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五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一0五集)  1995/5  美国净宗学会  档名:09-23-105

  诸位同修,大家过年好!这一次我们《金刚经》的讲席时间比较长一点,也就是讲得比较详细一点。刚才杨会长说过,我们这个经包括这一次是三会两处,两个处所,是三次,这一次可以讲圆满了。因为从当中接著讲,前面诸位同修没有听到的,在小注里面接上去讲,可能听起来会感觉得很茫然,所以我们必须要找一个段落。书本大家都有,请翻开两百五十一面,我们从经文第一百七十三段看起,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

  这部经讲到此地是末后的一分,江味农居士依据前清达天法师《金刚经新眼疏》分的科判,也就是分的段落,他将本经的正宗分,分为四大段,就是信、解、行、证。他的科判,我们附印在这个本子的后面,后面这个表解就是本经的科判。从科判上能够把全经的章法、结构、脉络、体系,能够看得很清楚。我们刚才选的,从这一段开始,就是第一百七十段的经文,诸位可以先把科判翻开来看一看。科判的最后一面,第十二面,就是这个表解的第十二面。这个大段是讲「明诸法空相,结成法不生」。《金刚经》说到此地,愈说愈深。江居士把全经分作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讲信解,正如古人所说的,这个经文有深有浅。后半部讲的是行证,唯深无浅,后半部没有浅的意思,愈讲愈深。到这个地方,快要结束了。

  般若 的宗旨,用《金刚经》上的两句话,可以说讲得很透彻,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教给我们不要执著,一切法都不要执著,不但是世间法不要执著,佛法也不能执著。为什么不执著?因为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的,都是虚幻的。经文讲到这个地方,要跟我们说出怎样虚幻,要把这个说清楚、说明白;我们真正懂了,自然就放下,就不执著了。万法皆空,没错!不但体是空的,连现相、作用也是空的,这个讲的的确是深到了极处。可是,因果不空。为什么会有十法界依正庄严?那是业因果报的相续相。因为因果不空,所以佛教给我们「而生其心」。「生心要无住,无住要生心」,这才是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了,掌握到了,知道应该怎样去过日子,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很美满,这是《金刚经》真正的目的。

  这一段就是讲诸法空相,了解一切法皆空,结成一切法确确实实不生。不生,当然就不灭,所以不生不灭,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两句很难懂,真正明了契入了,在佛法里面就称作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这个菩萨地位很高,通常在大乘法里面讲,菩萨有五十一个阶位。就如同学校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有五十一年级才毕业。无生忍的菩萨,地位非常之高,差不多是在第四十个位次以上。要依《仁王经》的说法,是七地、八地、九地,距离如来果地非常接近,他上面就是十地、等觉,就成佛了,所以这个地位非常之高。经上所讲的,是他们的境界。

  在这个地方,这个表的底下一层,这是分成两个中段。「初泯相入体」。泯相,泯是泯灭,实在讲就是叫我们不要执著,不要分别、不要执著。相,相是有,没有错。如果不分别、不执著,你就能够观察到它的真相,不会被这些幻相所迷惑。体就是真如本性。这里面又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约圣号明离去来。佛举的这个例子举得很好,举如来的名号,这名号也是假的,也不能够执著。

  第二段是:约尘界明离一多。尘是微尘,界是世界,这正是我们现代尖端科学,最近几十年当中,科学家致力於这个工程上来研究。世界就是宇宙、大宇宙,我们讲太空、星系,微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原子、电子、中子、粒子,这是最小的东西来研究。《金刚经》上,佛在三千年前,这一段经文也给我们说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现代科学家称为太空物理,这是他们一些名词。我们读这一段经文,要了解这个意思。佛跟我们说万法皆空,确确实实有他的理论依据,不是随便说的。从这些能够叫我们看出,宇宙人生一切万物的真相。真相搞清楚,当然你就不会再执著,不会再去分别,再去计较,晓得一切分别执著计较全是妄想,与事实真相完全不符合。但是这种妄想,我们凡夫无量劫来已经养成习惯,现在要不打妄想已经很困难,就是它已经成了习惯。这个习惯不好,习惯要是不能够改掉,那就要搞六道轮回。这是佛把这些所以然的道理,都给我们分析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可以翻过来看经文,二百五十一面,我们再往前面看一段,看一个整段,二百四十九面,翻过来一张,从二百四十九面看起。经文一百七十段,科题是「约尘界明离一多」,尘是微尘,界是世界。

  经【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我们先看这一段。请看注解:

  【此明众缘聚散无常之义】

  这句话是总纲领,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佛法都不例外,皆是因缘生法。所谓因缘,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它是有许许多多条件才产生的现象,它不是偶然的。这些条件,缺少一个都不行。也正是佛在《华严经》上,为我们说明这个世界,乃至於众生,都是无量因缘聚合而成的,跟此地所讲这个意思是相同的。

  【这个文里面著重在碎合】

  「碎」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分析,科学家分析这个物质,找它最基本的东西。把这个物体分得很小,分成原子,在过去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了。随著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很微小的东西,实在讲我们肉眼已经看不见了,在高倍显微镜之下观察到了。现在原子还可以分,分成中子、质子。中子、质子在最近二、三十年来,随著科学进步,也还是可以分。所以科学家肯定,我们现在认为不能分的这个基本粒子,靠不住,也许科技更进步,发现还能分。

  这个碎就是分析,来观察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基本物质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微尘」,微尘我们肉眼已经见不到了,佛说阿罗汉的天眼可以见到。所以阿罗汉不需要用这些科学仪器,他的眼睛能够观察到微尘。微尘是不是原子、电子,我们很难了解。菩萨的法眼比阿罗汉的天眼更高明,他微尘还可以分,分做色聚之微。色聚之微还能分,分做极微之微,这个佛眼能看清楚。到极微之微,佛说不能再分了。极微之微也叫邻虚尘,大概就在空跟有的边缘上,再分就没有了,就变成空了,所以这在空有边缘上。极微之微,可能我们现在科学家还没有见到,他说这个不能再分了,这才是佛经上讲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有四个现象,这叫做四大。诸位都晓得,「地、水、火、风」四大,四大就是讲基本物质的四个现象。第一个,它是一个物质,可以看得到,佛的五眼圆明能见得到,它是一个物质。虽然极其微细,他能够看到是个物体,称之为「地大」,它是个物体。所谓火大跟水大,现在科学家明了,科学家认为基本粒子带电,它带阴电、带阳电。阳电是「火大」,我们讲的温度;「水大」是讲湿度,带阴电;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动,所以叫它做「风大」。地水火风这四个字是这个意思,要搞清楚,这是讲最基本的物质它有这四个现象,佛用地水火风这四个字来形容它。

  此地,我们继续看注解,它的重点,你掌握到碎合。「合」就是聚集起来,组合的意思。我们晓得,所有一切的物质都是基本粒子组合的。由它的组合,就成为中子、质子;由中子、质子再组合,就成原子;原子的组合,就成为分子。因为它组合排列方式不一样,我们现在称为方程式不相同,所以就成了许许多多基本的物质元素。由这些物质元素再组合,就成为宇宙万有的一切万物。所以,统统都是一个基本物质组合的。明白这个道理,一切万法,佛的眼睛里是平等法,没有一法不平等。现在世间人认为很高贵的宝石、金钢钻,也是这个东西组合的,泥沙大家都不要的,还是这个东西组合的,不过就是它的排列方式不一样而已;其实它的原料是一个,完全相同,没有例外的。所以,佛对於一切万法的看法平等。我们凡夫被排列不一样的假相欺骗了,这个高贵,那个很下贱;佛看一律平等,一切万法无有高下,他平等心从这里生起来的,这叫真平等。在动物方面说,生佛平等,众生跟佛平等的。佛的身,我们在经上看,相好光明不可思议!《无量寿经》上讲的,紫磨真金色身,我们这个肉体哪能跟他比?可是把他分解开之后,看看基本的物质,完全相同,没有两样,也就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而已。所以我们的身跟佛身还是平等的,还是没有差别的,清净、平等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确确实实,要用现代的话说,佛经典上所说的有科学的根据,不是随便说的。

  【这些基本的物质,因其可碎可合,可以分解,可以组合,足证微尘世界之相,皆是缘生,当体即空。】

  这是完全从现相上说,从物理上来讲。微尘这是最小的,大的就是世界。此地讲的世界,不是指我们这一个地球,通常世界是讲星系。一尊佛教化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在从前,一般研究佛法的大德们,大家都以为是一个很大的星系,像我们现在所讲的银河系,这是一个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可是我们最近读黄念祖老居士的《无量寿经注解》,黄居士是学科学的,他在天津教书,好像是教关於电学方面的这些课程。他的看法,他说佛的世界比这个还大。他认为一个银河系就是佛经上所讲的一个单位世界,这是从前没有人这个说法,也没有人有这么一个想法。假如他这个想法是事实的话,大千世界真的不可思议,一个大千世界最低限度有十亿个单位世界;换句话说,像我们现在观察到的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大千世界,才是一尊佛的教化区。经上讲的世界之相,范围这样广大。我们今天科技算是相当发达,可是还没有办法探测到十亿个银河系,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佛告诉我们,在太空当中,像这样的大世界无量无边,不只是一尊佛的教化区,无量无边的大的星系。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