜样。
我们看《往生论》,无论是过去的、近代的,真正念佛往生瑞相好的,大概都是生活相当清苦。富裕人家往生,有这个瑞相太少太少了。富裕人家他生活过得舒服,舍不得离开。他有钱、有产业、有房子,样样都放不下,反而耽误了。学了般若 ,般若 也不得力。为什么?还是放不下,那就不得力。不如生活非常清苦之人,这种人容易往生,也就是容易放下,他的愿心恳切。如果我们用的这个方法要是不得力,没有关系,学修无师就行了。心里面只要有佛,那就是真实功夫;但是诸位要记住,不能夹杂,心里只有佛,其他东西统统都没有,这才叫真实功夫。心里念佛,又掺杂许许多多的杂念,那个功夫就破坏掉了,那就没有功夫了,这一点要清楚。
【起心动念时,即提起一句佛号,令佛与念,水乳…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五十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