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一六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是有念,有念就妄。我们也常讲,所谓正念就是没有妄念,没有妄念的时候就称之为正念。怕大家听了这句话起了误会,以为正念还有一个念,那就错了,正念没有念。无念,是不是叫做正念?无念不是正念,无念是无明。正念是无妄念。这个话很难懂,此地这个解释,解释得好,就是觉照。觉就是不迷,我们一般人在无念的时候,为什么说无念不是正念?他无念,他没有觉,他迷,他心里确实一念不生,但是他什么都不晓得,那个不是正念。正念是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切诸法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这是自性起用,相宗里面讲大圆镜智的起用。此界他方,此界是我们现前这个境界,他方讲到其他诸佛刹土,阿弥陀佛的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世界,药师如来的世界,你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叫照。不迷就叫觉,统统照见,彻底的照见,这才叫做正念,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清楚。

  「须径直觉照真如本性」,须是必须;实在讲,一定是这个道理,一定是这么一桩事情。直捷了当,里面确确实实没有一丝毫的委曲之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真如本性。性相一如,理事不二,所谓相是性之相,所谓性乃是相之性,如果说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所以它是一不是二,前面讲了,诸法一如,这就是觉照真如本性。

  「方能知其是幻也」,知道真如本性所变现的一切境界相是虚幻的,相是幻的。这些幻相都是依真如自性变现出来的。佛法里面讲真、讲妄,它有个标准,凡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就称它为真的;凡是会变的,就称它是幻的,是虚妄的。体性,它不变,体性空寂,没有现相,所以它不会变;不会变的,这是真的。从体起相,那个相会变;会变的,这是虚妄的。真跟妄是这么讲法,真妄一如,真妄不二。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个妄相,相不会灭,这个要记住,相是决定不会灭的,不生不灭,相不会灭,但是相会变。为什么会变?随众生心就会变了。《楞严经》上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众生心,它就会变。所以,众生的心不变,相就不变。但是众生都有妄想,那个妄想心,相就随著变了,这是佛教我们修定。修定的意思是什么?把妄想息掉,你现那个相就真常。西方极乐世界的相,为什么那么殊胜?就是西方世界的人心清净,没有妄想,所以那个世界就是真常;也是唯心所现,也是唯识所变,没有例外的。这就是知道它是幻,知幻当然就离了。

  由此可见必须先悟如如不动之本性,乃能不取於相矣。正因为这个道理,宗门就采取这个理论做为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禅宗里头它就用这个,禅宗一定是先要开悟,悟后起修。没有开悟之前,不能看经,也不能听讲经,他要先求悟。悟了以后,再去读经,再去听讲,悟后起修,这是宗门跟教下不一样。教下先读经,先研究,先听经,然后再去修行,这是两种不同的修学方法。当然宗门里头开了悟之后,再听经研教快,而且不会有错误,因为他心清净,他心生智慧,所以非常非常的快速。但是开悟不容易,明心见性不是人人能做得到。所以宗门接引的根性,《坛经》里头所说的,六祖接引的是上上根人,中下根就没分。中下根悟不了,一定要上上根人,他们走这个路子。中下根人就从教下下手,能得利益。

  无论是宗门教下,最重要的关键在老师。所以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学佛一定要亲近明师。那个明是光明的明,不是名气大的名,名气大没有用处。光明的明是明心见性的老师,他是过来人,他的经验,他的教导,可以提供我们做参考。这样的老师很难,不容易遇到;遇到了,我们也不认识,也不相信,那就没有法子。老师的教学,一定要负因果的责任。老师是给你指路,如果路指错了,你的目的想成佛,他把你的路指错了,他要负大责任,那个不是开玩笑的!像宗门里面公案所说:「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错说了一个字,就是说把人家的方向指错了,这是百丈大师的公案,许多同修都很熟悉的。

  这是以前一位法师,人家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告诉人家:「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就一个字堕五百世野狐身。这个狐狸也很有灵性,过去是大法师。遇到百丈禅师,他变成人形,常常来参加法会,听老法师讲经说法。可是百丈法师知道他,知道这个不是人,是个狐狸精。他向老法师请教,老法师就说:明天我上堂,你把从前人家问你的那句话,你提出来问我。第二天上堂,他来了,就提出这个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给它改一个字,大修行人不昧因果,改一个字。他是不落因果,不昧因果。到第二天,这个狐狸就死了,老和尚叫人到后山去给他收尸,把他火化,他就脱离了畜生身。

  所以指导一个人修行不容易,你要是把人家路子指错,怎么得了?你自己走错路那活该,没有话说。你把人家的路指错了,这个因果可就背大了。怎样指路就不会错?劝人念佛这个路是决定不错,是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劝十法界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是一点都不会错的,这个绝对不会背因果的。但是你要劝他学其他的法门,你就要负责任,那个就不是开玩笑的。那个法门能不能契他的根性?他在这一生修学能不能有成就?做老师的那要胸有成竹,要清清楚楚的,那个路子走错了、指错了,麻烦就大了。我们读这一段,也就晓得修学大乘的难处。参禅不容易,参禅要先开悟;没开悟不能修行,悟后起修。所以最方便的是念佛,念佛不开悟没有关系。甚至於念佛连教理不明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肯老实念,肯万缘放下老实念,那就能成功。所以这个法门,古德常讲「万修万人去」,道理就在此地。

  「不但应向不取上坚持」,也就是坚持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必须要自己心中一念不生。我们念佛人实在讲,要做这个功夫,能够身心世界万缘放下,我们这句佛号得力了,这个要紧。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里头打滚,生生世世永远不能出头。这一生好难得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遇到出头的机会,遇到超越三界、一生成佛的机会。这个机会你要把它把握住,你要不懂得坚持的话,那就可惜了!这个机会实实在在是难遭遇,要知道珍惜,要知道这个机缘得来之不易。不但不取,还要向如如上觉照,如如是性体,真心本性上去觉照。这一段所讲的,是所有一切大乘修行的纲领、原则,确实是难。因为它难,所以阿弥陀佛才为我们开启念佛往生的法门,唯有这个法门才能普度一切众生。

  【《圆觉经》曰: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这是讲到修学,从哪里修起?从先断无始轮回根本下手。

  【轮回根本,即是无明我见也。】

  换句话说,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见,要从这个地方下手。经云,这还是《圆觉经》上说的: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圆照觉相,便是直心正念真如。要紧功夫,全在圆照二字。】

  我们同修们大家听过《无量寿经》,《金刚经》也快讲完了,这个地方是到流通分,《圆觉》、《楞严》过去都曾经讲过,所以我们今天读这一段经文,应该不会感到陌生。纵然对於经义不能很透彻的明白,多多少少也能够有少分的体会。

  圆照清净觉相,这句话是功夫,也是效果。圆是圆满,照就是前面讲的觉照,清净觉相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体是真如、是自性,真如自性的相是清净觉相。从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四见四相;四见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精神,四相是我们现在讲的物质。现代的科学把宇宙一切万相分为两大类:精神跟物质。在佛法里面把它称之为色、心。色法就是一切的物质,物质现象;心法就是精神的现象。在法相宗所讲的,精神现象是阿赖耶的见分;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前面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是属於见分,四见。万法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是讲的相分。於是我们明了,见相两分也是清净觉相,你们想想对不对?这个清净,染净两边都离,染净两边都没有。为什么都没有?因为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你要是能够照到清净觉相,万法一如,万法平等,《金刚经》前面我们读过,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那个时候,净秽平等,生佛平等,无有一法不平等,一切法里头没有高下。为什么没有高下?因为它没有自性,它没有自体,它当体即空,哪有高下?佛法界、众生法界,都是因果刹那生灭的相续相,你看到这一点,你就看到清净觉相,所以统统不可得。统统不可得,就是平等无有高下,这才见到事实真相。永断无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白了,这就叫成佛。佛是什么?佛是大觉,彻底明白了。

  【圆照觉相,便是直心正念真如。】

  我们在经论上读到这句话,直心正念真如,怎么个讲法?什么意思?这个地方说出来了。可见得那个念不是心里有挂念,我们常常讲心里念著,其实已经把这个字的意思错会了。那个念是什么?当下就是。哪有念头?当下就是。我们中国这个文字也不可思议,这个念是今心。今心是现在这个心就是的,念是这个意思,不是真的有个念头,有个念头就是妄念。现在的心就是,就是什么?就是清净觉相,这才叫做正念真如。现前的心,就是清净觉相。

  由此可知,我们念佛应当怎么念?现在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这叫真正念佛。不是我们想阿弥陀佛,不是!现在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是四十八愿。你现在这个心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你的心,这叫真念佛。我们讲经说过,四十八愿每一愿都含摄其他的四十七愿,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圆融的,都是无碍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样念佛,你们想想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决定往生,不但往生,上上品往生。所以你要会念。你的心是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目的何在?目的是普度一切众生。普度一切众生是德用,四十八愿是相,我们讲菩提心,菩提心的…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一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