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0集▪P3

  ..续本文上一页他一天到晚法喜充满,快乐自在。

  所以空其诸法之相,这个意思深。平常我们讲浅的意思,我们只说,这个我在讲经的时候常讲,只讲什么?把我们心里面想的那个相去掉,没有叫你取外面,把心里头的思、想拿掉;思就是分别,想就是著相。「思」,心里头有个田,划上格子,那是分别,分别就有界限,田字是表示界限,你心里头起了分别。「想」,心里头就有相,想一个人就有人的相,想一个事有事的相,想一个东西,有一个东西的相。把那个田拿掉、相拿掉,就剩下一个心,那个心就干净、就清净,这个意思浅。《金刚经》上半部有深有浅,《金刚经》到下半部这个讲法不行了,这个讲法不彻底。固然心里面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事实上的相呢?事实上的相真的没有,事实上的相是梦幻泡影。可见得《金刚经》后半部的意思真的唯深无浅,后半部的意思深广微细。确确实实没有,确确实实了不可得,这才真正见性了,真正能见性,即相即性。所以后半部经法法皆是,不像前半部法法皆非,后半部是法法皆是,这是泯相入体的精微之义。

  【倘著一相,必致愈引愈多,万相纷纭,永永不得清净。】

  这是真的,刚才我说出六道里头,六道的现象是无量无边的对立,形成这样复杂的现象。这种复杂的现象,实在讲就是最初著了一个相。佛在经上讲,最初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这里第一个对立起来。这一个对立起来,马上就起了一个连锁的作用,从一个对立一变就变成无量无边的对立,这个麻烦大了。这就是六道轮回怎么来的,怎么回事,把它的根源观察到。

  【读经闻法,不可著文字相,不可著言说相。】

  这几句话,大乘经里面时时提示,不断的在提示,为什么佛不厌其烦这么多次的提出?实在讲,就是因为我们凡夫无量劫来,分别执著的习气太深。说实在的话,佛提示一千次、一万次都不多,我们没做到;做到就不必再提了,没做到是时时刻刻要提醒。我们今天读经,哪有不著文字相的道理?我们听经,哪有不著言说相的道理?果然不著,那就好办,你读经会开悟,听经会见性。我们读经不开悟,听经也不见性,什么原因?著文字相,著言说相。这个老毛病、老习气改不掉。听了经,离开讲堂,这个法师还讲得不错,比那个讲得好,那个不如这个,你看看,你不都在分别执著打妄想吗?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屡次的提醒,这是大慈大悲。

  【佛所说法,无非令人离相证性,故语言文字皆不可执。】

  我们读经、学佛,我们的目的跟佛教给我们的目的不一样。佛教我们目的是希望我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希望升官发财、家庭平安、健康长寿,目的不相同。佛那个目标究竟圆满,我们这个目标太渺小,太小了。但是我们这个小目标是牢牢的执著,死都不肯放松,所以佛显示这个大的方向目标,我们永远不能够完成,这个道理在此地。佛的确在了义经中苦口婆心为我们开示,希望我们在这里觉悟。真正学佛就是真正取佛所教导的方向目标,我们以见性、以成佛、以往生净土为目标,那你就要真学,一切放下,都不能够执著。

  此人全不知性,这就是经文里头说的,若有人言,这是什么人?凡夫之人,就像我们现在。我们要问:如来是什么意思?如来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怎么个讲法?你读了《金刚经》,如来是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你讲得没错,《金刚经》上说的。这个说法是不解如来所说义。前面经文上讲的,那个意思很正确,「如来者,诸法如义」,那个意思是对的,这个意思就完全错解了。

  【此人全不知性,著於名言。】

  教你不执著文字相,不执著言说相,他文字相、言说相统统都著了。

  【是於佛说之义毫无领会,故曰:不解我所说义。呵斥此人不解,正欲一切人深解空相之义趣也。】

  佛责备这个人,菩萨聪明,佛责备这个人,从这个人的反面,就是菩萨应当要学习的,反面就是真正理解佛所说的义趣。再看底下这一段解释,为什么佛说他不解如来所说义。

  经【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是「如来」又一个意思,如来是不来不去、非一非异,跟前面「诸法如义」一个意思,两种说法一个意思。

  【如来即是法身,法身常住不动,无所谓去来也,法身遍一切处,亦无需乎去来也。】

  佛的十号,成了佛都有十个号。这十个号,如来是第一个号,它排列的次序有关系,如来是排第一号。如果不证得「如」,那就不叫做成佛。「如」是什么?「如」是真如本性,这一点诸位同修要注意到,「如」是讲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法界的本体,现代哲学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这些哲学家在人间来讲,是非常聪明的人,哲学是求智慧的。他们在探讨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一切万物从哪里来的?要找它的根源,这个根源就叫本体,找这个东西。所有一切万物,我们今天讲太虚空、空间、时间。过去人家对时间还没有什么观念,现在科学家也探讨时间从哪里来的?空间从哪里来的?的确时间、空间也有起源之处。不是讲时空没有边际,那是讲广大没有边际,其实它还是有源头的。所以时间跟空间也不是真的,它也是个现相,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们讲这个时空,是有开头、是有结束的;也就是说,时空都是有生灭的。从什么地方去体会?从作梦,你想想你作梦的时候,你梦中有没有时间、空间?有。梦中确实有时空,哪里能离得开时空!梦里头时空从哪里来的?当然从发梦那个时候出现,那就是时空的起点;什么时候时空灭了?一觉睡醒,时空就灭。时空有生灭,所以它也不是真实的,也是虚妄的,妄想变现出来的。

  在百法里面,空间、时间都排在不相应行法里面,有为法。它的名词叫时分、方分。时是时间;方就是方位,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因为空间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在无为法里头也把它放上,叫虚空无为。你看我们动物、植物、矿物,都有很明显的变化,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有很明显的变化。空间好像没有看到变化,三千年前空间是这样,三千年后空间还是这样,没什么变化,所以也把它放在无为法。但是那个无为法要晓得,无为法六个,只有「真如无为」是真的无为法,其他的五种是相似无为,因为在里面看不到它的生灭,所以就把它放在无为法,但它不是真的无为法。所以我们从梦幻泡影里面去体会到,时空有生灭,禅宗里面讲粉碎虚空,这个话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在我们佛法里面也常说,大家不留意。

  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你们听听这个名词,生相无明,生起一切现相,就是这个无明所生起一切现相,这个现相里面就包括时空。如果这一品生相无明断了,时间、空间就结束,时空里面所有一切万事万物也结束了。可是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到那个顶点的时候,现在科学家叫起点,起意的起,科学家把这个定作起点,就是我们佛法里讲的生相无明;等觉菩萨到这个境界,他破不破?他不破,这叫倒驾慈航。他不是没有能力破,他有能力,有能力而不破。不破就是不把这个现象,就好像在作梦一样,他可以醒过来,他不想醒,继续再作梦,作梦干什么?梦里头还有很多人在作梦,帮助那些人,他是可以醒来,他要去帮助那些梦中人,这叫做大慈大悲,广度众生,他有能力。科学家讲的起点,我们佛经里头有,但是这个点我们找不到,凭著科学仪器去探测,那是探不到的,必须要甚深的禅定,才能把宇宙起源的地方找到,等觉菩萨才找到。

  「如」是真如,真如遍虚空法界,无处不在,你怎么能说它有来有去?就如同我们现在讲的无线电波,电视台里放出来的频率、电波,涵盖著整个地区,你不能说它有来有去。我这里有个电视机,频道一拨对了,画面马上就现前,你不能说它来;我把它关起来,不能说它去;它没有来去,这是我们的真如本性。诸位要晓得,佛的真如本性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真如本性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今天晚上你们到这个讲堂来听经,你们来了没有?有没有来去?你要说「我有来有去」,就是前面说的糊涂人,「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你从家里到这儿听经,听完再回家,有没有来去?不来不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是真的;你确实没有来,确实没有去。确实没有来,为什么有来去的相?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你有来去这个相,是你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你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就看到真相。真相是什么?没有来去。你在家里是在那个空间里面现相,到这个地方是在此地现相。你在路上走,每一公尺、每一厘米,刹那刹那在那里变;那个相灭了,这个相生了,是这样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哪有来去?由此可知,诸佛菩萨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应化,有没有来去?没有。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不迷了,明心见性,能力恢复了,得自在,我们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听经、去度化众生,我们有没有来去?没有来去。我们可以现无量无边身,不只《梵网经》上说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千百亿有数量,其实没有数量。哪个地方有感,哪个地方就有应,因为你的法身遍一切处。法身就像无线电波一样遍一切处,哪个地方有电视机一拨就现前。佛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要晓得,佛如是,我们每个人都如是,没有例外的。这个意思深广、微细,要体会这个意思,这是诸法实相。实相也就是空相,因为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确确实实不来不去;你一定要懂得,法身遍一切处。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非谓毕竟无来去。】

  这是从相上讲,相上讲有现有隐,现相我们叫它来,隐没我们叫它去,实在是隐现。而我们凡夫隐现不自在,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业是造作,造作的结果叫做业。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那个结果就叫做业。因为业力在支配,所以佛教给我们生心,生心是什么?我不想别的,我专想佛,想…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