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弊,老板清楚,他经手的,这个造罪业!举出一桩小事,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们要建个道场,建道场要化缘,有些信徒帮忙化缘,化来的,他也分一半去,这个我在台湾听说了。寺院的信徒,派他去化缘,化来之后怎么样分法,所以他才热心,他要是无利可图,他才不干!这都是造罪业,就是「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古时候讲这句不好讲,不好懂,现在很好讲,很好懂,摆在面前,很好懂。可是,业因果报不可思议!
最近这几年来,《了凡四训》自从民国初年印光大师的提倡,我们跟进,流通量很大,总希望诸位要多多的看看,你能够相信因果报应,你能够相信命运,你就不会造业。「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说你能赚到钱,那是假的,你怎么可能赚到钱?你如果真的能赚到钱,释迦牟尼佛也拜你做老师,佛菩萨没有这个能力。钱从哪里来?你过去种财布施的因。你布施得多,你这一生得的多,因缘果报。你前生种的财布施的因少,你这一生得的就少。就像刚才说的,打著佛菩萨的旗号,欺骗众生赚来的,都是你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古人所谓「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他今天就是作强盗抢来的、偷来的,都是他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他要不偷不抢,他也得到;可能得到是慢一点,过几年才得到。他不过先把它拿到,拿到造罪业,还是命里所有的;命里没有的,你去抢抢看,你抢不到,你也偷不到,命里没有!所以我们懂得佛法,了解因果,晓得钱不是人赚来的。如果你把这个道理参透,你的心就定了,你就不会汲汲去争名夺利,去干这个傻事情。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怎么求也求不到,何必去干傻事?何必去犯法?何必去造恶业?真正明白了,彻底明白了,不会造恶业了,绝对不干傻事情,真正晓得积功累德,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大乘经中教导学人,以亲近善知识为要图,以开正知见为根本。】
这两句话不仅是大乘佛法,凡是佛法,可以说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学佛最重要的是善知识,我们讲的好老师,你遇到好老师,你不会走冤枉路。一般学佛的人,学多少年,学几十年,没有成就,没有受用。什么原因?没有好老师,关键在此地。如果真正遇到好老师,效果很快速、很显著。我常常劝勉大家,学佛的成就,学佛的功德利益在哪里?就在你面孔上。你学佛,学得一年比一年年轻,学得身体一年比一年好,这是花报,一定得到的。这么一点点小的好处都得不到,你还学什么佛?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佛在经上讲了很多很多遍,「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常说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意思是一样的。相是幻相,幻相怎么变现出来的?识变的。识是什么?心想。你心地清净,你的容貌就清净,你的身体就清净。身心清净,它怎么会生病?凡是生病,都是你的心不清净、污染,身不清净这才会生病。身心清净的人不会生病,不容易衰老,这是学佛马上就得到的效应。看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假修,当然你得不到,你还是有烦恼,还是有忧虑,还是有牵挂,那都是衰老疾病的根源。你又不想衰老,又不想生病,可是你偏偏又要去制造,你不是自作自受吗?世间人没有接触佛法,不懂这个道理,那情有可原。我们学了佛,明白这个道理,「知幻即离」,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牵挂是幻,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能把这个离开,你的身心就健康,初步的利益你就得到了。
所以好老师非常重要。好老师好在哪里?帮助我们开正知见,这就是好老师。如果不是帮助我们开正知正见,那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真正善知识一定帮助我们开正知正见;换句话说,就是三皈依里面讲的「觉、正、净」。这个老师帮助我们的是,提升我们觉正净,这是善知识。如果这个老师不是教我们觉正净,还加深我们迷邪染,那就太可怕了。我们已经迷邪染很深,再要加深,还得了?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辨别善知识的真假,你用这个方法来辨别,就很清楚,你就不会上当。《楞严经》上所说的,我们现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正怎么辨别?很简单、很容易,正法是让我们趋向觉正净,邪法是教给我们走向迷邪染,邪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请看经文,下面这一段「约我见明离亦离」,这个经义愈说愈深。前面的一段,是从尘界,在第一百七十段,「约尘界明离一多」,这是第二段,「约我见明离亦离」,这个经义愈说愈深,愈说愈透彻。请看经文:
经【须菩提,若人言。】
这是假设,假设有一个人这么说。
【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假设有个人这么说。
经【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这个人对於世尊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明了,真的懂得?我们开经偈里头,第一句「愿解如来真实义」,他是不是解如来的真实义?下面是须菩提的答覆:
经【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这个人不懂得如来所说义。这是世尊教给我们,离的念头不能有,教你离相、离见,你还有离的念头,你还是有妄想,还是有执著。离也要离,那才真的干净,真的清净。经文的意思很深,必须连到后面几段才渐渐能够看得出来。我们看这一段的注解:
【此节经义极深。当知开经以来,屡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说,遂执为我见等,真实是有。此见横梗於心,正是我见。岂非反加其缚耶。】
这个意思把极深为我们显示出来,确实是深。宗门里面常讲伶俐汉,这个世间有几个是伶俐汉?若非上上根人,总免不了听了佛法,把意思听错了,听错的人很多很多!世尊说法,当时与会的大众还把佛经的意思错会了,后来的祖师大德们说法,听众当中没有把意思错会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现前这个讲堂里面,把意思听错了,经文错会了,那又何足为怪?我们听到了,觉得这是正常的,错会意思必定有。这一点,我们总是尽力的来防范。所以经字字句句为什么要反覆的来说,就是怕人错会意思。因此,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无不要求我们对於经要圆解,圆解就不会把意思错会了;凡是错会意思,都是知见不圆。这个地方是很好的例子,《金刚经》自从开讲以来,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的,世尊屡次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教我们要离四相,说的次数多了,怕我们听的人执著真的有四相;如果要有这么一个念头,真的有四相,那就变成我见。经文到这个地方才给我们说出来,哪来的四相?所有一切法相,世间法、出世间法,佛法也在其中,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因缘所生的,缘起性空;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怎么能把这个相当真?到此地才讲透彻!
四相为什么不能执著?因为它根本没有。所以叫你不执著,根本没有!如果你以为有,我要离开它,我要不执著它,你已经不解如来所说义。那个修行就修得很苦,我要离,离又离不掉,又拼命要离,你说多苦!这种苦,就像在梦中作怪一样,不知道这是空的。知道是空的,《圆觉经》「知幻即离」,什么是离?知就是离。知幻跟即离不是两桩事情,一知就离了。知道之后,「我还要离」,那你根本就不知。你晓得是幻,还有个离不离?当下就丢掉了,就没有了,问题就解决了。确确实实听经有这么多人有这种误会,所以在此地不能不讲清楚,不能不讲明白。如果错会了,那又加一层的迷惑,又加一层的妄想,「岂非反加其缚耶」,这个缚是烦恼的代名词。
【此经於一切法,屡说即非、是名。】
即非、是名,我们看得太多太多,也讲得很多,这是世尊说法的善巧方便,我们要懂得这四个字的深义。
【以明相有性空之义】
说即非,是说性空;说是名,是讲相有。但是相有,我们又执著有;说性空,我们又执著空。你说这个东西糟糕不糟糕?其实「空、有」都没有,你才真的明白,你才真的懂得即非、是名的意思。如果即非讲性空,也不能说讲错,是名讲相有,也不可以说错,其实有没有真懂?没有真懂。所以你天天念《金刚经》,天天读《金刚经》,你不会开智慧。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当中,依旧解决不了问题。毛病出在哪里?空有两边都执著,与《金刚经》的宗旨「诸法一如」不相应。一如里面,没有空有才一如;有了空有,有了对立的,哪来的一如?这是前面一大段经文,破除我们相对的观念。只要有相对,就不是一如,你还是落在四相四见里面。所以佛讲这些话的意思,真的理解了,
【意在令人观照本空,顿得解脱。】
这是如来的真实义。可见得如来的真实义,并不是说的这些法相上,是教你知幻即离,这是如来的真实义。所有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这个宗旨,我们净宗与这个宗旨符不符合?符合。今天大家念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你不了解这个宗旨,你违背了佛说法的义趣,所以你念佛修净土得不到利益。如何能符合《金刚经》上讲的原理原则?还是知幻即离。告诉你身心世界、六道十界都是假的,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我们念佛人,身心世界放下了,一句阿弥陀佛,专求净土,那就得到了。放下身心世界,这是无住,应无所住;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而生其心,怎么不是《金刚经》的教义?放下身心世界,不著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著空;空、有两边不著,这是金刚般若 ,这是真实智慧。所以「意在令人观照本空,顿得解脱。」你马上就自在了,放下就自在。这个事情要靠自己,佛菩萨帮不上忙,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无始劫的烦恼是你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你的。你打妄想、你分别、你执著、你忧虑、你牵挂,都是你自己搞的,没有一个人给你的。因为是你自心迷惑颠倒变现出来的,所以佛菩萨帮不上忙,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佛菩萨能帮的,只把这个现象给你说清楚、说明白,告诉你全是假的。所以聪明人、上根之人,一听是假的,事情马上就解决…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