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九十三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边插了一句话:「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不是风也不是幡,你的心在动。当时听的人觉得他讲得很高明,也都很佩服。印宗法师听到了,讲完经下来的时候接见他,向他请教,知道他是禅宗的六祖,才知道。於是就向他请教:「你在黄梅的时候,五祖忍和尚说禅定、解脱,怎么讲法?」他的回答高明:「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

  我们在这里看到无凡无圣,凡圣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哪来的凡圣?一个味道。跟你说有凡有圣,这是对初学人讲的,对分别执著还没有破的人讲的,给你讲许许多多的法相。菩萨,给你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哪有那么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惹了这么一大堆?你要懂得佛说法的义趣,佛是用这么许许多多话来诱导你,到最后诱到哪里?诱导到心地清净、一念不生。为什么佛讲这些东西,叫你一天到晚在打妄想?佛跟你讲这些法相名词,你在这里打妄想,比你一天到晚想是非人我、贪瞋痴高明多了。你妄想不能断,佛就用另外一个方法来诱导你,把你妄想诱导不要落在三恶道里,不要落在轮回里还照打妄想;依著佛经打妄想,这个方法很妙、很高明。可是佛最后的目的,一定是要把你的妄想全部打掉,恢复到自性,这是他的终极目标。这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善巧方便。如果是上根利智的人,佛教他的就简单容易了,没有这些罗嗦,单刀直入,那就很简单。像《金刚经》都是对上根人说的,不是对中下人说的,没说多少,果地上的境界完全都显露出来。所以,我们要晓得佛说法的善巧。因此佛在经上一再的告诉我们,佛所说的法不能执著,因为所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如果你要想到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那不就「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为什么在一切法里头,看到不平等、有高下?因为我们不晓得它是缘生之法,也不知道它当体即空,误以为真实,这样才有高下。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懂了,这一段就好讲。

  无圣无凡,凡圣这个名词是假定的,哪来的凡圣!什么叫圣?明心见性就叫圣。什么叫凡?无明烦恼盖覆了本性,我们就叫他做凡。无明烦恼是真的吗?不是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告诉我们,「本觉本有」,本觉是真如本性,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 智慧;「不觉本无」,不觉是无明、烦恼,本来没有。本来没有,哪来的凡圣?所以从自性上去看,确实没有,凡圣都没有,无圣无凡,本来平等。现在平不平等?给诸位说,现在的的确确是平等。现的相,这是十法界的相,佛、菩萨、声闻、缘觉,底下六道众生,这怎么个平等法?它真平等。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平等?我们是迷在相上。就像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看到器,著了这个相,菩萨、佛、小猫、小狗、畜生,这不平等,相不平等。可是你仔细论论价值,黄金重量一样,成色一样,到外面去卖价钱相等,这怎么不平等?平等的。从质上去看,它是平等,外面样子不平等。既然体平等,相哪有不平等的道理?只要你不执著,就平等了。凡夫执著,你看看用黄金做一尊佛像,那还得了,天天在地下趴在那里磕头作揖。如果做一个小猫、小狗的像,他在那里摸一摸,绝对不会给它磕头的。不是一样的东西吗?著了相。

  佛是见性不著相,於是十法界统统平等。无圣,不著佛菩萨的相;无凡,不著六道凡夫的相。他不著了,见相就是见性,十法界平等的,哪有不平等!为什么佛菩萨不著相?为什么我们会著相?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他们对事实真相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十法界依正庄严,无量无边的色相,这些色相是什么?都是从真性里面现出来的。真性为什么现这么多差别相?差别乃是因果不同,所以是业因果报刹那生灭的相续相而已。刹那生灭不是真的生灭,真的是什么?真的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为什么要说生灭?生灭的意思是刹那变化,变化,不是真的生灭,相永远不会灭。如果大家对意思一下会不过来,我们还得举比喻。譬如金,我们一尊金的佛像,我们现在不想要这个佛像,我喜欢观音菩萨,把这个佛像熔掉,再塑一个观音菩萨的相。我们就讲:佛像灭了,观音菩萨像生了,其实金还是那个,你从那一块金来讲,它没有生灭。甚至於我佛像不要了,你把它做一个金砖,是砖的相;你把它化成一团,有一团的相,它总都有相在,相决定不会灭,相会变。从变上讲,我们叫它做生灭,其实不是真的有生灭,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我们的身体,你要讲真的,我们真的这个身体不生不灭。那个人会死;死了,你这个身也没有灭。现在科学家懂得,身体是什么?许许多多的细胞组织的,细胞是怎么来的?细胞是很多原子组织的,原子是电子组织的,电子是粒子组织的。这个身体现在在,这个缘聚,聚起来它就在;散了,它就离开了。只是聚散这个形相在变化,其实这些物质没有灭,哪有灭?没有生灭。这是我们现代科学知道,物质不灭。所以它只是在变,佛法讲得清楚,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变就是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前面讲过,所有一切现相都是假的,都是刹那生灭了不可得,唯独因果是真的,因果不空。所以佛才教给我们无住要生心,生心的道理在此地。这个理事非常之深,非常的复杂,我们也只能说一个大概。了解事实真相,这几句话就都懂了。

  「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佛度一切众生从来没有居功过,「我度了多少众生!」没有这个念头。为什么没有这个念头?我们在《金刚经》前面看到,佛度一切众生,心里干干净净若无其事,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的心清净。我们讲心清净,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都是从相上说的。这个地方是从理上讲,是从性体上说,哪有佛道可成?无非是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而已,放得干干净净,我们就给他起个名字,叫他做佛,成佛了。其实成个什么佛?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而已。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就叫他做凡夫,凡圣原来是这么一桩事情。佛度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教导他修行证果,众生觉悟了,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他成佛了。是佛度他成佛的吗?不是!是他自己放下的,他成佛了。众生怎么成佛的?自觉、自悟、自度,自己成佛的,佛没度他。这是昨天跟诸位说过了,佛只是做一个增上缘而已,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都是本身具足的,佛哪里度众生?佛不度众生。

  「度即无度,成即无成。」这些话,底下还有一句,「平等真法界」,真就是一真,前面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证的;换句话说,佛菩萨的生活环境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怎样证得?心平等就证得。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面前,我们并没离开,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在一起的。虽在一起,我们今天见六道,没有见到一真法界。原因在哪里?我们那个心不对。这个东西还要用比喻说,譬如我们现在电视机家家都有,新加坡多少个电视台我不晓得,假定说十个,我们讲十法界。十法界的电波都遍布在同一个空间,十法界,你拨哪一个频道,这个法界现前了,就这么个意思。十个电视台的频道都在你那个按钮上,看你怎么拨法,拨哪一个,哪一个现前。你问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此地,如果我们频道拨对了,眼前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频道是平等心。心要怎么平等?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就平等了,有妄想不平等,有分别不平等,有执著不平等,你就见不到如来他们那个生活环境。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诸佛如来生活的环境,我们马上就见到,就得到了,这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所以叫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十法界不是真的,十法界是识变的,就是你妄想分别执著变的。妄想分别执著怎么会变成佛法界?你打佛的妄想就变佛法界,打菩萨的妄想就变菩萨法界,都是妄想;连佛也不想了,佛的妄想都断掉了,一真法界。因此释迦牟尼佛很对得起我们,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佛法也不能执著,也要放下,帮助你到一真法界。如果你所有一切都放下了,佛法不能放下,换句话说,你在十法界,住在佛菩萨法界里头,你永远不能到一真法界。这是很对得起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告诉我们佛说法也是因缘所生,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统统是从性体上来说的,这是约真谛而说,确确实实是一切法的真相。

  【发心菩萨,通达此义。应以无能、无所、无法、无我之心,修一切善法,乃能如是而证也。】

  发心菩萨,是指发无上菩提心而说的。就像本经一开端,须菩提尊者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就是发心菩萨。这样的菩萨非常难得!这样的菩萨,一定得到一切诸佛的护念;换句话说,他发这样的大心,一切诸佛如来都要帮助他成佛,他发的是成佛的心。那要真发才行,嘴皮上发,心里头没有,那个不行,那个得不到诸佛如来的加持,要真心。你真正发这个心,你要通达此义。这个此义是什么?近处讲就是无佛、无众生,无圣、无凡,这从近处说,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从远处来讲,本经自始至终所说的道理,你要明了,你要通达。因为本经所说,就是为发无上菩提心,想成圆满究竟佛果之人而说的,佛的对象是对他们说的。通达此义是解悟,我们讲开悟了,他明白了,应该要怎样才能够圆满成佛,他懂得。懂得,要不修没用处,解悟,你理解了,你做不到,没用处!

  底下要教你去做,你应该怎么做法?把这几个原则抓住,守住这个原则,你去生活去过日子,照样你做你的工作,无论你是哪一个行业,决定不碍事,一样一天到晚去应酬,只要守住这个原则,你就能成佛了。这几个原则:「无能、无所」,你心里头不能有能所的念头;「无法、无我」,法我是讲执著。诸位要晓得,能所是无明,我法是烦恼。无能无所、无法无我,就是我们讲的,你要离烦恼…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九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