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提尊者所说的,叫著世尊,「如来所说」,这个意思就是说,就从真如本性上说,「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我们看注解:

  【三千大千世界,名为应身教化之境,此境为一切众生所依。】

  一切众生的生活,依靠什么?要依靠世界。譬如我们,我们得人身,虽然时间不长,短短的数十年之间,我们一定要依靠这个世界才能生活,不能离开世界,所以是一切众生依靠生存的。

  【如来为利益一切众生,随缘显现,以教化耳,不住著此境也。】

  诸佛菩萨也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跟我们同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我们在这个世间,是业因果报所变现的,所以不得自在。过去生中造的善因,这一生当中感善果;造作的恶因感恶果,因缘果报,所以不自在。诸佛菩萨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跟我们和光同尘,他是感应现身的,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他现的这个身自在。自在在哪里?不著相。虽示现在这个世间,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他是自在的,这样子教化一切众生。

  【如是而说,正所以开示众生,应观世界非实。】

  古德教给我们读经、听教,平常你读诵经典,听教就是听讲经说法,贵在随文入观。随著经文,随著说法的音声,你就能契入这个境界,这个高明。所以佛当年讲经,听众当中一部经还没有听完就开悟、就证果了,他为什么有这个能力?随文入观。要怎样才能达到随文入观?马鸣菩萨告诉我们,《大乘起信论》里头所说的:「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就能随文入观。真的读到哪里,这个境界就入到哪里,马上就提升,非常明显的提升。虽然提升到很高的境界,可是会退转,我们没有证得阿鞞跋致,它会退转;因为会退转,我们天天读、天天听,一退转再把它拉起来。这是自古以来修行人成功的秘诀,不断的薰习,时时刻刻要拉自己一把。读这个地方你就晓得,众生非众生,世界非世界,常常读诵,常常思惟,我们把宇宙人生就看淡了,不那么执著,不那么计较,你就得自在,你就能恢复到自性。

  【是名而不住著。世界不著,则一切不著。】

  跟你讲众生非实、世界非实,是教你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目的在哪里?末后这句说:

  【乃能令本具之法身出障】

  法身是本有的,本有的为什么不能现前?有障碍。什么障碍?执著众生是实有的,执著世界是实有的,你本具的法身永远不能现前。所以你一定要晓得,众生、世界、身心、万法全是假的。知道全是假的,你觉悟了,你的解圆了,知见圆了。下面是功夫,功夫是放下。对於这些事情不再放在心里,你的障碍就没有了,本具的法身就能现前,出障就现前了。再看底下这段经文,也是《金刚经》里面最精彩的一段。

  经【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就是合而为一的意思。】

  实在讲,所有一切种种法,都是无量因缘合而为一,现的这个相。乃至小到一微尘,我们今天知道,微尘不单纯,也是许许多多基本粒子组合的。为什么组合这个相?因缘非常复杂,不是单纯的,不是偶然的。世出世间绝对没有偶然之事,有事必有理,有果必有因。

  【虽闻界可碎尘,世界可以把它分析成微尘,然其未碎时,其合而为一之相,明明有也。】

  这个世界我们没有把它碾碎为微尘,那这个世界不是明明有吗?这是凡夫的情执,我们讲是迷情的执著。

  【长老为遮此执,所以彻底破之。】

  有这种执著的人的确太多了。这个执著不打破,刚才讲了,纵然你开了圆解,你依旧放不下,依旧不得受用。所以须菩提尊者再进一步,知道我们病根之所在,就在这个病根的地方下手,帮助我们把这个微细、无始劫来牢不可破的习气把它连根拔除。所以有这一问,这一问的用意太深了。

  【不但因其可碎,知非实有。】

  现代科学家用科学仪器,把最小的物质分解开来,分解开就是打碎,晓得它不是真实的。

  【即其未碎,亦非实有。】

  那才叫真的聪明!这个世界没有把它打碎变成微尘,现在这个世界的相在;相虽然在,你一眼就看破,它是微尘,微尘集聚的相,这是一合相。所有一切的现象都是一合相,种种因缘聚合而现的现象,大到世界,小到微尘,都是一合相。

  【则非、是名,言其不过假名,怎么说都是个假名,本来无实也。意明必须实有,方是一合相。】

  诸位能不能体会到这个深义?这个意思深了。如果基本的物质真有,确实存在,它组合的这个现相这才能称之为一合相。可是基本的物质,今天讲的基本粒子没有,是波动的现象,根本不存在。所以是否定,没有物质的存在。基本的物质既然是虚的,不是实在的,它组合的这个现相怎么是实在的?没有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很深很深,这真的是进了一步,进了一大步。这个意思你要是能够参透,你真的明白了,你才会点头,一切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真的承认,你真的明了了;换句话说,你也真的放下了。依旧不能放下,还是堕在一合相里,不知道佛讲的一合相也是假名而已,有名无实。所以尊者这一段问的意思很深很深。

  【意明必须实有,方是一合相。今一合相既无一定,则世界之为当体即空,彰彰明甚。】

  「彰」就是非常明显的暴露在外面,一丝毫隐瞒都没有,太清楚、太明白了;事实真相真的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诸佛菩萨怎么不自在?真正得大解脱,究竟圆满的解脱,「法身、般若 、解脱」三德圆满的现前了。他们的受用就是「常乐我净」,我们凡夫这四个字都没有,凡夫叫四颠倒。他真正得到了。「常」是永恒,不生不灭,这是常。「乐」是离一切忧悲苦恼,永远摆脱了,苦乐忧喜永远没有了,那叫真乐。「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宰。「净」是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这是他的受用。尊者说得好,问也问得好,我们再看世尊的答覆,看释迦牟尼佛怎么说的。

  经【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一段文要不细说,真的很难体会。我们看注解:

  【一合相者,一不定一,合不定合。故曰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

  佛这个讲法,比须菩提尊者前面所说的更深、更广、更微细,真的是所谓彻法底源,宇宙人生的根源。一合相实在讲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说一合相,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凡夫能够接受,他能够理解,他能够懂。从粗显的,譬如我们今天科学里面讲,如果从原子、从电子、从中子、质子,以这个为单位来讲起,一合相,这我们大家都会承认,没有问题。可是中子、质子再分析,问题就来了,再往深一层去观察,问题来了,不往下去没有问题,一合相没有问题,再往底下去追究,它就有问题。问题在哪里?物质根本不存在,它根本没有,「一」到哪里去找?「一」尚且没有,怎么「合」?所以这是彻法底源的意思,一也没有,合也没有。「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佛这一句话,大智慧的须菩提尊者,他们这样的人,听佛这一说都能明了。底下说:

  【若说世界真是一合,岂非微尘亦真是一合。】

  我们今天所讲的原子、中子、质子,真的是一合,大而世界,小而微尘,那真的是一合相。「而世界非世界,乃微尘也。」这个话我们可以接受,我们可以理解。世界的确没有,为什么?微尘聚合的,是一合相。下面这一句就难懂:

  【微尘非微尘,乃本空也。】

  这个事实,现代科学家逐渐逐渐已经接近到证实、证明了,微尘本空。

  【微尘本空,由是可知世界之一合相亦复本空。】

  如果说微尘不空,世界的一合相是讲得通的;微尘本空,世界的一合相就成了问题。由是可知,世界之一合相亦复本空。

  【岂非一即非一,合即非合耶。】

  这是佛说「则是不可说」,佛这句话这个意思很广。这里面含摄种种不同的根机,大机的人体会得深、体会得透彻,小根器的人体会得浅,浅也得受用,不是不得受用,这种说法真的是善巧方便。看底下的注解:

  【约清净性言,则都无此事。】

  如果讲清净心,真如本性里面没有这个事情,清净心中跟诸位说,无佛无众生,无微尘无世界,清净心中没有这些东西。

  【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其事,泛指一切事相。】

  我们佛门里面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凡夫贪著其事。

  【言凡情非正知也】

  凡夫对於宇宙人生情见,情见就是迷、不觉,以为是这样的;殊不知他看错了,他不是正知。

  【因其向外驰求,故於事相,起贪恋而生执著。】

  凡夫的病在哪里?病在向外求,心外求法,向外求;向外求是从相上求,著相不见性。最近的一个外面现相,身体,执著这个身体,保养这个身体,爱惜这个身体,贪恋这个身体,这都是向外驰求。再要扩展出去,身外之物无量无边,这就造业了。六道就这么来的,十法界也是这么来的,因为你贪恋世间五欲六尘,这就变成六道轮回;因为你贪恋佛法,贪恋出世间法,那就变成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十法界。十法界都是妄想执著变现出来的,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十法界没有了。没有之后是什么境界?不得已取一个假名叫「一真法界」,不得已用一个假的言说,你证得清净法身。用《金刚经》上的话,这都是「即非是名」,都是假名。

  【欲净凡情,须开正知。】

  要把凡情淘汰尽,不迷了,永远不迷了,一定要开正知。正知是佛知佛见,《法华经》上所说的开佛知见、入佛知见。

  【当知一合相,当离名字言说,当於不可说处领会。】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佛说这句话,种种根性的人体会不一样,大根性、小根性就在佛这一句,则是不可说,「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从这里头去体会。

  【不可贪著其事】

  佛说一合相,贪著一合相,错了。实在讲,佛菩萨唯恐我们听了这个话,没有懂他的意思,贪著言教,贪著名相,贪著言说,这就错了。决定不能贪著,要离言说、离…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