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一七集▪P3

  ..续本文上一页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这一段还是《楞严经》上的经文,这一段说得更明白。

  【即是初发心时,便应辨明真妄,直向本不动处觉照,乃不致遗此本明,枉入诸趣,自取流转也。】

  这是在《楞严经》上,释迦牟尼佛责备阿难的话。阿难犯的毛病,实在讲正是我们现在犯的毛病。阿难在楞严会上示现给我们看,代我们向世尊求法,所以世尊对他的开示,就是对我们的开示。「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不但我们现前把这个幻相以为是自己,这个身就是代表自己。一切凡夫都把这个肉身、色身当作自己,后头讲认物为己,它不是自己,它是个物。这句话含义很深。底下这一句,把它的真相说出来了。「从始洎终,念念生灭」,这一段经文跟《金刚经》的经文合起来看,意思非常明显。前面经文我们读过,佛以他自己的身相来说明,佛是三十二相,报身。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这个在前面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说明,说明报身即非报身;后面又给我们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个在物质上最小讲到微尘,我们今天讲的原子、电子、基本粒子,讲这些东西。世界,世界是微尘组合的,不是真实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讲不但你的身体,连外面这个环境,它都是一个动的,极小的微尘它都是个动相。动的,它就不是真的,因为自性是如如不动。所有一切现相都是动的。而且现代科学家实在讲造诣相当之高,高明,近代科学家已经知道,没有物质的存在,以前认为有物质,现在晓得没有物质存在。一切现相是什么?波动的现象。这跟我们经里讲的就非常非常接近了,确确实实是波动,刹那生灭是波动,波动的现象。

  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个物质称之为四大。四大的真相是皆空,四大说的是什么?经上用的名称叫地水火风。我们往往看到这四个字,也把它误会了。地是什么?地是土地、大地,我们把它搞错了,其实这四个字是代表的。地是什么?是一个物体,你能够看得见的,代表一个固体,我们今天讲固体,体积,它有体积。再小,我们看到原子、电子,在高科技显微镜下,还能够看得见。能够看到的,它是个东西,地是表这个意思。「火大」,我们现在讲带电,它带的阳电,在佛法里面叫做火大,也就是说它有温度。它带阴电,阴电我们讲它有湿度,湿度我们叫做它水,温度我们叫它做火,湿度叫它做水。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动就用「风」来代表。不动就没有风,风是代表动。说明基本的物质有这四种特性,它是说这个意思。

  所有一切森罗万象,都是这个基本物质所组合的。《金刚经》上讲「一合相」,基本的物质是一个组合的现相。我们今天讲它组合的方程式不一样,所以变成原子,原子再组合就变成分子,这才形成宇宙、形成万物。无论动物、植物、矿物,都是这个东西组织的。这个东西存在不存在?不存在,它是一种生灭的相续相。我们看错了眼,把相续看作真实,实际上没有这个东西。这样才能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看到佛在这个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的;才能体会到佛在经上所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生佛平等。完全是一种现相。

  诸佛菩萨眼睛里面看森罗万象,看的是什么?是业因果报的连续相。但是这些业因果报,也是空花水月,也是梦幻泡影。你不执著,没事,心地清净平等,没事;一执著,就有苦有乐,你就有这些虚妄的感受。不执著,什么事都没有。坏就坏在分别执著,分别执著就是用攀缘心,那就是错用了心。本来什么事都没有,你自己找的。「以动为身,以动为境」,境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讲十法界森罗万象,它的真相就是自始至终是念念生灭,它是个念念生灭相,现在讲波动,这个意思讲得好,讲得好。

  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我们错就错在这个地方,不了解事实真相,错了。在这个虚幻的境界里面起心动念,虚妄的造作。起心动念,这个境界就变了。前面说过,相是从念里面生出来的,从念头里生出来的,这是佛在大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相是从念头生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讲这个生讲变化,相的变化是识它在做主宰,识是能变,相是所变。佛与大菩萨境界里面,我们为什么叫它做一真法界?一真跟十法界不一样,十法界是千变万化,这就是说明,一真法界的人他的心是定的,他的心不动,现的境界也就不变,不变就一真。

  十法界里面这些众生,十法界里有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出十法界。别教佛超越了,那是在一真法界里面。所以藏教佛、通教佛,他还是用攀缘心,他不是用的真心,他那个心还在动,所以他的境界也在动。但是十法界愈往上面去,他的波动幅度愈小,换句话说,他那个境界连续的时候,保持的就愈长久,他的寿命长,他的生活环境能够保持很长的时间,道理就在此地。愈往下面,念头波动的幅度就愈大,愈大的时候,相续相保持的时间就短,所以显得寿命也短,环境变化也非常快速,我们讲的沧海桑田。外面环境确确实实也是随著念头在变化,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体是随念头转,外面的生活环境也随念头转。

  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那佛法修什么?佛法修的是清净心。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你只要心地清净就能转环境。像我们自己身体,身体也是环境之一,我们的身体不好,身体有病痛,身体有业障,怎么样改变?修清净心。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这个身体的组织,细胞的组织它就恢复正常。正常就是健康的,不正常就出毛病了。为什么不正常?是你有烦恼,你有忧虑,你有牵挂,你有妄想执著,把你正常的组织破坏,你就会得许多怪病,这么来的。世间人年老常常看医生,你看看哪一个佛菩萨看过医生?你们查《大藏经》,哪个佛菩萨去看过医生,吃过药?没有。为什么没有?他自己调整了。这个一定要知道。

  过去,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谛闲法师是我们佛门里面的大德,讲经说法的法师。有一次谛老生病了,印光法师写一封信告诉他,你是讲经的法师,怎么可以生病?怎么现这个难看的相?所以要晓得,他自己调整,不需要找医生、医药,用不著。了解身心都是幻法,离了幻,一切就恢复正常。现在人口头上常说改造体质,改造体质佛法是最高明的。世间用药物治疗,副作用很多,我看不但改不了,还增长业障,愈改愈糟糕,愈改愈坏。这是说明事实真相,一切众生迷惑颠倒。

  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这是最大的一个错误。把这个身当作自己,把所有这些现相认为是我所有的,身体是我,一切万物是我所有的。这个念头一起来,这叫执著,六道轮回的境界就现出来。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就是这一个念头出来的。由此可知,如果你不再执著身是我,不再执著一切万法是我所,你就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回是什么境界?那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我执没有了,我、我所没有了,但是认为这些境界还是有的,法执犹存。有法执,所以有声闻、缘觉、菩萨、佛的法界。如果法执也没有了,也不以为然了,《金刚经》上讲得很好,不以为然,不在意了,那就超越十法界,十法界也没有了,这才归到一真法界。

  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十法界是自己造的,六道轮回也是自己造的,我们今天所有一切的受,都是自作自受,这个一定要知道。而后你才不会怨天尤人,自己造作的业因,自己要受这个果报。我们明白佛法,就可以在这一生当中,阶阶的超越。大乘经上所讲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烦恼习气太重。佛教我们放下,放不下!教我们不要分别执著,偏偏还是分别执著,做不到!做不到,教你念佛。所以念佛这个方法叫带业往生,带什么业?带著分别执著妄想;可以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诸位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你就是生到凡圣同居土,也是一真法界,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地方,它跟其他的诸佛刹土不一样。一切诸佛刹土都有十法界,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十法界;不但没有十法界之事实,连十法界的名都没有。

  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四土三辈九品,跟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的阿罗汉、天人,《无量寿经》上解释得很清楚,这是佛的方便说,随顺十方世界的人来说,实际上他们那边没有。为什么没有?他没有这个念头。虽然没有这个念头,但是断惑的程度并不一样;虽然不一样,但是他都没有这个意念。这个情形,何以十方世界的人做不到,偏偏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能做到?往往使我们生起很大的疑惑。其实细读净宗经论就晓得,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如果不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凡夫决定做不到。这是不思议的境界,是一切诸佛赞叹的,一切诸佛如来为我们介绍西方净土,道理就在此地。

  佛说这一段的意思,这是教阿难,也就是教我们自己,要从初发心的时候,就要能够辨明真妄。这个开示好!一开端我们就把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搞清楚了。凡是动的,就是妄的,就是虚妄的。其实《楞严经》说到这个境界,讲的六结三空,「动」是第一关,第二关是「静」,你住在静上也不行,也是错误的,后面还有「根、觉、空、灭」,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微细。由此可知,出离六道十界,的确不是容易事情。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劝我们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的功德就圆满了。

  可是明白好处就很多,好处在哪里?明了之后就肯舍,肯放下了。纵然有执著,那个执著的程度比从前要淡薄很多,这个对於我们念佛往生帮助就非常之大。过去我们对於身体有很严重的执著,对於自己所有的财物也是执著得很重。现在了解这个,都能放下了;能放下…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一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