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十集▪P4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无明,那就是虽见而立了见,他不是不立见,他立了见。这个地方的确相当的微细,你还是在一切法里头有执著,有执著就不是无我,有我!我所有的,这个与心性真相完全相违背。看看诸佛如来,他们跟我们做法恰恰相反,舍得干干净净,真正是一法不立。世尊当年在世所表现的,他的出身是王侯之家,是富贵的家族,他完全舍弃掉,去过一种托钵的生活,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过这个生活。这个示现,表现的是什么?一切放下,统统放下,表现这个。

  在中国唐朝时候庞蕴居士,这很多同修都知道。庞居士也难得,也做了一个样子给我们看。他也是一个富贵的家族,他学佛了,道理统统通达、明了,看破了,看破之后放下了。他怎么放下?把他家里面的金银财宝,全部装在一条大船上,船滑到江中心,砸一个洞,整个沉下去,全部不要了。有些人问他,你既然金银财宝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去做一点慈善事业,救济别人?那是好事情!他留了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你们想想看这个味道,好事不如无事,人人都无事,天下太平;人人都想做好事,天下大乱,真正的好事是无事。他全部舍弃掉了,那生活怎么办?他卖草鞋,草鞋现在诸位看不到了,稻草编的,编的草鞋,大概在中国内陆可能还有。一双草鞋卖几文钱,每天编几双草鞋卖了,去过日子,他愿意这么做法,跟释迦牟尼佛托钵那个味道很相似。这是示现给我们,看破之后能够放下。与道相应,就是与法性相应,过一种纯粹天真自然的生活,心里面没有一丝毫的忧虑牵挂,舍得干干净净。这要不是真正看破,做不到!这个看破是讲见地,你的见地到什么程度?完全从生活当中能观察得出来。

  【一异不执,是破除我见之慧剑也。】

  这个意思好!我执是最难破的,难在哪里?不是执著一,就是执著异。这个一、异,不是执著有,就是执空;空是一,有是太多了,花样太多了,是异。总是落在两边,总不能够会归到中道,中道就是两边都不执著。一异不执,就是空有两边都不执著,这样才能够破我相、破我见。

  【我见难除,不外两种理由。一、见理不明,二、自以为是。】

  古来大德为我们分析说明的,确实很有道理。理,就像前面所说的,诸法如义,法法皆如,无实无虚,不一不异,这是理。你对这个理没有透彻、没有明了,所以你放不下。实在讲,第二个还是从第一个来的,如果见理明了了,决不会自以为是;还是见理不明,自以为是那个麻烦就更大了。见理不明是所知障,自以为是烦恼障,这二障具足,你怎么能破我?

  【欲破我,首当明理。开佛圆见,彻明其理之谓也。】

  开佛圆见,就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你要是通达明了了,这就是佛知佛见。

  【先说五眼以明不执一】

  这个意思懂了吗?五眼虽然说五个,实际上是一个,是讲见地。肉眼,我们看到肉眼了,那法眼在哪里?慧眼在哪里?我们这两个是肉眼,没有看到佛有十个眼睛,没有看到;没有看到阿罗汉有四个眼睛,没有看到。论见地,见地是一;从作用,这是有五,也就是他这个见地能力的大小、功夫的浅深分作五个,用这个方法来说明不执著一。佛问:如来有肉眼吗?有肉眼。如来有法眼吗?有法眼。那不执著,你说有,都有!而不是说,如来有佛眼,五种眼都叫佛眼。前面我们说到,众生有肉眼,其他的眼没有;天人有天眼,有天眼,肉眼也是天眼,不执著,一异都不执著,不执著一。

  【为见理不明者说法】

  对象在此地,破他执著一。接著又说恒河沙,就是这一段经文:

  【以明不执异,为自以为是者说法。】

  他的对象,前面五眼是对见理不明的人说的,这一段讲恒河沙,是对自以为是的人说的。如果我们要不是很冷静的来看这个经文,真的看不出来,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今教以一异俱不可执,见将从何安立,则我亦与俱化矣。】

  实在说,如果不能深入《金刚经》的义趣,这个功效做不到。几个人念了《金刚经》就开悟?几个人念了《金刚经》,四相、四见就破了?有,是有!好像自古以来只听说有六祖惠能,有这么一个人,六祖惠能以前没听说,以后好像也没听说。这才晓得难,这才晓得学般若 难,不如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往生的人,你看多少!眼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就不少个,这就知道我们的根性不行。经虽然是讲讲,讲讲你才晓得,教好难,不容易!摆在面前,都不晓得佛说的是什么意思;说出了,稍稍体会到,真的,确实有这么深的意思存在,可是我们就是没有法子体会。

  虚实、一异、空有,我们还是没有办法摆脱,不落在空边就落在有边,不落在虚边就落在实边,总是这个毛病。这两小节经文真正的用意,就是教我们两边放下,两边都不执著,我们无始劫来的见妄,这《楞严经》上所讲的,就是妄想,《楞严经》上讲见妄就是平常讲的妄想,才能断得了,妄想分别执著才真正能够打掉。

  【不一不异之义,这个义理、义趣,为般若 之纲宗。】

  《般若 经》的纲领,《般若 经》的宗旨,就是这四个字。「佛法之要领」,也只有这一句。「可以贯通一切法」,一切佛法、一切世间法,都不出这个原理原则。

  【此经令通达无我法者,先通达乎此。】

  你要想真正通达一切法无我,你一定要晓得不一不异这个道理;知道不一不异的事实真相,你才能够了知一切法,一切法真的无我。我是主宰的意思,一切法缘生,哪有主宰?缘生持续的力量,在凡夫叫业力。譬如我们今天得这个人身,我们现在明白,这个身体是什么?是刹那九百业因果报的相续相。这是我们在佛经深深体会,了解这个身不一不异、无实无虚。但是这个身体在世间相续的现象,它能够存在几十年,这是什么力量?业力,业力在支持它。虽支持它,这个身体有变化,有老病死的变化,这个变化也是业力在变化。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业缘上能够掌握、能够控制,我们可以使这个身体能够多支持一段时间,能够让他少病、少恼,确实可以做得到。明了了,可以支配环境,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身体;如果不明了,随业流转,自己完全做不了主。最上乘的,还是了解得透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要通达无我法!要是安住在无我法,那就跟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游戏神通无二无别。真正通达法无我,安住无我法,这个人就是乘愿再来。他这个身体可以在这里支持一段时间,那不完全是业力,里面有愿力。愿力超过业力就是乘愿再来,不必到西方极乐世界倒驾慈航再来,不必!愿力一下超过业力就是乘愿再来,我们整个这一生都改变了。没有愿力,我们这一生都是受业力支配。如果发的愿真诚恳切,愿力超过业力的话,这一生就改变了,就是乘愿再来,这个不可以不晓得。一定要先通达乎此,你把不一不异的道理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此句,开之则为八不。】

  《中观论》上讲的八不,「八不」是根据什么说的?就是根据不一不异说的,所以这是八不的根本句。

  【十不、十二不、十四不。详参《讲义》卷四,页三十八。】

  江味农《金刚经讲义》第四卷,第三十八页,他讲得很详细。八不、十不、十二不、十四不,他讲得很详细,我们这里都把它省掉了。你们不怕麻烦的人,可以找《讲义》来看。我们到此地来的时候,《讲义》印的册数比较少一点,数量也相当可观,好像有一、两千册送到这边来。我们《节要》的本子送到此地是一万多册,所以这个本子比较多。这一段后面还要接著来探讨,义趣甚深甚广,对於我们念佛实在讲也很有帮助。念佛的功夫为什么不得力?说老实话,也是放不下。《金刚般若 》里头字字句句,它的主旨就是帮助我们看破、放下。这一段是看破、放下关键的所在,所以相当重要,不能不多说几句。今天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十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