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三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了。为什么?不再忧虑、不再牵挂、不再打妄想,假的!真的懂得、明白了,当下得解脱。

  【利根者,自能闻一知十。】

  佛门常讲一闻千悟,大彻大悟。「悟知我见等,亦复相有性空也。」还是这一桩事情,相有,有即是空;性空,空即是有;空有不二,空有一如,才是诸法如义。我们今天,这也是个关口,过不去。性空相有,我们把它分作两桩事情,不晓得性空跟相有是一桩事情,我们错在这里。所以说相有就是性空,说性空就是相有。《心经》大家天天念,念了有什么用处?提不起观照功夫。每天念,不起作用,你说多可惜!《心经》上简单明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不异就是没有两样,「空不异色」;换句话说,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是一不是二。如何把这个经义应用在生活上?我们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只要一起心动念,马上就体会到,色、空是一不是二,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马上就息掉,这就叫做观照本空。

  玄奘大师当年到印度,那个时候是走路去的,当中要通过八百里的大戈壁沙漠,新疆那个沙漠地带,能通过这条沙漠,还能活著回来的,没几个人。十个人去,难得有一个人回来。他能渡过重重的险难,《传记》里面记载,他就受持《心经》,观空,所以一切灾难他能够通过。在这个险难当中不能通过的,执著有。由此可知,观照本空,利益功德不可思议!

  【今曰佛说我见等】

  等就是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假设有一个人这么样的执著,说佛说法说这四种见。

  【其偏执於有相边,未能通达我人等等之见,亦为本空。故曰不解如来所说义。】

  他听佛这个说法,听佛说空,他就执著空;听佛说有,他就执著有。佛说法没有一定的,这个诸位必须要知道。佛为什么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佛对那个说法的人,那个人的执著不一样。今天张三来请教佛,佛一看他,他执著有,佛就跟他讲空,破他的执著;过两天又来一个人,请教释迦牟尼佛,这个人执著空,佛讲有,破他执著空。佛所说的一切法,破众生的执著而已。所以你读经,你要想想,这个经是对什么人讲的。后世有一些人不懂得佛说法的义趣,还误会释迦牟尼佛说法不一定的,一会儿讲空,一会儿讲有,自相矛盾。这个误会就更深,「不解如来所说义」,佛哪有法好说?佛是看你害什么病,这个药下去,病就好了。病好了,药也不要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这才真正懂得。所以佛的一切经都有对象的,对什么人说的。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这些经都不是对我说,我们所看的,都是佛对这个人说,对那个人说,都不是对我说的;换句话说,就很不容易治我的病,不对症!可是佛也非常慈悲,灭度之后,后世众生也是无量无边,佛也不舍弃他们,要是舍弃他们,违背了慈悲的本愿。我们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释迦牟尼佛怎么能把我们舍掉?与他这句话不是相违背?他真的没有舍弃我们,所以教给我们念佛法门。在《大集经》里面普遍的告诉大众,佛的法运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他老人家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严持戒律就能够证果,「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是像法时期,禅宗非常兴盛,「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生在末法,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念佛求生净土,不就个个都成就了吗?留一个方法,教给我们末世众生,我们今天生在末法不听话!还要去找释迦牟尼佛替从前人治病的老药方,老药方找到了又不对症,用这个药方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把病加重了。这个处方不是给你用的,你偏偏要用它,释迦牟尼佛没有过失,是你自己的过失。释迦牟尼佛留一个处方给你,你偏偏不用,你去找他治别人病的药方,你要是吃死了,医生不负责任。我们世间人有病,用药都很小心谨慎。佛经是药,佛法要是不契机,断众生的法身慧命,但是那不是佛的事情,是我们自己选错了,这个要晓得。

  佛的经典,我还在初学的时候,在李老师的会下,好像还没有出家。同学们在一起聊天讨论佛法,我曾经说过一句,我说:「佛法会害人,会害死人。」我那些同学听了不服气,到老师那里去告状。他说给老师听,老师点头说:没错!就问老师:为什么?法不契机,不契机会害人,会断人法身慧命。所以我们选择法门非常慎重,也就是说,要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修学才得利益。不会选择,那就选择净土宗,因为净土宗是释迦牟尼佛就对我们开的处方,就是教导我们的,这是决定不错的,末法时期选这个法门。

  【古德有请师解缚者。师曰:谁缚汝?此节经文,正明斯义。】

  这是宗门的公案,禅宗里面的典故,真有这个事情,那不是假的。一个人忧虑、烦恼、牵挂重重,苦闷得不得了,去找法师,请法师把他心里的结解开。过去有个电影,我们在外面看到广告,片名叫心有千千结。找法师解结,法师也很高明,你把结拿来,我替你解。达摩给慧可安心,就用这个方法。古大德遇到这个人,反问他,缚好像绳索捆绑一样,不自在,反问他:「谁缚汝!」哪一个捆绑著你?这些话都是点醒他,叫他回光返照。果然回光返照,没人系缚。你说你今天有苦,你有难,谁给你苦受?没有人。某一个人给我气受;那个人为什么不给他气受,单单给你气受?实实在在讲,人家给你气受,你欢欢喜喜接受过来,你要受,那有什么办法!问题还出在你自己。譬如有一个人骂你,他骂别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骂你,你为什么会生气?骂别人,我没有受;骂我,我就接受过来了;你要不受,不就没事?你怎么能怪人家?你明白这个道理,这外面境界一切人事物都没有干扰我们,都没有系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愚痴,他不给我,我也要拿回来,这个麻烦就大了。

  譬如我刚才讲的电视,电视是个魔王,你受它的害。如果我们不受它的害,电视是菩萨,可以天天看电视修行。有没有?有,《华严经》上就有。《华严经》那个时代,电视没有发明,虽没有发明,有类似的,戏剧、歌舞,这里面修行会开悟、会证果。他为什么会开悟、会证果?因为他看那个相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从那个假相再一回光返照,整个宇宙人生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他开悟了。所以会的人,唱歌、跳舞、看戏都成了佛;不会的,堕落下去了。因为会的人太少,佛菩萨就少了;不会的人太多,妖魔鬼怪就太多了。外面境界没有好坏,没有佛、魔,佛与魔在哪里?在我们自己心里头。一念迷,境界都是魔境,什么境界都是魔境,讲经说法都是魔境;一念觉,唱歌、跳舞都是佛境界。所以外头无佛亦无魔,佛跟魔就是我们一念觉迷。一念觉,佛境界;一念迷,魔境界。你怎么能怪别人?世间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怨天尤人,那个过失最大,那是真的错了。这是举禅宗公案典故说明,这节经文就是这个意思。

  【性体空寂,本无有缚。】

  性是空寂的,相是了不可得,可见得性相都没有系缚我们。换句话说,性相都没有带给我们烦恼,都没有带给我们忧虑、牵挂,没有!烦恼、忧虑、牵挂,是你自己找的。怎么找的?这就讲:

  【今横一我人等见於心,且曰佛亦如是说,岂非作茧自缚乎。】

  错就错在这个地方。所以听经闻法,最好是要听全部的,要细心去体会,最怕的是断章取义。听一句,听一段,执著这一句,执著这一段,那就坏了。诸位想想,佛法是破执著的;破执著,你在里面再执著,岂不是大错特错!因为众生种种执著不同,佛这个经典有种种破执著的方法,也不同。圆顿根性的人聪明,他明白佛的意思,他可以听,他样样都不执著,於是他解义就圆了。舍一边执著一边,都会把佛的意思误会了,都会把佛的意思错解了,这样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困惑,真正是作茧自缚,没有人缚你!

  这一段是把问答这个大前提说出来了。精要的意思,是在底下这一段,才真正把这桩事情为我们说清楚、说透彻。今天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三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